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各类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勘察重点

建筑工程施工中勘察重点

建筑工程施工中勘察重点一、地形勘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形勘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地形勘察要对地表地貌、场地土壤、地基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调查。

地形勘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表地貌调查:要对场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周边道路、沟渠、水体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自然地貌特征,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 场地土壤调查:要对场地的土质、土层结构、土壤含水量等进行测量和分析,以了解场地的承载能力和适宜程度。

3. 地基稳定性调查:要对场地的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估,了解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征,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另一个重要的勘察内容。

地质勘察主要是为了了解场地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地层变化等情况。

地质勘察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调查:要对地下水位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以便确定地下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2. 地质构造调查:要对场地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地质断裂、地震活动带等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 地层变化调查:要对场地的地层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地层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以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征。

三、环境勘察环境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另一个重要的勘察内容。

环境勘察主要是为了了解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包括周边道路、绿化情况、气候条件等。

环境勘察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周边道路状况调查:要对周边道路的宽度、材质、通行状况等进行调查,了解周边道路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2. 绿化情况调查:要对场地周围的植被类型、密度、生长状态等进行调查,了解周围环境的绿化情况,以便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3. 气候条件调查:要对场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气温、湿度、降水量等情况,以便确定施工的最佳时间和方案。

四、物质勘察物质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另一个重要的勘察内容。

物质勘察主要是为了了解施工场地的物质条件,包括场地的土石料、水泥、钢筋等物资。

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和难点

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和难点

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和难点【摘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本文阐述了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在工程地质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及施工勘察几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并给出一些确保勘察质量的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重点;难点;质量保证措施一、工程地质勘察概述各类房屋和构筑物基本都造在地面,地面以下土层的分布、土的松密程度、压缩性的高低、强度的大小、地下水的深度与水质情况以及附近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现象等,都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

因此,为了正确的设计建筑物及其地基基础,必须以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为依据。

只有对当地自然条件的原始资料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才能做出好的设计方案。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贯彻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实行勘察、设计和施工三结合,工程勘察工作在设计和施工前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运用工程地质理论和各种勘察测试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解决工程建设中地质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其成果资料是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和施工等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难点及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划分为选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工程地质勘察是运用工程地质理论和各种勘察测试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要实现此目标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需按照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掌握重点、克服服难点、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1、选址勘察阶段工作选址勘察阶段通过几个候选场址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拟选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首先,要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在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它方面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工作。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工程勘察是指对工程项目的地理、地质、水文、水资源、环境等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勘察成果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下面以土建工程、水利工程和环境工程为例,介绍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1.土建工程勘察基本要求:(1)地质勘察:对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地基承载力、地层稳定性等关键参数,为土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地形地貌勘察:研究地表形态、地貌发育及其变化规律,识别可能对工程产生影响的地形地貌特征,为土建工程的布置和设计提供参考。

(3)水文勘察:调查研究地表和地下水的分布、补给与衰退情况,测定年降水量、径流量等水文要素,为工程项目的水资源利用和水工建筑设计提供数据。

(4)勘察季节要求:因为季节变化会对土壤湿度、地下水位等影响,不同季节进行勘察,例如雨季勘察和旱季勘察,可以增加勘察数据的可靠性。

2.水利工程勘察基本要求:(1)水文勘察:调查研究流域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地球化学等情况,确定水文要素,预测设计洪水、极低水位等水文资料,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提供依据。

(2)水资源勘察:通过调查研究当地水资源的分布和流动规律,测定可开发和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水库、引水渠道等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3)工程地质勘察:对水利工程选址周边地质条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确定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断层、地下水位等关键地质参数,为水利工程的定位和设计提供依据。

(4)断面观测: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如堤坝、边坡等,需进行断面的探测,对各个重要断面采用地下雷达、勘探井等手段进行观测和分析,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定安全。

3.环境工程勘察基本要求:(1)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敏感工程项目,如化工厂、垃圾处理场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调查研究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噪音、振动等影响,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2)生态环境调查:调查研究工程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植被破坏、动植物迁移等,制定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是确保工程设计与实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勘察是工程项目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地质、水文、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在勘察时需注意的要求和重点也有所不同,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类常见工程项目的勘察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的勘察目的是为了确定建筑物的基础、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壤质量等,以提供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的勘察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察:主要任务是探明地质层次、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和性质等,以便进行基础设计和防渗处理。

(2)水文勘察:通过调查研究地表水、地下水、水文地质等特征参数,为地下室、防渗和外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3)环境勘察:了解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噪音状况等,以满足建筑物对环境要求的合理化设计。

(4)工程地质调查:主要对建筑场地、边坡斜坡、地基沉降等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为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数据。

(5)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和地下水位等情况,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处理,包括加固、排水、提升地基等。

桥梁工程的勘察目的是为了明确地质、水文、地下工程等特征,为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桥梁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调查:明确地质构造、地层、断层、滑坡等地质情况,为桥梁的基础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

(2)水文调查:通过对河流、湖泊、水库以及相关地下水位差等水文特征进行调查,为桥梁的洪水设计和桥基的抗水能力提供依据。

(3)地下工程调查:了解地下隧道、管道、电缆等地下工程情况,以避免施工中的工程冲突和安全隐患。

(4)地质灾害调查:对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等进行调查,以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的勘察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以及满足灌溉、排水、发电等水资源利用的需求。

水利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如下:(1)水文调查:了解流域的水文特征、径流规律等,为水库闸门、泄洪设施等的设计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工程地质勘察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工程建设前对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勘察,可以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保障工程的安全和持久。

而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也需要考虑降水处理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受降水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

一、工程地质勘察要点1.地质地貌:对工程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地层、断裂、岩层等情况,以便预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2.地下水情况:了解工程地区的地下水位和水质情况,以确定施工时可能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

3.地质构造:对工程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勘察,包括褶皱、断层、脆性构造等,以便了解地层稳定性和地质运动性。

4.地震地质条件:对工程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以便预测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对工程的影响。

5.岩土工程特性:对土壤、岩石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地基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二、降水处理措施1.建立降水监测系统:在工程施工前,建立降水监测系统,对工程地区的降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设计合理排水系统:根据工程地区的降水情况和地形地貌特点,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受雨水影响。

3.加强山体防护:对于具有一定坡度的工程地区,需要加强山体防护工程,包括植被覆盖、坡面加固等措施,以减少降雨对山体的冲击。

4.采取防洪措施:在工程地区有河流、湖泊等水体时,需要采取防洪措施,包括修建防洪堤、加固堤岸等,以避免因降水引发的洪水灾害。

5.加强施工期间管理:在施工期间,加强对降水情况的监测,及时排查可能存在的排水堵塞、山体滑坡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勘察设计中的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勘察设计中的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案例一:高层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估
基础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地基的稳定性是首要考虑因素。工程地质勘察需对土壤承载 力、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进行深入分析,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
案例二: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范
预防地质灾害是关键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可能对工程造成重大影响。工程地质勘察需对沿线地质进行详细评估,提出 有效的灾害防范措施,降低工程风险。
地质构造与地震
STEP 01
地基岩土体性质
勘察设计时需了解地基岩 土体的类型、分布、均匀 性、承载能力等,以确保 地基的稳定性。
了解地质构造、断裂带、 地震活动等,评估其对地 基稳定性的影响。
地下水问题
01
02
03
地下水类型与水位
了解地下水的类型、水位 、水位变化等,评估其对 工程的影响。
渗透性与水压
详细描述
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了解和评估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 ,包括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资 料和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总结词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合理。
详细描述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评估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为 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合理
分析地下水的渗透性、水 压等,预测可能的水患风 险。
防水与排水措施
制定合理的防水与排水方 案,降低地下水对工程的 影响。
地质灾害问题
滑坡与泥石流
勘察设计时需评估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1. 地质地貌调查: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和地表覆盖情况。

包括地质断层、岩性、地表河流、地下水位等信息。

2. 岩土力学性质测试:通过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确保工程设计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

3. 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下水位、水质情况,以及地质构造对地下水流动的影响,为地下施工和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4. 地质灾害评估:评估工程地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地震等,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

5. 土质分类和承载力测试:对工程用地的土壤进行分类和测试,以确定其承载力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6. 岩土层分析和地基处理:对地下岩土层进行分析,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法和要求,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降水处理措施:
1. 雨水收集与利用: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冲洗马桶、灌溉植物等非饮用水用途,减轻自来水的消耗。

2. 雨水渗透和蓄水池:通过设计排水系统,让雨水能够渗透到地下水层,提高地下水位。

同时建设蓄水池,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干旱季节的供水。

3. 雨水径流控制:减少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硬化面积,增加绿化覆盖,通过湿地处理、生态沟渠等方式,减少雨水的径流量,防止城市内涝。

4. 水资源管理:制定水资源管理措施,如按需供水、分类用水、循环利用等,合理使用和管理水资源。

5. 集雨排水系统:建设良好的集雨排水系统,包括设置雨水沟、雨水收集管道、储水池等,以减少降水对城市的影响。

6. 降水监测和预警:建立降水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降水情况,并根据降水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以减少降水对工程和城市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工程地质勘察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主要是为了了解和分析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工程地质勘察要点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的构造特征,包括断裂、褶皱、褶皱断裂带等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勘察时需要详细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这对于判断地质稳定性,选择合适的工程方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地层岩性地质勘察中需要详细了解工程区域的地层岩性情况,包括岩石种类、岩性特征、岩石的力学性质等。

这些信息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地下水地下水是地下水文中的一种水文环境。

地下水是含在地下的地下水体。

地质勘察中需要了解地下水位、渗透性、水化学性质等信息,这对于地下水的开采和排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

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详细了解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对于确定工程选址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具有很大的帮助。

5.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或过程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危害或毁灭的现象。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防护措施。

二、降水处理措施1. 建设合理的排水系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和排水渠等设施。

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地表和地下的积水及时排除,防止水分渗透到工程结构中引起损害。

2. 采取地面防护措施地面防护措施主要包括设置排水沟、搭建防水棚、铺设排水板等措施,以防止大雨天气引起的地面水浸情况,保持施工地面的干燥。

3. 增加排水设施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工程区域,可以增加排水设施,如挖掘排水沟、设置排水管道等,以增强降水的排水能力,降低地面积水的风险。

4. 采取合理路基设计在道路和铁路等工程的建设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路基设计,包括设计排水坡度、排水井等设施,以保障降水及时排除,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三、详勘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 主要任务是: 主要任务是: 为主要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 为主要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 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勘探孔布置原则:勘探孔按建筑物轮廓和基础轴线布置, 勘探孔布置原则:勘探孔按建筑物轮廓和基础轴线布置, 其间距可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等级按襄14—26确定。 间距可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等级按襄14 26确定。 可根据场地复杂程度 按襄14 26确定
11
四、施工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 施工勘察主要与设计、施工单位相结合进行地基 施工勘察主要与设计、 施工单位相结合进行 地基 验槽、地基处理加固效果检验 施工中的工程地质监 加固效果检验、 验槽 、 地基处理加固效果检验、 施工中的工程地质监 和必要的补充勘察工作, 补充勘察工作 测 和必要的补充勘察工作 ,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工程地 质问题, 质问题 ,并为施工阶段地基基础的设计变更提出相应 的地质资料。 的地质资料。
15
二、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本阶段勘察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选定的建筑场址上 进行。 进行。 勘察内容: 勘察内容: ①查明地下建筑沿线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地形 查明地下建筑沿线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复杂地段应注意过沟地段、 复杂地段应注意过沟地段、傍山浅埋段和进出口边坡的 应注意过沟地段 稳定条件;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应查明松散、软弱、 稳定条件;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应查明松散、软弱、 膨胀、易溶及岩溶化岩层的分布, 膨胀、易溶及岩溶化岩层的分布,以及岩体中各种结构 面的分布、性质及其组合关系,并分析它们对围岩稳定 面的分布、性质及其组合关系, 性的影响。 性的影响。
9
勘探孔深度:应以控制地基主要持力层为原则。 勘探孔深度:应以控制地基主要持力层为原则。当基础底 面宽度(B)小于5m, 面宽度(B)小于5m,且在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内又无软弱下 (B)小于5m 卧层存在时,勘探孔深度一般对条形基础为3.0B, 卧层存在时,勘探孔深度一般对条形基础为3.0B,对单独 条形基础为3.0B 柱基为1.5B, 应有部分勘探孔的深度不小于5m。 不小于5m 柱基为1.5B,但应有部分勘探孔的深度不小于5m。控制孔 1.5B 深度(从基础底面算起)可参照襄14—27确定. 深度(从基础底面算起)可参照襄14 27确定. 14 27确定
第十二章 各类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第一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阶段与设计阶段相适 一般分为: 应,一般分为: 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 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 初步勘察 详细勘察 施工勘察 当工程规模不大且无特殊要求, 当工程规模不大且无特殊要求 , 建筑场地的工程地 质条件简单时,可适当简化勘察阶段。 质条件简单时,可适当简化勘察阶段。 各阶段勘察工作的安排, 各阶段勘察工作的安排,主要应考虑建筑物的等级 和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这两个因素. 和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这两个因素.建筑1 物等级见表14 14—1 物等级见表14 1。
14
勘探工作: 勘探工作: 勘探以物探工作为主, 配以少量钻探, 勘探以物探工作为主 , 配以少量钻探 , 用以探测覆盖 层厚度、古河道、岩溶洞穴、断层破碎带及地下水分布等。 层厚度、古河道、岩溶洞穴、断层破碎带及地下水分布等。 钻探的孔距一般 200 500m 一般布置 在洞室进出口、 布置在洞室进出口 钻探的孔距 一般200 500m , 一般 布置 在洞室进出口 、 一般 200—500 地形低洼处及存在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 地形低洼处及存在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 钻孔深度一般应钻至设计洞底高程以下 20m 钻孔深度一般应钻至设计洞底高程以下l0一20m。在 一般应钻至设计洞底高程以下l 钻进过程中,应注意收集水文地质资料, 钻进过程中,应注意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 地下水动态观测和抽、压水试验。 地下水动态观测和抽、压水试验。 试验内容: 试验内容: 以室内岩土物理力学实验为主,必要时可进行少量的 以室内岩土物理力学实验为主,必要时可进行少量的 岩土物理力学实验为主 原位岩体试验。 原位岩体试验。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综合有关规范规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复杂的、 可划分为复杂的 中等的和简单的三类。 定,可划分为复杂的、中等的和简单的三类。
2
复杂场地一般是处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9 复杂场地一般是处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9度的 一般是处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 强震区。地震效应强烈 存在强烈外动力地质作用 强烈;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地 强震区。地震效应强烈;存在强烈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地 地基土质软弱且极不均匀 地貌单元多 软弱且极不均匀, 区;地基土质软弱且极不均匀,地貌单元多。地形起伏 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遭受强烈破坏 如过量地面沉降、 已经或可能遭受强烈破坏( 大,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遭受强烈破坏(如过量地面沉降、 地下采空区引起的地面沉陷等) 地下采空区引起的地面沉陷等). 中等场地一般是抗震设防烈度为7 8 中等场地一般是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且需进行 一般是抗震设防烈度为 地震小区划的地震区,局部有不良动力地质作用存在; 地震小区划的地震区,局部有不良动力地质作用存在; 地基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变化较大;地形有起伏, 地基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变化较大;地形有起伏,地貌 单元较多. 单元较多. 简单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6 简单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6度,无不良动力 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 地质作用影响,地基岩土体结构简单, 地质作用影响,地基岩土体结构简单,工程地质性质好 且较均一;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均一. 且较均一;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均一.
12
第二节 勘察的目的: 勘察的目的:
地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是为了给建设方案的选择、建筑物设计和施工, 是为了给建设方案的选择、建筑物设计和施工,提供可 靠的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靠的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整个勘察工作应与设计工作相适应地分阶段进行。 整个勘察工作应与设计工作相适应地分阶段进行。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勘察目的:是选择优良的地下建筑位址 最佳轴线方位。 位址和 勘察目的:是选择优良的地下建筑位址和最佳轴线方位。 勘察内容有: 调查各比较线路地段的地貌、 勘察内容有:①调查各比较线路地段的地貌、地层岩性及地 质构造等条件,查明是否有不良的工程地质因素存在。 质构造等条件,查明是否有不良的工程地质因素存在。如工 不良的工程地质因素存在 程地质性质不良岩性的分布、洞室附近缓倾角裂隙及 程地质性质不良岩性的分布、洞室附近缓倾角裂隙及与洞线 不良岩性的分布 缓倾角裂隙 平行或交角很小的裂隙的分布及断层破碎带存在等情况; 平行或交角很小的裂隙的分布及断层破碎带存在等情况; 的分布及断层破碎带存在等情况 13
5
二、初勘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 这一阶段是在已选定的场址上进行。 这一阶段是在已选定的场址上进行。 主要任务是:通过勘察,应对建筑场地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稳定性作出评价, 主要任务是:通过勘察,应对建筑场地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为建筑总平面布置、确定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方案 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方案以及 为建筑总平面布置、确定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方案以及 总平面布置 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处理提出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 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处理提出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 的防治处理提出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 勘察要点是: 勘察要点是: 查明场地的地层 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 地层、 ①查明场地的地层、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 、冻 结深度等; 结深度等;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 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 ②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发 展趋势; 展趋势;
10
试验勘探孔的数量: 试验勘探孔的数量: 应根据建筑物级别、场地面积和地质结构特点来确 应根据建筑物级别、场地面积和地质结构特点来确 建筑物级别 定,一般约占勘探孔总数的1/2—2/3。考虑地层的均 一般约占勘探孔总数的1 2 匀性及取样的代表性,一般在压缩层中每隔1—2m 取一 匀性及取样的代表性, 一般在压缩层中每隔1 2 每隔 组试样,下卧层可适当放宽间距, 组试样,下卧层可适当放宽间距,但每一主要土层的试 样总数不得少于6 样总数不得少于6件。 必要时,应进行载荷、十字板剪力或触探等原位测 必要时,应进行载荷、十字板剪力或触探等原位测 试工作及抽水试验。 试工作及抽水试验。
7
勘探孔分为控制性和一般性两类, 勘探孔分为控制性和一般性两类,其深度可根据建筑 物等级和孔的性质确定( 14
控制性孔一般以查明地基深部地层结构为主, 控制性孔一般以查明地基深部地层结构为主,其数量 一般以查明地基深部地层结构为主 为总孔数的1 且每个地貌单元不少于一个。 为总孔数的1/5—1/3,且每个地貌单元不少于一个。另 1 外,在1/4一1/2的孔中取原状样或扰动样进行室内试验 的孔中取原状样或扰动样进行室内试验 取原状样或扰动样 研究,主要用以鉴定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主要用以鉴定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如果地下水位埋藏较浅,还需取水样分析鉴定地下水对混 取水样 如果地下水位埋藏较浅,还需取水样分析鉴定地下水对混 凝土的侵蚀性。 凝土的侵蚀性。
6
③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应初步 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 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勘察工作:应在收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进 勘察工作:应在收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收集 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为1 2000—1 10000。 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为1:2000 1 :10000。可借 助物探了解地下地层 地质构造等。此阶段勘探工作量 了解地下地层、 助物探了解地下地层、地质构造等。此阶段勘探工作量 较大,勘探点、线的间距主要根据场地复杂程度 场地复杂程度及 较大,勘探点、线的间距主要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及建筑 物等级确定 确定( 14—24 24) 物等级确定(表14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