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连加连减连乘连除算式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练习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练习题一、连加、连乘(不管有无括号)①、连加(利用加法交换律:a+b=b+a或加法结合律(a+b)+c=a+(b+c)把能凑整的数先算)12.75+0.46+7.25 45.8+54.2+64.2 1.8+7.4+8.2(1.789+9.458)+4.211 8.45+(15.55+6.75)(9.7+6.3)+4.2②、连乘类型一:(利用乘法交换律:a×b=b×a或乘法结合律:(a×b)×c=a×(b×c)把能凑整的数先算)4.65×0.8×1.25 0.25×7.64×0.4 12.5×(80×4)0.4×0.25×1.25 4.82×12.5×8 320×(0.125×0.8)类型二:(把其中一个数看作两个数相乘,如:把32看作8×4……再用类型一的方法)12.5×32×0.25 0.5×16×1.250.25×0.2×20 88×1.25二、连减、连除①、连减类型一:(直接套用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解决)86.75-8.7-13.3 90—17.8—12.2 70.5—4.15—15.85类型二:(被减数减去后面任一减数能凑整)19.58-1.62-16.58 18.56-5.56-2.47 36.49—4.15—16.49②、连除(直接套用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解决)5.78÷2.5÷0.4 76÷1.25÷8 34÷2.5÷4三、乘法分配律灵活运用类型一:把括号内的两个数分别与括号外的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减(a+b)×c=a×c+b×c (a-b)×c=a×c-b×c(0.4+0.8)×2.5 1.25×(0.8+80)(10+0.5)×3.68.6×(10-0.2) 1.5×(4+0.8)(10-0.5)×3.6类型二:相同的数写在括号外,剩下的写在括号内a×c+b×c=(a+b)×c a×c-b×c=(a-b)×c3.6×3.4+3.6×6.6 0.75×2.3+0.25×2.3 0.63×3.4+5.6×0.63 0.93×0.6+0.93×0.4 3.25×1.13-3.25×0.13 2.8×0.18-0.18×2.8类型三:把10.2看作10+0.2;7.9看作8-0.1;……,再用类型一的方法7.8×10.2 6.9×102 5.6×10152×9.9 12.5×7.9 25×3.9类型四:把8.3看作8.3×1,……,再用类型二的方法8.3+8.3×99 5.6+5.6×99 8.9×99+8.97.5×101-7.5 1.25×81-1.25 9.1×31-9.1类型五:把一个乘数扩大n 倍,另一个乘数缩小n 1,积不变。

四年级加减乘除口算题大全

四年级加减乘除口算题大全

四年级加减乘除口算题大全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加减乘除口算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口算练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四年级加减乘除口算题,供同学们练习使用。

1. 加法口算题1)8 + 5 = ______2)14 + 3 = ______3)27 + 9 = ______4)65 + 22 = ______5)98 + 76 = ______2. 减法口算题1)15 - 7 = ______2)24 - 9 = ______3)38 - 15 = ______4)57 - 31 = ______5)82 - 46 = ______3. 乘法口算题1)6 × 4 = ______2)7 × 8 = ______3)9 × 5 = ______4)12 × 3 = ______5)15 × 9 = ______4. 除法口算题1)36 ÷ 4 = ______2)56 ÷ 8 = ______3)45 ÷ 5 = ______4)84 ÷ 7 = ______5)63 ÷ 9 = ______通过以上的口算题练习,同学们可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口算题的解题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口算题的解题技巧。

1. 加法口算题解题技巧对于加法口算题,可以采用列竖式的方式进行计算,例如:38+ 17-----= 55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如果结果超过10,则进位到十位数。

依次计算十位数和百位数,最终得到最终结果。

2. 减法口算题解题技巧对于减法口算题,同样可以使用列竖式的方式进行计算,例如: 56- 27-----= 29从个位数开始相减,如果被减数不够减,则向高位借位。

依次计算十位数和百位数,最终得到最终结果。

3. 乘法口算题解题技巧乘法口算题可以通过列竖式或横式进行计算。

连加 连减 连乘 连除

连加 连减 连乘  连除
=5.04=25.894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
今天都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后记:
总课时
5
课题
连乘、乘加、乘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3、提高学生的小数混合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地计算连乘、乘加、乘减式题。
教学难点
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
幻灯片图片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交流练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பைடு நூலகம்1、P.14页7题
出示:50.4×1.95-1.8 3.76×0.25+25.8
=50.4×0.1=0.094+25.8

苏教版四年级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对于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培养有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咱们来聊聊连乘的计算。

连乘就是多个数连续相乘。

比如说,计算 2×3×4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连乘式子。

那怎么算呢?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先算 2×3 = 6 ,然后再算 6×4 = 24 。

在实际生活中,连乘的应用也不少呢。

比如,商店里一种铅笔每支2 元,一个文具盒3 个为一组,每组 12 元,买4 组文具盒需要多少钱?我们来分析一下,一组文具盒 12 元,买 4 组,就是 12×4 = 48 元。

而一组文具盒里有 3 个,每个 2 元,所以一组的价格就是 2×3 = 6 元。

那 4 组的价格就是 2×3×4 = 24 元。

通过这样的实际例子,是不是对连乘的计算更清楚啦?接下来,咱们再看看连除。

连除就是多个数连续相除。

比如24÷3÷2 ,计算时同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 24÷3 = 8 ,再算 8÷2 = 4 。

连除在解决问题时也经常出现。

比如,有 24 个苹果,平均分给 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再把自己得到的苹果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有几个苹果?先算出每个小朋友能得到 24÷3 = 8 个苹果,然后再算出每份有 8÷2 = 4 个苹果。

再说说乘除混合运算。

比如 18÷2×3 ,这种式子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 18÷2 = 9 ,再算 9×3 = 27 。

那在做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不能随意改变。

如果式子中有括号,那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对于四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掌握好这些计算方法,不仅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首先进行加法运算,小明原有 的苹果数加上新买的苹果数, 即10+5=15;然后进行减法运 算,小明吃掉的苹果数从总数 中减去,即15-3=12。所以小 明现在还有12个苹果。
一个数加上20,再减去15,结 果是30,这个数是多少?
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 列出方程x+20-15=30,移项 得x=30-20+15,解得x=25。 所以这个数是25。
有余数的除法
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会产生 余数,此时应注意余数的取值范围及 处理方式。
单一运算向混合运
04
算过渡策略
逐步引入复杂表达式方法
从简单到复杂
开始时,只涉及单一的加、减、乘、除运算,然后逐渐增加运算的种类和难度 ,引入括号和更复杂的表达式。
分步教学
对于较复杂的混合运算,可以采用分步教学的方法,先让学生分步计算,再逐 步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混合运算表达式。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堂氛围营造和激励措施
课堂氛围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 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 、乐于参与。
激励语言
使用鼓励性、肯定性的 语言,增强学生自信心 和学习动力。
奖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 优秀的学生和小组给予 适当奖励,激发学生积 极性。
THANKS.
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
在混合运算中,应先进行乘除运算, 再进行加减运算。有括号时,先算括 号里面的。
运算符号
实际应用
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购 物结算、时间计算等。通过练习混合运算题 目,可以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在混合运算中,应注意运算符号的正 确使用,避免出现错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连除、连加和连减

连除、连加和连减

810÷45 1500÷3÷5 =1500 ÷15 =810 ÷9 ÷5 =100 =90 ÷5 =18
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360 ÷4 ÷5 420 ÷6+150 =360÷20 =80+150 =180 =230
750 ÷5– 80 =150–8米 是一只蝴蝶 千米,是一只蝴蝶 这 飞行速度的 2 倍,这 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 少千米? 少千米
连除除加除减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810451500358109590518150015100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36045420615036020801501802307505801508070一只蜜蜂3小时飞行54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连除 除加 除减
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小数的除减和除加 与整数除减和除加运 算顺序一样
5.6÷35 ÷ 4.5÷18 ÷ 930÷5÷0.6 ÷ ÷ 2.1÷28 0.78÷0.3 ÷ ÷ ÷0.2 35 7.2 ÷1.2 0.77 ÷
用纸做练习8第一题 用纸做练习 第一题 比比看看谁做得好! 比比看看谁做得好 OK!大家做的都很好 大家做的都很好! 大家做的都很好
54÷3÷2=18÷2=9(千
一只蜜蜂 0.5小时飞 小时飞 千米,是一只蝴 行9.3千米 是一只蝴 千米 蝶飞行速度的 2.4 倍,这只蝴蝶每小时 这只蝴蝶每小时 飞行多少千米? 飞行多少千米
9.3÷0.5÷2.4=18.6÷2.4=7
整数连除的顺序 同样适用于小数 的连除
思考题
432÷3+2.88 2.96÷0.4–1.73 =144+2.88 =7.4–1.73 =146.88 =5.67

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连加连减与连乘

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连加连减与连乘

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连加连减与连乘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连加、连减与连乘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综合算式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综合算式包含了数学四则运算的各种题型,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在这些综合算式中,连加、连减与连乘是常见的题型。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中的连加、连减与连乘题目,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方法。

一、连加连加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多次出现加法运算。

下面是一道连加的题目:题目:计算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解题方法:对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使用逐项相加的方法来计算。

首先将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将结果与下一个数相加,直到将所有的数都加完为止。

8 + 7 = 1515 + 6 = 2121 + 5 = 2626 + 4 = 3030 + 3 = 3333 + 2 = 3535 + 1 = 36因此,8 + 7 + 6 + 5 + 4 + 3 + 2 + 1 = 36。

二、连减连减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多次出现减法运算。

下面是一道连减的题目:题目:计算 20 - 4 - 6 - 8 - 2 = ?解题方法:对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使用逐项相减的方法来计算。

首先将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再将结果与下一个数相减,直到将所有的数都减完为止。

20 - 4 = 1616 - 6 = 1010 - 8 = 22 - 2 = 0因此,20 - 4 - 6 - 8 - 2 = 0。

三、连乘连乘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多次出现乘法运算。

下面是一道连乘的题目:题目:计算 2 × 3 × 4 × 5 × 6 = ?解题方法:对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使用逐项相乘的方法来计算。

首先将两个数相乘,然后再将结果与下一个数相乘,直到将所有的数都相乘完为止。

2 ×3 = 66 × 4 = 2424 × 5 = 120120 × 6 = 720因此,2 × 3 × 4 × 5 × 6 = 7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连加连减连乘连除算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思路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向右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1.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106-(26+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 106-(26+74)=10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 例如: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
4.连乘的简便计算: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 25与4;125与8 ;125与80 等。

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
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

(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