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的临床观察
帕金森病例七则

帕金森病例七则帕金森病例一:小写症年龄:50性别:男症状:一年前出现右手静止性震颤,小写症,轻度右肩疼痛和步态缓慢。
查体显示典型的静止性震颤和右侧半身运动迟缓,诊断为帕金森病,H-Y分期为1期。
策略:考虑是否药物治疗,这样的患者通常在早期就需要药物控制,而年龄较小的患者尽量避免应用左旋多巴制剂,首选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
帕金森病例二:抑郁年龄:30性别:女策略:6个月的帕金森病表现同时伴有抑郁。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夜间双足痉挛导致无法入睡,右侧半身的震颤和运动迟缓,睡眠四十五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
策略:许多帕金森病患者有足部肌张力障碍,睡眠后帕金森病症状能显著改善。
有些患者容易发生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因此这些患者应尽可能推迟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才是合理的药物,普拉克索对于伴有抑郁症的帕金森病患者效果较好。
帕金森病例三:缺乏平衡年龄:75性别:男症状:病史3年,步态缓慢伴不稳感。
查体牵拉试验后缺乏恢复平衡的能力,H-Y分期为3期。
策略:防止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十分必要,因为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病死率和障碍功能都很严重。
对于70岁以上患者应选择左旋多巴制剂而不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量。
左旋多巴类药物比受体激动剂对姿势不稳的疗效更好。
老年患者服用左旋多巴比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出现幻觉、困倦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要低。
70岁以上患者比年轻患者发生运动波动和异动症的可能性小。
对于本例患者可以服用复方多巴,常用剂量为左旋多巴达到600-700毫克/天。
对于有姿势不稳容易跌倒的患者可增加左旋多巴剂量直到姿势不稳得到改善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帕金森病例四:剂末效应年龄:50性别:女症状:病史8年,服用信尼麦(25/100,每天四次)和普拉克索(1毫克,每天3次)。
该患者出现运动症状波动(服药3小时后出现剂末效应),无异动症。
策略:运动症状波动是帕金森病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在服用左旋多巴5-7年后的患者容易发生。
一种方法是将复方多巴从标准片转换为控释片或者合用标准片和控释片。
2022-2023年执业药师《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预测试题6(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执业药师《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药名容易混淆的药物识别,安定/地西泮A.退热药B.抗焦虑药C.抗心绞痛药D.抗高血压药E.抗帕金森病药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安坦/苯海索为中枢性抗胆碱药,为抗帕金森病药,作用在于选择性阻断纹状体的胆碱能神经通路,而对外周胆碱能神经功能作用较小,从而有利于恢复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平衡,改善患者的帕金森病症状。
安定/地西泮是苯二氮革类药物,具有抗焦虑、抗癫痫、镇静催眠、松弛骨骼肌及消除记忆的作用,常用于抗焦虑的治疗。
故此题选B。
2.服药时饮茶可降低疗效的是A.格列本脲B.硫酸亚铁C.维生素AD.西咪替丁E.左旋多巴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茶叶含有鞣酸,可与金属离子络合,两者不宜合用。
3.患儿,男,10个月,1天前出现腹泻,大便7次/日,黄色水样便,量多,未见黏液脓血便,伴发热,体温38~39℃,时有呕吐/3次,日。
大便常规:WBC 1-3/HP。
加用微生态制剂应至少与抗感染药间隔A.2~3小时B.0.5~2小时C.3~4小时D.24小时E.48小时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痛风缓解期在关节炎症控制1~2 周开始使用A.秋水仙碱B.别嘌醇C.丙磺舒D.阿司匹林E.水杨酸钠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秋水仙碱可能是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而起止痛作用。
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风无效。
5.下述"抗结核病药合理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顿服、提高血药峰浓度B.至少同时使用3 种药物C.采用WHO 推荐的4 个月短程疗法D.最大限度的防止耐药菌株产生E.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WH0推荐推广短程疗法,初始2个月为强化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吡嗪酰胺等4种强力杀菌性药,后4个月巩固阶段用利福平和异烟肼。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我国65 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 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帮助。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 年和2009 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5 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现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1. 治疗原则1.1 综合治疗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但在整个病程中都会伴有这两类症状,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
不仅运动症状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明显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
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
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
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并且需要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1.2 用药原则疾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都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因此,用药原则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氯氮,氯氮平对帕金森药物所致精神病有效.docx

舍曲林,舍曲林对广泛焦虑障碍有效
一项全球性研究显示,Pfizer公司的抗抑郁药舍曲林(sertraline,Zoloft)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有效。
这项研究在加拿大、澳洲和欧洲进行,包括37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在12周内给予Zoloft或安慰剂。
根据所有的疗效测定,用Zoloft治疗比用安慰剂有明显较大的改善,从第4周直至第12周研究结束。
研究显示,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用Zoloft治疗12周后,症状显出统计上显著的全面改善。
此外,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可见,Zoloft组病人的忧虑情绪和紧张比安慰剂组显著改善。
其他问卷调查显示服用Zoloft 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尽管研究结果良好,Pfizer公司称尚无立即向美国FDA提交Zoloft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申请计划。
竞争产品Wyeth公司的文拉法辛缓释制剂(venlafaxine ,Effexor XR)已获许可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
Forest Laboratories公司已向美国FDA提交抗抑郁药依地普仑(escitalopram,Lexapro)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申请。
Zoloft已获许可用于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等多种焦虑症,全球年销售额达30亿美元。
在美国成人中,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率为2.8%,病人通常有6个月或以上的强烈焦虑和担心。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临床帕金森病疾病分期及治疗措施

临床帕金森病疾病分期及治疗措施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以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分期根据临床症状严重度的不同,可以将帕金森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中晚期:1)早期:Hoehn-Yahr1-2.5级;2)中晚期:Hoehn-Yahr3-5 级。
治疗每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应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
用药的原则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急性不良反应,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可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
01、早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早期治疗可以分为非药物治疗(包括认识和了解疾病,补充营养、加强运动康复、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社会和家人对患者的理解、关心与支持)和药物治疗。
一般开始多以单药治疗,但也可采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针对多靶点)的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力求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急性不良反应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① 复方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卡比双多巴)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标准疗法,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中最有效的对症治疗药物。
②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两种类型:麦角类DAs 和非麦角类DAs,其中麦角类由于可能引起瓣膜病变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已不主张使用,而主要推崇采用非麦角类,并作为早发型患者病程初期的首选药物,包括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吡贝地尔、罗替高汀和阿扑吗啡。
③ MAO-BI包括第一代MAO-BI 司来吉兰常释片和口崩片(国内未上市)及第二代MAO-BI 雷沙吉兰,以及国内尚未上市的双通道阻滞剂沙芬酰胺、唑尼沙胺。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1.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2.帕金森怎么治疗?3.帕金森怎么治疗最有效?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患者可以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等症状,其一般会对运动系统、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引发脑部病变。
因此在临床上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辅助电刺激,按摩针灸等中医方式进行治疗。
帕金森的治疗:1、治疗时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方面: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和金刚烷胺等。
常用药物有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盐酸普拉克索、恩他卡朋。
3、而手术治疗方面则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神经核毁损术常用的靶点是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腹后部(PVP)。
患者的饮食注意:1、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2、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早期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至中期多数患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
4、晚期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照料,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患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5、在饮食上患者要平衡进食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食物,不偏食、细嚼漫咽,食物品种多样化,防止便秘。
帕金森怎么治疗?一、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千年中医精髓和国外先进理论、设备为基础,结合国内诸多中医药研究院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离子靶式经络疏通治疗体系。
可以达到标本兼治、预防复发、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
二、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还有针灸治疗: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针灸,同时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
三、反射疗法也属于帕金森治疗方法。
为了减轻帕金森病震颤,可以用拇指按摩膈膜和太阳经相应区域,按摩脑和脊髓区有助稳定神经系统,这也是帕金森的治疗方法。
氯氮平片的临床应用

氯氮平片的临床应用氯氮平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药物,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本文将就氯氮平片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氯氮平片的药理作用氯氮平片的主要成分是氯氮平,属于丙二酸二氮杂环类药物。
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精神病作用、镇静催眠作用、抗震颤作用以及抗帕金森综合症作用。
对于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氯氮平片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氯氮平片的适应症氯氮平片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1. 精神分裂症:氯氮平片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的疗效,可以减轻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2. 双相情感障碍:氯氮平片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兴奋等症状。
3. 抑郁症:对于抑郁症患者,氯氮平片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抑郁症状,增强患者的情绪稳定性。
4. 其他精神疾病:氯氮平片还可以用于焦虑症、恐慌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三、氯氮平片的用药注意事项在使用氯氮平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不宜自行增减剂量。
2. 用药时间:氯氮平片一般在晚上睡前服用,以减轻其镇静作用对患者的影响。
3. 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使用氯氮平片后会出现头晕、乏力、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4. 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氯氮平片期间应避免和其他药物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氯氮平片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实践的观察发现,氯氮平片在治疗精神疾病中有着较好的疗效。
患者在长期规律服药的情况下,症状有望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氯氮平片作为抗精神药物,在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合理地应用氯氮平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临床上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
氯氮平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08 , . % 1年半后为 0 9 % 。粒 细胞缺 乏 通常 在治 疗 头 6个 .2
月 内发 生 , 4—1 的危 险性最 高 , 第 8周 尽管确 切的发 病机 制
不清, 但与直接药物 中毒 或毒 性代 谢物 蓄积 机制 相 比, 某些 资料更倾 向于免疫 中介 机制 。因此 , 应认 真 观察 , 做好 合 理
4 高热 发生率为 3 3 , . % 机制不 明。高热往 往见于用药第一周 ,
1 1 观察 要点 .
①重 点观 察对象 : 老体弱 , 有血 液病 、 年 患
白细胞计数 偏低 及具 有过敏 体 质 的患者 。② 血象 监测 。③
感染监测 : 发现体温升高 、 咽痛 、 痛 、 胸 咳嗽等 感染征象 , 都应
3 癫 痫 发 作
( 收稿 日期 :0 0— 8— 3 21 0 0 )
29 9 2
大量顿服。⑥出现意识障碍时, 应将患者安置在单间病房
内, 为特护 ; 作 保持 安静 , 认真 观察 T P R、 P及 意识状 态变 、、 B
化, 做好基 础护理 , 防止 并发症发生 。 综上所述 , 氯氮平还有其它副反应 , 应该认 真观察 、 都 对
症护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惧 心理 , 合治 疗 。可 以建 议 患者 夜 间 在枕 边 垫一 块 小毛 配 巾, 以防将枕头弄湿 。对 于严 重流涎患 者 , 试用 电针 治疗 , 可 或给予普 鲁苯辛等药物治疗 。
氯 氮 平 副 反 应 的 观 察 与 护 理
汪 庆 利
( 黄石市精神病 院, 湖北 黄石 4 50 30 0)
【 关键词 】 氯 氮平 ; 应 副反
di1 .9 9 ji n 17 0 6 . 00 2 .8 o:0 3 6/.s .6 2— 39 2 1 .2 02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氮平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氯氮平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主要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接受的3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
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两组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
组应用氯氮平治疗,对照组使用金刚烷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
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异动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则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的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氯氮平结合基础药物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胺诱导的异动症有显著效果,
可改善患者异动症,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氯氮平;帕金森病;左旋多巴;异动症
帕金森病属于第二大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行动不不变,
可以应用左旋多巴以缓解患者的运动障碍,但是长期用药却会诱导出异动症,加
速患者运动障碍演变[1]。
临床研究显示氯氮平能够明显减轻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
导的异动症情况。
基于此,本次研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接受的32例帕金森左旋多巴诱导
异动症的病患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英国帕金森病协会所制定的相关诊断
标准,且患者均为使用过左旋多巴治疗,出现异动症。
本次研究也经过医学伦理
会批准且患者签注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4.2±6.3)岁,平均病程(9.6±2.4)年。
对照组16例,
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6.5),平均病程(9.4±2.2)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用基础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多巴丝肼(125~187.5mg,qid)联合普拉克索片(0.5~0.75mg,tid)治疗。
治疗组使用氯氮平(12.5~25mg,bid),对
照则使用金刚烷胺(50mg,tid)治疗,且金刚烷胺治疗1周后提升到100mg,tid。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使用UPDRSⅣ中异动症持续时
间(第32项)以及异动症残疾程度(第33项)评分综合判定患者异动症严重程度,使用UPDRSⅢ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2]。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
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表示,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异动症情况
两组在治疗前异动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
疗后,治疗组异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去情况
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恶心、1例失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
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恶心、1例失眠、3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两组不良反应病症均比较低,因此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消失。
3 讨论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目前常用左旋多巴治疗,该药物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及体征。
但是实际的治疗结果显示,使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很多患者都会在连续用药4~6年出
现异动症,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左旋多巴长期使用诱导异动症主要是因为失神经所支配的多巴胺受体会收到波动刺激,
活化谷氨酸受体,进而引起突触后基因以及蛋白表达,影响到直接与间接通路的输出,两条
通路平衡打破逐渐形成异动症[3]。
常规处理异动症用金刚烷胺,但是效果不突出。
氯氮平则
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该药物可以选择性的阻抗边缘系统多巴胺DI受体,高效阻滞5-羟色胺受体,消除肌紧张,恢复运动功能,且因为该药物对纹状体不会产生较大因此
用药后不良反应也较少。
本研究对比了使用氯氮平与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效果,显示氯
氮平在改善异动症及促进运动功能恢复上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也更少。
这主要是因为基
础药物多巴丝肼与普拉克索片对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增加氯氮平可促进神经末梢多巴胺的
释放,以减少多巴胺的再摄取,且这一过程要比金刚烷胺更加显著,所以效果也更加突出。
因而对于合并有帕金森与异动症的患者,使用氯氮平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鲁凤娇,彭国光.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的预防及治疗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9(09):573-576.
[2]崔群力.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疗效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09):835-837.
[3]罗娟.恩他卡朋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58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2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