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竭宁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心竭宁方加减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心竭宁方加减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王一楠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7(032)022
【摘要】目的分析心竭宁方加减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竭宁方加减+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左室内径(LV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LVD值低于对照组、且LVEF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竭宁方加减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显著.【总页数】3页(P3284-3286)
【作者】王一楠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商丘4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J], 王清泉
2.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J], 安炎霞;张群生;丁智晓
3.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J], 王冬;王岩
4.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J], 王冬;王岩
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J], 尹伟;杜廷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一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心一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杜文娇;邓兵【摘要】目的:观察心一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心一方,疗程为12周。
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N末端 B型利钠肽原(NT proBNP)、左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距离。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0.0%,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50.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增加, NT proBNP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心一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清 NT proBNP。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6(014)014【总页数】4页(P1638-1641)【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一方;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作者】杜文娇;邓兵【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R256.2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病死率高,年病死率可达30%以上,2年病死率在70%左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慢性心衰的主要病因,虽然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已经有了较大进展,但死亡率仍不断增加。
基于文献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出“阳虚水停”为冠心病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共同发病机制,从而创制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功效的中药复方制剂心一方,临床运用多年获得良好疗效。
宁心方配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6例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6 期 男 14 例, 女 12 例; 平均年龄 68. 7±11. 6 岁; 平均病程 8. 5± 1. 7 年; 合并高血压病 13 例, 糖尿病 10 例, 其他 病 2 例。 治疗组男 16 例 , 女 10 例; 平均年龄 71. 3 土 8. 2 岁; 平均病程 9. 1 ±1. 8 年; 合并高血压病 14 例 , 糖 尿病 7 例, 其他病 3 例。 两组病例在年龄、 性别、 病程及 ( ) 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差别 P > 0. 05 。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 均给予卧床 休息、 低盐 饮 食、 吸氧、 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 I) 、 利尿 剂、 地高辛。 心功能 4 级、 肺水肿、 高血压者 , 根据病情 需要给予静滴西地兰、 速尿、 硝酸甘油或硝 普钠等治 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宁心方: (由白参、 麦冬、 葶 苈子、 瓜蒌皮、 丹参、 郁金各 15g ) 。 汤剂 , 每次 100m l, 早 晚每日 2 次口服。 对照组只有常规西医标准化治疗。 两 组均以 2 周为 1 个疗程, 观察 1 个疗程后统计有关观 察指标。 统计学方法 全部计量资料用表示 , 正态资料采 用 t 检验 , 非正态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 方检验, 多个相关样本两两比较采用 q 检验。 疗效标准 西医疗效标准参照中国心力衰竭学 会第 1 届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判断标准。 症状分级量 ( 试行 ) 中 化表参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心 衰” 及中医心衰证候学研究经验制定。 治疗结果 ①中医疗效分析 两组中医疗效比 较: 治疗组 26 例显效 4 例, 有效 16 例, 无效 6 例 , 总有 效率 76. 9%; 对照组 26 例显效 3 例, 有效 13 例, 无效 8 例 , 加重 2 例 , 总有效率 61. 5% 。 两组疗效比较 , 治疗 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显著性 ( P < 0. 05) 。 ②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 1。 表 1 两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心竭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研究

3 0例患者 中 , 性 l 男 6例 , 性 l ; 女 4例 年龄在 2 6
~
8 0岁 之 间 , 均 5 . ± I . 2 ; 血 压性 心 脏 平 97 18 岁 高
病 l 0例 , 冠心病 6例 . 扩张性 心肌 病 6例 , 风湿 性瓣
注 : 疗 前 后 比 较 * * ,< 0 O .… 治 J .】 ,< O 0 1 J . 0
4 3 治 疗 前 后 功 能 测 定 指 数 的 比 较 .
见 表 2 。
维普资讯
江苏 中 医药 2 0 0 2年 第 2 3卷 第 2期
・
1 ・ 9
4 2 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 前 后 率 ( . HR) 平 均 动 脉 压 ( AP) 、 M 、
肌耗 氧指数 的比较
见表 l
表 】 治 疗 前 后 H MAP , R、 、 肌耗 氧 指 数 的 比较
心 竭康 组 成 : 黄 芪 3 , 参 1g 茯 苓 1g, 生 党 . 5
4 1 临床 疗 效 .
3 0例 患 者 中 , 效 l 显 , 效9 9例 有
心衰 分级标 准 : 照 NYHA 分级标 准 并结 台 元 参 柏 民主编 的《 心血 管病 诊断标 准 》 详 细的分 级标 准 较
进 行 分级 。
2 治 疗 方 法
例 . 效 2例 . 有 效 率 9 . 3 。 无 总 3 3
慢 性 充血性心 力衰 竭( 以下简称 心 衰) 是许 多疾 病 的最 后转 归 . 临床 上其发 病率 、 在 致残 率及病 死率 较 高 . 治疗 很 为 棘 手 . 直 受 到临 床 工作 者 的重 且 一 视 。我们用 心竭康 治疗 本病 患者 3 0例 , 取得较 为满 意 的疗 效 . 现报告 如下 :
心衰宁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35例

心衰宁对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力衰竭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

料用i ± s 表达,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 料采用X 2 检验。
3 ( 见表 1 ) 。结果 显示 :两
组间总有效率 比较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标和改善 中医症候 ,且未发生毒 、副作用。
【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型心力衰竭 ;舒张功能不全 ;心衰 宁;超声心动 图 【 中图分类号】R 5 4 1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8 5 1 7( 2 0 1 3 )0 4 — 0 0 3 5— 0 2
王朝广 孙
1 .贵 阳中医学院 ,贵州 贵阳
刚
贵阳 5 5 0 0 0 1
5 5 0 0 0 1 ;2 .贵 阳中医一附院 ,贵州
【 摘
要】 目的 :观察 心衰宁对 缺血性 心肌病 型心力衰竭舒 张功能不全 的I f 缶 床疗效 。方法 :对患者 分别用西 医基 础治疗 ( 3 O例 )和
作者简介 :王朝广 ,男 ,2 0 1 0级硕士研究生 ,中医内科心血管方向。
指导 老师 :孙 刚。
中 国民 族 民 间 医 药
表 I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 疗效比较 [ 例 ( %) ]
组别 总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恶化 总有效率( %)
例, 其 中男 性 1 8例 , 女性 1 2例 , 平 均年龄 为 7 4 . 6 6岁 ,对
照组 3 0例 ,其中男性 1 9例 ,女性 1 1 例, 平均 年龄为 7 2 . 3 6 岁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 无 显著性 差异 ( P>0 . 0 5 ),具有
可 比性 。
冠心宁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4例疗效观察

冠心宁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4例疗效观察作者:高永超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第07期[摘要] 目的评价冠心宁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疗程8~14 d;治疗组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同时,给予冠心宁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氯化钠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8~14 d;10%葡萄糖液250 mL+硝酸甘油10 mg,静滴,1次/d。
疗程为8~14 d。
监测两组患者6 min步行实验(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等指标。
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51例(60.7%),有效24例(28.6%),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患者显效26例(31.0%),有效32例(38.1%),总有效率为6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8~14 d后,对照组治疗前后NYH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YH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8~14 d后LVEF和LVDD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治疗组LVEF、LVDD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8~14 d后6MWT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治疗组6MW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冠心宁注射液和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冠心宁;硝酸甘油[中图分类号] R541.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054-03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3],临床常用治疗方案为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可以减轻患者心衰临床症状,但无法根治CHF。
2024年心脑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24年心脑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缺氧。
传统治疗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且存在复发和进展的风险。
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提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
心脑宁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本研究旨在观察心脑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对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共纳入120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脑宁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
患者入选标准包括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年龄在40-75岁之间,且近一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相关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上,心脑宁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宁,每日三次,每次两粒;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治疗。
疗程为12周,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观察。
三、观察指标与评估方法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心绞痛发作日记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监测评估心脏电生理活动,生活质量评分则采用国际通用的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调查。
所有数据均在治疗前后进行采集和比较,以评估心脑宁的疗效。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经过12周的治疗,心脑宁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此外,心脑宁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出心脑宁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心脑宁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有关。
同时,心脑宁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重药理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延缓疾病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竭宁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心竭宁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硝酸酯类和利尿剂等药物进行常规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心竭宁方药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细致观察比较。
结果经过对患者的治疗前后和治疗效果的对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使用心竭宁方治疗方式对冠心病慢性心衰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够加快患者身体的恢复,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竭宁方;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治疗
冠心病慢性心衰属于一种冠心病的临床综合征,大多数患者是因为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使心脏排血量不足,影响体内新陈代谢,造成组织和器官供血不足,同时还能够出现体循环或者肺循环淤血的情况。
随着我国社会人群心脏病患者总体基数的不断增多和老年化情况的不断加剧,慢性心衰已经成为了我国冠心病中的常见病症之一。
现将河南省林州市中医院应用心竭宁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6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2岁,病程在3~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68年。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
其中治疗组男13例,年龄在6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65岁,病程在3~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85年;女12例,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25岁,病程在4~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65年。
对照组男13例,年龄在6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75岁,,病程在4~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35年;女12例,年龄在6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25岁,病程在3~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25年.所有患者都经过医院的详细诊断,根据1979年9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冠心病研究座谈会修订标准规定,慢性心衰诊断标准,都确证为冠心病慢性心衰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毒毛花苷K注射液、利尿剂和硝酸脂类等药物进行治疗,毒毛花苷K注射液在使用时的剂量控制在0.080~0.125 mg之间,每天进行1~2次的静脉注射,对患者使用安体舒通利尿,每次20 mg,每天进行1~3次,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充患者血管。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使用心竭宁方药剂进行治疗每天早晚各口服一次,每次的剂量
为100 ml。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总疗效-治疗前后的疗效(详见表1)和临床疗效(详见表2)具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冠心病慢性心衰属于一种冠心病的临床综合征。
当前,西医对此类病症治疗虽然已经提出了经过循证医学证明的使用ACEI类和利尿剂药物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案,但是慢性心衰患者的生存率仍然很低,5年内的生存几率已经接近于恶性癌症,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力活动受到限制,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对西药的不良反应明显,不能长期坚持使用西药进行治疗[1]。
而使用中药治疗慢性心衰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是西药所不能取代的。
心竭宁方的主要成分是由党参、黄芪、车前子、葶苈子和丹参等一些常见的中草药组成的,所有的中药都是有利于利水祛湿消肿和益气活血,主要针对的病症是气虚血瘀。
此药方中的党参甘平,归肺脾经,黄芪味甘药性温和,具有利水消肿和补气升阳等效果,治疗慢性心衰比人参效果更佳,这两味中药味君药[2]。
其他药剂为臣药,辅助进行治疗。
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疾病的过程中,患者要得到精心的护理[3]。
预防患者出现感冒,加重病情的变化;可以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体质;控制饮食的组成成分,尽量选择一些以清淡为主的食物,科学进行营养搭配,防止出现营养不良[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能够做到戒烟戒酒。
通过对患者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为患者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使药物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疏欣杨,霍艳明,方芳,等.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8,34(9):1290-1292.
[2] 何江,管慧,周棉勇,等.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研究.右江医学,2011,39(5):550-553.
[3] 蔡卓冶.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专法治疗研究概况.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4):61-62.
[4] 夏铁崖.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临床效果观察.中外医疗,2012,31(1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