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离子
离子浓度的测定的方法

离子浓度的测定的方法
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
1. pH测定法: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推断其中的离子浓度。
具体测量时可以使用玻璃电极或者指示剂,通过检测溶液的电位差或颜色变化来确定离子浓度。
2. 离子选择电极法:利用选择性电极来测定特定离子的浓度。
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特别设计的电极,只对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敏感性,可以通过测量电位差来推断离子浓度。
3. 电导率测定法: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推断其中的离子浓度。
溶液中的离子具有载流子的特性,因此溶液的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关系。
4. 催化测定法:利用某些离子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催化反应来推断离子浓度。
具体方法包括阳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络合反应和阴离子与某些酶的催化反应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离子浓度的测定。
氟离子测定方法

氟离子测定方法1.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常见的氟离子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氟离子与过量的铵铁(II)离子反应产生蓝色络合物,通过比色测定其吸收光谱,可以得到样品中氟离子的浓度。
2.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的氟离子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氟化物离子在银阳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控制银阳极与样品的接触时间和电位,可以推断出样品中氟离子的浓度。
3.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的氟离子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一种特殊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只允许氟离子与电极发生反应。
通过测量电极的电势,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氟离子的浓度。
4. 自动滴定法自动滴定法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氟离子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计量泵自动输送标准化学品,通过滴定样品中的氟离子,从而计算出样品中氟离子的浓度。
5. 位移反应法位移反应法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分析方法,利用氟离子与铈离子的位移反应,通过测量氟离子和铈离子的消耗量,计算出样品中氟离子的浓度。
6. 荧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荧光现象进行氟离子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荧光染料在氟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发生荧光反应,从而测定样品中氟离子的浓度。
7. 磷钼酸比色法磷钼酸比色法是一种针对饮用水中氟离子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氟离子与磷钼酸的反应产生一种黄色络合物,通过比色测定其吸收光谱,可以得到饮用水中氟离子的浓度。
8. 比电流法比电流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氟离子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铂电极上反应,形成氟化铂离子的运移电流,从而计算出样品中氟离子的浓度。
9. 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是一种测定样品中氟离子浓度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到样品中,通过测量处理后的样品浓度,计算出样品中原有的氟离子浓度。
10. 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利用氟原子的荧光现象进行氟离子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将样品原子喷入氩气等惰性气体中,电离氟原子,然后通过测量荧光光谱得出氟离子的浓度。
离子选择电极的原理

离子选择电极的原理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检测特定离子的电极。
它基于离子的电势差,利用溶液中特定离子与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离子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离子选择膜和参比电极。
离子选择膜是一种选择性通透特定离子的薄膜,它可以通过渗透作用使特定离子与电极表面发生反应。
参比电极则是一个用于测量电位变化的电极。
在离子选择电极工作时,当特定离子与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时,电子转移会导致电势差的变化。
该电势差可以通过与参比电极相比较来测量。
当特定离子的浓度增加时,其与电极表面的反应也增加,导致电势差的变化更明显,从而可以间接测量出离子的浓度。
离子选择电极的原理是基于离子与电极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化学吸附、电分析或其他形式的反应。
离子选择膜的选择性通透性使得只有特定离子能够与电极表面发生反应,而其他离子则被屏蔽在选择膜的外部。
因此,离子选择电极可以实现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检测。
总体而言,离子选择电极的原理是通过选择性通透膜和参比电极来实现对特定离子的测定。
通过测量电势差的变化,可以间接检测出离子的浓度。
离子选择电极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操作步骤
不同厂家的电解质分析仪,其操作方法有 所不同,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下面简单介绍一般操作程序。 1. 开启仪器,清洗管道。 2. 用高、低斜率液进行两点定标。 3. 定标通过后,进行质控物/样品测量。 4. 定结果由微处理机处理后打印数值。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1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第二版)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注意事项
4.测定钙离子时,可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但浓度不能 太高(血液中肝素浓度应小于50单位/ml)。
5.尿样检测时,应先离心尿样,以去除细胞、晶体等。 然后将尿样作10倍稀释后测定,不得分析未经稀释的尿 样。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3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第二版)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试剂与器材
1. 高浓度斜率液 2. 低浓度斜率液 3. 去蛋白液 4. 电极活化液。
仪器生产厂家配套供应。 5. 仪器 电解质分析仪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4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第二版)
6.应严格按时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7.仪器安装平稳,避免震动,避免阳光直射以及潮湿。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1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第二版)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评价
1. 测量范围
2. 变异系数
3.回收率 直接法:钾为96.3%~100.8%、钠为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过程。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氟离子的方法。
4、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验原理一般氟测定最方便、灵敏的方法是氟离子选择电极。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由LaF 3单晶片制成,为改善导电性能,晶体中还掺杂了少量0.1%~0.5%的EuF 2和1%~5%的CaF 2。
膜导电由离子半径较小、带电荷较少的晶体离子氟离子来担任。
Eu 2+、Ca 2+代替了晶格点阵中的La 3+,形成了较多空的氟离子点阵,降低了晶体膜的电阻。
将氟离子选择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待测离子可以吸附在膜表面,它与膜上相同离子交换,并通过扩散进入膜相。
膜相中存在的晶体缺陷,产生的离子也可以扩散进入溶液相,这样在晶体膜与溶液界面上建立了双电层结构,产生相界电位,氟离子活度的变化符合能斯特方程:--=F a FRT K E lg 303.2 氟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有良好的选择性,一般阴离子,除OH -外,均不干扰电极对氟离子的响应。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适宜pH 范围为5-7。
一般氟离子电极的测定范围为10-6~10-1mol /L 。
水中氟离子浓度一般为10-5mol /L 。
在测定中为了将活度和浓度联系起来,必须控制离子强度,为此,应该加入惰性电解质(如KNO 3)。
一般将含有惰性电解质的溶液称为总离子强度调节液(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TISAB)。
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来说,它由KNO 3、柠檬酸三钠溶液组成。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离子浓度有两种基本方法。
方法一:标准曲线法。
先测定已知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的电位E ,以电位E 对lgc 作一工作曲线,由测得的未知样品的电位值,在E-lgc 曲线上求出分析物的浓度。
方法二:标准加人法。
首先测定待分析物的电位E1,然后加人已知浓度的分析物,记录电位E2,通过能斯特方程,由电位E1和E2可以求出待分析物的浓度。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氯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氯离子实验目的:⑴了解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造及测定自来水中氟离子的实验条件;⑵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
将氟化镧单晶(掺微量氟化铕)封在塑料管的一端,管内装0.1mol/LNaF和0.1mol/L NaCl溶液,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氟离子选择电极。
测量水样中的氟离子浓度时,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构成如下电池:氟离子选择性电极︳试液‖SCE在忽略液接电位的情况下,电池的电动势可表示为如下:E = b - 0.0592log a(F-) .由于水样中常含有干扰物质氢氧根离子,可发生以下反应:LaF3+3OH- =La(OH)3+3F-对测定产生正干扰,在较高酸度时形成HF2-而降低F-离子活度,故需用乙酸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pH;常见阳离子如Fe3+,Al3+,Sn(Ⅳ)可与F-形成配合物而产生干扰,故采用柠檬酸钠进行掩蔽;在测量水样中的氟离子活度时必须加入大量电解质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在本实验中使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除去干扰因素。
仪器与试剂:离子计,氟离子选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100mL容量瓶5个,100mL塑料烧杯5个,10mL移液管2个;0.1000mol/L F-标准溶液,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实验步骤:⑴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在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前,将其浸泡在含有10-4 mol/L F-溶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取出再将其浸入去离子水中,在离子计上测量其电位值,然后更换去离子水,观测其电位变化,直至其电位稳定不变化位置。
⑵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在5只100mL容量瓶中,用10mL移液管移取0.1000mol/L F-标准溶液于第一只容量瓶中,加入TISAB 10mL,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2mol/L F-溶液;在第二只容量瓶中加入1.00×10-2mol/L F-溶液10mL 和TISAB 10mL,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3mol/L F-溶液;按照上述方法依次配制1.00×10-6到1.00×10-4mol/LF-标准溶液。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氯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氯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浓度的重要分析技术。
它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样品中目标离子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氯离子的原理、优点和步骤。
一、原理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有机薄膜电极,其极性反应式为:
AgCl(s) + e^- ⇌ Ag(s) + Cl^-
该电极的膜材料一般是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基丙烯酸酯。
电极内部填充了含有壳聚糖或氨基磺酸等选择性载体的溶液,可以选择对氯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载体,以达到准确测定氯离子浓度的目的。
二、优点
1、对氯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
2、测量灵敏度高,响应迅速;
3、操作简便,仪器设备简单,易于操作;
4、可在线监测氯离子浓度,无需样品处理。
三、步骤
1、准备工作:将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校准好,准备好样品和标准溶液;
2、校准电极:将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放在500mL 0.1mol/L NaCl溶液中,分别记录电极电势值和温度。
然后将电极放在1.0×10^-3mol/L NaCl溶液中,测量电极电势。
将以上两组数据带入电极响应函数,求出氯离子浓度;
3、测定样品中氯离子浓度:将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放入要测试的样品中,记录电极电势值和温度,带入电极响应函数求出氯离子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型号和电极响应函数,同时注意电极的维护和保养。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除了测定氯离子浓度外,还可用于测定其他离子的浓度,如钙离子、氟离子等。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样中氟离子的含量

四、数据处理
标准曲线法:
绘制E~ 曲线 查出pFx, 则 绘制E~pF曲线,查出 E~ 曲线, pF= pFx-1,求出 -的浓度。 求出F 的浓度。 = - 一次标准溶液加入法:
Cx= CsVs Vx+Vs (10△E/S-1)-1 (mol/L)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otal ionic strength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 adjustment buffer, TISAB):
五、思考题
1. 什么是离子选择性电极? 什么是离子选择性电极? 2. 为什么可以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氟离子的含量? 为什么可以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氟离子的含量? 3. 测定过程中用到几支电极,分别起什么作用? 测定过程中用到几支电极,分别起什么作用? 4. 简述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 简述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 5. 自来水样品能否直接测定? 自来水样品能否直接测定? 6. 实验用到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实验用到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4. 用一次标准溶液加入法进行测定
在干燥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样品25.00mL、 、 在干燥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样品 TISAB5.00mL、二次水 、二次水20.00mL,搅拌均匀,放入搅拌 ,搅拌均匀, 磁子,插入洗净的两支电极,待读数不变稳定2min后记 磁子,插入洗净的两支电极,待读数不变稳定 后记 录电动势的值。再向此烧杯中准确加入1.00mL pF=1.00 录电动势的值。再向此烧杯中准确加入 标准溶液, 的NaF标准溶液,搅拌均匀,再次记录电动势的值。两 标准溶液 搅拌均匀,再次记录电动势的值。 次差值用△ 表示。 次差值用△E表示。
三、实验步骤
1、仪器的连接 将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分别与酸 度计的接口相连接,开启仪器开关,预热仪器。 度计的接口相连接,开启仪器开关,预热仪器。 2、清洗电极 取二次水50mL置于烧杯中,放入搅拌磁子, L置于烧杯中,放入搅拌磁子, 取二次水 插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 插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开动电磁 搅拌器,清洗至读数恒定。 搅拌器,清洗至读数恒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离子
点击次数:36 发布时间:2010-3-17 9:20:14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造及测定自来水中氟离子的实验条件。
2、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氟化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是人体正常的组织之一。
人在日常生活中过多或过少的摄入氟离子都会对人体有害。
1976年全国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饮用水中的氟含量不得超过1mg·L-1。
水中衡量氟的测定可采用蒸馏比色法和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前者费时,后者简便快速。
将氟化镧单晶(掺入微量氟化铕(ⅱ)以增加导电性)封在塑料管的一端,管内装有0.1mol·L-1NaF和0.1mol·L-1NaCl溶液,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样时,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池为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试液‖SCE
如果忽略液接电位,电池的电动势为:
-
E=b-0.0592loga
F
即电池的电动势与试液中的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一般在1–10-60.1mol·L-1范围内符合能斯特响应。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常见的阴离子、、、、、、、等不干扰,主要的干扰物是。
产干扰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在膜的表面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产生的氟离子因电极本身的响应而造成干扰。
在较高酸度时由于形成而降低了离子活度,因此,测定时须控制试液的pH在5~6之间。
通常用乙酸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pH。
常见的阳离子除易于氟离子形成稳定配位离子的、、(ⅳ)干扰外其他不干扰。
这几种离子的干扰可以加入柠檬酸钠进行掩蔽。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氟离子的活度,因此,必须加入大量的电解质如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氟离子时,应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以控制试液的pH和离子强度以及消除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1、离子计;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100ml容量瓶7
个;100ml烧杯2个;100ml移液管2个;吸耳球1个。
2、0.1mol·L-1标准溶液,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四、实验步骤
(1)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准备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使用前,应在含有mol·L-1的或更低浓度的溶液中浸泡约30min。
使用前,先用去离子水吹洗电极,再在去离子水中洗至电极的纯水电位。
其方法是将电极浸入去离子水中,在离子计上测量其电位,观察其电位变化,如此反复进行处理,直至其电位稳定并达到纯水的电位为止。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纯水电位于电极组成有关,也与纯水的质量有关,一般在300mv左右,
但在本次实验中,由于电极使用时间较长或其他原因,测得的纯水电位为358mv,与300mv相差较大。
(2)线性范围及其能斯特斜率的测定
在5只100ml容量瓶中,用10ml移液管移取0.1mol·L-1F-标准溶液于第一只100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10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mol·L-1F-溶液;在第二只100ml容量瓶中,加入 mol·L-1F-溶液和TISAB10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 mol·L-1F-溶液。
按上述方法依次配制~1.00×10-4mol·L-1标准溶液。
将适量的F-标准溶液分别倒入5只塑料烧杯中,放入此行搅拌子,插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连接好离子计,开启电磁搅拌器,由稀至浓分别进行测量,在仪器数字显示在 mV内,读取电位值。
再分别测定其他溶液的电位值。
(3)氟含量的测定
①标准曲线法准确吸取自来水水样50.0ml于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
10ml TISAB,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全部倒入三个小烧杯中,按上述的实验步骤平行测定三次,记录数据,计为。
②标准加入法在实验①测量后,再分别加入1.00ml mol·L-1F-标准溶液后,再测定其电位值,计为
五、实验数据:
1、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
2、氟含量的测定水样中氟含量的测定:
3、标准加入法计算出试样中氟的含量
求得:
六、思考题:
1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离子时加入TISAB的组成和作用各是什么?
答:TISAB,乙酸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离子强度的调节可加入大量的电解质如NaCl进行调节。
加入柠檬酸进行掩蔽干扰离子:阴离子,OH-,阳离子,Fe3+Al3+、Sn。
2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各有何特点,比较本实验用这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说明原因。
答:标准加入法比标准曲线法操作简便,这两种方法测得的实验结果在排除误差的影响时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