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培优附分析解答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而 1 V 物=V 排,所以 4
V 物=4V 排=8×10-4m3 当物体浸没时,浮力
F 浮 1=ρgV 排 1=ρgV 物=1.0×103kg/m3×10N/kg×8×10-4m3=8N 物体浸没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静止时,物体下沉到水底,那么浮力为 8N,故 B 正确,ACD 都不正确。 故选 B。
D.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物体的重力
G=2N
物体的质量
m G 2.00N 0.2kg g 10N/kg
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浮力
F 浮=G−F=2N−1N=1N
由阿基米德原理 F浮 =液 gV排 可得,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
V
V排 =
F浮 水 g
1N 1103kg/m3 10N/kg
104 m3
故 D 错误。 故选 B。
p地甲
F甲 S
G液甲 G容 S
p地乙
F乙 S
G液乙 G容 S
由于液体甲、乙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所以液体甲、乙的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
p地甲 p地乙
故 D 错误。 故选 A。
11.如图(1)所示,边长为 10cm 的立方体木块 A 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 中液面与 A 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 ρ = 0.5×103kg/m3,容器底部面积为 200 cm2,g = 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 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 10g D.第 30s 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 2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随着液体的排出,液面下降,浮力减小,绳子的拉力减小,但减小到 0 以后,再随着 液体的排出,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就不变了,故 A 错误; B.当 t=0 时,A 与液面的上表面相平,此时 A 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及液体对它的浮力的 作用,故存在平衡关系
浮力培优(附分析解答)

浮力1.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C.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3.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D.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4.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
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A.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6.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 A=2V 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
2020-2021中考物理 浮力类问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物块A ,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 时,物块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 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B ,使水缓缓流出,当物块A 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恢复原长没有发生形变),此时关闭阀门B 弹簧受到的拉力F 跟弹簧的伸长量ΔL 关系如图所示(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物块A 不吸水)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打开阀门前物块A 受到的浮力10NB .物块A 的密度0.6×10kg/m 3C .物块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伸长了2cmD .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6×103P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打开阀门前,物块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V 排=V A =(0.1 m)3=1×10−3m 3所以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1×10−3m 3=10N故A 正确;B .当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物块A 是处于漂浮状态,故F 浮=G 得ρ水gV 排=ρA gV A所以ρ水×35V A =ρA V A 则ρA =A V V 排ρ水=A A35V V ρ水=35×1.0×103kg/m 3=0.6×103kg/m 3故B 正确;CD .漂浮时,物块受平衡力,由题意知G =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1−35)×1×10−3m 3=6N全部浸没时,根据物块A 受平衡力作用可知:弹力F =F 浮−G =10N−6N =4N由图象可知此时弹簧伸长了ΔL =2cm ,所以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水深h =40cm−25×10cm−2cm =34cm =0.34m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 =ρ水gh =1.0×103kg/m 3×10N/kg×0.34m =3.4×103Pa故C 正确,D 错误。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培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所示,甲图中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 A 放入水中静止时,有 2/5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300 Pa.若在木块 A 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 A 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 A 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 A 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m1:m2 =5: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 A 的质量 m A与 m1之比为 1: 3B.在丁图中,液体的密度为0.9× 103kg/m 3C.在丁图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60 PaD.在图丙中,木块 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 A 的体积之比是 1:5【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D.设 A 的体积为 V、容器的底面积为S,A 在水中漂浮,所以:F 浮 =ρ水 V 排 g=ρ水3Vg=G A,5甲图和乙图比较,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差:△F=G A,比较甲乙两图,△ p=G A=水gV排水 g3V①S=5 =300Pa, ----S S同理,比较甲丙图,△ p′ = GA m1 g =水gV排'=400Pa,----②S S比较甲丁图,△ p ″ =G Am 2 g----③S① 得:②G A水g 3V S = 300Pa5= 300Pa ,SG A m 1 g, '400Pa S400Pa 水 gV 排S解得:m A :m 1 =3:1, V ′排=4V ;5此时木块 A 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1,即木块 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A 的体积之比5是 1:5,故 A 错误, D 正确.C .② - ①得:m 1 g=100Pa ,S 100Pa Sm 1=,g③- ①得:m 2 gS=△ p ″ -300Pa ,m 1: m 2=5:1,所以:20PaSm 2=,g解得:△ p ″ =320Pa ,故 C 错误.B .在丙图中,由于 m 1 和 A 漂浮,可得:ρ水 g 4 V=G A +m 1g=ρ水 g 3V+m 1g ,55则:1 m 1=ρ水V ,5在丁图中,ρ液 g 4 V= G A +m 2g=ρ水 g 3V+ m 2g ,5 5所以,43 m2=ρ液V-ρ水V ,55已知 m1:m2=5: 1,所以,(ρ水1V):(ρ液4V-ρ水3V) =5: 1,555解得:ρ液 =0.8ρ水 =0.8×1.0× 103kg/m 3=0.8× 103kg/m 3.故 B错误.2.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水 =1×103 kg/ m3,g=10N/kg )()33B. 9N, 0.8333333A.9N, 0.75 × 10kg/m× 10kg/m C. 8N, 0.75 × 10kg/m D. 8N, 0.8 × 10kg/m 【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设物体的体积为V,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F浮G F拉即1G5N ①水 g V3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F浮G F拉即水 g 1V2G 3N②联立①②解得水gV 12N③即物体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浮12N则物体的体积为V12N12N 1.2 10 3 m3水 g 1.0 103 kg m310 N kg将③代入①得G 9N因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于水面。
物理浮力类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D.以B为研究对象,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及容器底部对其的支持为平衡力,故有:
由③得:
由力的相互性,物块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5N,物块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故D项错误。
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当把石块卸入水中后,小船所浮力为 ,则:
所以:
故C项不符合题意;
石块静止在池底时受力平衡,所以:
石块所受的浮力:
故A项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由图水池粗细均匀,所以池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池中物体的总重力,石块投入水中前面,水、小船、石块的总重力不变,所以池底受到的压力不变,故B项不符合题意;
D.由A知,石块放入水中后船受到的浮力减小:
V排=V物=1×10﹣4m3,
物体A的质量:
m= = =0.4kg,
物体A的密度
ρ= = =4×103kg/m3
故B错误;
D.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水=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4m3=1N,
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
F=G﹣F浮水=4N﹣1N=3N
故D错误;
A.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船减小的排开水体积:
石块沉入中静止时:
则:
所以:
故D项不符合题意;
2.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
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 随着加水量m 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鸡蛋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清水,盐水的密度减小,当鸡蛋密度与盐水密度相同时,鸡蛋悬浮,浮力还等于鸡蛋的重力,随着清水的逐渐加入,盐水的密度逐渐减小,鸡蛋逐渐下降,当完全浸没后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详解】加入清水的过程中,当鸡蛋漂浮和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则浮力不变;鸡蛋完全浸没后随着盐水密度减小,但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 gV ρ=浮液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但浮力最小为排开水的重,不会减小为0,所以浮力最终趋于不变。
故选D 。
2.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 浸在水中,物块A 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 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A 受到的浮力等于10牛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牛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D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图示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根据F 浮= F 1-F 2,所以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应小于物块的重力10N ,故A 错误;B .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等于浮力的大小,也小于10N ,故B 错误;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等于浮力),故C 错误;D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N 减去浮力,小于10N ,故D 正确。
3.如图所示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航母在行驶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A .质量B .重力方向C .浮力大小D .排开水的体积【答案】B 【解析】 【详解】航母在行驶过程中,上面的舰载机飞离或者降落航母时,航母的整体质量都会发生变化,但重力的方向不变,总是竖直向下,由于航母是漂浮,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重力在变化,那么浮力也会变化,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故选B 。
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1.两块完全相同的冰分别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当冰块熔化后,甲液体液面高度不变,乙液体液面高度升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ρ冰>ρ甲B.ρ乙<ρ冰C.ρ甲>ρ冰D.ρ乙<ρ甲2.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N,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g/cm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N。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F和△P,则无法求得的是()A .m B.ρ C.△F D.△P3.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103kg/m3)()A.1∶1 B.8∶5 C.2A∶水D.2酒精∶B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体积g cm的溶液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并将甲乙两物块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入密度为0.83中,请问捆绑后的物体在溶液中()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5.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烧杯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体的体积是400cm3B.圆柱体的密度是1.5g/cm3C.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ND.圆柱体的高是5cm6.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A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h 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A 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物体A 体积为V ,容器内部底面积为S ,水的密度为ρ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物体A 受到的重力G A =13ρ水gV 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23ρ水ghS C .物体A 的密度为ρA =13ρ水 D .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 浸没水中,则弹簧对A 的拉力F′=13ρ水gV 7.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密度为330.810kg /m ⨯),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
培优浮力类问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一个装有石块的小船漂浮在水面,如果将石头投入水中,容器的水位将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石头在船上,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F G G G G V g ρ==+=+石石石浮总船船①,石块放入水中后,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受到的浮力F 船加上石头受到的浮力F 石,F F F '=+石浮船,由于船漂浮:F G =船船,石头沉入水底:F gV ρ=石水排,∴F F F G gV ρ'=+=+石石浮船船水②,∵ρρ>石水,由①②可得:F F '>浮浮,即: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排开水的体积大、水位高,所以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池内水位下降。
故ACD 项不符合题意,B 项符合题意; 故选B 。
2.如图,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的浸没在水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若甲瓶恰好悬浮,则( )A.乙瓶可能悬浮B.两瓶受到的浮力相等C.甲瓶内气体的压强较大D.乙瓶内气体密度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AB.已知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则两个空塑料瓶的重力相等;甲瓶恰好悬浮,则甲瓶受到的浮力等于瓶的重力;由图可知:乙瓶的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则乙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甲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甲瓶受到的浮力,则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瓶的重力;所以,乙瓶会下沉,故AB不符合题意;CD.由于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瓶内空气质量相同,乙瓶橡皮膜凹进得更多,体积变小,故乙瓶内空气的密度变大;乙瓶内空气的压强也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cm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500Pa;用细线拴住一金属球,金属球的密度为 8g/cm3,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600Pa;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1500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用B. 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C. 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D. 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的盐水,将同一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C. 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D.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3. 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A. 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 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 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D. 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4.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
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4.0N、2.8N和2.5N .若盐水的密度为1.2 X 103kg/m:贝U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物体A的密度为3.2 X 103kg/m3B. 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5. 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X 10「4m, 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3 3p水=1.0 X 10 kg/m )则该木块()A. 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 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XC. 木块的密度是0.7 X 103kg/m3D. 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甲增大了600Pa6•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 x 103kg/m 3的正方体木块A 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 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 ( V A =2V B ) , A 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
若将物块 B 单独 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A. 悬浮B •漂浮面积为80cm ,用细线拴着体积为为100cm 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 10cm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变了 100Pa,从容器中取出金属球时,表 体积均不计。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 1NB. 容器中液体所受重力大小为6.4NC. 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 100PaL1.41U ------断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1.9N ,如图所示。
现将金属球从液体中取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改 乙D. 金属球的密度为2.7 x 103kg/m38. —个底面积为2X10「2m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m,内盛有0.08m深的水,如图(a)所示,另有质量为0.8kg,体积为1X1O「3m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b)所示(g取10N/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将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后正方体受到的浮力是10NB. 将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C. 将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后,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400PaD. 将正方体放入水中后,将有一部分水溢出9. 小明同学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利用烧杯、细线、乒乓球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在一烧杯底部系上一乒乓球,接着向烧杯中倒入水,然后再将烧杯斜放到木块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由(a)与(b)比较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b)与(c)比较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______ N,木块重力为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 N. (g取10Nkg)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盐水的密度,已知木块的重力为2.4N,体积为400棉, 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g=10N/kg,盐水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g/m3;若剪断细绳,木块最终静止时所受浮力是_______ N (一切摩擦与阻力均忽略不计)。
12•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牛,将一重力为1.2牛、体积为2X10「4米3的长方体实心物块A用细线吊着,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则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 牛。
当把细线剪断后,静止时A漂浮在水中且水未溢出,则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 牛,台秤的示数为 _______ 牛。
13. 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250crh,高度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重力为12N的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它的底面积S=150cm,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
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再向容器内缓缓注入质量为600g的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最后均处于静止状态,g取10N/kg。
求:(1)圆柱体物块受到的浮力;(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4. 郑小楚同学将一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容器中竖立放着一个均匀实心圆柱体M随后郑小楚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在加水的过程中,物体M对容器底的压强p与所加水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水溢出,且物体M的底面始终与容器中的水面平行,当物体M刚好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10cm (已知P 水=1.0 x 103kg/m3,g 取10N/kg)求:(1) 物体M漂浮时,所加水的体积;(2) 圆柱体M的高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 •如图所示,A 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 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B. 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C. 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D. 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分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对A、B、C、D 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A、A物体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A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的压力差,故A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BC由图可知,水对BC物体上下表面都产生了的压力差,故BC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故B正确、C错误;D D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D物体上下表面没有产生压力差,故D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2.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D.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分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根据p=p gh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进而判断出杯底部所受压力的关系;(2)根据漂浮或悬浮条件即可判断浮力关系。
【解答】解:(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因为P液=p物时物体悬浮,p液〉p物时物体漂浮,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故A错误;由于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p gh可知,乙杯底受到的压强大于甲杯底受到的压强;故B正确;由于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则底面积相同,根据F=pS可知,乙杯中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C错误;(2)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3. 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D .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分析】(1)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根据漂浮条件得出受到的浮力减小,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2)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解答】解:(1)由题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因为 F s=G总,所以浮冰和北极熊受到的浮力减小;而F浮=卩水V 排g,所以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故AB错,D正确;(2)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大小不变,故C错。
故选:D。
4.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
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4.0N、2.8N和2.5N .若盐水的密度为1.2 X 103kg/m3,贝U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物体A的密度为3.2 X 103kg/m3B. 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分析】(1)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分析答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F浮=G- F拉列出方程可求得物体A的体积,然后可求得其密度;(2)先求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再根据F s=G- F拉可得A在乙中的拉力;(3)A在乙中的拉力与丙中比较可得结论;(4)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G- F浮-F拉可求。
【解答】解:A、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由F浮=G— F拉可得,F浮=p盐水g V排,物体A全部浸没,所以V排等于V物,贝p盐水gv 排=G— F拉,G-F■撞V排=V物 --------------- ,p盐水昌将p盐水=1.2 X 103kg/m3、G=4N F拉=2.8N代入上式可得:—4 3V排=V物=1 x 10 m,物体A的质量md二=0.4kg ,g 10N/kg物体A的密度p = i;=•・,」•’=4x 103kg/m3,故A错误;Vftj |1X1O-^3B、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水=p 水gV排=1 x 103kg/m3x 10N/kg x 1 x 10—4m=1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G- F浮水=4N- 1N=3N故B错误;C、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故C错误;D由甲、丙,F浮盐水=G- F丙拉=4N- 2.8N=1.2N,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支=G- F浮-F 丁拉=4N- 1.2N - 2.5N=0.3N,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