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
这种理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培养幼儿的潜能和才能。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不同的智能类型上可能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特长。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发掘和培养每个幼儿的个体潜能,不应过分强调某一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的发展。
对于语言智能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绘本、讲故事等方式来拓展他们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身体动觉智能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如手工制作、游戏运动等,来促进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智能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智能。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发展他们的多种智能。
设置角色扮演区域,鼓励幼儿模仿并表演不同角色,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智能和自我智能;通过音乐游戏和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的音乐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还强调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注重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的训练和考核,而对其他智能的培养和评价较少关注。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幼儿在不同智能上的表现和能力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才艺表演等,以充分表现和评价幼儿的多元智能。
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活动,来满足幼儿的各种智能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多元智能理论为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教师应该注重每个幼儿的个体潜能和发展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教学策略,以全面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Multiple IntelligenceTheor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education 2008 guxiaojin
Supervisor**
Abstract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proposed by the famous American psychologist Gardner. In his view, the speech -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and logic - the number of rational intelligent is not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as the core cognitive ability, but in a certain socio-cultural context, the individual to solve the real problems they face and produc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needs an effective product, individual smart structures with multi-dimensional, opennes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is theory implies respect for student differences in concept of students, personalized view of the curriculum, a variety of teaching concept, and diversification of situational evaluation concept, embodied the concept of respect for the dive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education.Learning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第一,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当建立踊跃乐观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
我们对待学生时应当时辰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问题不再是一个学生有多聪慧,而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慧和如何聪慧。
受遗传要素和环境要素的影响,小孩之间很早就表现出兴趣喜好和智能特色的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研究表示,四五岁的小孩在达成需要不同智能共同参加的多项游戏任务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智能特色。
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应当是向小孩供给多种多样的智能活动时机,在充足尊敬小孩发展独到性的同时,保证小孩的全面发展。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领域(不论是相关于自己仍是他人),若有的学生更简单经过音乐来表达,有的学生则更简单经过数学来表达。
我们应当在对学生进行评论的基础上注意发现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发掘和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重申八种智能中的每一种在人类认知构造中均拥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教育应当对不同的智能视同一律。
但它更重申每个人的智能特色是不同样的,强调每个人都应当在充足展现自己智能长项的同时,将自己优势领域的意志质量等迁徙到弱势智能领域中,进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获得发展。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应当着重学生创建能力的培育。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现实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充足利用自己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样实质问题,社会的进步需要个体创建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这两种能力的充足发展,才应当被视作智能的充足发展。
从智能的实质上讲,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建能力,由于它主假如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智能和知识、创建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特别是难题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设计思路供给了存心义的借鉴。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和实践,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设计思路能够归纳为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其二是“经过多元智能来教”。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起首,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当建立积极乐不雅的学生不雅.每个学生都有本身的优势智能,有本身的进修作风和办法.我们对待学生时应当时刻苏醒地熟悉到,每个学生都是多种不合智能不合程度的组合,问题不再是一个学生有多愚蠢,而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愚蠢和如何愚蠢.受遗传身分和情况身分的影响,儿童之间很早就表示出兴致快活爱好和智能特色的不合.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试验研讨标明,四五岁的儿童在完成须要不合智能配合介入的多项游戏义务时,都表示出了不合的智能特色.教导工作者的义务就应当是向儿童供给多种多样的智能活念头会,在充分尊敬儿童成长奇特征的同时,包管儿童的周全成长.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范畴(无论是相对于本身照样他人),若有的学生更轻易经由过程音乐来表达,有的学生则更轻易经由过程数学来表达.我们应当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基本上留意发明他们的优势智能范畴并加以发掘和成长.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八种智能中的每一种在人类认知构造中均具有一致重要的地位,教导应当对不合的智能一视同仁.但它更强调每一小我的智能特色是不一样的,强调每一小我都应当在充分展现本身智能长项的同时,将本身优势范畴的意志品德等迁徙到弱势智能范畴中,从而使本身的弱势智能范畴得到成长.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知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创造才能的造就.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实际生涯须要每小我都充分应用自身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社会的提高须要个别创造出社会须要的物资产品和精力产品,这两种才能的充分成长,才应当被视作智能的充分成长.从智能的本质上讲,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也是一种创造才能,因为它主如果分解应用多方面的智能和常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生涯中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特殊是难题的才能.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挑衅传统的课程设计思绪并形成新的.有时期特色的课程设计思绪供给了有意义的借鉴.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和实践,有时期特色的课程设计思绪可以归纳分解为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其二是“经由过程多元智能来教”.。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你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认为每个人有多种智能类型的理论。
在小学教育中,了解和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言智能让我们来谈谈语言智能。
对于具有语言智能的学生,可以通过编写故事、朗诵诗歌、进行辩论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学习。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数学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是另一种重要的智能类型。
这类学生擅长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思维拓展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视觉空间智能除此之外,还有视觉空间智能。
这种智能类型的学生对图像和空间有较强的认知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视觉展示、手工制作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音乐智能音乐智能也是一种常见的智能类型。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培养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和协作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音乐会、合唱团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快乐和成就。
多元智能综合运用在小学教育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灵活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性化、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为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只有深入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打破单一教学模式,为每个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学习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每个孩子的未来铺平道路!多元智能理论为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充分应用该理论,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一大创新突破。
“多元智能理论”的借鉴及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的借鉴及启示导读:应重视培养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幼儿各自的潜能优势,让每一位幼儿都认为“我也行,我也棒”。
才能在富有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某个社会重视的产品的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孩子拥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空间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项智能。
儿童都是具有不同发展潜质的平等个体,没有好差之分。
没有人是全能的,也没有人是无能的。
正常的人都具有多元智能,但有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之分。
智慧大厦不是只有一扇门,通向智慧大厦的路是多条的,总有一条适合“你”的发展。
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教育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幼儿教育发展开拓了空间,也为教师评估孩子能力提出了挑战。
具体来说,加德纳的智能新概念为幼儿园教师的观念起到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一.教师要树立在“智能面前人人平等”的儿童观。
现代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面对千差万别的幼儿,教师要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幼儿的平等对待,需要在强有力的理论背景下形成的深刻观念予以支持,让教师充满信心地面对每一个幼儿。
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意义表现为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虽然并非每一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有一方面是最佳的,并且每个人的最佳智能单元是平等的。
这促使教师要走出以片面的、单一的标准评价幼儿的误区,开始以多元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幼儿,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和信任每一个幼儿。
多元智能理论又指出,人的智力是一种潜能,每个人都具备多元的潜能,都具有可挖掘的创造潜力。
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使我们达成了共识:幼儿园里没“笨孩子,他们是各具智力特点,有不同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幼苗的汇集。
我们要相信“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只要教师运用适宜的方法去开发幼儿的潜能,幼儿将不断进步与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学习体会范文(二篇)

多元智能理论学习体会范文导语: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它指出一个人的智力不仅仅是通过学习和智力测验来衡量的,而是通过多个智能领域的表现来综合评估的。
在我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体会,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对个人认知的影响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不过在不同的智能领域中表现出的程度和优劣不同。
人们往往倾向于将智力等同于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智能的发展。
而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优势,只要发展合适的智能,就能在相关领域有所表现。
例如,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我认识到自己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天赋。
在学习过程中,我主动参加了音乐俱乐部,并参与了一些音乐表演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与音乐相关的智能在自己身上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的音乐知识和表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让我更加自信,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有所斩获。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仅对个人认知有影响,对教育实践也有很大的启示。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忽视了其他智能的培养。
然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因此应该针对不同智能领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应用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多个智能领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智能领域中得到发展。
例如,在语言智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读书、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音乐智能方面,可以组织音乐活动和合唱团等让学生发展音乐才能。
同时,多元智能理论还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多个智能领域,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发挥自己的潜能。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并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引言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育的关键,而孩子的多元智能是每个孩子所特有的,教育者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多元智能特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认知模型,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特长和优势,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本文将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以及其在实际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智能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智能。
加德纳最初提出了7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智能。
后来,加德纳又在其书籍《智能的形式》中提出了两种新型的智能,包括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颠覆了传统的“智力只有一种”的观念,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
第二部分: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1. 个性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具有多种智能,且各种智能在不同孩子身上的表现有所不同。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多元智能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潜能。
对于具有音乐智能的孩子,教育者可以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其兴趣和能力;对于具有人际智能的孩子,教育者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来培养其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多元智能融合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不同类型智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融合,教育者应该设计多元智能融合的教学活动,促进孩子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
通过课堂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数学智能和空间智能;通过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和视觉艺术智能;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人际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融合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各种智能,并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3. 尊重个体差异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尊重个体差异,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特点,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多元智能特点,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 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等七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 es)。
这一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对当前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
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判断一个人的智力,要看这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
他还强调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
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要素加德纳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
这七种要素是:(1)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能,指有效利用数学进行推理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能,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4)肢体——运觉智能,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
(5)音乐——节奏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6)交流——交际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7)自知——自省智能,指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1)注重整体性。
加德纳认为,这七种智能因素同等重要,因而他呼吁对这七种智能给予同等注重力。
(2)强调差异性。
尽管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能,但由于受各种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这就是智能的差异性。
(3)突出实践性。
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拥有一系列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特别是难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加德纳把智力作为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4)重视开发性。
人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而帮助每个人彻底地开发他的潜在能力,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能够以精确的方法来描述每个人智能的演变。
学校教育应是开发智能的教育,其宗旨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促进其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七种智力,只是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
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
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这样的学生观一日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这正是新课程对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是每一个方面齐头并进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呈现发展的优势方面,并形成发展领域的不同的组合,在各个领域全面地得到发展的同时,各领域在发展水平、速率上又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领域在学生整体的发展中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这就是学生的和谐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学生发展的潜能。
根据这一思想,可以完善和重构关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因此,和谐发展应该是现代教育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尺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正的。
不能把评价变成威胁人的东西,任何时候评价都不可变为贬低个性的手段。
他说:“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惟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如果在教师看来,他只是一种头脑里被填塞知识的生物,他就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某一领域成为主宰者……那么,所谓的人就是不可思议的。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传统的智力观是十分狭隘的,它过于注重人的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而忽视人的其他方面,譬如:人际交往、音乐、肢体动作、空间感知等等,而我们的传统考试往往是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不能提出预测。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表现在各个方面的,如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以空间智能为例,空间智能发达的人对于空间的认识是十分准确的,对于色彩、形状、线条等等非常敏感。
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也特别丰富。
在人群中这些人的表现为:化装师、建筑师、设计师、摄影师、画家等,这些人的数学或者语言的智能或许不是太好,甚至是糟糕,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的这种空间智能的表现。
再比如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人,我们在穿打扮着方面一经这些人的指点,顿然生辉添色不少,这也是一种智能的体现。
二、“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引入,使我们找到一条解决素质教育问题的途径,我们要转变观念,更新做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能。
它们是:1.语言语言智能,就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表现能力。
这种能力在诗人、作家和演说家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2.数学逻辑智能,就是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能力。
3.空间智能,就是有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筑设计师、画家等等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间智能的例子。
4.音乐智能,从事音乐创作、演奏、舞蹈和其他舞台表演的人,通常在这方面比较突出。
5.身体运动智能,是运用整个身体或者者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者制造产品的能力。
舞蹈家、体育运动员、外科医生、手工艺大师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6.人际关系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
教育家、心理医生、政治家、推销员等等具有这方面长处。
7.自我认知智能,这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的灵魂活动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
由于这种智能的隐私性,如果观察者想探知的话,需要有来自语言、音乐家者是便于显现自己的自我认知智能的人。
这七种智能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它们在人类智能结构中绝对是平等的。
每个人拥有这七种智能中的若干种,但是可能没有谁能够拥有这七种智能的全部。
正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智能的不同,构成了人与人的差异,也构成了人类的社会的丰富性。
每个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和智能结构,就是一个人的特异之处,就是他的特殊禀赋或者叫做天性,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画,讽刺教育工作者总是用单一标准要求学生,就像园丁拿着剪刀翦切冬青一样,老师常常就是这样把学生剪切得整齐划一。
过去我们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从思想情感上强调学生的独特个性,也就是说,我们所理解的尊重个性很大程度是强调对学生人格个性的尊重。
可是,霍华德·加德纳关于多元智能的研究成果公布以后,我们就应该逐渐意识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不仅是一个有关人格尊严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和有关大脑结构的生理学问题,一个人的长处在于运动智能,我们却要求他非得学好几何学不可,另和个人的长处在于音乐智能,我们却要求他写出一流文章成为一个杰出的作家,这样的要求不但没有道理,还是十足的无知。
我们既然不要求一棵杨树成柳树,不要求一棵松树长成柏树,为什么竟然会要求一个长于交际的学生一寂要成为冥思苦想的哲学爱,要求一个长于情绪体验和感情表达的写作者在化学考卷上答出一百分呢?同样的道理,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按照他自己固有天性和禀赋发展自己,展现自己,外力不应该给予与他的天性、禀赋和意愿相抵触的干预。
多元只能理论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这样的启示:1.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潜力每个人都有成材的潜力,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
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或许在这学习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之所以说他不好,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只盯着他的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忽略了其他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
2.教学应该到着眼于学生的多方面智能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有差异的。
快慢不同,深浅不同,多少的不同。
教师的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多方面智能。
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改变教师固有不变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方法。
在教学的形式方面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把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过程中,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的进步。
3.评价学生应该看到到学生的多方面智能我们过去的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我们的评价方式——考试,也是仅仅考察学生的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智能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也就形成了我们平常在教学中的误区,认为语文数学学好了就什么也好了,仿佛语文、数学就是人的智能的全部,这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智能观。
所以我们应该克服这种观念,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纵向看,还要横向找,争取给学生一个另他自己满意的评价。
几乎所有的老师和父母者认为,孩子在学校没有考上高分,没有将自己的名字排在分数榜的前几名, ?是孩子努力的程度不够,也就是说,认为这是由孩子的主观因素造成的。
在对霍·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有了一点了解之后,我们终于明白,尽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学校是头名状元,可是,真正能够考上高分的,只有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充分发达的学生。
只有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才有希望达到期望的分数。
对于在这两种智能上不够发达或者很不发达的学生来说,你成为考分尖子的愿望再强烈,你付出的努力再大,即使是拼上小命一条,你也绝对不可能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