声音的特性学案

合集下载

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声音的特性教案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知道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

能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探究影响声音特性因素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声音特性的三个方面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音调、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 难点频率和振幅的概念。

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感受其差异,引出声音的特性这一主题。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1. 音调演示钢尺振动实验,让学生观察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高低。

介绍频率的概念,强调音调由频率决定。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音调不同的声音。

2. 响度播放不同响度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其差异。

进行敲鼓实验,改变敲击力度,观察鼓面振动幅度和声音响度的变化。

引入振幅的概念,说明响度由振幅决定,同时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 音色用播放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声的音频,让学生辨别。

讲解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

(三)课堂练习(10 分钟)给出一些关于声音特性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5 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五)布置作业(2 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相关习题,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但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还有待改进,例如在讲解频率和振幅的概念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有些紧张。

在学生实验探究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1.2声音的特性--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2声音的特性--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2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音调的影响因素。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会根据声音的波形图分析声音的三要素。

一、知识梳理1.声音的叫做响度。

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

声音的响度与有关,越大,响度越。

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还与、有关。

2.声音的高低叫做。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反之,越。

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

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的高低。

3.振动的快慢常用振动的次数——来表示,其单位是。

4.弦乐器的发声音调与弦的、、有关。

当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当弦的长短、松紧相同时,弦越粗,音调越;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松,音调越。

5.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色,称为。

音色是由发声体、决定的,反映声音的品质。

音色不同声音,声音的波形。

6.声音的三要素:、、。

二、典型例题类型一、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的关系〖例1〗用手轻按自己喉咙,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时手感觉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

〖例2〗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 )A.频率很高 B.传播速度大 C.响度很大 D.振动时间长〖例3〗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作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有关;(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还与有关。

类型二、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的关系〖例4〗猪的叫声与小鸡的叫声是不同的: _________叫声的响度小,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的_________较小;_________的叫声的音调低,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__________较小。

〖例5〗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例6〗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例7〗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嘹亮,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类型三、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决定的〖例8〗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广播播放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来分辨的。

声音的特性学案

声音的特性学案

2.2声音的特性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特性。

2.理解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3.通过亲身体会得出人耳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二、学习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2-35页,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5分钟),再小组交流,明确疑难问题音调:1.声音的叫做音调。

2.振动的快慢常用振动的次数——来表示,其单位是。

3.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越高,音调越,越低,音调越。

4.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____Hz到____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20000Hz声叫______________;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_________;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一般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要大,如:猫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_____到___________Hz;狗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_Hz,海豚能听到声的上限是___________________Hz。

5.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

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的高低。

6.一般情况下,大的物体、长的物体,振动比较慢,频率比较,音调比较。

响度:1.声音的叫做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有关,越大,响度越。

3.生活中,声音的响度还与、有关。

音色1.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色,称为。

2.音色是由发声体、决定的,反映声音的品质。

3.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________的,即___________相同。

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不同。

(二)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材2.2-1)【猜想与假设】请大胆猜想:【进行实验】先分组实验,思考后回答问题a.将一把直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b.拨动直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直尺振动的快慢。

(伸出1/2长度)c.改变直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伸出1/3长度(注意使直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1一、设计思想声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自然现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高层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这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讲究艺术性的学习和体验,为此我选择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方法来讲这一节课。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不仅有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还有频率、超声波、次声波等概念,并且在探究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我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让学生能欣赏带有声音的动画,还亲自动手用器材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利用多媒体采用分工协作探究,每组独立进行探究,而对于实验记录的数据和现象运用多媒体展示给每一位学生,最后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完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本位”的精神,同时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的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声音,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是声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贴近生活,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并且较感兴趣,但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1)突出学生探究活动。

本节安排两个难度不大的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机会。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随处体现,探究器材随手可得,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

(3)注重中华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熏陶。

二胡、长笛、箫都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尤其是编钟更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文化。

(三)教学重点探究音调、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教学难点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能区分它们;理解频率和它的单位赫兹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

声音的特性 学案

声音的特性  学案

1.3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 知道声音的不同决定于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能用实验去验证影响乐音音调、响度的主要因素(频率、振幅);3、 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范围;新课导学生活中,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悦(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的声音嘈杂刺耳,令人厌烦(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为什么自然界的声音会显得千差万别呢?合作学习1、音调演示:水瓶琴的发声8个相同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 敲击他们,可以发出 的声音来,随着水面高度的增加声音从 变到 。

(选填 尖细或低沉)一般情况下,男同学说话声音比较 ,女同学说话的声音比较 。

(选填 尖细或低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探究]发声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活动一:将一根钢皮尺放在桌边上,一头伸出桌面,一只手压紧放在桌面上的部分,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外部分(尺的弯曲程度相同),尺子就会振动并发出声音。

改变伸出桌面尺子的长度,一次伸出四分之三,另一次伸出四分之一长,看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比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的关系,并把观察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 ,振动得慢,音调就 。

活动二:阅读课本19-20页“音调”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什么叫频率? 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问题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简称: 符号:问题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问题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问题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活动三:观察声音的波形演示:①不同频率音叉的波形,音调越高,波形越 ;音调越低,波形越 。

②男同学波形 ,音调 ;女同学波形 ,音调 。

③演示软件变声思考1: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练习:2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三题2、响度问题:音调的高低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大小是同一概念吗?举例:结论;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响度。

22 声音的特性 学案

22 声音的特性 学案

22 声音的特性学案声音的特性学案一、主题概述本文主要探讨声音的特性,包括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通过了解声音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导入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需要通过声音来进行交流和感知环境。

声音的传播和应用在科学技术、艺术、医学等领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声音究竟有哪些特性呢?三、知识讲解1、声音的物理属性(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

振幅越大,响度越强;振幅越小,响度越弱。

(3)波形:波形是指声音的形态,它是由声波的振动形式决定的。

不同的波形会产生不同的声音特征。

2、声音的心理属性(1)情感表达:声音可以传达各种情感,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不同的声音特征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反应。

(2)空间感知:声音可以帮助我们感知空间,例如声源的距离和位置。

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也会影响我们对空间的感知。

(3)语言理解:人类通过声音来交流和理解信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声音表达方式之一。

四、案例分析1、音乐:音乐是一种基于声音的艺术形式,通过不同的音调、节奏和旋律来传达情感和创造氛围。

2、电话:电话是一种基于声音的通信工具,通过声波的传递来实现远距离的交流。

3、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基于声音的诊断方法,通过声波在人体内的反射来检测病变。

五、课堂小结声音的特性包括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其中物理属性包括音调、响度和波形,心理属性包括情感表达、空间感知和语言理解。

声音在科学技术、艺术、医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_学案

声音的特性_学案

NO.2第2 节声音的特性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学习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

学习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预习新课一、音调1. 音调:指声音的。

2. 规律: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大,音调越。

3. 频率:每秒钟内物体振动的,单位是;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4. 人们把高于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的声音叫次声波。

二、响度5. 响度:指声音的。

6. 规律:(1)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有关,越大,响度越:(2)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有关。

三、音色7. 音色:表示不同声音的。

8. 规律:音色与发声体的和结构等因素有关。

自主学习:一、音调1、定义:物理学中,声音的叫做音调。

2、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活动1. 课本32页“演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长度约为钢尺的1/3,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长度约为钢尺的2/3,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力度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第一次,钢尺振动的较_____(填“快”或“慢”)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________(填“尖细”或“低沉”),;第二次,钢尺振动的较_____(填“快”或“慢”)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_________(填“尖细”或“低沉”),。

活动2.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划得慢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结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振动得慢,音调就___。

活动3. 阅读课本32-33页“音调”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振动的快慢用物理量_________来描述。

频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简称,符号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特性》学案
I、基础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长、越宽、越粗,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用力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4、超声波和次声波
A、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B、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II、重点练习
一、填空
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和____.
2.人在野外喊话时,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____.3.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__的音调高.4.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的叫声响度大.
5.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____以及人离声源的____。

二、选择
1.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生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之处是[]
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
3.用钢琴和提琴同时演奏一首乐曲,常能明显区别出钢琴声与提琴声,这是因为钢琴与提琴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都不同
4.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而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音色不同D.响度不同
5.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是指()
A.音调和响度 B.响度与音色C.音调和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
7、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
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
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下正确的是()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
8、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频率不同 D.音色不同
9、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放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10、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

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A. B.响度 C. D.音量
三、实验
兰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发声时,发现这些弦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由绷紧的弦的____产生的。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小兰发现:即使在弦绷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弦、手按在不同的位置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也是不一样的。

于是她猜测:弦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接下来她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将题目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与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请您试着写出这种研究方法的名称: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