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津)管理经济学-3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在经济学中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经济政策指的是由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旨在影响和调整国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而政府干预则是指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以各种手段对市场进行控制和调节,以实现社会福利和市场效率的平衡。
一、经济政策的分类与目标经济政策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涉及整体经济运行,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财政政策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控经济活动;产业政策则涉及到对特定行业或产业的支持和引导。
微观经济政策则更关注市场运行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政策、价格政策和分配政策等。
竞争政策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有效,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价格政策则通过对价格的调控来实现市场效率和公平;分配政策则涉及到资源和财富的分配问题。
无论是宏观经济政策还是微观经济政策,其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稳定的经济政策可以促进就业、控制通胀、平衡贸易等;发展的经济政策则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和促进产业升级。
二、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市场失灵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不完全和不充分的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来纠正;公共选择理论则指出政府也存在着自身利益和各种制度约束,政府的决策也不完全是理性和公正的。
市场失灵理论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力量等问题。
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对除买卖双方外的其他人造成的影响,负面外部性包括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公共品则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分配;信息不对称则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市场力量则是指市场存在垄断和寡头垄断等问题,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效率的低下。
公共选择理论则强调政府干预也存在各种利益冲突和制度约束。
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收回,企业可以继续经营下
去。
•0
•MC
• •E2
•ATC
•AV C
•q2
•Q
PPT文档演模板
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决策(3)
若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至P3
MR和MC交于E3,处于AC •P
和AVC之间。E3 决定了企业
的产量为Q3。 P3 低于AC,
已经收不回全部成本,肯
定是亏损的;但由于高于 AVC,还能收回部分的固
若市场的价格继续下降到P5 MR和MC交点E5 ,低于 AVC,不仅不能收回固定 成本,连变动成本也不能 收回。不生产亏损全部固 定成本;若生产不仅亏掉 TFC,还要亏掉部分VC 生产得越多亏损越大,所 以, “关门大吉”为妙
PPT文档演模板
•MC
•P
•p1
•E1
•ATC
•p2 •p3
•E2 •E3
•p4
•E4
•p5
•E5
•AVC
•0
••q5
q4q3q2
•q1 •Q
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内 三种可能的经营结果
PPT文档演模板
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调整
进入退出行业与改变工厂规模
PPT文档演模板
•p1
果是只收回全部变动成本,
亏损全部固定成本,不生产 •p2
的结果也是亏损全部固定成
•p3 •p4
本,所以此时生产与不生产
一样,因此 E4 点也称为停 止营业点(关门点)。
•0
PPT文档演模板
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在经济学中,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调节经济波动和解决经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政府干预则是指政府主动介入市场经济,通过政策和行动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
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管理总需求、总供给、总就业、总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手段来调整经济运行态势。
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的目标。
比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借贷行为,进而调节经济活动的热度和通胀水平。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水平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或者通过加税和减少支出来控制通胀和遏制过热经济。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引导外商投资等方式来支持特定产业的成长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常见的微观经济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竞争政策和消费者保护政策。
反垄断政策是指政府采取的限制垄断和维护市场竞争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监管机构来防止垄断企业的形成,维护市场的竞争公平性,促进市场效率和消费者利益。
竞争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和预防不正当竞争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可以制定法律和行业标准来规范企业竞争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出现,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消费者保护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可以制定法律和监管机构来监督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打击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政府干预的目的和效果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修正市场失灵、促进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经济干预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政府经济干预与市场竞争的关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政府经济干预与市场竞争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方面,政府经济干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市场竞争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动力。
然而,政府经济干预与市场竞争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政府经济干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市场竞争。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监管市场行为和维护市场秩序,可以为市场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政府的干预可以防止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行。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监管机构,制定反垄断法规,限制企业的市场份额,防止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还可以鼓励其他企业进入市场,增加竞争程度,推动市场的发展。
其次,市场竞争也可以促使政府进行经济干预。
市场竞争的存在可以使企业不断追求效率和创新,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然而,市场竞争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效应,如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公平等。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进行经济干预,以保护公共利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环境保护法规和社会福利制度等手段来调节市场行为,防止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的发生。
此外,政府经济干预与市场竞争还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政府的干预可以为市场竞争提供一个有序和稳定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而市场竞争的存在可以激励政府进行更有效的经济干预,以保护公共利益和推动社会进步。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政府经济干预和市场竞争之间也存在一些挑战和矛盾。
政府的干预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扭曲,限制了市场的自由和效率。
而市场竞争的存在也可能导致一些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现象,使一些弱势群体无法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因此,政府需要在干预和竞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护市场的自由和效率,又要保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综上所述,政府经济干预与市场竞争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起着互补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经济环境。
本文将重点论述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作用及其适当的平衡。
一、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调节是指通过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价格机制,自由决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易。
市场调节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高效运行。
首先,市场调节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引导资源向需求旺盛的领域流动,使得资源得以有效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价格的变动能够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调整资源的配置。
其次,市场调节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促使企业不断追求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和优化产品质量。
当市场对新技术或新产品有需求时,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会主动进行研发和创新。
再次,市场调节能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经济下,生产者为了获取利润,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消费者通过市场选择能够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购买到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尽管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市场机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局限性。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在于弥补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保障公平、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干预能够修正市场失灵。
市场在自由竞争中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垄断、外部性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实施反垄断政策、提供信息公开和监管等。
其次,政府干预有助于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市场经济中,个别企业或者行业可能通过垄断和不正当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扭曲市场竞争。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来保障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失衡和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发生。
再次,政府干预能够提供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
经济学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与政府干预现代社会中,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深入研究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律。
然而,市场经济并非是完全自由和无限制的,政府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就经济学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展开探讨,从不同角度剖析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在于供需的均衡,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
然而,市场却并不是一种完美的机制,存在各种潜在的市场失灵现象。
例如,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缺失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政策来纠正资源配置的扭曲,以促进市场效率和公平性的提升。
例如,在存在外部性问题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来内部化外部成本或效益,以使市场行为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成本和利益。
二、市场失灵的修正与政府干预政府干预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修正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不仅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还会产生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弥补市场的缺陷,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
例如,在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等手段来调节贫富差距,减轻社会不平等问题。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监管政策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利益。
例如,在市场垄断或激烈竞争导致市场无序时,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措施,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政府干预的限度和挑战然而,政府干预也存在一定的限度和挑战。
政府过度干预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经济效率的下降。
同时,政府的决策可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使得干预的目标不能有效实现。
此外,政府干预也需要考虑到市场的动态变化和经济体制的差异。
由于市场是复杂而多变的,政府的干预政策也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
四、经济学与政府干预的协同作用经济学对于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政府在制定具体政策时可以借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政策与政府干预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概念。
经济政策指的是国家或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和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政府干预则是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和介入。
这两者在西方经济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有相互联系又有相互独立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是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实践产物。
经济学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通过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和规律,为政府决策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经济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实现物价稳定、平衡收入分配等方面。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
在西方经济学中,财政政策被认为是一种主动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开支和税收来调整经济运行的总需求,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物价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复苏;而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需求,防止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
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政策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通过调整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中央银行可以改变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影响经济的流动性和信贷条件,进而影响投资、消费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当经济面临通缩风险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来促进投资和消费;而当经济面临通胀风险时,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利率和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投资和消费。
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西方经济学中还有其他形式的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
这些政策旨在调整市场经济中的不平衡和不完善,通过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实现经济的高效运行和社会的公平发展。
例如,产业政策可以通过支持某些关键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竞争政策可以通过加强对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监管,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资源配置效率;社会福利政策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在理论上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社会福利。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采取干预措施来修正市场失灵,以实现更好的资源分配。
市场失灵是指在自由市场环境下,由于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产品等问题,导致市场无法有效运作,从而引发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和不公平现象。
首先,市场结构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垄断市场中,存在着单一企业或少数几家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情况,它们可以通过操纵价格和产量来获取最大的利润。
垄断市场下的资源配置存在着效率低下和消费者福利受损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引入竞争、设立监管机构等手段来修正市场失灵。
其次,信息不对称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信息不对称指在经济活动中,买方和卖方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
特别是在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进而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设立金融监管机构等手段来修正市场失灵,并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对称性。
第三,外部性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的行为对第三方产生的非市场效应。
正面外部性指外部效应为正,如教育、医疗等;负面外部性则为负,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
由于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效应,导致资源的配置偏离社会最优。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税收、补贴、监管等措施来纠正外部性,以使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
此外,公共产品的供给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特殊情况。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即一个人的消耗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且无法排除非付费人员的使用。
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市场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从而需要政府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征收税收等方式来纠正市场失灵。
总结起来,市场失灵是指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产品等问题导致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提高社会福利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势, 消费者的偏好, 规模经济性, 大 规模的资本投资或进入行业的法律 壁垒等。
8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美国经济中的竞争趋势
Sources: W. G. Shepherd, “Causes of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the U.S. Economy, 1939–1980,”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4, (November 1982); and W. G. Shepherd,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0) 15.
9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价格与收益
–每个完全竞争厂商的目标是使经济利润最大化, 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 –总成本是生产的机会成本,其中包括正常成本 –厂商的总收益(total revenue) 厂商的边际收益 (marginal revenue) 就是增加一单位销售量而使 总收益的增加量 –单个厂商的价格(需求曲线的高低)是由市场 价格决定的;而市场价格是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决 定的
完全竞争厂 商的决策
当产量为9单位时利 润最大
产量低于4单位时, 发生经济亏损,因为 不能收回固定成本
15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 商的决策
产量在4-12单位 之间时,厂商赚取经 济利润
产量超过12单 位后,再次出现经济 亏损,因为报酬递减 而面临成本急剧上 升
16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商的决策(边际分析)
–如果 MR > MC, 产量 增加时经济利润上升
–如果 MR < MC, 产量 增加时经济利润下降
–如果MR = MC, 产量 增加\减少都使利润下 降,所以此时利润最大
17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产量 的决定——厂商的短期决策
由于完全竞争厂商是价格的接 受者,无法改变产品价格,所以只 能调整自己的产量;在短期内,固 定投入要素不变,只能通过调整变 动投入要素来改变产量。因而在不 同的市场价格下,根据利润最大化 原则(P=MC)作出相应的决策。
成本,连变动成本也不能
收回。不生产亏损全部固 定成本;若生产不仅亏掉p2 pΒιβλιοθήκη p4TFC,还要亏掉部分VC
p5
生产得越多亏损越大,所
MC
E1
E2 E3 E4 E5
ATC AVC
以, “关门大吉”为妙
0
q5 q4q3q2 q1 Q
23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内 三种可能的经营结果
10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价格与收益
图(a)表明市场的供求决定了厂商必须接受的价格 图(b)表明对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它也是边际收益曲线
图(c)表示厂商的总收益曲线
11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商的决策
– 一家完全竞争厂商面对两个限制:
•市场限制:由市场价格和厂商的收益曲线组成 •技术限制:由厂商的产量曲线和成本曲线组
30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价格管制与市场均衡:最高限价
价格 S
PF F
Pe
Pc
A
B
Ceiling
短缺
D
Qs
Qe
Qd
Q
31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租金控制
租金控制是政府对房东可能索取租金的最 高限制。 租金控制政策的目标就是帮助穷人,使之 更能租上房屋。 一个经济学家把租金控制说成是“除了轰 炸,毁灭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
去。
0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MC
ATC
E2
AVC
q2
Q
20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决策(3)
若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至P3
MR和MC交于E3,处于AC P
和AVC之间。E3 决定了企业
的产量为Q3。 P3 低于AC,
已经收不回全部成本,肯
定是亏损的;但由于高于 AVC,还能收回部分的固
AC
p3
化条件成了 P = MC
因为 Max = PQ - TC(Q) P/Q = 0
所以 P = MC
13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 商的决策
图 (a)表明厂商的总 收益(TR)曲线
图(a)还表明总收益 (TC)曲线 总收益减总成本就 是利润(或亏损),如 图(b)所示
14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 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需求曲线具有
负斜率。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必须要 有一个定价策略。
6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寡头
1.少数厂商 2.产品可以是有差别的,
也可以是标准化的 3.厂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
相互影响
7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垄断
1. 一个厂商 2. 完全差别的产品 (与其它产品的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影响着管理者制定 的决策。
3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四种市场结构
a.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b.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寡头(oligopoly) d.垄断(monopoly)
4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27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竞争的结果:只有那些 能以最优规模生产最优产量的厂商才不 会发生亏损,但也没有超额的利润可赚, 此时实现了厂商和该行业或市场上的长 期均衡,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P=MR=SMC=SAC
=LMC=LAC
28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90 100
D1 D2
商品数量 42
向卖主征收0.50元税收的影响...
买主支付 的价格
无税时的 价格
P
$3.30 3.00 2.80
有税时 的均衡
Tax ($0.50)
卖主得 到的价
格
向卖主征税使供给
S2 曲线向上移动,大
小为($0.50).
S1
无税时的均衡
需求, D1
0
90 100
Q43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赋税的归宿
税收的负担按什么比例划分? 税收对卖主的影响与买主相 比怎样?
对此问题的答案取决于需 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44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供给弹性充足, 需求弹性不足...
亏损全部固定成本,不生产 p2
的结果也是亏损全部固定成
p3 p4
本,所以此时生产与不生产
一样,因此 E4 点也称为停 止营业点(关门点)。
0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MC
E1
E2 E3 E4
ATC AVC
q4q3q2
q1 Q
22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决策(5)
若市场的价格继续下降到P5 P MR和MC交点E5 ,低于 AVC,不仅不能收回固定 p1
MBA《管理经济学》
第三部分
完全竞争市场 与政府干预
1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市场概念
• 市场是由一组具有买卖关系的经济 实体构成的,这种买卖关系的性质 会受到买主和卖主的数量和规模的 影响。
2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
市场结构包括市场中相互竞争厂 商的数量、厂商的相对规模(集中 程度)、技术和成本条件以及厂商 进入和退出行业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18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决策(1)
当市场价格为P1时,边际收 益曲线MR和边际。
成本曲线MC交于E1点,决
MC
P
p1
AR=MR=P
E1
MR
定了企业的产量为q1。
AC
ATC
这时企业存在经济利润,
AVC
无论是增加生产量还是
减少生产量都使利润减少;
若市场价格下降,经济利润
均衡数量
B 需求
数量
39
市场效率
当资源配置使总剩 余最大时就实现了 市场效率(Market
efficiency)
40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税收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政府征
税是为了筹 集公共项目 所需要的资 金。
税收限制市场 活动。
向一种产品征 税,销售量就会 变小。
买主和卖主共 同承担税收。
– 完全竞争厂商要制定的短期决策:
•是生产?还是关门停业? •如果决定生产,生产多少?
–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决策:
•是扩大工厂规模?还是缩小工厂规模 •是留在行业内?还是退出行业?
12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完全竞争厂商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是 一条水平线,MR=P,所以利润最大
竞争性均衡意味着:
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的产量水平可达到 MC=P的水平,意味着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社会需要与社会供给相同)。
P
MBA管经——完全竞争市场与政府干预
SMC LMC LAC SAC MR
QE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