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式传记与纪实性传记比较论
列传体小说与古代传记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列传体小说与古代传记文学的联系与区别古代传记文学和列传体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虽然它们都以记录人物生平为主题,但在写作风格、叙事手法和文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一些联系和区别。
首先,古代传记文学是一种纪实性的文学形式,它主要通过对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伟大和价值。
古代传记文学注重对历史事实的准确记录,力求真实客观。
例如《史记》中的《司马迁传》就是一部典型的古代传记文学作品,它详细地记录了司马迁的一生,以及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而列传体小说则是一种虚构性的文学形式,它以历史人物为原型,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构建,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列传体小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通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就是列传体小说中的典型形象,他们的命运和情感纠葛成为小说的核心。
古代传记文学和列传体小说在叙事手法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古代传记文学通常采用纪实的叙述方式,注重时间和事件的顺序,以及事实的真实性。
例如《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就是按照孔子的生平顺序进行叙述的,以确保叙述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而列传体小说则更加注重情节的铺陈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常常采用回溯的叙述方式,以增强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
例如《水浒传》中的各个英雄人物的列传就是以回溯的方式进行叙述的,通过对他们的过去和成长经历的揭示,来展现他们的性格和命运。
此外,古代传记文学和列传体小说在文学价值上也有所不同。
古代传记文学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和人物的伟大性,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记录和评价,来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
古代传记文学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可以为后人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
而列传体小说则更加注重艺术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构建,来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列传体小说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学欣赏价值,可以为读者提供精神享受和思想启迪。
各种传记分类详解

杂传:
主要指单独成书的类传。
1).古代史籍纪传之一种。
因名目众多,且时杂虚妄之说,故别为一类,以区别于正史之纪传。
还有史部起居注和杂传类。
2).纪传体正史中列传一小类。
一般传记VS评传:
一般传记,不论是自传还是他传,以客观的传人记事为主,以评为辅,对所传对象可以不评或少评;而评传则既重写传主的生平事迹,又重对其事迹经历、言行思想、是非功过作分析和评价。
小传VS长篇传记:
小传又称传略,内容上一般只选取所传对象的某一阶段、某一时期、某些片断,或较为概括地记述传主的生平,篇幅较小,多为数百字到数千字的短章。
长篇传记是较全面、详细地记述传主的生平始末或某一较长的阶段,篇幅较长,多是几万至几十万言的巨制。
单传VS合传:
单传较为普遍,作品中只传一人的传记。
合传指一件作品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主。
其中传主可以是平等、并列的关系,也可以是以一人为中心的。
创作传记与人物纪实的技巧与方法

创作传记与人物纪实的技巧与方法在文学创作中,传记与人物纪实是一种重要的文体,通过真实的事实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生活经历、内心世界和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一些创作传记与人物纪实的技巧与方法,帮助写作者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
一、深入调查研究在创作传记与人物纪实之前,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作者应该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包括人物的个人档案、历史记录、日记、信件等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细致阅读和分析,了解人物的背景、性格特点、生活经历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重要信息。
此外,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走访相关地点,亲身感受人物的生活环境,增加写作的真实感。
二、突出人物的独特性创作传记与人物纪实的重点在于通过文字描写展现人物的独特性。
作者应该着重捕捉人物身上的独特特质,如特殊的语言习惯、行为举止、思想深度等。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与他人的对话、记录他们的言行举止来展现这些特点。
同时,也要注意塑造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他们的欢乐、悲伤、迷茫等情感变化。
三、运用多种叙事手法为了使传记与人物纪实更有趣味和吸引力,可以运用多种叙事手法。
例如,可以运用对比手法,将人物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和引人注目之处。
还可以采用倒叙、正反叙、跳跃叙述等技巧,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此外,适当运用插叙、夹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思想变化和内心的挣扎。
四、注意叙述角度的选择在创作传记与人物纪实时,作者需要合理选择叙述角度。
可以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以人物自身的视角来展现其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
也可以选择第三人称叙述,以客观的视角来呈现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另外,也可以尝试使用众多人物的视角,通过反复切换叙述者,展现人物多面性和复杂性。
五、把握节奏和结构为了确保传记与人物纪实的整体连贯性和吸引力,作者需要合理把握节奏和结构。
可以通过变换章节长度、分配篇幅比例、合理安排事件发展顺序等方式来控制故事的节奏。
同时,也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过渡语句和段落,使故事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传记知识

1、关于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也就是传主)的生平事迹,依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资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人物纪传的形式,人们可以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和他们的阅历来了解历史。
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推测,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传记的类型很多,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等等。
2、关于回忆录回忆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所熟悉的历史事件,也有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
《回忆鲁迅先生》属于后一种,主要记述作者与鲁迅的交往,以及对于鲁迅的印象。
顾名思义回忆录主要就是回忆的整理初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带着某种感情来,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
3、关于自传自传是由作者自述生平的一种传记形式。
多采用第一人称形式,回忆和梳理自己的生平经历,特别是那些对其一生命运有重要影响,或者印象最深刻、最值得回顾的经历、事件或交往。
传主在追述往事过程中往往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因而往往具有特别的真实感与亲切感。
(例如《从文自传》)有的自传也称回忆录。
还有一类是应用性的自传,要求在较短的篇幅中清晰地介绍自己以往的生活与工作履历必须真实简明,不宜感情融入,一般不作艺术加工。
4、年谱和年表年谱和年表是用编年的方式记载某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传记体裁,有的采用表格形式,有的则直接用文字按时间顺序分段表述。
年谱和年表的文字表达都必须简明扼要,不作抒情、议论或艺术发挥。
《鲁迅年谱》节选1899年十九岁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
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1901年二十一岁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创作传记与纪实文学的要点

创作传记与纪实文学的要点传记和纪实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它们通过不同的手法展现并记录着人们的生活和经历。
本文将分析创作传记与纪实文学的要点,探讨它们在写作过程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一、传记的要点传记是一种详细记录和描述某个人生平的文学形式。
以下是创作传记时需要注意的要点:1.准确性:传记应该基于真实的事实和可靠的证据,作者应尽量避免夸大或虚构。
传记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因此事实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客观性:传记应该客观地呈现被描述者的生活经历,不应带有个人偏见或评论。
作者应尽量避免在传记中加入过多主观色彩,而要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角度来记录和描述。
3.时间和空间背景:传记的写作需要考虑到被描述者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被描述者的生活背景和经历。
4.生平经历:传记应该详细地记录被描述者的生平经历,包括成长经历、教育背景、职业生涯、家庭情况等。
这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被描述者的人生轨迹。
5.人物形象塑造:传记应对被描述者的性格特点、价值观、思想情感等进行描绘和塑造。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被描述者的内心世界。
二、纪实文学的要点纪实文学是以真实事件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文学形式。
以下是创作纪实文学时需要注意的要点:1.真实性:纪实文学的首要要求是真实性,作者应基于真实的事件和事实进行创作。
纪实文学的目的是呈现真实生活,因此严禁虚构或夸大。
2.人物塑造:纪实文学需要对参与事件的人物进行真实、客观的描写和塑造。
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参与者和他们的动机、心理等。
3.事件细节:纪实文学应详细记录事件的过程和细节,包括时间顺序、环境描写、人物对话等。
通过呈现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
4.背景分析:纪实文学应对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描述。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5.观点表达:纪实文学对于事件的观点表达应该客观中立,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评价。
有关传记的分类和特点

有关传记的分类和特点传记是以描述人物生平和事迹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第三人称叙述,也可以用第一人称或混合叙述方式。
传记作品的分类和特点多种多样,在不同的维度上可以有不同的划分。
下面将从人物类型、叙述方式和传记特点三个方面来进行分类和特点的探讨。
一、人物类型1.历史名人传记:以描述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政治家、战争将领、鼎盛王朝君主等为主要内容。
如《乔治·华盛顿传》、《拿破仑传》等。
2.文化名人传记:以描述文化界人士,如作家、诗人、学者、思想家等为主要内容。
如《达芬奇传》、《海明威传》等。
3.艺术家传记:以描述艺术家、音乐家、雕塑家、画家、舞蹈家等为主要内容。
如《米开朗基罗传》、《贝多芬传》等。
4.科学家传记:以描述科学家、发明家、医生等为主要内容。
如《爱因斯坦传》、《居里夫人传》等。
5.商业人物传记:以描述企业家、商人、金融家等为主要内容。
如《乔布斯传》、《希尔顿传》等。
二、叙述方式1.第一人称叙述:传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身份来叙述被描写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这种方式更加亲近和直观,读者更容易进入被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麦肯齐第一人传》、《周恩来传》等。
三、传记的特点1.真实性:传记作品注重真实性,要基于充分的调研和资料,力求准确地描述被描写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传记作家通常会进行大量的研究和采访工作,以确保作品的真实性。
2.客观性和立体性:传记作品旨在客观地描写被描写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不夸大也不缩小,力求还原被描写人物的真实形象。
传记作家会从多个角度和多个维度来刻画被描写人物,努力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4.历史感和时代感:传记作品承载着对历史和时代的记忆和感知。
通过对被描写人物的生平和事迹的叙述,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等,从而给读者带来历史感和时代感。
总之,传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描述人物生平和事迹为主要内容,可以根据人物类型、叙述方式和传记特点进行分类和特点的归纳。
传记复习方法

1 传记复习方法指导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3.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
4.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点(1)小说阅读考查:小说侧重于人物、主题、情节和环境、结构、题目。
(2)传记侧重于人物成才的轨迹、事业、品质特点和影响。
答题要会提炼、整合。
(3)这两个大题,二选一,小说要加以关注,要加强小说答题训练,实用类文体也要强化方法指导,寻找答题规律。
三、回顾高考——新课标卷2011 年:《下笔不觉师造化》(画家黄宾虹)2012 年:《谢希德的诚与真》 -------------------------------- (物理学家谢希德)2013年:(卷I )《飞虎将军”陈纳德》) ------------------- (军事家陈纳德)2013年:(卷H)《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 (实业家卢作孚)2014年:(卷I)《科学巨人玻尔》--------------------------- (物理学家玻尔)-- 2014年:(卷H)《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科学家邓叔群)2015 年:(卷I )《朱东润自传》 --------------------------- (文学家朱东润)-- 2015年:(卷n)《将军赋采薇》(军事家戴安澜)四、考点考查方向① 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② 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③ 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④ 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⑤ 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传记

传记一、传记:文体名。
亦单称传。
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二、传记的类型: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等等。
(一)、自传体传记。
这是某一个人物自己写的记载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文章。
记载自己前半生或大半生的生活经历的一般称为自传,如《马克·吐温自传》,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等。
有些是以记载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片断或某一方面的经历为主,这一般称为自述,如《彭德怀自述》。
(二)、回忆体传记。
这类传记的作者往往是被立传者的亲属、朋友、同事或部属,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回忆记载被立传者的生平与事迹。
(三)、采访体传记。
这类传记的撰写人,一般与被立传者原来并无交往,或者是与被立传者相隔几代的后人,他们主要靠采访被立传者的亲友,搜集被立传者的各类资料,然后经过作者取舍、创造,形成传记。
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魏巍的《邓中夏传》等。
(四)、自传体传记和采访体传记融汇在一起的传记。
如闻名于世的瑞典电影明星英格丽·褒曼和美国作家阿伦·吉伯斯合作写成的《英格丽·褒曼传》。
(五)、在传统的散文体传记外,还有一些特殊体例的传记。
比如80后诗人、学者风来满袖所著的《被隐喻的四月——徐志摩诗传》就是我国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体传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格 雷 夫 斯 赫尔 曼
、
布 洛克 桑 顿
`
、
韦德 大 卫
l
、
考特 安东尼
,
、
柏格
斯 以 及 乔治
加勒 特等 作 家极 其 自觉 地 将 虚 构 媒 介 (血
中 阐 明 自 己 的特 定 目 的
。 。
o i
n a
e m
di u m
) 用 于 传 记 目 的 同 时他
们还 在许多理 论 著述
) 只 是 模 仿生 活
”
“
而不 落 重 第 一 手 材 料 第 三 类 则 是 审 慎 揣 摩 而 成 的 阐 释 型 传 记 ( 姚记 , 咫众“耽 ` ) 4 b 让 保 罗 萨特 对 福楼 拜 内 心 生 活 所提 出 的精 心 假设 可 以 看成 是介 乎传 记 和 小 哪勺 )
”
“
崛
。
。
”
然 而 在 小 说 家 的 事 实 虚 构 和 传记 家 的 事实想 象
性 运 用 方 面 如 何 划 出 界 线 应 该 怎样 把传 记 家的 直 觉从 小说 的 真 实性 想 象 和 纯 文 学 性 主 观想 象 中 区 别 开来
即便 是 由 詹 姆斯
克 利福德 和 保 罗
。 ,
默里
肯德 尔提 出 的 传 记分 类学 也 未能 清 晰地 划 分
, ,
况 下所作 的 批评 分 析都 表 明 带 有虚 构成 分 的 传记 大都 具有 上 述 特征 而 纯 事实 的 传记 文献 则 是不 具备 这 些特 征 传记 中的叙 述披 搏 了 个人 或 团 体 的偏见 意识 形 态 的 假说 以 及 美学 类型 的 规则 德 国 作家 汉斯
。 。
,
马格 纳斯
,
纪 实性传 记 与 小说 之 间 的 界 线 已 不 再 是 径 渭 分 明 小 说 式 传 记 明 确 地 传 达 出 这 样 一 种 主 张 即小 说 式 的 叙 述 手法 无 疑 能 构成 历 史 画 卷 的 一 部 分 所 以 从 小说 媒 介 的 角 度 去 分 析研 究 纪 实性 传记 或 非 小 说 式 传 记就 可 以 获 得 全 新 的评 估 大 多 数 小 说 家 坚 持 认 为 审 慎 的 学 者态 度
南京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第
卷
第 期
卯 年 总第
期
’
小 说 式 传 记 与 纪 实 性 传 记 比 较 论
陆道 夫
一 从 近 年 来 的 传 记 文 学 和 传 记 评论 趋势 中 传 达 出 这 样 一 种 印 象 传 记 文 学 创 作就 整 体而 言 越来 越 向 小 说倾 斜 里 昂
。 ,Βιβλιοθήκη 而 在第 四 类 叙 事 性 传 记
”
,
“
”
中
,
“
传 记 作 者 虽 然 不 必沉 溺 于 纯 小 说
”
,
创作 之 中 但 可 以 在 其 作 品 中发 挥 某 种 主 观 想象 力 以 增 添 叙 事 色 彩 那样 在 克 利 福德 看 来 由 于 想 象 力 占有绝 对优 势 少大 部分 读起来 象小 说 传记
;
:
博芬 先 生 在 阅 读 过 程 中真 正 的 阅 读 障碍是 什
。
么 呢 ? 有 时 他读 得 二知 半解
,
;
有 时他 则 心 领神
。
会 有 时 则 不 知 所 云 最 后 当 他 决 定 以 中介人 的 身分 去 对付 一 知 半解 时 阅 读 障碍 依 就 存在 何
) 7 故使 然 ? 而 这 一 津碍是 他 永远 也 克服 不 了的 (
力
。 。
李 滨
埃 德 尔 鼓 励传 记 作 者 在 不 编 造 事 实 的 前 提 下 充 分 运 用 自 己 的 想象
“
“
”
`
而 大卫
热 尔 韦 则 竭 力 主 张 传 记 作 者 去 创 造 某 种 直 观真 理 并 大 胆 尝 试那 种 将来 仍就
。 石
。
不 受 主 观想 象 所 束 缚 的 罗 曼 可
恩 泽柏 格对 传记 文献 和 传 记 阐 释 的 不 同性 质深有 感 触 所 以
“ ”
他 为那些 偶 尔 穿插 了 一 点 个 人评 论 的 题 材来 源 加 了 一 个 浪 漫 小说
,
的 副 标题 这 样 一 来 传
。
,
记 的 读者 们 于 是 发现 自己 陷人 了 一 种 困 境 就 像 博芬 先 生 阅读 狄 更 斯 的 小 说 《 我们 共 同 的 朋 友》 时 的 情 形 一样
. 。
1卯 5
年
5
月 19 日 收 稿
l4
不 难看 出 狄 更 斯使 他 的 读 者 们 陷 人 了这 样 一 种 尴 尬 的 境 地 即 他 毫 不 含 糊 地将 自己 的 作 品 作 为虚构 事 实 而 不 是 事实 真 相 提供 给 了 读者 而 在 我 们 这个 时 代 同 样逻 辑 的 精 妙安排 使 得
。
,
乔伊 斯 ) 在他 看来 这 部传 记 的 特 点
,
是把 现代 小 说与 传 记 紧密结 合起 来 了 诺 曼
,
梅勒 认为 那 种 兼有 真实 和 虚 构 事实 的 小说式 传
。 。
) 6 记 可 以作 为一种 技 巧 去 捕 捉全 面复杂 的现实生 活 (
就 大 多 数普 通 类 型 的传 记 而 言 许 多情
, , ,
出传 记 和 传记 式 小说 的 界线 在 作 品 的 主 观性 日益 强 化 的 五 个 阶 段 中 克 利 福 德 认 为 在 第 三
类 艺 术 博学 型 传 记
, ,
“
”
中
“
传 记作 者把 自己 看 成 是 一位 想象 力 丰 富 的 天 才 艺术 家 可 以 把 细 节
”
,
描绘 得 栩 栩 如生 趣 味 盎 然
”
。
就 像 第 五类 的 传 记 作者
,
“
其 结果 使得 作 品 读起 来 象 一 部 小说 至
,
“
”
) 3 (
由 于 一 开 始就 极 端 强 调 主 观 性 所 以 肯 德 尔 认 为 第 一类 小 说 式
,
“
几乎 都 是 主观脸 造 的 产物 第 二类 小说 化传 记 (血如 心阮 `
,
“
”
b 俩歹叩 h y
。
说 之 间 的 某种 东西 萨特 称之 为 浪 漫 构思 理查 德
) 5 达 (
。
,
。
埃 尔 曼对 萨特 的 这种 大 胆 构想 表 示 赞 同
。 ,
,
认 为它真 正 能够 剖析 人 们 内 心 轨 迹 的 各 个 层 面并 斌 予 这 种 难 以 述 及 的 过 程 以 具 体 的 语 言 表 为此 埃 尔曼还 向 我们 推荐 了另 一 本传记 《 詹 姆斯
。 ,
,
,
小 说 式传 记 成 了一 种 单 独 的 文 学 形 式 这 些 传记 作 者像 狄 更 斯 那 样始 终 明 确 地 宣 称他 们 写 的 是小 说 然 而 作 为 历 史 人 物 小 说 他们 的 写 作却 比 一 般 小 说有 着更 为 复 杂 的现 实 事实 背景 维 吉 妮亚 伍 尔英 罗伯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