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单元2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2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2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2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求值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求值方法。

2. 相关例题及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求值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求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如2x 3,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出这个式子的值。

- 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方法,如代入法、图形法等,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方法。

2. 讲解新课- 老师讲解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方法,如代入法、图形法等。

- 老师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 老师讲解相关概念,如变量、常数等。

3. 练习巩固-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老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通过代入法、图形法等方法求出其值。

- 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5. 总结提升-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方法。

- 老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求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求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实验
现象
铜丝浸入硝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___银__白____色 物质;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
酸银溶液中 ___蓝____色
铜丝浸入硫 酸铝溶液中
无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C_u_+__2_A__g_N_O__3_=_=_=_ _C_u_(_N_O__3_)2_+__2_A_g___
/
2.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Fe___>____Cu;Al___>____Cu;Cu___>____Ag。 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 1.常见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在铝、铁、铜、银中,通过该实验,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两种金属 是___铝__、__铁____;请你设计实验比较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实验方案是_将__铝__片____ _放__入__盛__有__硫__酸__亚__铁__溶__液__的__烧__杯__中__,__铝__片__表__面__有__黑__色__物__质__析__出__(或__将__质__量__和__形__状__ _相__同__的__铝__片__和__铁__片__分__别__放__入__等__质__量__等__质__量__分__数__的__稀__硫__酸__中__,__铝__片__表__面__产__生__气__泡__ _的__速__率__比__铁__片__快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探究归纳】 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方案设计 将要验证的金属按活动性顺序排列,然后可以设计以下两种方案。 1.两液夹一金:将金属活动性排在中间的金属单质分别放入其他两种金属的 化合物溶液中。 2.两金夹一液:将金属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两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等量的金 属活动性居中的金属化合物溶液中。
4.(2021·齐齐哈尔铁锋区质检)验证金属Cu、Mg、Zn和Ag活动性顺序的四个实 验如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外研社版初中英语八下Module8单元测试2试题试卷含答案

外研社版初中英语八下Module8单元测试2试题试卷含答案

Module 8 Time off单元测试Ⅰ. 听力(20分)(Ⅰ)听句子,根据所听到的内容选择最佳答语。

每个句子读一遍。

(5分)1. A. It was Monday. B. It was spring. C. It was 9: 00 am.2. A. Good idea. B. Thank you. C. It doesn’t matter.3. A. About 480 square kilometres.B. Twenty yuan a kilo.C. About ten years old.4. A. Yes, I can see it. B. Many people. C. Many monkeys.5. A. By car. B. Travelling. C. Don’t forget to do your homework.(Ⅱ)听五组小对话,选择最佳答案,每组对话听一遍。

(5分)6. What are they surprised to see in the room?A. Many interesting books.B. Many beautiful clothes.C. Many beautiful leaves.7. Where did Millie practice the piano?A. At school.B. At home.C. At the park.8. How did Tony want to go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A. Take a bus.B. Take a car.C. Take a cable car.9. What did Mary ask?A. She asked if there were any tents in the shop.B. She asked if there was any bread in the shop.C. She asked if there were any tents by the river.10. What is Big Rock Hill famous for?A. Big rocks.B. Big tents.C. The waterfall.(Ⅲ)听一段长对话,选择最佳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学课件 Unit 8 第八单元 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学课件 Unit 8 第八单元 2课时

One woman in the area
She thinks it may be a bear or a wolf.
The writer himself
He doesn’t think this animal or person will simply go away.
1.When he was interviewed by the town newspaper,he said,“Every night we hear strange noises outside our window.…” ◆interview动词,意为“采访,会见,接见,面试”。 be interviewed by 表示“被……采访”。
There is too much milk in the fridge. 冰箱里有很多牛奶。
◆have fun doing sth.表示“高兴地做 某事”。
They had fun playing football yesterday. 他们昨天快乐地踢足球。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in the form
The old man enjoyed the holiday,away from city noise. 这位老人喜欢度假,远离城市的喧闹。
【辨析】voice,noise,sound (3)sound指任何可以听到的声音。
There’s no sound coming from the TV. 电视机没有声音。
2.Whenever I try to read
this book,I feel sleepy. ◆whenever 意为“无论何 时”,相当于no matter when。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学背景分析1. 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金属属于课标“身边的化学物质”中重要的一类物质,之前学习了氧气、水、二氧化碳(典型代表物)、一氧化碳等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本单元首次对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为后面学习酸、碱、盐等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打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题又是金属的核心内容,它具有以下的教育功能:①承载着对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研究思路。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零碎的、不系统的有关金属的知识,如镁、铁等金属与氧气反应,镁、锌等与盐酸或硫酸反应,要引导学生归纳出金属的化学共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在上述过程中发现不同的金属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的现象不同,可见共性中有差异,从而进一步探究金属化学性质差异的规律性---金属活动性顺序。

②促进对研究物质化学性质方法的学习,发展科学探究技能。

在本课题的学习中,采用了分类、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变量控制实验设计等探究技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③继续巩固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

在本课题的的学习中,可以找到物质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如金属与酸或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的共同特点都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从而得出置换反应。

再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让学生体会如何把纷繁的知识进行简单化、条理化。

2. 学生情况分析已经学习了空气、氧气、水、碳的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物质,对金属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如氧气跟镁、铁、铜等金属的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等,对这些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尚未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研究和系统总结,更缺乏对金属有关反应规律的深入探讨。

所以,如何通过认识、比较几种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已知知识和实验现象归纳总结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差异性是学生感觉困难的,对于一类物质的研究方法以及建构一类物质学习的模型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人教版2018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组词第八单元

人教版2018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组词第八单元

人教版2018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组词(第八单元)第八单元2八、丑小鸭灰(灰色)(悲观)(尘埃)讨(讨厌)(讨论)(乞讨)(讨好)(商讨)厌(厌倦)(厌烦)(喜新厌旧)冰(结冰)(冷冰冰)(寒冰)(滑冰)(冰块)蛋(鸭蛋)(捣蛋)(坏蛋)(鸡飞蛋打)壳(果壳)(贝壳)(龟壳)(蛋壳)鸭(鸭子)(养鸭)(野鸭)(鸭毛)欺(欺负)(欺骗)(自欺欺人)负(负担)(理想)(忘恩负义)(久负盛名)鹅(天鹅)(白鹅)(养鹅)翅(翅膀)(鸡翅)(展翅高飞)膀(肩膀)(膀子)(翅膀)2九、数星星的小孩勺(勺子)(铁勺)(饭勺)斗(烟斗)(斗室)(斗鸡)(北斗星)玉(宝玉)(玉米)(金枝玉叶)(亭亭玉立)(玉器)组(组织)(小组)(组长)(组合)珍(至宝)(珍爱)(珍爱)(宝贵)珠(珍珠)(珠子)(水珠)(算珠)(露珠)数(数学)(数字)(无数)钻(钻研)(钻山洞)(钻空子)研(研究)(科研)(研制)睡(睡觉)(睡眠)(睡着)距(距离)(相距)(距今)(间距)离(离别)(离家出走)(如影随行)30、爱迪生救妈妈油(油菜花)(汽油)(牛油)(油画)(柏油路)检(检查)(检讨)(体检)(检阅)查(查找)(查票)(调查)(查看)团(团团转)(团长)(团结)(团聚)斥(训斥)(痛斥)责(指责)(责任)(负责)炎(发炎)(消炎)(酷热)夸(夸奖)(自夸)(夸夸其谈)(夸张)奖(奖励)(奖状)(夸奖)(奖金)3一、恐龙的灭绝亡(死亡)(衰亡)(身亡)(家破人亡)(亡羊补牢)肉(肥肉)(肌肉)(心惊肉跳)(食肉动物)耐(耐心)(能耐)(忍耐)(耐人寻味)(吃苦耐劳)谜(谜语)(猜谜)(谜团)(千古之谜)传(传染)(传奇)(传言)(宣扬)(传奇)染(污染)(染发)(感染)(一尘不染)类(种类)(人类)(类别)(不三不四)严(严格)(严峻)(严厉)寒(酷寒)(寒心)(寒假)(严寒)(十年寒窗)(天寒地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重点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与氧气反应;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已做过镁带、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

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导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Fe、Al、Cu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2)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1)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 关注化学与日常生活及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

2.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教学难点】金属的活动性。

【教具准备】试管(若干)、铁片、铝片、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小木条、砂纸、试管(若干)等。

【问题情景】黄铜和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请同学讨论分析是否能用上节课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交流回答】1.可利用密度不同测量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2.可利用硬度不同,把它们相互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导入新课】同学们找出了一些合理的鉴别方法,但是都是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那么我们能否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别呢?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吧!【复习回忆】金属与氧气反应1.常温下能反应:镁、铝2. 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反应:Fe、Cu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金、银【提出问题】为什么金属与氧气反应中存在能否反应,及反应剧烈程度不同的差异呢?【交流回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的活泼程度有关(即金属活动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课堂例题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课堂例题笔记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的金属则不能。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①置换时如有铁参与,铁在生成的化合物中显+2价,例②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一般不会生成金属。

例: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③若盐溶液中含有许多溶质,而某金属又能同时置换此盐溶液中的多种金属时,按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置换。

例:当把铁投入到含有溶质AgNO3和的溶液中时,由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因此铁先置换银,把银置换完后再置换铜。

考点1: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溶液或盐溶液发生反应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原因,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和氯化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铁和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因此,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3)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锌的后面,因此铜不能和氯化锌反应。

(4)。

考点 2. 根据几种不同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例: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Y、Z则不能,但有下列反应关系:,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 Z>Y>XB. X>Z>YC. X>Y>ZD. Z>X>Y解析:只有金属X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只有金属X的活动性位于氢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化学导学案
第六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导学案(2)
编写人:芦珊珊审核人:使用时间:2012.6 编号:24复习目标:1.掌握燃烧和灭火的条件。

2.常见能源和新型能源
3.化石燃料的使用有缺点。

复习导航:1.燃烧三要素:温度、空气、可燃物。

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

1.野外烧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A.可以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使散热的速度加快
C.使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
D.便于提高温度
2.下列情况中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电器设备失火,可用水浇灭
C.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火灾
D.身上衣服着火时可就地打滚
4.钻木取火的原理可用下列三句话来解释:①木头的内能增加;②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着火燃烧起来;③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功。

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将煤加工成焦炭
B.将石油蒸馏得到多种产品
C.将石油气加压充装到罐子里成为液化气
D.干冰升华
6.下列燃料不是由石油或煤加工制成的()
A.沼气
B.焦炉气
C.煤油
D.航空煤油
7.人类生活需要热量,下列热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摩擦产生的热量
B.太阳能热水器中水所吸收的热量
C.白炽灯通电后放出的热量
D.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
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A.H2和CO
B.CH4和CO
C.C2H5OH和CH4
D.H2和C
9.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
10.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H2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用方程2H2O2H2↑+O2↑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分解产物不污染环境 B.TiO2是催化剂
C.该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D.在海水分解过程中应不断添加TiO2
11.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的思想指导下,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实验的新方法。

它能极大地减少或消除实验中的“三废”、污染和浪费等。

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操作是()A.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B.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C.将跟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磺放在空气里燃烧完
D.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残余物回收分离
12.下列燃料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酒精
13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

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关闭所有化工企业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料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14.(12分)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棉布手帕在五份不同浓度的酒精水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
(1)你推测实验⑤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手帕无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常出现酒精灯内有酒精,而酒精灯不易点燃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分)书上有一个粉尘爆炸的实验,试问:
(1)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金属筒不加盖B.蜡烛没有点燃C.面粉不干燥
(3)面粉厂为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