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机肥标准
有机肥生产质量标准

有机肥生产质量标准
有机肥是一种生产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较高的农
产品。
因此,有机肥生产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材料要求
1. 原材料必须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废弃物和草料,不能使用
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和草料。
2. 生产原材料必须经过深度分解,不能使用未经分解的原材料。
3. 废弃物和草料的取材要求严格,不能混杂杂草及其他含有农
药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
二、生产工艺要求
1. 生产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有机肥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不得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
2. 生产过程中要重视细节,生产现场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对
产品的污染。
3. 生产过程中应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充分分解,达到国家规定的有机肥标准。
三、产品质量要求
1. 成品有机肥应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并依法取得有机食品生产许可证。
2. 成品有机肥的水分、有机质、总氮、有效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等指标应符合有机肥标准要求。
3. 成品有机肥应无臭味、无杂质、无成活种子或虫卵,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四、贮存和包装要求
1. 成品有机肥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应防止与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2. 贮存场地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受潮、淋雨。
3. 包装材料应具备防潮、防水、防腐、透气性能。
制订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生产质量标准,对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的水平,相信有机肥生产企业会认真落实这些标准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
有机肥执行标准

有机肥执行标准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由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经过腐烂发酵而成,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对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制定了有机肥执行标准,以下是具体内容:一、原料选择。
有机肥的原料应当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动植物残体和排泄物,不得使用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废弃物料。
同时,应当对原料进行堆肥处理,确保其腐熟成熟,杀死病菌和虫卵,保证有机肥的安全性。
二、生产工艺。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原料处理、堆肥发酵、翻堆通风、成品脱水等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注意控制堆肥温度和湿度,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营养物质的释放,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产品质量。
有机肥的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等指标。
同时,应当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有机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当及时淘汰和处理,防止对土壤和作物造成负面影响。
四、使用方法。
有机肥的使用方法应当科学合理,根据土壤和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施用。
在施用过程中,应当注意控制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施用和连续施用,防止土壤和水体污染。
同时,应当注意施肥时间和方式,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五、管理措施。
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生产企业和农户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其生产和使用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能力。
同时,应当加强对有机肥市场的监测和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宣传教育。
有机肥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当加强,提高农民和消费者对有机肥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应当加强对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的科普宣传,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有机肥执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有机肥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机肥 标准

有机肥标准
有机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了生物-有机物相互作用原理,通过生化变化、微生物代谢等过程,以动植残体、禽畜粪便、菌渣、油菜渣、豆渣、木屑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处理和发酵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的使用对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产品营养品质有重要作用。
有机肥的标准是指对有机肥原材料的种类、质量、含量、处理方法、工艺流程、检测方法、产品质量等进行规定和标识。
根据我国《有机肥使用技术规程》(GB/T 23350-2009)的相关规定,有机肥标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机肥原材料的分类和质量等级标准
有机肥原材料主要包括动物粪便、植物残体、菌渣、油菜渣、豆渣、木屑等。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原料的含水率、粪液率等要求是不同的。
比如动物粪便、油菜渣等含水率不得超过60%,豆渣、木屑等含水率不得超过50%。
二、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工艺要求
有机肥的处理方法和工艺要求通常包括原材料的清洗、粉碎、调配比例、在压制或氧化处理、调节水分、发酵、增效剂添加、堆肥、包装等技术要求。
有机肥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环保、清洁、安全的原则,保证生产环节健康无害。
三、有机肥的检测要求
有机肥质量标准包括产品理化指标、生物与环境安全指标、检验检测技术指标等,其中实际含有机质是核心指标。
根据《有机肥使用技术规程》,有机质含量应在25%以上。
综上所述,有机肥标准是推广、促进有机肥生产与使用的重要保障之一。
制定和执行科学规范的有机肥标准,不仅有益于推动我国有机肥生产、改善土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也有助于保障民众的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有机肥检测标准

有机肥检测标准有机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机肥检测标准是保障有机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有机肥检测标准可以有效地指导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有机肥检测标准对于推动我国有机肥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肥检测标准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有机物质分解速率、微生物含量等指标。
其中,有机质含量是评价有机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有机肥的养分含量和肥效。
通常情况下,有机质含量越高的有机肥,其养分含量越丰富,对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的效果也越好。
因此,有机质含量的检测对于评价有机肥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养分含量是评价有机肥肥效的重要指标。
有机肥中的养分含量直接影响着其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效果。
通常情况下,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越高的有机肥,其肥效越好。
因此,对有机肥中养分含量的检测对于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产品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重金属含量是评价有机肥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有机肥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会对土壤和作物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危害。
因此,对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物质分解速率是评价有机肥肥效持久性的重要指标。
有机物质分解速率越高的有机肥,其肥效持久性越好,对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的效果也越持久。
因此,对有机肥中有机物质分解速率的检测对于指导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产品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含量是评价有机肥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
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含量对于其生物活性和肥效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有机肥中微生物含量的检测对于评价有机肥的质量和指导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有机肥检测标准是保障有机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立科学合理的有机肥检测标准对于推动我国有机肥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能够加强有机肥检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我国有机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有机肥施肥标准

有机肥施肥标准有机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肥料,其施肥标准是保证农作物获得充足养分的重要指导。
本文将探讨有机肥的施肥标准,旨在为农民朋友提供合理使用有机肥的指导,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一、施肥量1. 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施用有机肥的第一步是了解耕层土壤的养分含量。
通过土壤检测,农民可以了解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确定施肥量,避免过度或不足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2.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合理施肥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产量需求确定施肥量。
一般来说,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高低顺序为氮>磷>钾,但具体施肥比例仍需根据作物类型和生长阶段来确定。
二、施肥时间1. 秋季施肥:秋季是有机肥施用的重要时机之一。
适当选择秋季施肥,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养分,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一般在冬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生长季节结束后,可以进行秋季施肥。
2. 春季施肥:春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需求养分较多的时期。
在播种前或新叶生长期进行春季施肥,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作物的早期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
三、施肥方法1. 基肥施用:有机肥的基肥施用是指将有机肥在耕作前或整地时充分混入土壤中。
基肥施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为作物提供持久的养分供应。
在施用基肥时,应注意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合理选择施肥量和施肥比例。
2. 追肥施用:除了基肥施用外,作物在生长期间还需要补充养分,这就需要进行追肥施用。
追肥施用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或灌溉施肥的方式进行。
在追肥时,应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使用有机肥,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施肥注意事项1. 施肥前准备:在施肥前,应先清除作物残茬和杂草,确保施肥充分接触土壤,提高施肥效果。
同时,应注意有机肥的质量和存放方式,避免受潮发酵或变质。
2. 施肥后管理:施肥后的管理是确保施肥效果的关键。
应留意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进行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帮助作物充分吸收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
有机肥检测标准

有机肥检测标准有机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有机肥的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有机肥的检测标准是保障有机肥质量的重要依据,下面就有机肥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观检测。
有机肥外观检测是通过观察有机肥的颜色、气味、杂质等外在特征来判断有机肥的质量。
合格的有机肥应该呈现出黑褐色或者深褐色,气味应该是淡淡的腐烂味,不应该有异味或者刺鼻的气味,同时不应该有大量杂质。
二、理化指标检测。
有机肥的理化指标检测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
有机质含量是有机肥的重要指标之一,合格的有机肥应该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应该在30%以上。
全氮含量是有机肥中的重要养分之一,合格的有机肥应该有较高的全氮含量,一般应该在2%以上。
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是有机肥中的重要微量元素,合格的有机肥应该有适当的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三、微生物检测。
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含量是影响有机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合格的有机肥应该有适量的益生菌含量,同时不应该含有有害微生物。
微生物检测可以通过培养基培养和PCR技术检测,以确保有机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符合标准要求。
四、重金属检测。
有机肥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影响有机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合格的有机肥应该重金属含量低,不应该含有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检测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进行检测,以确保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有机认证。
有机认证是对有机肥质量的一种权威认证,合格的有机肥应该经过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
有机认证主要包括有机原料的来源、生产过程的监管、质量指标的检测等,通过有机认证可以确保有机肥的质量符合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要求。
综上所述,有机肥的检测标准是保障有机肥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外观检测、理化指标检测、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和有机认证等多种手段可以确保有机肥的质量。
有机肥检测标准

有机肥检测标准有机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有机肥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有机肥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观检测。
有机肥的外观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其质量。
一般来说,优质的有机肥外观应呈黑褐色或者深褐色,有机质含量高,质地松散,有机质颗粒饱满,无杂质,无异味。
而劣质的有机肥外观往往呈现灰白色或者浅黄色,有机质含量低,质地较硬,有机质颗粒不饱满,含有大量杂质,且有异味。
二、氮、磷、钾含量检测。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三大养分元素,也是有机肥的主要养分成分。
因此,检测有机肥的氮、磷、钾含量是评价其肥效的重要指标。
氮含量是有机肥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氮的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有机肥的肥效。
磷和钾是植物的生长发育必需元素,也是有机肥中的重要养分。
因此,检测有机肥的氮、磷、钾含量是评价其肥效的重要指标。
三、重金属含量检测。
有机肥中的重金属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重金属对于土壤和植物来说是有害的,过量的重金属会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在有机肥的检测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四、微生物含量检测。
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含量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微生物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有机肥中微生物含量的检测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五、其他检测指标。
除了上述几项主要指标外,有机肥的检测还应包括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PH值等指标的检测。
这些指标的检测对于评价有机肥的质量和肥效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有机肥的检测标准涉及到外观、氮、磷、钾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准确地检测这些指标,才能真正评价有机肥的质量和肥效。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有机肥检测标准,对于提高有机肥的质量,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机肥的标准

有机肥的标准有机肥是一种天然有机物质,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
有机肥的标准是指有机肥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符合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有机肥的标准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有机肥的原料、生产工艺、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方面介绍有机肥的标准。
首先,有机肥的原料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动物粪便、植物秸秆、菌渣等。
这些原料在使用前应经过腐熟发酵处理,以确保其中的有机物质充分分解,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
同时,有机肥的原料中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其次,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也是有机肥标准的重要内容。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应包括原料的配比、堆肥的温度、湿度、通风等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堆肥的温度,保证有机物质的充分分解,同时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另外,有机肥的理化指标也是有机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机肥的理化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这些指标反映了有机肥的养分含量和养分释放速度,对于评价有机肥的肥效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有机肥的微生物指标也是有机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对于土壤的改良和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有机肥中应含有丰富的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磷解菌、钾解菌等,同时不含有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
总的来说,有机肥的标准涉及到有机肥的原料、生产工艺、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有机肥的标准生产和使用,才能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有机肥的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重视和遵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有机肥料标准号:NY 525—2002 标准名称:有机肥料*标准分类:农业土壤化肥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副产品资源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绿肥、农家肥和其他农民自积自造的有机粪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8172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T8576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GB18382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又适用于本标准。
有机肥料organicfertilizer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合碳物料。
4 要求4.1 外观;有机肥料为褐色或灰褐色,粒状或粉状,无机械杂质,无恶臭。
4.2 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有机肥料的技术指标项目指标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30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以干基计)/(%)≥ 4.0水分(游离水)含量/(%)≤20酸碱度pH 5.5-8.04.3 有机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死亡率和大肠杆菌值指标应符合GB8172的要求。
5 试验方法本标准中所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
所列试剂,除注明外,均指分析纯试剂。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按GB/T601规定制备。
5.1 外观目视、鼻嗅测定。
5.2 有机质含量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5.2.1 方法原理用定量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在加热条件下,使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碳氧化,多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同时以二氧化硅为添加物作空白试验。
根据氧化前后氧化剂消耗量,计算有机碳含量,乘以系数1.724,为有机质含量。
5.2.2 仪器、设备通常实验室用仪器设备。
5.2.3 试剂及制备5.2.3.1 二氧化硅:粉末状。
5.2.3.2 浓硫酸(ρ1.84)。
5.2.3.3 重铬酸钾(K2Cr2O7)标准溶液:c[1/6(K2Cr2O7)]=1mol/L。
称取经过130℃烘3h-4h的重铬酸钾(分析纯)49.031g,溶解于400mL水中,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客至1L,摇匀备用。
5.2.3.4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1mol/L。
取c[1/6(K2Cr2O7)]=1mol/mL,标准溶液(5.2.3.3)100L加水稀释定容至1L,摇匀备用。
5.2.3.5 硫酸亚铁(FeSO4)标准溶液:c(FeSO4)=0 2mol/L。
称取(FeSO4·7H2O)(分析纯)55 6g,加水和c(1/2H2SO4)=6mol/L的硫酸30mL 溶解,稀释定容到1L,摇匀备用。
此溶液的准确浓度以0.1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2.3.4)标定,现用现标定。
c(FeSO4)=0.2mol/L标准溶液的标定:吸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2.3.4)20.00mL加入150mL三角瓶中,加浓硫酸(5.2.3.2)3mL-5mL和2滴-3滴邻啡口罗啉指示剂(5.2.3.6),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5.2.3.5)滴定。
根据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时的消耗量按式(1)计算其准确浓度c:c1×V1c= (1)V2式中:c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1———吸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5.2.3.6 邻啡口罗啉指示剂:称取硫酸亚铁(分析纯)0.695g和邻啡口罗啉(分析纯)1.485g溶于100mL水中,摇匀备用。
5.2.4 测定步骤称取过Φ0.5mm筛的风干试样0.3g-0.5g(精确至0.0001g),置于500mL的三角瓶中,准确加入1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2.3.3)30.00mL,充分摇匀后加浓硫酸60mL,缓缓摇动1min,加一弯颈小漏斗,置于沸水中保温30min,每隔约5min摇动一次。
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水冲洗小漏斗,洗液承接于三角瓶中。
取下三角瓶,将反应物无损转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吸取50mL溶液于250mL三角瓶内,加水约100mL,加2-3滴邻啡口罗啉指示剂(5.2.3.6),用0.2mol/L硫酸亚铁标准溶液(5.2.3.5)滴定近终点时,溶液由绿色变成暗绿色,再逐滴加入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直至生成砖红色为止。
同时称取0.2g(精确至0.001g)二氧化硅(5.2.3.1)代替试样,按照相同分析步骤,使用同样的试剂,进行空白验。
如果滴定试样所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用量不到空白试验所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用量的三分之一时,则应减少称样量,重新测定。
5.2.4 分析结果的表述肥料有机质含量以肥料的质量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c×(V0-V)×0.003×1.724有机质(%)= ×100 (2)m×(1-X0)×D式中:c———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0———空白试验时,使用硫酸亚铁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测定时,使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0.003———四分之一碳原子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1.724———由有机碳换算为有机质的系数;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X0———风干试样的含水量;D———稀释倍数:50/250。
5.2.6 允许差5.2.6.1 取平行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
5.2.6.2 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应符合表2要求。
表2有机质/(%)绝对差值/(%)<30 0.630-45 0.8>45 1.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符合表3要求。
表3有机质/(%)绝对差值/(%)<30 1.030-45 1.5>45 2.05.3 全氮含量测定5.3.1 方法原理有机肥料中的有机氮经硫酸-过氧化氢消煮,转化为铵态氮。
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样品中全氮含量。
5.3.2 试剂5.3.2.1 硫酸(ρ1.84)。
5.3.2.2 30%过氧化氢。
5.3.2.3 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40%的溶液。
称取40g氢氧化钠(化学纯)溶于100mL水中。
5.3.2.4 硼酸:质量浓度为2%的溶液。
称取2g硼酸溶于100mL约60℃热水中,冷却,用稀碱在酸度计上调节溶液pH=4 5。
5.3.2.5 定氮混合指示剂:称取0.5g溴甲酚绿和0.1g甲基红溶于100mL95%乙醇中。
5.3.2.6 硫酸[c(1/2H2SO4)=0.05mol/L]或盐酸[c(HCl)=0.05mol/L]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按照GB/T601进行。
5.3.3 仪器、设备通常实验室用仪器设备和定氮蒸馏装置。
5.3.4 分析步骤5.3.4.1 试样溶液制备称取过φ0.5mm筛的风干试样0.5g(精确至0.0001g),置于开氏烧瓶底部,用少量水冲洗沾附在瓶壁上的试样,加5.0mL硫酸(5.3.2.1)和1.5mL过氧化氢(5.3.2.2),小心匀,瓶口放一弯颈小漏斗,放置过夜。
在可调电炉上缓慢升温至硫酸冒烟,取下,稍冷后加15滴过氧化氢,轻轻摇动开氏烧瓶,加热10min,取下,稍冷后分次再加5-10滴过氧化氢并分次消煮,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淡黄色清液后,继续加热10min,除尽剩余的过氧化氢。
取下稍冷,小心加水至20mL-30mL,加热至沸。
取下冷却,用少量水冲洗弯颈小漏斗,洗液收入原开氏烧瓶中。
将消煮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静置澄清或用无磷滤纸干过滤到具塞三角瓶中,备用。
5.3.4.2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试剂用量和操作同5.3.4.1。
5.3.4.3 测定5.3.4.3.1 蒸馏前检查蒸馏装置是否漏气,并进行空蒸馏清洗管道。
5.3.4.3.2 吸取消煮清液50.0mL于蒸馏瓶内,加入200mL水。
于250mL三角瓶加入10mL硼酸溶液(5.3.2.4)和5滴混合指示剂(5.3.2.5)承接于冷凝管下端,管口插入硼酸液面中。
由筒型漏斗向蒸馏瓶内缓慢加入15mL氢氧化钠溶液(5.3.2.3),关好活塞。
加热蒸馏,待馏出液体积约100mL,即可停止蒸馏。
5.3.4.3.3 用硫酸标准溶液或盐酸标准溶液(5.3.2.6)滴定馏出液,由蓝色刚变至紫红色为终点。
记录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空白测定所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1mL。
5.3.5 分析结果的表述肥料的全氮含量以肥料的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V-V0)×c×0.014×D全氮(N)(%)= ×100 (3)m×(1-X0)式中:V———试液滴定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0———空白滴定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0.014———氮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D———分取倍数,定容体积/分取体积,100/50;m———称取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X0———风干试样的含水量。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两位小数。
5.3.6 允许差5.3.6.1 取两个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3.6.2 两个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差应符合表4要求。
表4氮(N)/(%)允许差/(%)<0.50 <0.020.50-1.00 <0.04>1.00 <0.065.4 全磷含量测定5.4.1 方法原理有机肥料试样采用硫酸和过氧化氢消煮,在一定酸度下,待测液中的磷酸根离子与偏钒酸和钼酸反应形成黄色三元杂多酸。
在一定浓度范围[1mg/L! 20mg/L:磷(P)]内,黄色溶液的吸光度与含磷量呈正比例关系,用分光光度法定量磷。
5.4.2 试剂5.4.2.1 硫酸(ρ1.84)。
5.4.2.2 硝酸。
5.4.2.3 30% 过氧化氢。
5.4.2.4 钒钼酸铵试剂:A液:称取25.0g钼酸铵溶于400mL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