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王维(701年-761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以写山、写水、写田园景色为主题,展示了他独特的人文关怀和自然感悟。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感悟自然之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他以深厚的诗意和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山水、花草、鸟兽等自然元素。
他通过描述自然的外表形态和表达自然的内在情感,传达出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例如,在《山居秋暝》中,王维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他通过描绘空山、明月、清泉、竹、莲等元素,创造出了一幅宁静幽雅的山水田园景色,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
二、融入人文关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他往往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把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相结合,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和生活境况的关怀。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他通过描绘渭城的雨水、柳树的青翠,以及刻画主人公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故团聚的渴望和对远方亲友的思恋之情。
三、追求艺术极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细腻、空灵的笔触为特点,他善于运用意象、景物描写和音韵的表现手法,使诗作更具艺术性和韵味。
例如,在《送别》中,王维以流水为意象,写道:“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他通过描述下马、饮酒、告别的情景,以及运用白云的意象,表达出主人公的深情,使诗作更富于意蕴和艺术性。
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净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也是他对纷扰尘世的回避和内心追求平静的体现。
他通过在山水田园中寻求心灵的舒畅,在大自然中追寻自我。
在《鹿柴》中,王维描写了自己隐居在山林中的景象:“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他通过描绘空山人迹稀少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纷扰尘世的回避,通过返朴归真的方式来追求心灵的安宁和平静。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又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云无雨,空翠湿人衣.前两句写山景,因为是秋天,水落石出,通过一个白字,给人一种明净之感.因为天气寒冷,秋叶稀疏.以红叶与白石互相映衬,构成鲜亮的色调,以稀疏的红叶点缀山景,使山上的景色既不至于太荒凉寂寞,也不是显得过于华艳.后两句则好象是泼墨渲染,诗人以大笔染过一片空翠之色,使之在整个空间形成一种迷蒙之色,无雨之雨,产生一种淡淡的水墨画的效果.在色彩的运用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很好的吸收了绘画的长处,诗人采用多样化,整体化的色彩,把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景色表现出来,使景物跃然纸上,情态飞动。
又如《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诗人在勾勒景物的基础上进而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应用,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一片柳暗花明的图画。
粉红的桃花,花瓣沾着隔夜的雨点,色泽更加柔和可爱;碧绿的翠柳,笼罩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是娇艳迷人。
其整体色彩偏于暖。
还有《川别业》中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染”与“然”字,浓敷出了草色绿之深,桃花红之艳。
诗人还讲究色彩的对比和映衬,如《积雨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
”水田之“绿”与白鹭之“白”,夏木之青与黄鹂之黄作对比。
增强了画面的效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的创造中,同时以诗人的灵犀,画家的慧眼和音乐家的锐耳来捕捉表现自然美的。
他把音响的描写作为山水传神写照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声音成为构成形神逼肖,气韵生动,具有立体感的自然景物形象的要素,将大自然的声音融入作品中,并运用多样化的手法使神奇音响和自然界的美丽景物有机配合,和谐交融。
一个有声有色的意象,一幅幅配着音响的图画使人耳目一新。
如《春中田园作》“屋中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这首诗中,写出了春鸠的鸣叫,燕子的呢喃,伐斧的坎坎,锄头的锵。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王维是中国唐代文学家,他的山水田园诗以其深远的意境和清新的风格而著称。
其创作特点包括:
1. 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常表达了他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展现出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和谐统一。
他借助自然景物静谧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宁静、平和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2. 纵横古今的意境:王维的诗作中常常穿梭于古今之间,他对过去的古代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通过抒发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
3. 抒发人生哲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平凡生活的细节,表达人类对于人生、伦理和道德价值观的追求。
他通过感叹生命的短暂、人世间的变幻以及名利的虚妄,提醒人们要重视当下、珍惜生活。
4. 诗意写实的风格: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以抒情和描写为主,他擅长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方式,将自然风光和情感融为一体。
他善于捕捉自然景观的瞬间美,以及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以细腻的笔触和婉约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以自然与人类内心的融合为主题,玩味古今、抒发人生哲理,并以诗意写实的风格展现出悠远的意境和清新的氛围。
这些特点赋予了他的诗作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渭川田家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1。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解析: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诗的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前文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赏析: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
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1)。
解析: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
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赏析: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景,衬出环境的幽静,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山静,人的心境更静,一种安静、闲适跃然纸上。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王维(701年—761年),字契之,祖籍四川彭州花水口,出生在凉都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现代著名山水画家,被誉为“山水之祖”。
王维以《山居秋暝》闻名于世,是唐代五言古诗之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诗作,为后世无数的山水诗人所奉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极富艺术美,其诗以充满感受力的描绘,娓娓道来深山、远山、古山的美,表达了自然的神韵,及其对于田园景象的赞美。
其中有渔舟唱晚的景象,有秋水如砌的清泉,有碧峰对洗的山峦。
他以逼真的笔墨,如实描写,将所见、所感、所闻都凝练在“字里行间”,使诗文充满立体感——隐句里蕴藉出丰富的哲理美学思想。
其中,王维在《山居秋暝》中运用的四字格律非常巧妙,精彩的表达了山水的秋夜景象,体现出他独特的山水画境:彼立寒空里,灞水落滩,野艇高低隔,翠峰连襟秋,古木无人径,草色共苍苔。
此......描写还有其独特的绘画色彩,篇章上空气清明,弥漫着一股乡土气息,显示出田园人文深邃的意蕴。
总之,王维的田园诗,具有传统中国美学特色,其意境广阔,深刻富有渲泻性,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追求,使其古代的美之艺术在审美上更趋于圆满。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以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首先,他既能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又能细致入微的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
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
如《终南山》,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正像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
其次,他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汉江临眺》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
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像一幅水墨山水画。
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像,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
再次,他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他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如山水小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人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
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特色

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特色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入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话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阔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悠然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不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而其诗尤以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他的此类诗又能给人一种独特的幽静和谐之美,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下面就谈谈他山水田园诗歌的特点。
一、充满了幽静谐和境界,是诗、画、乐的结合。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常是诗、画、乐的结合,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东坡志林》)确实如此,王维以他诗人的独特的审美气质,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来感受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潜心默会大自然,再加上诗人静为至美、至乐的追求,使得诗人笔下的幽静之美千姿百态。
如在写到“空山”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诗中虽然都体现了一种静之美感,但意境却有不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瞑》)表现的是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色调明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表现了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则表达了山的空寂冷清,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
作者正是以一般人不易觉察的敏感,用有声的寂静、有光的幽暗,把握住了自然界中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他们生存的时代最显著的力量――政治――之间,历来有一种紧张状态,遂造成了古代自屈、陶、李、杜以来无数诗人现实生命的缺陷与心理人格的焦虑。
”王维同样也陷入了这种焦虑,但诗人并没有把个人的不幸与国家忧思融会一体,从诗发愤抒情,而是远离尘嚣,寄情山水隐逸林下,是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迹的自然流露。
《终南别业》中“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就流露出诗人的闲情逸致,现实中与诗人同调的不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
王维山居秋暝诗歌艺术特色

王维山居秋暝诗歌艺术特色
王维是唐代诗歌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其代表作《山居秋暝》被誉为“山水田园诗”的典范。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居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交融,具有以下几个诗歌艺术特色:
一、运用生动的形象描绘山居秋暝的自然景色。
王维运用了大量生动的词语和形象描写,如“野径云俱黑”、“远山残雪”、“疏篱落日”等,生动地描绘了山林、远山、流水、落日等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二、表现了王维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景物与人情的交融。
诗中抒发了王维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文情感的关注,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这些都显示出王维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三、运用抒情手法表现独处山居的闲适和高雅情调。
王维通过描绘自己独处山居的情景,表现了一种闲适、高雅、淡泊的生活情趣。
同时,他通过运用抒情手法,如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人文情感的表达等,让诗歌充满了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
总之,《山居秋暝》是一首充满了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佳作,它不仅在形式和技巧方面达到了高度,更在思想和感情方面展现了王维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文/常笑
艺术特色,是一种表现手法,通过这种手法,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具体手法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具体到某个作者,通过这些,体现出他的独到的特色。
分析艺术特色,可以由点到面,即字词、语句、修辞格等等,尤其是诗词,是艺术特色的典范表现,具体到诗词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结构、炼材、语言。
要分析王维的诗,就要了解王维这个人。
王维的人生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
“学而优则仕”,每一个读书人都有“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政治报复,说到底,四书五经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跳板,最终的目的是用这个跳板达到孔夫子所谓“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孔子也为读书人提建议: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没有人天生就是要去追求隐士生活的,与王维同时期,并称为“王孟”诗派的孟浩然一开始特别羡慕隐士生活,二十几岁就隐上了,但最终那颗入世的心促使他各种各样的举荐入朝的诗,进去后不得志,最后又回来隐的,同样,王维也是,前期雄心壮志,功名利禄透出他“活国济人”的思想,这一时期代表作有《观猎》、《始至塞上》,后期经过安禄山叛乱后,人生态度消极,受佛道禅影响,转观自然,焚香静坐,这时的诗更多的是描绘了山水风光,例如《鹿柴》,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转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句描写叙述的巨大转变,透出了诗人思想的转变。
这是从人生阶段上划分。
就从山水田园诗本身划分,写田园诗有《谓川田家》等,山水诗有《山居秋冥》、《鸟鸣涧》等,王维继承发展了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诗、山水诗,加上王维自己精通画、乐,又受佛道禅影响,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音禅高度结合,风格自然淡远,清新工致这样的独特的王维诗风。
就手法分析,选材立意方面,以画家独到眼光捕捉纷繁自然景观中灵动意境的形象,画感入诗有《使至塞上》等,尤其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为后世称道,此联更有“独绝千古”的美誉(《而庵说唐山》/徐增【清】),音感入诗有《过香积寺》等,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有学者将之细分为意境美、色彩美、含蓄美、韵律美四个方面(详见《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宋新荣)
结构布局,运用画法中“经营位置”,将景物排列组合后构成优美意境的整体,像元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典型的景物排列后创造的独特意境,王诗里例如《渭川田家》中村落一角,牛羊、野老、牧童、雉雊、蚕、田夫的先后空间叙述,
在排列组合中凸显画面感,在这画面感里,让人置身于祥和美好的遐想之中。
语言提炼与组合,就是一种色、态、声、光的语言组合,例如《终南山》的“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山居秋冥》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有学者做过统计,王维诗中,“山”字出现了230次,“水”85次,“日”字153次,“春”105次,颜色中青77次,白91次;还有空是87次,心是83次,道是52次,值得一提的是“佛”字是0,这很有意思,王维被号称是“诗佛”,有学者解释这是佛的境界已经深入了王维心中,“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通过这些统计,王维用语的侧重点以及字后透出的诗风便有所体现。
除此之外,中国古典诗,讲究一个“境”字,而王维的诗有“圣境”的美誉,“炼意”是诗中最高的境界,在字句的组合选择,王维无疑是大师级的人物,他通晓佛禅义理,佛禅本身,就是一种会意学说,所谓“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这个道理,王维用诗使自然之妙意书文纸端,清代黄叔灿评《鹿柴》、《竹里馆》时说“色籁俱清,读之肺腑若洗”,评价很高,说王维的诗有一种现代化讲叫“治愈”的功能,现代诗人洛夫在诗歌《走向王维》里就热情的高歌了王维诗中的意蕴美,最后诗人希望留在王维留下的空白里,可见对王维诗的欣赏。
还有像《鸟鸣涧》这首诗,更是炼意的佳作,其中“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可谓意中佳句,明胡应麟评价“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清徐渭评价更高,说有“夜静春山空”这五个字,不必去读佛禅十二部经了,以上种种,均说明王维的诗在诗画融合,声色空明,还有独特的意境,这是王维诗胜于其他诗的独到之处。
王诗的总体风格总结一下是:有陶诗浑然天成,有谢诗细致精工,以庄老为意,以山水为色,诗画交融,佛禅入诗,达到闻一多评价的“调理性情,静赏自然”的闲情雅致的独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