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问题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评课

评课稿: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今日我有幸观摩了李老师关于“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课程,深感其教学内容丰富,方法得当,效果显著。
首先,李老师对“按比例分配”这一概念的解释清晰明了。
他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比如食品的分配、时间的分配等,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一概念。
这样的引入方式不仅使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其次,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他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计算和操作来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李老师还十分注重课堂的互动性。
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想特别提到的是,李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认真。
他不仅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在课堂上也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总的来说,我认为李老师的这堂“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课程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程。
他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观摩李老师的课程,相信你也会从中受益匪浅。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篇)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
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在教育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解决问题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改进。
首先,解决问题教学需要合适的比例来进行教学,既不能过分强调问题解决,也不能忽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教师过于偏重问题解决,忽略了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基础能力,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而另一些教师则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地分配问题解决和知识传授的比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选择和设计。
问题解决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问题解决。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ppt课件

怎样理解“植树棵数按 各小组人数的比分配”?
第一组有8人,第二组有7人,第三组有9人, 各小组人数的比是: 8:7:9。
把72棵树按8:7:9的比进行分配。
完成巩固练习中 的试一试。
自学目标|导学引入|探究学习 |巩固练习|回顾整理
试 一 试 三个小组去植树,植树棵数按各小组人数的
3+2=5(份) 30÷5=6(格) 6×3=18(格) 6×2=12(格)
3+2=5(份) (格)
(格)
30个方格
检验自 主学习 一 (4)。
红色方格数+黄色方格数=30格 红色方格数:黄色方格数=3:2
18+12=30(格)
18:12=(18÷6):(12÷6)
=3:2
答:红色应涂18格,黄色应涂12格。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并检验吧!
完成自主学习二。
30个方格
自学目标 | 导学引入 | 探究学习| 巩 固 练 习 回顾整理
想一想:如果把上图的30个方格按1:2:3 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求三种颜色各 应涂多少格,又该怎样解答?
可以先求出1份是多少。
30÷(1+2+3)=5(格)
红:5×1=5(格) 检验:
比分配。每个小组各应植树多少棵?
把72棵树按8:7:9的比进行分配。
解法1
72÷(8+7+9)=3(棵) 1组:3×8=24(棵)
2组:3×7=21(棵) 3组:3×9=27(棵)
解 法2
8+7+9=24(份)
1组:
2 组:
(格)
3组:
(格)
检验:
24+21+27=72(棵)
按比例分配考试题目及答案

按比例分配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比例分配中,如果A和B的比例为3:2,那么A占总和的比例是多少?A. 3/5B. 5/7C. 2/5D. 3/7答案:A2. 已知甲、乙两人分配奖金,甲分得奖金的40%,乙分得奖金的60%,若总奖金为1000元,甲应得多少元?A. 400B. 600C. 800D. 200答案:A3. 一个班级共有50名学生,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4:3,那么男生有多少人?A. 20B. 30C. 40D. 50答案:B4. 某工厂生产两种产品,产品A和产品B的生产比例为5:3,如果产品A的产量为150件,那么产品B的产量是多少?A. 90B. 120C. 180D. 60答案:A5. 一个果园里,苹果树和梨树的比例为7:5,如果苹果树有35棵,那么梨树有多少棵?A. 25B. 30C. 35D. 40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如果A和B的比例为2:1,且A的值为10,则B的值为______。
答案:52. 在一个比例分配问题中,如果总份数为20,其中A占5份,那么A 占总和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1/43. 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3:2,那么女生有______人。
答案:184. 某公司有两个部门,甲部门和乙部门的员工比例为7:8,如果甲部门有28人,那么乙部门有______人。
答案:325. 一个农场有鸡和鸭的比例为9:11,如果鸡有108只,那么鸭有______只。
答案:132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 某工厂生产零件,甲、乙、丙三个车间的生产比例为2:3:5,若总产量为1000个,求各车间的产量。
答案:甲车间200个,乙车间300个,丙车间500个。
2. 一个学校有学生30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3:2,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答案:男生180人,女生120人。
3. 某公司有两个销售团队,A队和B队的销售业绩比例为4:5,若A 队业绩为80万元,求B队业绩。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参考答案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参考答案典题探究一.基本知识点:二.解题方法:例1.六年级(2)班有学生48人,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5:8,则女生有()人.A.30 B.18 C.2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5:8”,则女生占了总人数的,总人数已知是48人,就是求48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解答:解:48×=18(人)答:女生有18人.故选:B.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女生人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例2.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乙数是()A.48 B.36 C.12 D.6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则乙数占了三个数总和的,这三个数的和是48×3=144.据此解答.解答:解:48×3=144144×=48答:乙数是48.故选:A.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乙占了三个数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三个数的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例3.欢欢看一本80页的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是7:5,欢欢大约看了()页.A.7B.47 C.5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是7:5”,可求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然后根据总页数,解决问题.解答:解:7+5=12,80×=80×≈47(页).答:欢欢大约看了47页.故选:B点评:本题关健是先通过“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求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几分之几,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例4.一批货物按2:3:5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商店.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3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把这批货物的总重量看做单位“1”,也就是要分配的总量,是按照甲、乙、丙三个商店的质量比为2:3:5进行分配的,先求出三个商店分得的总份数,进一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三家商店各分得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进而确定哪家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进一步把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即可.解答:解:三个商店分得的总份数:2+3+5=10(份),甲商店分得:1×=,乙商店分得:1×==0.3=30%,丙商店分得,1×==;答: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30%.故答案为:丙,30.点评:此题属于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关键是先弄清要分配的总量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数量,就看作单位“1”.演练方阵A档(巩固专练)1.在50千克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1:9,盐是()千克.A.1:10 B.1:9 C.5D.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盐和水的比是1:9,则盐就占了盐水的,已知盐水重50千克,用乘法可求出盐的重量.据此解答.解答:解:50×=5(千克)答:盐是5千克.故选:D.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盐占了盐水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度数之比是2:5: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边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最大角的度数,由此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解答:解;2+5+2=9180×=100(度);答: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最大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类型.3.甲、乙、丙三数之比为2:7:9,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4,则甲数是()A.8B.16 C.32 D.64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4,可得这三个数的和是24×3=72,求出这三个数的总份数及甲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答:解:2+7+9=1872×=8故选:A.点评:根据平均数求出总数,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是一个()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无法确定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分类.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三角形的最大的角的度数占内角度数和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最大角,进而判断即可.最大的角:180°×=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最大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类型.5.从直角的顶点引一条射线,把直角分成两个角,使它们的度数之比为2:3,其中较大角的度数是()A.36°B.54°C.18°D.108°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把直角分成两个角,使它们的度数之比为2:3,就是把90度按照2:3进行分配,那么较大的角就占,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较大角.解答:解:2+3=5;90°×=54°;答:较大的角是54°.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直角是90°,求出总份数,然后求出较大角占的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6.把140本书按一定的比分给2个班,合适的比是()A.4:5 B.3:4 C.5: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把140本书按一定的比分给2个班,如果按4:5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4+5=9(份),一个班分4份,一个班分5份,140不能被9整除;如果按3:4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3+4=7(份),一个班分3份,一个班分5份,140能被7整除;如果按5:6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5+6=11(份),一个班分5份,一个班分6份,140不能被11整除.解答:解:根据分析,如果按3:4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3+4=7(份),一个班分3份,一个班分5份,140能被7整除;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7,甲乙两数的和是36,甲数比乙数少()A.16 B.18 C.20 D.22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乙数占两数和的,乙数占两数和的,甲数比乙数少两数和的(﹣),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36×(﹣),=36×,=20;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先求出甲数比乙数少两数和的几分之几,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8.把600本书按3:5分给五、六年级,六年级分到()本.A.150 B.225 C.300 D.37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此题要分配的总量是600本书,是按照五、六年级的本数比为3:5进行分配,先求出五、六年级分得本数的总份数,进一步求出六年级分得的本数占总本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六年级分得的本数,列式解答后再选择即可.解答:解:总份数:3+5=8(份),六年级分得的本数:600×=375(本);答:六年级分到375本.故选:D.点评:此题属于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关键是先弄清要分配的总量是多少,再看此总量是按照什么比例进行分配的,再进一步按照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其中的一个量.9.六一班有学生50人,六二班有学生40人,两个班共植树36棵,要合理分配任务,六一班应植树几棵?正确列式是()A.B.C.D.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压轴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要合理分配任务,也就是按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先求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再求出六一班学生人数占两个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答:解:50+40=90(人),36×=20(棵),答:六一班应植树20棵.故选:C.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只有按两个班的人数的多少进行分配才合理.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10.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差与减数的比是5:3,差是()A.50 B.25 C.1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由于被减数=减数+差,所以根据“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可求出减数和差的和,再由“差与减数的比是5:3,”可找到总数和总份数,即可求出一份.解答:解:(80÷2)÷(5+3)=40÷8=55×5=25故选B点评: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可解答.B档(提升精练)1.把63吨化肥,按4:2: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乡,甲乡比乙乡多分()吨.A.28 B.7C.14 D.21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总数是63吨,总份数是4+2+3,可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根据甲乡比乙乡多(4﹣2)份,即可求出甲乡比乙乡多分的吨数.解答:解:63÷(4+2+3)×(4﹣2)=63÷9×2=7×2=14(吨)答:故选C.点评: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再求出一份是多少.2.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5,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270 B.135 C.54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先求出长与宽的总份数,再求出长与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分别求出长与宽,进一步求出面积.解答:解:长与宽的总份数:3+5=8(份),48÷2×=9(厘米),48÷2×=15(厘米).面积:9×15=135(平方厘米).答:面积是135平方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0厘米,相邻两条边长度的比是2: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A.60厘米B.48厘米C.30厘米D.24厘米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相邻两条边长度的比是2:1”,根据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腰的长度大于底的长度,即:腰的长度:底的长度=2:1;这样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了2+2+1=5(份),底占其中的1份,底是周长的;知道周长求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20×,=120×,=24(厘米);即:三角形的底是24厘米.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先根据三角形边的关系确定腰和底的比,再求出周长的总份数,最后求底的长度.4.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2:2:5,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分类.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比例求出这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根据角的度数判断是什么样的三角形.解答:解:总份数:2+2+5=9(份);这三个角的最大角是:180°×=100°;100°>90°;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5.甲、乙、丙三人储蓄钱数的比是1:2:3,他们储蓄钱数的平均数是50元,乙储蓄了()元.A.50 B.100 C.15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压轴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甲乙丙三人储蓄钱数之比是1:2:3”,求得甲乙丙储蓄钱数的总份数,再求得乙储蓄的钱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他们储蓄钱数的平均数是50元”,求得三人储蓄的总钱数;最后求得乙储蓄的钱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甲乙丙储蓄钱数的总份数:1+2+3=6(份);三人储蓄的总钱数:50×3=150(元);乙储蓄的钱数:150×=50(元).答:乙储蓄了50元.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三个数的比,三个数的和,求其中的一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6.把126吨化肥,按4:3:2分配给甲、乙、丙三个村,甲村比丙村多分化肥()吨.A.14 B.28 C.42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总数是126吨,总份数是4+3+2,可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根据甲村比丙村多(4﹣2)份,即可求出甲村比丙村多分的吨数.解答:解:126÷(4+3+2)×(4﹣2)=126÷9×2=28(吨)答:甲村比丙村多分化肥28吨.故选:B.点评: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再求出一份是多少,进而解决问题.7.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300,甲数为120,乙数和丙数的比是5:4,丙数是()A.180 B.100 C.8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分析:乙数和丙数的比是5:4,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可知:丙数就占乙丙两数和,乙丙两数的和是(300﹣120).据此解答.解答:解:(300﹣120)×,=180×,=80.答:丙数是80.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丙占乙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乙丙两数的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8.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结果A做了6天,B 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0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若按天数计算劳务费,则这480元中A应该分()元.A.180 B.192 C.200 D.32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他们一共做了6+5+4+1=16天,那么平均算下来,16÷4=4天,一个人就要做四天,但D做了一天因事请假,他做了一天,就少做了3天,则A多做了6﹣4=2天,B多做了一天,那么那48元是给多做天数的报酬,一共多做了3天,就用报酬费480÷3=160元,一天就要给160元,A多做了2天,就用160×2=320元即可解决.解答:解:一共做的天数:6+5+4+1=16(天)平均每人做的天数:16÷4=4(天)A多做的天数:6﹣4=2(天)B多做的天数:5﹣4=1(天)一共多做的天数:2+1=3(天)A应得480÷3×2=320(元),答:这480元应分给A320元.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共做的天数,从而知道平均每人要做的天数,再求出A多做了几天,就把D少做3天的酬劳平均分成3份,即可求出.9.已知A+B=80,A:B=3:5,则A、B分别是()A.30、48 B.50、30 C.30、5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首先求得A、B两数的总份数,再分别求得A、B所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A、B两个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总份数:3+5=8(份),数A:80×=30,数B:80×=50,或80﹣30=50.答:则A是30,B是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与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10.绿化队准备植树96棵,按7:8:9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小组.甲组应植树()棵.A.36 B.32 C.28 D.2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得:甲组植树的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把植树总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7+8+9=24,96×=28(棵);答:甲组应植树28棵;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C档(跨越导练)1.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和是132,约分后为,原分数是()A.B.C.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压轴题.分析:解答此题先求分子和分母的和的总份数,再求1份是多少,然后求分子和分母分别是多少,最后写出这个分数.解答:解:总份数:4+7=11(份),一份:132÷11=12,分子:4×12=48,分母:7×12=84.即:这个分数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解答此题先求分子、分母和的总份数,再求其中的1份是多少,最后求分子、分母分别是多少.2.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50,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分数的值是,原来的分数是()A.B.C.D.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这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减去5之后,所得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为(50﹣5﹣5)40.因为所得分数的值是,根据比例分配,则:所得分数的分子为:40×=16,分母为:40×=24.故:原分数为:=.解答:解:(50﹣5﹣5)×,=40×,=16;40×,=24.,=.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所得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重点是根据比例分配,求出所得现在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占和的几分之几.3.把1些树苗按2:3:5分配给一班、二班、三班的学生去种植,一班比三班的树苗少()%.A.60 B.40 C.2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用一班比三班少的份数除以三班的份数,就是一班比三班少百分之几.据此解答.解答:解:(5﹣2)÷5,=3÷5,=60%.答:一班比三班的树苗少60%.故选:A.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解答.4.某电器商店有180台电视机,彩电与黑白电视的台数比是5:4,彩电有()台.A.50 B.100 C.8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彩电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有乘法解答.解答:解:180×=100(台);答:彩电有100台.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及解答规律,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5.一种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比是2:3,现加入甲糖120千克,乙糖40千克,得到混合糖660千克,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比是()A.15:16 B.16:17 C.16:15 D.15:17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意义.分析:根据题意“现加入甲糖120千克,乙糖40千克,得到混合糖660千克”得到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和:660﹣(120+40)=500克,再根据题意求得甲、乙两种糖的总份数,然后分别求得甲、乙两种糖各占总分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分别求得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质量,用原来两种糖的质量分别加上加入糖的质量,求出新混合糖种甲乙两种糖分别是多少,再求比并化简,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和:660﹣(120+40),=660﹣160,=500(千克),总分数:2+3=5(份),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质量分别是:500×=200(千克),600×=300(千克),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质量分别是:200+120=320(千克),300+40=340(千克),新混合糖甲、乙两种糖的比:320:340,=(320÷20):(340÷20),=16:17.答: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的比16:17.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和两个数的和,在这里需根据题意求这两个数得和,用现在糖的质量减去加入糖的质量,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甲、乙两数的比是3:4,丙比甲少3,甲是()A.24 B.18 C.1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可求出三个数的和为57,再根据“丙比甲少3”,可假设丙和甲一样也占3份,那么三个数的和就成为(57+3),先求出三个数的总份数,再求出甲数占三个数和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甲数的数值即可.解答:解:三个数的和:19×3=57,丙和甲一样也占3份时,三个数的和为:57+3=60,总份数:3+4+3=10(份),甲数为:60×=18;答:甲数是18.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考查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解决此题关键是把丙和甲看的一样多,都占3份时,三个数的和是多少,作为要分配的总量,进而按照3:4:3进行分配,再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答.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8厘米,其中两条边的比是2:5,腰为24或45厘米B.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爸爸买了100张这种彩票,爸爸一定会有1次中奖C.相关联的两个量X、Y,Y=X,那么Y和X成正比例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专题:比和比例;比和比例应用题;可能性.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可知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2:5:5,不会是2:2:5,按比例分配求出腰即可判断;(2)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属于不确定事件,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买了100张彩票只能说明比买1张的中奖的可能性大;(3)由Y=X,变式可得出=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作出判断.解答:解:A.因为: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所以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2:5:5,108×=45(厘米),因此腰为24厘米不对;B.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买100张彩票一定有1张中奖的说法错误.C.Y=X,=4,比值一定,所以Y和X成正比例,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比例的意义等知识.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个锐角三角形B.国际儿童节和国庆节都在大月C.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D.在生活中,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方向.专题:综合判断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按比例分配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即可判断;(2)知道一年中1、3、5、7、8、10、12是大月,再知道儿童节和国庆节在哪个月,即可得解;(3)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即可判断;(4)物体位置对于某一观察点来说,是由一定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的,只知道方向或距离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判断即可.解答:解;A.180×=90°,所以是直角三角形而不是锐角三角形;B.国际儿童节是6月1日,国庆节是10月1日,6月是小月,10月是大月,所以国际儿童节和国庆节都在大月错误;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是正确的;D.对于某一观察点来说,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平行线的定义,一年中哪些是大月和小月,节日的日期,以及要确定一物体的位置,必须知道方向和距离.9.甲、乙、丙三人的平均体重是50千克,他们的体重的比是4:3:3,甲的体重是()A.50×3×B.50×C.50×D.50×3×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三人的总体重为50×3=150(千克),甲的体重占三人总体重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即可.解答:解:甲的体重是:50×3×;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量,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用按比例分配解答.10.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化合而成的,72千克水中,含氢和氧各()A.1千克,71千克B.8千克,64千克C.9千克,63千克D.63千克,9千克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因为氢和氧按1:8化合成水,氢占水的,氧占水的,然后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72×=8(千克)72×=64(千克);答:含氢和氧分别有8千克、64千克;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氢和氧各占水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列式解答.。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如下:
按比例分配必须具有两个条件才能进分配。
一是分配的总数施荡番;二是分配的比。
这个比可以是人数比,也可以是面积比,还可以是投资的比等等。
这里的分配总数是这些比所代表的实沟珠际数量的总和。
按人数比分配:例如:六年级共有1800本图书要按人数分给六年级三个班,六一班有60人,六二班有55人,六三班压边有65人,问六年级三个班每班应分得图书多少本?
分析:分配总数:1800本图书;分配的比即三个班的人数比=60:55:65每人应分得的图书本数:1800÷(60+55+65)=1800÷180=10(本)六一班:10×60=600(本)六二班:10×55=550(本)六三班:10×65=650(本)
答:六一班应分得图书600本,六二班应分得图书550本,六三班应分得图书650本。
按面积比分配一块菜地的总面积是200平方米,其中的五分之一用来种西红柿,其余的按3:5分别种黄瓜和豆角,问种黄瓜和豆角的面积分别有多少平方米?
分析:黄瓜与豆角的面积比为3:5,即分配的比是3:5,下面我们只要找出黄瓜与豆角的面积总和,就可以按比例分配了。
注意这里的200平方米并不是分配的总数,并不是黄瓜与豆角的面积和,需要拿200平方米减去种西红柿的面积才是黄瓜与豆角的面积总和。
具体算法同上。
六年级应用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

所谓按比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
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份数。
1.要做560件家具,按人数分配给木工班,木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做多少件?2.用60厘米长的铜线围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
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3.食堂按照2:3:5制作红豆、莲蓉、枣泥月饼96公斤,三种月饼各有多少公斤?4.钢厂三月份计划产钢6400吨,上半月完成的与计划总量比是3:4,下半月完成了计划的60%,实际三月份月生产多少吨钢材?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5.工厂做一批零件,按7:3:2分给了一、二、三车间,结果二车间比一车间少做36个,工厂共做多少个零件??6.清洁剂和水配成清洗液,清洁剂与水的比是1:24,现有清洁剂4千克,要和多少千克水混合?7.养鱼池里鲤鱼和鲫鱼的条数比是7:5,鲤鱼条数是250条,养鱼池中共有多少条鱼?8.文明号、和谐号两列火车分别从相距306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4.5小时后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8:9,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9.做一个长、宽、高的比是3:2:1的长方体铁框架箱子,铁条长度为24米,忽略箱壁厚度,箱子的容积是多少?10.漂流时,每7名游客配备1位救生员,目测共有72人,其中有多少名游客?多少名救生员?11.800平方米大棚种2/5黄瓜,剩下的按2︰1的面积比种辣椒和茄子,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12.按5:2的长宽比制作一个长方形框架,56cm的铁丝制作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1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比是3︰4︰5。
三边之和是96cm,这个三角形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1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1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1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9︰5︰4,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17.用48cm铁丝围成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8.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
《按比例分配问题》优质课PPT课件(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大象最近开办了一家公司,小猪、小狗、 狐狸因工作努力,大象决定拿出一笔钱, 按4︰5︰6奖赏给小猪、小狗、狐狸。 正当小猪、小狗想着自己拿钱的份数时, 狐狸眼珠一转,说道:“各位,为了计算 简单一点,我们每人去掉自己三份的钱, 按 1︰2︰3来分这笔钱,怎么样?反正大家也 没任何损失。” • 同学们,你们觉得狐狸说得有道理吗?
35:31:24
• 一个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 边形皮围成的,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的比是3:5, 两种颜色的皮各有多少块?
挑战第二关:
左边的圆表示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90分.红色部分表示足 球比赛已经进行的时间.先估计比赛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 时间的比,再算出这场比赛大约还剩多少分.
挑战第三关:
某单位将这些奖金按3:2:1分 发给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 ,红 色和黄色各应涂多少格?
1,你是怎么理解“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 3:2”这句话的?
2,算一算红色方格与黄色方格各应涂多少格?
如果把上图的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 黄、绿三种颜色,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 涂多少格吗?
足球的表面是按照黑色 五边形与白色六边形个 数的比3:5来设计的。
200毫升
医院的一种药水是 按药粉与水重量的 比1:40来配制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工地上的混凝土是按照水泥、 黄沙、石子重量的比2:3:5配 制而成的。
1200元
某单位将这些奖金按3:2:1 分发给一、二、三等奖获得 者。
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
按比例分配问题
执教: 朱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