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鱼胆惹的祸
如何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

如何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引发鱼类肝胆综合症的诱因:1.饲料配方。
随着气温的升高,鱼类开始进入生长旺季,食欲旺盛。
但3高饲料(高蛋白高油脂高碳水化合物)的投喂,鱼类难以消化加重了肝胆的负担。
与此同时,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而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因此,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
2.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
大量抗生素的使用造成药物残留累积了大量的内毒素,而在高密度养殖的模式下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危害:1.鱼的肝胆出了毛病时,会出现鱼的鰓丝末端发白,鳞片和皮肤粗糙,尾鳍发白,眼睛有血点,肠道充血,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病症.2.患病鱼体肝脏、胆囊等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造成鱼类采食量下降,甚至出现不摄食现象,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其他致病菌更容易侵染鱼体,常常伴有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症状3.出塘率降低低,运输死亡率增加。
鱼体肝胆机制下降,抗应激能力降低,死亡率增加胆汁酸在防治肝胆综合症上的作用:1.胆汁作为三大消化液之一,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从而有助于减轻三高饲料难以消化吸收对鱼体肝胆带来的高压和负担,减少肝细胞的损伤,维持机体正常的脂肪代谢。
2.胆汁酸既是消化液也是排泄液,饲料胆汁酸的添加,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鹅去氧胆酸成分的存在可以分解内毒素,排出黏附在肝细胞上过多的脂肪以及重金属,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预防鱼类脂肪肝,从而提高鱼体肝胆机制功能。
一旦鱼体肝胆机制下降,反其道会影响鱼的鰓、鳞片、皮肤、眼睛、肠道、免疫系统等器官时,鱼体内、鱼体外的细菌、病毒、毒素等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多种疾病,所以我们在治疗肝胆综合症时就显得非常棘手,因为,抗菌、抗病毒、杀虫药都是基本没有疗效的,这只是治标,不是治本。
鱼类肝胆综合症致病机理及饲料防治措施

~
过 量 摄 入 油脂 或误
通 常鱼 饲料 配 方 中
。
患肝胆 综合 症 的鱼 类 常常伴有 出血
烂鳃
、
肠炎
、
烂尾
。
等症 状
激时
分塘
,
。
药物
、
病菌 (包 括 寄生虫 ) 等 对 鱼 体产 生 不 良刺
,
,
不 同品 种有所 差 异
另外
,
饲料 中
会 加 重 肝 胆 综 合 症 的危害 性
。
合成
织 中代谢和 消除速 度 缓慢
成 蓄 积和 残 留
。
,
在 肝 脏 中尤 为 明显
,
参 与 维 生 素 和 激 素 的代谢
解毒 与 防 御 功 能
,
鱼 体 吸 收 以及 代 谢 产 生 的 有
,
(2 ) 环 境 因 素
高密 度 饲 养
、
过 量投饵 等 会 导 致 水
毒物 质
可 经 肝 细胞 转 化或结合 作用
肝 胆 综 合症 是 鱼类 集约化 养殖 中的 鱼 类 肝 脏代偿 能 力 强
,
一
种常 见 疾病
,
。
2
.
致 病机 理
肝 胆 综合症 早 期病 症 不 明 显
、
但
(1 ) 饲 料配 方 与 品质
患病 群体 大
。
患 病鱼 体 肝 脏
胆 囊 等 主 要脏 器 出现 严 重
,
①饲 料 油 脂 含 量 及 其 氧 化 酸败 的影 响
,
、
胆 囊呈 收缩 状 态
、
鱼摄 食 能
。
说说鱼类肝胆综合症的那些事

添 加 对 鱼 类 肝 脏 有 损 害 的 药 物 , 做 到 合 理 用 药 , 不
会引起鲫鱼 的肝胆不 同程度 的变异 。假如投喂质量 比
较 差 或 霉 变 的饲 料 ,会 引起 鲫 鱼 中毒 ,造 成 肝 胆 综 合
症或其他疾 病的发生 。商 品鲫鱼 一般在每年 的 5 月份 以后价格都 比较高 ,养殖业者在年初开食 时或 开食后 投喂 蛋 白过 高的饲料 ,甚 至超量投 喂,造成肝脏及胆 囊的 “ 负担 ” ,容 易造 成鲫鱼 的肝胆综合症 。 四是对
成 很 大 损 失 , 如 用 药 不 对 症 ,死 亡 率 可 达 5% 0 ~
6 %,甚 至 可 达 6 % 9 Nhomakorabea%。 0 0~ 0
达不到养殖 的 “ 污染 ”力,池塘 的氨氮 、亚硝酸盐及 硫化氢 等超标 是致使鲫鱼发 生肝胆综合症等疾病 的原 因之一 。六是与其他 病害的关系。鲫鱼发 生肝胆 综合 症后一般不会引起鱼体的死亡,但 是这 时机 体的抵抗
子 虫 病 的预 防 , 内服 杀 虫 剂 的量 相 当 的大 ,如 在
2 0 年 预 防 孢 子 虫 的 盐 酸 氯 苯 胍 用 量 是 0 1 ,而 当 05 .‰
前这 一药物 的用 量达 0 8 ,并且还要加左 旋咪唑之 .‰
类 的 药 物 ; 疾 病 发 生 后 ,各 种 药 物 使 用 就 更 加 离 奇 ,
鱼苦胆破了怎么去苦味-

鱼苦胆破了怎么去苦味?
在日常生活中鱼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肉类,在买回来的新鲜的鱼后需要将鱼肉的内脏清理干净才可以食用,而鱼苦胆是鱼身体里面比较关键的一个内脏,鱼苦胆其中含有大量的毒素,误食之后会容易导致身体中毒的现象,而鱼苦胆破了会容易导致鱼肉有很大的苦味,可以通过发酵粉来进行去除臭味。
鱼苦胆破了怎么去苦味?
鱼胆破了怎么去除苦味
用发酵粉
用发酵粉,涂抹在被胆汁污染的鱼肉处,胆汁(主要成分为胆汁酸)会很快被中和溶解。
然后再把鱼用冷水冲洗干净,就不会有苦味了。
如果不小心弄破了鱼胆,就可以用家里的发酵粉,将发酵粉涂在沾到了胆汁的鱼肉上,然后用冷水冲洗干净,这样,通过溶解作用,基本上就可以去除鱼胆的苦味了。
用酒或小苏打
当破鱼时如果不小心把鱼胆弄破,鱼肉就会有苦味,这时你可以在胆汁污染过的鱼肉上涂上一些酒或小苏打,使鱼胆汁溶解,然后再用水冲洗,就可以把苦味去掉。
用纯碱
胆汁中产生苦味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因为它难溶于水,所以渗入鱼肉中的胆汁,用水是很难完全洗除的。
而纯碱能与胆汁
酸发生反应,生成物是胆汁酸钠,它可溶于水。
所以弄破了鱼胆,只要在沾了胆汁的鱼肉上抹些纯碱粉,稍等片刻再用水冲洗干净,苦味便可消除。
如果胆汁污染面积较大,可把鱼放到稀碱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再冲洗干净,苦味可以消除。
鱼胆中毒怎么办
1、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首先采用催吐的方式排毒。
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咽喉呕吐,可将胃内的毒物通过食道排出来,减少毒物吸收。
2、中毒症状严重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洗胃、导泻的治疗,减少毒物吸收。
3、鱼胆中毒时,肝功能转氨酶指标身高,并伴有黄疸,可用茵陈泡水喝,起到护肝作用。
鱼胆有毒千万别吃

鱼胆有毒千万别吃母亲听信偏方“吃鱼胆可以明目”,于是买了两条草鱼,挖鱼胆给眼睛不好的儿子吃。
没想到孩子吃鱼胆中了毒,差点丢掉性命。
其实很多鱼胆都有毒,孩子食鱼胆后中毒,肝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也常有发生。
那么,民间偏方为何认为“吃鱼胆明目”?其实,这与“取象比类”思维有关,最直观的就是“吃啥补啥”、“以形补形”的说法,即食用外观上与人体某器官相似的食物对人体该部位有利。
而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的西方世界,都存在取类比象这样的思维认知模式。
在西方,这种观点最早是由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提出的。
16世纪德裔瑞士医生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还详尽阐释了以形补形理论,他称:“(对于植物)我们要了解的不是它们的生理结构,而是凭直觉去感受它们以形补形的功效。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有人再根据“肝开窍与目”的中医理论,就转换成了“吃动物肝脏能够明目”的直观表述。
人吃了动物肝脏后也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所以他们就简单地推理认定,鱼胆同其他动物肝脏一样有明目功效。
那鱼胆与人的眼睛之间的关系,古代中医典籍如何看呢?历代药物学著作有不少关于鱼胆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录了鲤鱼胆,历史书籍上也记载了鱼胆的适应证——目赤肿痛,咽喉肿痛,恶疮疥癣等。
需要注意的是其用法,即以晒干成粉点治和配伍其他药物外涂为主。
如《圣济总录》中有鱼胆敷眼膏治眼飞血赤脉及痛:“鲤鱼胆五枚,黄连(去须,捣为未)半两。
上二味,取胆汁调黄连未,纳瓷合盛,于饭上蒸一次,取出,如干,即入少许蜜,调似膏。
日五、七度,涂敷目眦。
”内服则多入丸、散。
也就是说,内服时,鱼胆的作用是在与其他药材混合后,而外用也是如此,不能单独生吃。
群众科学素养亟须提高,需要更多专业医生的科学指导。
取象比类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其中不乏妙论,但应采取辨证的、历史的态度去正确地看待,切不可不加分析地滥用。
鱼胆毒性极强,谨慎服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鱼胆毒性极强,谨慎服用
导语:鱼胆有着极强的毒性,鱼胆汁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其毒性成分首先被吸收并进入肝脏,然后再由肾排出,中毒患者以急性肾衰和肝损害的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很高。
据中医医书《证治准绳》记载,鱼胆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
但关键的一点是它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相近,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人中毒,一般一条250克重的草鱼的鱼胆就能使人中毒,一条2500克以上的鱼的鱼胆就能致人死亡。
这就是为什么生吃小小一颗鱼胆,有人就会因此丧命的原因。
鱼胆有着极强的毒性,鱼胆汁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其毒性成分首先被吸收并进入肝脏,然后再由肾排出,中毒患者以急性肾衰和肝损害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胃、肠、心脏、脑等脏器受累。
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
每年我国因为吃鱼胆而导致死亡的不下千例。
鱼胆的药物作用,是在与其它药材混合后外用才能起效,而不能内服。
因为鱼胆有毒,即使外敷也应在中医药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中毒的症状约在0.5~12小时内出现,先出现症状如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继而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肾脏功能不全,严重者还会出现肝昏迷、神志不清、抽筋、全身浮肿、尿少直至休克、死亡。
太乙紫金锭救治鱼胆中毒引发肝肾衰竭1例

常备无患。本方适 应证 范 围 比较 广泛 , 其 病 机为感 受秽 恶痰浊 之邪 , 肠 胃气机闭塞 , 升降失常 , 以致脘 腹胀 闷疼痛 , 吐泻兼作 皆
可运用之。临床中除上述 症状外 , 舌 象 以润 而不燥 , 苔厚腻或 浊
有心得。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3 — 2 O 编辑 : 冀振华 )
服 紫金 锭 , 加 保 留灌肠 。下午 精 神渐 好 , 目光 有神 。云 腹 中饥
饿, 嘱米汤少许 , 唤胃气来复 。 ’
第 3天 , 患儿大便行 3次 , 溏便小便色赤 , 量增 多。中午稀 粥
腻, 为证治要 点。唯秋 高气 爽 , 鱼蟹 肥美 招摇 之时 , 正 是玉枢 丹
妙用之季节 。遇到痰厥 昏迷者 , 亦用 玉枢 丹急救 。 且玉枢丹 外用 , 也堪 称 经 典。如 遇皮 肤 疔 疮 疖肿 , 虫 咬 损
太 乙紫金锭 1 . 5 g 融化 。鼻饲 3 次, 每次 5 0 m L 。 ( 6 h内共 送服 紫
便失禁 。送某医院 急救 。按 食 物 中毒 洗 胃解 毒 利尿 等 常 规治
疗 。第二天患 儿神 识依 然不 清 , 元尿, 高热 , 出现 黄疸 , 躁 动不
安 。查肝危 通知 。遂
邀余诊治 , 查舌 绛苔 厚 腻 , 脉如 屋漏 , 此 真脏 脉 , 死 脉 也 九死 一 生 。先用清热解毒 , 凉血散瘀法配利湿退黄之 品, 使邪有出路。
大半碗。下午腹中乱 响 , 矢气频 频。舌红 , 苔厚腻 。脉有 胃有根 。
此死症 已解 , 效不更方 。
六种鲤鱼科鱼类胆汁毒性

六种鲤鱼科鱼类胆汁毒性作者:何瑶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1期何瑶(邵东县第一中学,湖南邵东 422800)在我国南方地区,民间常有吞服鱼胆治病的习惯,认为鱼胆能“清热解毒”、“明目”、“止咳平喘”。
可是吞服有毒的鱼胆,而且当鱼胆较大时,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常见鲤科中可食用的我国养殖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胆汁均具毒性。
有关毒性的动物试验已有过定性报道,但对其毒性强度进行系列比较试验,迄今尚未见过报道。
为此我除选用上述4种家鱼外,再加上常见的鲫、团头鲂(俗称扁鱼)共6种鲤科鱼类,做胆汁毒性强度的动物试验,同时考虑到民间还常以酒冲服鱼胆来治病的习惯,进一步做了鱼胆浸酒后毒性强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动物试验,目的是为人们预防鱼胆中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鱼胆 (在集市上购买,并经鉴定的6种鲤科鱼,取其鱼胆)。
青鱼 Myl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Cuvet.Val)鲢鱼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Cuvet.Val)鳙鱼 Aristichthys nobilis(Richardson)鲫鱼 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2)小白鼠湖南省生物制品研究所购买。
品系:MH25天。
(3)白酒(浸鱼胆用)酒精度:54%(V/V)。
1.2方法1.2.1小白鼠灌胃法(1)解剖小白鼠,测得其口至胃的长度是23mm,以此为据,备好小而软的长度为24mm,口径为1.4mm的塑料管百余根,作胆汁灌胃用。
(2)用注射器从鱼胆中抽取胆汁,通过已插入小白鼠胃里的小塑料管的口端,注入鱼胆汁。
1.2.2观察统计法(1)小白鼠后肢分别系上标有实验组号、鱼胆种类、胆汁剂量、鱼胆浸酒时间等资料的小塑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都是鱼胆惹的祸
作者:赖吕近邓勇
来源:《保健与生活》2005年第05期
躺在病床上的小洁,因为病情严重,浑身疼痛,而不时地发出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她的母亲李某心如刀绞,哽咽着说出她这辈子都不愿回忆起的惨痛经历。
年关将至,已经大学四年级的小洁和往常一样趁着寒假回家,准备和久违的家人、同学们在一起过个愉快的春节。
但令人不快的是,不知道是因为期末考试的压力还是路途劳顿,小洁的嘴唇周围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水疱,咱们俗称“上火”。
生性爱美的小洁心里却总是有个疙瘩,每天对镜梳妆唉声叹气:自己这副“尊容”又如何能见昔日的同窗、好友。
“女儿是妈的心头肉”,母亲李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想尽办法,终于求到个偏方:生吃鱼胆能泻火。
正好家里房梁上还挂着一条青鱼,是几天前买的,看上去还挺新鲜。
于是马上剖鱼取胆,送到小洁面前:“丫头,快,吃下去,吃了水疱就好了,灵着呢!”小洁看着眼前的鱼胆,既惊且疑,实在不怎么想吃,但她经不住妈妈的再三劝说,便把心一横,眼一闭,吞了下去。
几个小时后,小洁忽感肚子疼痛难忍,头晕想吐,眼前一片模糊,“该不会是中毒了吧?”小洁有些害怕,便赶紧告诉妈妈,一家人很快便赶到了县医院。
一检查肝、肾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医生立刻嘱咐护士马上进行血液透析,透析机是医院不久前从国外引进的,但医生单独操作起来很生疏,所以只能不断地向省城的大医院打电话请教。
这时小洁的皮肤和巩膜已经发黄,整个人也开始抽搐了起来。
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家人当下决定立即送小洁去省城就医。
省医院接诊的大夫经过认真检查,立即组织抢救,洗胃、输液、透析……
事后医院告诉小洁的家人:现在小洁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了,鱼胆中毒虽然还没有很对症的治疗方案,但只要送医及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治愈的,只是由于中毒性疾病对人体肝脏和肾脏的损害比较大,更何况一旦这些器官受到损害,恢复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出院后仍应注意使用一些保护肝肾的药物,比如:肝泰乐、护肝片、三精片及肾康冲剂等,还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中药制剂。
医生接着说:这回幸亏你们及时将小洁送来医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尤其小洁服食的还不是新鲜的鱼胆,这样的后果往往更加严重。
其实这种中毒现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很多的病人就是因为病情发展太快或是送医不及时,出现昏迷、休克、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终致肝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急性衰竭而死亡。
同时医生也提醒大家注意,青鱼、草鱼;鲩鱼、鲤鱼、鲈鱼、鲢鱼等这些常见淡水鱼的胆均是有毒的,其毒性物质是胆汁毒素。
这种毒素对人体损害极大,一经服食就会出现胸闷、恶心、频繁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且严重影响肝肾功能,导致黄疸、少尿、无尿、蛋白尿,严重者甚至出现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多因中毒休克、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