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合集下载

垄断寡头市场定义

垄断寡头市场定义
编辑本段产量各寡头实力的大小。 寡头间不存在勾结 各寡头根据其他寡头的产量来调整自己的产量 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编辑本段价格决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1)价格领先制:价格决策往往由大企业作出。 决定价格的大企业通常被称为价格领袖者,或支配性企业; 而小企业则如同完全竞争企业一样,是价格接受者。 包括: 支配型价格领袖(本行业规模最大企业) 效率型价格领袖(本行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企业) 晴雨表型价格领袖(能优先掌握市场变化的企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2)成本加成: 按一定的百分比在平均成本上加利润。 例某产品的平均成本为100元,利润率为10%,则价格定为110元。 寡头之间存在勾结: 3)卡特尔厂商之间签定正式的协定来控制产量,分享市场和维持价格。
编辑本段主要特点
1.厂商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当厂商为两个时,叫双头垄断),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 寡头垄断市场
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3.产品同质或异质。产品没有差别,彼此依存的程度很高,叫纯粹寡头,存在于钢铁、尼龙、水泥等产业;产品有差别,彼此依存关系较低,叫差别寡头,存在于汽车、重型机械、石油产品、电气用具、香烟等产业。 4.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有一点与垄断竞争相类似,即它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因为少数几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使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这是少数企业能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的原因。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是这 些行业存在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如果这些行业中要容纳大量企业,则每家企业都将因生产规模过小而造成很高的平均成本。规模经济性使得大规模生产占有强大的优势,大公司不断壮大,小公司无法生存,最终形成少数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对试图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除非一开始就能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并能占据比 较可观的市场份额,否则过高的平均成本将使其无法与原有的企业相匹敌。

国内产业经济学博士点高校出版教材

国内产业经济学博士点高校出版教材

产业经济学教材:1、石奇,2011:产业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章绪论第1篇产业组织第2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第3章寡头市场第4章价格战略与非价格战略第5章进入和退出第2篇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第6章产业关联第3篇产业空间第4篇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2、刘树林,牛海涛等,2012:产业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市场结构第三章市场行为第四章市场绩效第五章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第六章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基准第七章产业关联第八章创新与产业竞争第九章产业集聚第十章高技术产业发展第十一章产业组织政策第十二章产业结构政策第十三章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政策3、李悦等,2013:产业经济学(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1篇产业发展第1章产业形成与分类第2章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第3章战略性新兴产业第4章创意产业第5章文化产业第6章新型工业化道路第7章交通运输业第8章第三次工业革命第9章互联网产业第10章流通产业第11章旅游产业第12章海洋产业第13章老龄产业第2篇产业结构第14章产业结构理论第15章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升级第16章现代产业体系第17章三次产业发展趋势第18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第19章工与农和城与乡第20章城乡良性互动战略第21章农业结构与趋势第22章投入产出第23章产业关联第3篇产业组织第24章产业组织理论第25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第26章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第27章企业文化4、孙智君: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产业结构理论第三章产业关联理论第四章产业结构优化和主导产业的选择第五章产业住址理论演变第六章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度量第七章市场行为第八章产业政策。

5、卢福财,2013:信毅教材大系: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导论第二篇基础理论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第三章寡头竞争理论第四章产业结构理论第五章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理论第六章产业布局第七章产业规制理论与政策第三篇综合应用第八章产业政策第九章产业分析方法与应用第四篇理论专题第十章产业竞争力第十一章产业生态化第十二章产业集群理论第十三章网络组织第十四章双边市场第十五章产业融合理论第十六章产业内贸易第十七章纵向产业组织理论第十八章企业理论第十九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6、洪涛,2014:流通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导论第一章流通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二章从交换、流通、商业到流通产业第三章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流通产业结构第五章流通组织形式与业态第六章商品交易方式及其创新第七章流通运行的载体与机制第八章流通经营活动及其流程第九章流通客体与商品价格第十章流通网络布局及其规划第十一章流通经济效益与评价第十二章流通竞争环境与秩序第十三章流通产业的宏观调控第十四章现代流通及其内容第十五章流通业对外开放7、崔彬等,2013:资源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部分理论篇导论第一章资源产业经济学概述第二章资源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第三章资源产业法律法规体系第四章国土资源产业规划第五章资源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体系第二部分产业篇第六章能源资源产业第七章矿产资源产业第八章土地资源产业第九章海洋资源产业第十章环境资源产业8、邱风,2005:产业经济学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篇产业组织第一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第二章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第三章市场集中第四章企业的一体化战略行为第五章企业的价格行为第六章市场绩效第二篇产业结构第七章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第八章产业布局第九章产业竞争力第三篇产业政策第十章产业政策理论概述第十一章产业结构政策第十二章产业组织政策第四篇反垄断与政府管制第十三章反垄断法第十四章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9、龚仰军,2014: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分工、产业分类和产业发展第三章产业结构第四章产业关联第五章产业结构政策第六章市场结构第七章市场行为:企业定价第八章企业行为:纵向控制第九章市场行为:研究与开发第十章市场绩效第十一章产业组织政策第十二章规制经济理论与政府规制政策10、赵玉林,2014: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产业结构演变第三章产业结构优化第四章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第五章高技术产业发展第六章产业关联分析第七章产业组织理论流派第八章市场结构第九章市场行为第十章中间型产业组织第十一章产业结构政策第十二章产业组织政策11、李明志等,2014:产业组织理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2、杜朝晖,2010: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企业理论第三章市场结构及其计量第四章市场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第五章现代企业的定价行为第六章价格歧视第七章策略性行为第八章广告,产品定位与服务第九章研究与开发第十章企业并购、纵向约束与多样化经营第十一章市场绩效第十二章产业组织的国际化发展第十三章产业组织政策第十四章管制理论与管制政策第十五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产业组织及政策的变化13、肖兴志、张嫚:产业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引言第二章企业理论第三章市场结构的决定第四章垄断第五章合作寡头垄断第六章非合作寡头垄断第七章垄断竞争与产品差异第八章企业兼并第九章进入与退出第十章价格歧视第十一章定价行为第十二章纵向约束第十三章不完全信息第十四章广告第十五章研究与开发第十六章市场绩效的衡量第十七章反垄断政策第十八章规制政策14、黄桂田:产业组织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市场结构与经济福利第三章寡头市场中的竞争与战略第四章差异化市场结构与企业战略第五章信息、市场与企业行为第六章广告第七章非合作性政策第八章合作性政策第九章价格歧视与非线性定价第十章市场结构的度量与新经验产业组织第十一章研究与开发第十二章管制第十三章反垄断第十四章拍卖理论与运用15、马建堂,1993: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6、方甲,1993: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7、夏大慰,1994: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8、玉立、王询,1996: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龙茂发等,1996:产业经济学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杨公朴、夏大慰,1998: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1、谢地,1998:产业组织经济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2、杨治,1985: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董守才等,1992:工业组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产业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结构

产业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结构

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 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完全竞争。它的主 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较低。 (2)产品有差别。 (3)进入 和退出壁垒较低。
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集中度 市场结构 寡占Ⅰ型 寡占Ⅱ型 寡占Ⅲ型 寡占Ⅳ型 C4值(%) 85≤C4 75<C4≤85 50≤C4<75 35≤C4<50 C8值(%) — 或85≤C8 75≤C8<85 45≤C8<75
极高寡占型
寡占型 高、中寡占 型 低集中竞争 型 竞争型 分散竞争型
70<C8
40<C8<70 20<C8<40 C8<20
• 三、决定市场结构的ຫໍສະໝຸດ 要因素• • • • 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异 规模经济 进入和退出壁垒
第二节 市场集中
一、市场集中的含义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集中度是反映市场竞 争和垄断程度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指标。市场集 中是指在市场中经济资源向大企业聚集的现象。 它表现为全部企业中仅占很小比例的企业或数 量很少的企业,积聚或支配着很大比例的生产 要素。
第三章 市场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市场结构概述 市场集中 产品差异 进入与退出壁垒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组织特征,特指那些对市场内竞争程 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企业市场关 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买卖双方的关系; 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 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 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 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 度描述产业的集中程度。大多数人认为产业与 市场是同义语,那么产业集中度就是市场集中 度。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生 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集合”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度 不同于市场集中度。不过,产业集中度对市场 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教程第三章

产业经济学教程第三章

进入壁垒分类
不同学者把进入壁垒按各自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色罗普:把进入壁垒分为“无意的”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的”进入 壁垒。
冯·威泽克:把进入壁垒划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
按照进入壁垒的成因把它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 入壁垒 。
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 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 素所形成的壁垒
我们把进入壁垒定义为: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 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 度的因素。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进入壁垒概念
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原因如下 : 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 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
如果一个产业中企业数量很多、集中度很低,这就意味着几 乎不存在限制企业进入的结构性因素,同时由于产业中企业之 间的竞争以及大量企业的存在,使得单个企业很难通过策略性 行为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中长期存在高集 中度和高利润,那么这个产业中必然存在进入壁垒。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第三章 进入壁垒
干春晖 博士 教Βιβλιοθήκη 博导进入壁垒第一节 进入壁垒概述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 第四节 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进入壁垒的概念
进入:是指在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 进入壁垒: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对进入壁垒含义的理解存在分歧, 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
“直接的网络效应”: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 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就属于“直接的网络外部性”。

产业经济学寡头市场

产业经济学寡头市场

企业1的利润是:
1 Pq1 C(q1) [a b(q1 q2 )]q1 cq1
一阶条件为:bq1 a b(q1 q2 ) c 0
得到企业1的反应函数:
q *1
(q2 )
ac 2b
q2 2
企业2与企业1对称,q1 所以易得其反应函数:
古诺模q型*2 的(q1均) 衡a2b解c 就q21
q2 )]q1
cq1
[a
b(q1
ac 2b
q1 2
)]q1
cq1
1
q1
0 q1N
ac 2b
进一步得到:q2N
ac 4b
1N
(a c)2 8b
,
N 2
(a c)2 16b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与古诺模型比较
决策变量均为产量,但斯模型不是同时决策, 一企业(领导者)具有先动优势,古诺模型两 个企业同时决策。
确定自己最优产量。 ➢ 领导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到跟随厂商最佳反应函
数的限制
首先求跟随厂商的最优产出:
max 2 [a b(q1 q2 )]q2 cq2
2
q2
0 q *2
(q1)
ac 2b
q1 2
给定跟随厂商的最佳反应函数,领导厂商
的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为:
max 1
[a
b(q1
时期就价格制定进行博弈,每方在做决策时,假定对 方的价格为既定,各自目标为利润最大化。
由假定得到的推论:
1.因为双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完全替代,所以两 个企业中定价低者将获得所有需求;双方定价 相同,则各获得市场份额的一半。
2.企业1的定价取决于对企业2的猜测,反之亦然。 3.企业的最佳定价策略可以描述为一个分段函数: (以企业1为例,企业2为对称) 1)企业1预计企业2定价高于垄断定价: 2)企业1预计企业2定价低于垄断定价但高于边

产业经济学 市场行为

产业经济学 市场行为


纵向并购
——又称垂直并购,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实 质是处于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并购。
(意味着企业应用内部的或管理的职能而不是利用市场职能取实现 其经济目的。)

纵向并购的动机
三方面:一是节约交易费用,及确保投入品的稳定供应; 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在我国还存在避免政府干预的原因) (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
第三章 市场行为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定价行为 企业并购 合作与串谋 研发与创新
第一节 定价行为
市场行为的定义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 的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寡头垄断(亦称寡占)型市场结构 中企业的市场行为。
掠夺性定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1)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不一定是自身的,可只是对手的平均成 本); (2)目的是驱逐竞争对手; (3)驱逐对手后提高价格。
掠夺性定价行为后果和影响:
一般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 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合作 的竞争对手,但是同时它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 警告。 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

策略性行为的研究方法
——主要是博弈论,主要是为现实的市场现象提供理论解释。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指个人 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
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选
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从而取得相应结 果或收益的过程。

产业经济学 第三章复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 第三章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市场集中度1. 简述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答: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都表示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都对市场竞争状态有一定影响。

但是二者所描述的范围与意义不同。

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

意味着少数大企业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经济事务拥有较高的影响力。

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特定市场的竞争状态和效率。

需要指出的事,一般集中度并不必然与市场集中度相关,也就是说较高的一般集中度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性的缺失。

2. 辨析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度描述产业的集中程度。

大多数人认为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语,那么产业集中度就是市场集中度。

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群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度不同于市场集中度。

不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相互间转换产品品种的能力较强,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业集中度对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3. 使用多种集中度指标,试计算某产业集中度。

答:略举几例如下:4. 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

答: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学期,不同学者对划分高集中度产业、中集中度产业、低集中度产业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认为,大型民用客机、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

5.试列举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市场集中度的某一产业,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下表描述了20XX年世界主要产钢国家粗钢产业集中度。

韩国、意大利等国粗钢产业集中度很高,印度、德国、巴西、日本等国较高,而中国很低。

各国之间市场容量的差异以及影响企业规模的其他因素是导致各国产业集中度出现一定差异的根本原因,例如技术原因或者基本条件包括市场规模、规模经济、稀缺资源、市场增长速度等,政府政策包括反垄断法、专利执照关税配额、并购政策、管制政策等,企业战略包括兼并、限制性行为、产品差异化等。

产业经济学第3章

产业经济学第3章

进入壁垒的类型
网络效应壁垒
定义: 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是指消费的外部
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
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 卡茨和夏皮罗(Katz and Shapiro)网络效应分为两种:‚直接的网 络效应‛和‚间接的网络效应‛。 ‚直接的网络效应‛: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 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就属于‚直接的网络外部性‛。 ‚间接的网络效应‛: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 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这种网络效应主要 是由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
界定可口可乐的市场
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试图兼并佩珀博士公司。当时,可口可乐是美 国国内最大的碳酸软饮料销售厂商,而佩珀博士公司则是第四大。这次 兼并违反了《克莱顿法案》第7条的规定:禁止任何可能导致大量减少竞 争的企业股票与资产的兼并行为。 在联邦法官格塞尔采取行动之前,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就已经介入 了调查。很明显,可口可乐是在寻求商机进行兼并,以便更加充分地利
第一节 市场的界定
定性方法
条件三:同一地域市场。
如果产品是处于不同地域的市场的,那么即便它们有相似特征 和使用场合,它们也不是替代品。 一般来讲,两种产品处于不同地域市场,如果 它们在不同地域销售; 运输商品的成本高昂; 对于顾客来说,长途跋涉去购买该商品的成本高昂。
第一节 市场的界定
B.定量方法
第一节 市场的界定
奔驰与沃尔沃的私家轿车就具有以下相同的产品 性能特征: 1.高‚外形魅力‛和高品牌声誉 2.高可靠性 3.强劲的发动机与可靠的方向盘与刹车系统 4.大量特色配臵,例如皮座与压缩唱片播放机 5.配备5个舒适的座位 基于以上罗列内容,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产品属 于同一市场。但是,我们可以将吉普车从该市场 中排除出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一般来说,短期内,企业都是以价格作为决策 变量;长期内,企业可以调整其生产规模,可 以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五、战略替代与战略补充
n 在现实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战略是多种 多样的,但按照不同的反应函数,可以 将其归结为两类:战略替代和战略补充。 伯川德博弈和古诺博弈就是战略补充和 战略替代的典型形式。
n 寡头企业通过合谋形成的联盟叫卡特尔,即经济上和 法律上相互独立的企业为了共同的目的,相互达成限 制竞争的协议或者在市场行为方面搞协调。
n 依不同的协议内容,可分为价格卡特尔、区域卡特尔、 产量卡特尔、研发卡特尔等。在现实中,卡特尔的典 型形式是价格卡特尔--企业之间通过合谋,像一个垄 断者一样限制产量,提高价格,从而提高共同利润。 所以我们主要对其加以分析。
(4)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n 上述两函数均为凹函数,根据利润最大 化的一阶条件,得出企业1和企业2的最 优产量分别为:
n
(5)
n
(6)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q2 •q1=R1(q2)
• 企业1和企业2的最优产量 分别为:
•E •q2=R2(q1)
•此解即为古诺均衡解 •E点上:
n 企业1和企业2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n π1=q1p(Q)-cq1
(1)
n π2=q2p(Q)-cq2
(2)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n 将p(Q)=a-b(q1+q2)分别代入两企业的 利润函数,化简得
n π1=aq1-bq12-bq1q2-cq1
(3)
n π2=aq2-bq22-bq1q2-cq2
n 埃奇沃斯的生产能力约束定价模型 n 现在把伯川德模型的假定放松,假设企
业1的生产能力小于市场需求,那么(p1*,
p2*)=(c,c)是否还是一个均衡解?
n 当企业1存在生产能力约束时,企业1是
否真的是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三、古诺模型
n 其假定基本与伯川德的前提假定相同,但这里 的决策变量为产量,各方都在假定对方的产量 是既定的前提下决定自己的产量。
PPT文档演模板
•q1
•古诺反应函数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n 如果市场上有多于2的n家完全相同的古诺型企 业: 此时,企业1的利润函数为: π1=q1p(q1+q2+q3,+…+qn)-cq1
均衡条件可以写为: MR=a-b(2q1+q2+…+qn)=MC=c
q2=q3=…=q p2*
•c
PPT文档演模板
•q1
•q2
•Q
•伯川德竞争均衡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PPT文档演模板
•p2
•企业1的最佳反应函数 •p1=R1(p2)
•企业2的最佳反应函数 •p2=R2(p1)
•c
•O
•c
•p1
•伯川德反应函数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二、生产能力约束定价
n 伯川德模型表明,市场上只要有两家企 业,其均衡结果就与完全竞争的最优均 衡结果相同。
n 因而,从社会福利来说,伯川德模型的 均衡结果优于古诺模型。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n 同质产品的伯川德模型可能在解释设定 价格方面更为现实,但古诺模型在解释 平滑的需求曲线方面更为现实。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n 第一家企业的最佳反应函数是,
可得单个企业产出为

市场总产出为

市场价格为

PPT文档演模板
可以看出,如果n=1,产生垄断产量和价格, 当n变大时,产出和价格趋向竞争水平。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四、伯川德模型和古诺模型
n 古诺均衡的产量高于垄断市场,低于竞 争市场,价格低于垄断市场,高于竞争 市场,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加,均衡结果 趋向于竞争性市场。
n 设计一个两阶段博弈,把伯川德模型和 古诺模型合起来进行分析。
假定两家企业在一开始都同时先决定产 量即生产能力,然后再决定价格。
三种结果: (1)大型生产能力(2)中 等生产能力(3)小型生产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n 伯川德模型和古诺模型都是对现实经济关系的 解释。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出不能轻易加 以改变,那么伯川德竞争均衡是合适的;如果 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出能够比较容易的加以改 变,则古诺竞争均衡是合适的。
n 多种解释寡头行为的模型,假定不同,模 型的结论也就不同.介绍两种经典的理论 模型:
伯川德模型 古诺模型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一、伯川德模型
n 假定:
n (1)某产业市场上仅有两家企业,高进入壁垒阻止了 其他企业进入;
n (2)两家企业生产同质性产品; n (3)面临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p=a-bQ和不变的边际成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一、重复博弈与卡特尔的稳定性
n 在价格卡特尔里,单个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要大 于寡头企业进行非合作决策时各自获得的利润。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PPT文档演模板
•战略替代和战略补充 •返 回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第二节 合谋
n 现实经济中,寡头会意识到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在决 策时就会考虑到对方的反应,从而会意识到如果它们 协调生产与定价,通过限制产出和提高市场价格来增 加共同利润以及单个利润。这种行为我们称为合谋。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 寡头市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5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n 第一节 寡头市场模型 n 第二节 合谋 n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
市场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第一节 寡头市场模型
n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决定了,寡头企业 在决策时必须事先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可 能反应,因而它们决策行为之间存在互 动性。
本c1=c2=c,固定成本为0; n (4)每一家企业都能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数量,
分别为q1和q2,q1+q2=Q; n (5)两家企业同时进入市场并分割市场份额,仅在一
个时期就价格制定进行博弈,每方在做决策时,假定 对方的价格为既定,各自目标为利润最大化。
PPT文档演模板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寡头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