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部门职责界定不清、办事复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因此,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是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迫切需要。

本次改革旨在优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力度,加强监管和服务,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水环境的目标。

二、改革内容和措施1.组织架构调整(1)设立水利工程管理局,负责统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出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

(2)设立水利工程监管处,负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监管工作,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和监管机制。

(3)设立水利工程服务中心,负责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服务工作,提供水利工程管理相关咨询和技术支持。

2.职责分工明确(1)水利工程管理局负责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的政策和规划,组织实施水利工程项目的审批和监管工作。

(2)水利工程监管处负责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3)水利工程服务中心负责提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咨询服务、技术支持和培训,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3.加强信息化建设(1)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监管的全程电子化管理。

(2)建立水利工程管理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和分析水利工程管理相关数据,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2)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1.制定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明确改革目标和任务。

时间安排: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

2.组织架构调整和职责分工明确,设立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工程监管处和水利工程服务中心。

山东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山东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山东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小型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省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众多,在全国位居前列。

但由于工程管理相对滞后,管护主体缺失,管护责任难以落实等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目前工程隐患较多、效益衰减严重,已给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为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我省决定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现就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水利服务民生为出发点,明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明确工程管护经费渠道,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确保让社会受益、让群众受益。

(二)基本原则。

一是正确处理小型水利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确保充分发挥工程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尽量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在加强工程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大管理经费投入,着重解决“重建轻管”问题;三是正确处理工程安全责任、管理权限、经营利益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级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管护主体职责,按工程投资渠道、资金性质明晰工程产权,并做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适度分离。

(三)改革目标。

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到2020年,基本扭转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局面,初步建立符合我省省情、水情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即:建立健全以县域为单位的县、乡、村三级工程管理体系;建立制度健全、管护科学、经营规范的工程运行机制;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管护体系;建立稳定可靠、使用规范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建立奖惩分明、考核科学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根据《中共xx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钟发〔2011〕1号)和《水利部、xx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建管〔2013〕169号)文件精神和省水利厅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指导思想全面落实xx省县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明晰工程产权为核心,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基础,以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以落实经营权搞活经营权为xx,放开建设权,让渡资产权、转换经营权,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效益。

在全县建立产权清晰、管护主体落实、责任体系完善、投融资机制健全的各类社会化、专业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实现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和效益。

(2)基本原则坚持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的原则。

xx的投资建设归xx所有,水利部门代表xx行使投资人权利;由xx、集体共同投资建设的,按投资比例划分产权;主要由乡、村集体投资的,其产权属于乡、村集体。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以保值、增值、增加xx效益为目的。

从实际出发,打包、出售、出租、分享都是合适的,不要“一刀切”。

服从服务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

小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抗旱、排水等社会公益服务功能。

无论采取何种重组形式,都必须接受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其派出机构的指挥调度,确保防汛抗旱任务圆满完成。

同时,必须接受xx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不得违反水资源管理规定。

防止国有和集体资产流失的原则。

要严格控制产权界定、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

实事求是地确定项目的现值,确保国有和集体资产不会因重组而遭受损失。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工程产权所有人公开招标、平等竞争。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30•【字号】云政发[2009]87号•【施行日期】2009.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云政发[2009]87号)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保障农业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了200多万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9年以来,全省各地陆续开展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完成了30%左右的改革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全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权责模糊、主体缺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状况仍较突出,“国家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到”的工程仍较普遍,极不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云南实际,现就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改革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明晰工程产权为核心,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根本,以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放开建设权,出让资产权,转换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组合,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和委托管理等多种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得到明确,经营方式得到搞活,管护责任得到落实,安全运行得到保障,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做到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力争到2012年,基本完成全省现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的利用及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思想以规划为引领,立足现有水资源实施内部“挖潜”,通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和配套节约用水等工程措施,综合施策优化用水结构,持续推进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三水统调”和地表水、地下水“两水统筹”工作。

二、目标任务(一)近期将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地下水开采由“有效控制”实现“采补平衡”。

(二)用水结构不断优化。

以农业减水保证城镇生活和工业产业发展需要,并适度超前。

在用水总量和地下水开采指标内,通过有计划的实施内部“挖潜”,提供产业发展用水量。

(三)依法依规管理,综合施策保证社会大局稳定。

严格管理与“经济杠杆”相结合,坚决贯彻落实“退地减水”和“定额用水”等制度政策的同时,采取“以工补农”等措施加快引导用水结构的转变。

三、具体措施根据水利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年度用水总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指标的控制目标,统筹做好“开源”和“节流”两件大事。

“开源”做好“多引”和“用好”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节流”按照“抓大放小、先易后难”的策略统筹推进节水工程建设,务求年内在地下水超采治理方面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前急需落实的具体工作有:(一)全力实施增加地表水引水量措施。

自用水系通过疏通河道、水库科学蓄水和科学引配水等措施增加可用水量,共用水系通过高位推进、专人负责和派驻现场代表等措施保证水量分配,水务公司内部将地表水引水量纳入业绩考核及奖惩办法等措施,确保地表水引水量措施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扩大地表水的覆盖范围,更好地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使用。

针对地下水超采严重,在多引水的同时恢复和改造地表水灌溉系统,并利用引水工程实施部分地表水自压滴管。

同时,通过末级渠系管护费调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价格差,从价格上引导使用地表水灌溉。

(三)针对当前用水定额最大、浪费水最严重的公路林、防风林灌溉等,实施短、平、快的节水灌溉措施。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务院体改办二OO二年九月三日)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就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水管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50多年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形成了数千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主要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机制不活,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国有水利经营性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效益严重衰减,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如不尽快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近年来相继投入巨资新建的大量水利设施也将老化失修、积病成险。

因此,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水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一)水管体制改革的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力争在3到5年内,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二)水管体制改革的原则。

1.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既要确保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又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9.12•【字号】新政发[2005]79号•【施行日期】2005.09.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新政发[2005]79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自治区水利厅提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已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五年九月十二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加快我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根据水利部制定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了一百多万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对促进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着责权不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老化失修,效益衰减,资产闲置等问题,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区一些地方开展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明晰了工程设施所有权,调动了农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修复改造了一批闲置甚至报废的水利设施,实现了水利资产的保值增值;强化了管理,提高了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农田灌溉、城乡供水的保证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水利产业化进程。

实践证明,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符合我区现阶段农村的实际。

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13.03.28•【文号】水建管[2013]169号•【施行日期】2013.03.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建管[2013]1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财务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

水利部、财政部研究提出了《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水利部财政部2013年3月28日附件: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近年来,各地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仍存在管护主体缺失、管护责任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

为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简称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现就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一、背景和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解决现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指导思想
本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改革的主要任务
2.1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整合和优化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工作职责和权限划分,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责边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2 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监督能力。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各类水利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专长、专精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2.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修订,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法治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2.5 加强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和评估体系,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定期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实施措施
3.1 做好组织领导
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建立健
全工作机制,明确改革工作的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确
保改革顺利推进。

3.2 加强沟通协调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推进改革。

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发挥地方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3 加强宣传推广
加强对改革的宣传和政策解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入
了解改革举措和意义,形成共识,为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4 健全法规体系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建立健全
法规发布和实施的机制,强化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加强对法
治的宣传教育。

3.5 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推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改革实施方案、水利工程管理相关法
律法规及解读、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用于管理水利工程的基本法律。

2、《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用于具体规范和细化水利工程管理的法规文件。

3、《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用于规划和指导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方案。

六、本文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