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下第四单元笔记(1)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英语笔记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英语笔记一、重点单词。
1. collect.- 动词,意为“收集;采集”。
例如:I like to collect stamps.(我喜欢收集邮票。
)- 相关短语:collect litter(收集垃圾);collect money(集资;筹款)。
2. hobby.- 名词,“业余爱好”。
复数形式为hobbies。
例如:Reading is my hobby.(阅读是我的爱好。
)3. skate.- 动词,“滑冰;溜冰”。
例如:He likes to skate in winter.(他喜欢在冬天滑冰。
)- 现在分词形式为skating,过去式为skated。
4. certain.- 形容词,“确实的;无疑的;(不提及细节时用)某事;某人;某种”。
例如:I'm certain that he will come.(我确定他会来。
);For certain reasons, I can't go with you.(由于某些原因,我不能和你一起去。
)5. treasure.- 名词,“珠宝;财富;珍品”;也可作动词,“珍视;珍爱”。
例如:This painting is a real treasure.(这幅画是一件真正的珍品。
);I treasure the memories of our time together.(我珍视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6. island.- 名词,“岛”。
例如:There is a beautiful island in the sea.(海里有一个美丽的岛。
)7. page.- 名词,“(书刊或纸张的)页;面;张”。
例如:Turn to page 10.(翻到第10页。
)8. hurry.- 动词,“匆忙;赶快”;名词,“匆忙;急忙”。
- 常用短语:hurry up(赶快;急忙(做某事));in a hurry(匆忙地;急于)。
例如:Hurry up, or we'll be late.(快点,否则我们要迟到了。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课堂笔记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课堂笔记第一单元:1.世界由各种物质构成,物质总在发生变化。
2.空气是由什么构成的?答: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构成的混合气体,氮气约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
3.铁在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更容易生锈。
铁是灰白色,铁锈是红棕色,它们的颜色不同。
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4.铁制品生锈会使铁制品缩短使用寿命,并且有潜在危险。
5.▲铁和铁锈的性质有什么不同?答:铁是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可以被磁铁吸引,可以导电;铁锈是红棕色,质地疏松,表面粗糙,不能被磁铁吸引,不能导电。
6.▲怎样给金属防锈?答:使金属表面隔绝空气和水分,例如:刷漆、涂油、电镀7. 蜡烛燃烧实验:①烧杯罩在蜡烛上方,现象: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②蜡烛在封闭的瓶中燃烧:现象:开始时正常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③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或者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8.▲蜡烛燃烧实验中有什么变化?哪些产生了新物质,哪些没有?答:蜡烛燃烧实验中的变化:①蜡油熔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②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9.拓展:变色现象:铁生锈变红棕色切开(剥开)后的苹果、马铃薯会变黄褐色,香蕉会变黑。
加热白糖:白色-黄褐色-黑色紫甘蓝汁遇酸变红,遇碱变绿碘酒遇淀粉变蓝酸性物质:醋、苹果。
碱性物质:小苏打、香蕉。
10. 紫甘蓝汁有什么作用?答: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会变成红色,遇碱性物质会变成绿色。
11.危险化学品标识:爆炸品、易燃品、剧毒品、放射性物品12.常见的含有淀粉的食物:面包、馒头、米饭、土豆、红薯、未成熟的苹果、玉米1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第二单元:1.田野里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小生物。
2.动物a 专门捕食动物b,则a 是b 的天敌,如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
3.按吃与被吃的关系,把植物和动物联系起来,这种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六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上册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上册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
- 生字词。
- 毯(tǎn):毛毯,本义指厚实有毛绒的织品。
文中“一碧千里的草原就像绿色的绒毯”。
- 陈(chén):陈旧、陈列。
“陈设”就是摆放、陈列的意思。
- 裳(shang):衣裳,在文中读轻声。
- 虹(hóng):彩虹。
- 重点句子。
-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 赏析:这句话将草原比作一幅中国画,“翠色欲流”写出了草原颜色浓郁,好像要流淌出来,“轻轻流入云际”则给人一种动态美,写出了草原的辽阔。
- 段落大意。
-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
-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主人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 第三段(第3自然段):写蒙古包外迎客的情景。
- 第四段(第4自然段):写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景。
- 第五段(第5自然段):写主客联欢和依依惜别的情景。
- 主题思想: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 生字词。
- 缀(zhuì):点缀,有连接、装饰的意思。
- 幽(yōu):幽静、幽美。
“幽”常用来形容环境的安静、深远。
- 雅(yǎ):优雅、高雅。
- 重点句子。
-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赏析:这句话由丁香结联想到人生的问题,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难,这才使生活充满了乐趣。
- 段落大意。
- 第一段(第1 - 3自然段):写城里、城外丁香花的美丽姿态。
- 第二段(第4 - 6自然段):写丁香结的由来,以及由丁香结引发的联想。
- 主题思想:作者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状和气味,并且由丁香结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第二单元。
- 生字词。
- 寇(kòu):日寇,指侵略者。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笔记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笔记六年级上册科学复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常使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想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XXX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活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活动时费力。
1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笔记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通过不同的课文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1 - 2自然段)- 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作者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在茫茫宇宙中显得十分渺小,但它又是美丽的,“晶莹的球体,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部分描写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独特之处。
2. 第二部分(3 - 4自然段)- 地球的资源有限。
- 自然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不可再生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用一点就少一点;可再生资源如果人类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也会面临枯竭。
- 例如,文中提到“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强调了资源形成的不易。
3. 第三部分(5 - 7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虽然科学家已经在探索宇宙中其他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像地球这样能让人类生存的星球。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这一距离概念让我们意识到地球的唯一性。
4. 第四部分(8 - 9自然段)- 呼吁人们保护地球。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强调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二)重点字词。
1. 晶莹(jīng yíng):光亮而透明。
2. 资源(zīyuán):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3. 恩赐(ēn cì):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4. 滥用(làn yòng):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
(三)写作手法。
1. 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 列数字:“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材料科学基础笔记1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键合此章主要掌握概念1.金属键(1)典型金属原子结构的特点是其最外层电子数很少,极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并在整个晶体内运动,及弥漫于金属正离子组成的晶格之中而形成电子云。
这种由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为金属键。
(2)绝大多数金属均以金属键方式结合,它的基本特点是电子的共有化,而且无方向性,无饱和性.(3)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到点和导热,以及良好的延展性的原因:自由电子的存在。
2.离子键大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靠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3。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又分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两种.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4.范德瓦耳斯力是借助这种微弱的、瞬时的电偶极矩的感应作用,将原来具有稳定的原子结构的原子或分子结合为一体的键合,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5.氢键氢键是一种极性分子键,存在于HF、H2O、NF3等分子间,它的键能介于化学键与范德瓦耳斯力之间。
第二章固体结构重点: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配位数以及致密度等一些概念、合金相结构的几种类型、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和间隙相的异同点.主要是简答题按照原子或分子排列的特征可将固态物质分为两大类: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原子或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即存在长程有序。
(各向异性)2.空间点阵: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概念题)3.晶格:为了便于描述空间点阵的图形,可用许多平行的直线将所有阵点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三维几何架子。
(概念题)4。
晶胞:可在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
(概念题)5。
选取晶胞的原则:a.选取的平行六面体应反映出点阵的最高对称性。
b.平行六面体内的棱和角相等的数目应最多。
c。
当平行六面体的棱边夹角存在直角时,直角数目应最多。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笔记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六年级下册学霸笔记

六年级下册学霸笔记一、语文。
1. 第一单元:民风民俗。
- 字词积累。
- 容易读错的字:“榛”(zhēn)、“獠”(liáo)等。
要注意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 重点词语:“腊月”“初旬”“展览”等。
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初旬”指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 课文内容。
- 写作特点。
- 详略得当。
在描写春节习俗时,重点写了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等,其他习俗则简略描写。
- 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样的俗语,生动地表现出这一时期的寒冷。
2. 第二单元:外国名著之旅。
- 字词积累。
- 生字词:“惧”(jù)、“凄”(qī)、“宴”(yàn)等。
“宴”的字形要注意上半部分是“宀”。
- 成语:“天涯海角”“前所未闻”等。
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 课文内容。
- 阅读策略。
- 学习梗概和作品的关系。
梗概是对作品内容的概括,通过梗概可以快速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再阅读精彩片段能深入体会作品的魅力。
3. 第三单元:表达真情实感。
- 字词积累。
- 近义词辨析:如“徘徊”和“彷徨”都有犹豫不决的意思,但“徘徊”更侧重于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彷徨”更多指内心的迷茫。
- 多音字:“燕”(yān燕国,yàn燕子)。
- 课文内容。
- 写作方法。
4. 第四单元:理想和信念。
- 字词积累。
- 易错字:“鼎”(dǐng),要注意其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
- 词语搭配:“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等。
- 课文内容。
- 思想内涵。
- 理解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为了正义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重要性。
5. 第五单元:科学精神。
- 字词积累。
- 科学术语:“司空见惯”“见微知著”等。
理解这些词语在科学探索中的意义。
- 生字:“援”(yuán)、“俱”(jù)等。
- 课文内容。
- 科学思维培养。
- 学会从平常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敢于质疑,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六下第四单元笔记
1、一天的垃圾
搜集一天的垃圾可以按材料分,按是否有毒分,按是否容易腐烂分。
算出每人平均垃圾量。
然后算出全班家庭一天的垃圾量,然后算出全校的家庭一天垃圾量。
知道我们一天产生的垃圾量巨大。
注意问题:可以使用镊子或戴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要算上、要注意洗手。
2、垃圾的处理
一、垃圾处理方法:
1、露天堆放法。
缺点: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
引发疾病,占据一
定的土地,发生火灾等。
2、填埋法。
采取清洁填埋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但是不能根除对环境的污染。
填埋场只能在上面建公园及体育场,不能建房屋不能种庄稼。
(地基不稳固、土壤可能有毒)
3、焚烧法。
优点:垃圾减量、可以用来发电。
缺点:消耗电能、留下残余物,
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4、堆肥法。
厨余垃圾等,可以成为有机肥料。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后三种垃圾处理方法。
二、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然后
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石子埋住,再慢慢往上面喷水,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石子模拟土层,清水模拟地下水,浸墨水的纸巾代表填埋的垃圾,喷水代表降雨,实验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一、国际流行的三“R”行动: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
利用(Recycle).
二、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1、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筷子、餐盒。
特别是不能降解的。
2、少用塑料袋及纸巾。
3、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
4、不买过度包装的物品,买简单包装的物品。
三、给商品厂家提建议:
1、不要过度包装,选择简单包装。
2、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3、包装可以选择可回收的材料制作。
四、重新使用: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
它也是减少垃圾
的重要方法。
如塑料绳:可以绑扫帚,使它更结实;捆扎物品;做毽子;做手工……
4、分类和回收利用
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从垃圾中可以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如:
纸、塑料、玻璃、金属、橡胶,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垃圾减量,而且能
节约大量自然资源。
回收以下物品的好处:
塑料:能够多次熔化成型,回收利用废塑料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玻璃: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作玻璃便宜,因为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
金属:节约能源、节约矿石。
二、回收标志(循环利用标志)
饮料瓶底部回收标志的中间的数字表示塑料的种类。
“1”代表聚酯类塑料,“2”代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3 ”代表聚氯乙烯塑料。
下面也可能写有“PET”、“HDPE”、“PVC”分别是塑料名称的缩写代号。
三、垃圾的分类
1、厨余垃圾。
菜叶果皮
2、可回收垃圾。
纸、塑料、玻璃、金属、橡胶、布类。
3、有毒垃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一次性针管、废水银温度计、医
疗垃圾。
4、其他垃圾。
砖头瓦块、卫生间废纸等。
四、废电池的危害:包含汞、铅、铬等重金属,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
通过食物链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医疗垃圾要集中进行处理,否则就会感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五、做一个堆肥箱。
将食品废料等掺入污水,堆积、盖一层土壤,腐熟时
间一般要1——3个月,可以做底肥。
5、一天的生活用水
一、用水量比较:
开水龙头刷一次牙用水9000毫升,用杯子接水用400毫升水。
二、目前,60%大陆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最严重国家
40个。
三、我的节水计划:
1、淋浴时,抓紧时间,打肥皂时关闭水龙头。
2、把洗脸水等存起来,冲厕或涮拖把。
3、用淘米水或洗菜水浇花。
4、在马桶水箱内放一个装水的饮料瓶,减少冲厕水量。
5、收集雨水浇花、涮拖把。
6、污水和污水处理
一、水污染:1、生活废水、工业污水、石油污染。
二、污水净化实验1、沉淀、2、过滤、3、灭菌。
三、污水处理1、物理方法、沉淀。
2、生物方法,用细菌群,分解水中的污
染物。
3、化学方法:加氯。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一、考察时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
2、保护周围环境。
3、带记录工具和取水工具。
二、考察报告:
自然水域考察记录表
结论:人类活动使水污染加重。
二、我的建议:
1、保护环境,不往河内倾倒垃圾。
2、宣传水资源保护知识。
3、关闭一些有污染的工厂。
一些工厂要增加污水处理设备。
4、使用一些细菌群分解水中垃圾。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除了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外,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一、大气污染:工业和城市污染造成大气污染。
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
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臭氧是天蓝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能吸收紫外线。
被称为:地球的盔甲。
氟里昂危害臭氧层。
二、白色污染;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
三、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人类乱砍乱伐、过度捕猎、过度开发利用,
使得生物资源濒临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