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状态转变。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冰块融化成水,熔蜡变成液体等。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向液态的转变过程。
当物质受热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弱,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
当温度达到物质的熔点时,物质的分子可以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自由移动。
这时,物质的形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熔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熔点各不相同。
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变过程。
当物质受冷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固点时,物质的分子无法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重新排列成有序的结构。
这时,物质的形态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凝固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凝固点各不相同。
熔化和凝固是相互关联的过程。
当物质受热熔化后,如果继续加热,其温度会上升,直到达到物质的沸点,就会发生沸腾,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而当物质受冷凝固后,如果继续降温,其温度会下降,直到达到物质的冰点,就会发生冰冻,从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状态转变。
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的分子动能增加,分子活动加剧,相互间的距离增大,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而温度的降低则会使物质的分子动能减小,分子活动减弱,相互间的距离缩小,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性质的重要表现。
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各不相同,这是由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决定的。
例如,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金属的分子间有很强的金属键相互作用力。
而非金属元素如氧、氮等则具有较低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它们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它们与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密切相关。
熔化和凝固是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变,而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变是熔化和凝固的逆过程。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八年级上物理-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知识集结知识元水的三态知识讲解一、物态与物态变化1.物态:物质的状态,常见的物态分为固态、液态、气态2.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水的三态1.水、冰、水蒸气例题精讲熔化和凝固现象知识讲解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例题精讲熔化和凝固现象例1.对下面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例2.数九寒天,人们用湿手去摸户外的铁块,发现手和铁块“粘”到了一起,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凝华D.凝固例3.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北方的冬天,常在菜窖内放几桶水防止冻坏蔬菜,利用了水液化放热B.运输食品时,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利用了干冰凝华吸热C.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撤盐便于除雪,是因为加盐可以降低冰雪的熔点D.用高压锅能较快地把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大沸点越低,水能尽快沸腾例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例5.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化成糖浆,用勺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糖浆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如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距“糖画”一段的距离,我们也能闻到淡淡的糖香味,这表明____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例6.如图所示,制作冰糖葫芦时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为糖浆后,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等待山楂上的糖浆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熔化和凝固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
凝固:
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 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 = 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晶体的熔化图象
t温/℃
D B
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t温/℃
C
A
t/min
晶体凝固的图象 非晶体凝固的图象
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
凝固:
晶体的凝固曲线 (1)DE 段表示海波 液 态,_____ 放 热(选 是_____ 填“吸”或“放”),温 度降低 ________。
(2)EF 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__________ 固液共存 , 放 热,温度________ 不变 。 _____
(3)FG 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____ 固态 ,_____ 放 热, 降低 温度________ 。
春天熔化的水又冻成 冰凌
物质从 液 态变成 固 态 叫凝固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 先熔化再凝固
实验装置:
铁架台 烧杯 酒精灯 石棉网 大试管 温度计
搅拌器
水
海波
火柴
石蜡
器材组装循序:
自下而上
试管(内装蜡或海波) 烧杯和水
石蜡熔化和凝固过程:
温度/℃
非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时间/min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收热 量,温度持续上升。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① 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 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 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笔记

熔化和凝固--黄老师yyds一、物态变化1.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变态)2.物质状态:物质相对稳定的状态(固液气)二、熔化1.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注意:区分熔化和溶解2.熔化现象: 3.特点:不断吸热....4.应用:熔化吸热,可使周围物体温度下降例如:冰棒解暑,冰袋降温5.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盐或白糖溶解于水中,属于溶化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实验中的注意事项a.安装器材:从下往上安装b.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c.水浴加热:可使海波受热均匀d.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的搅拌e.注意温度计的使用规范f.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用灯盖盖灭酒精灯6.海波熔化实验AB:固态,温度升高BC:固液共存态,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D:液态,温度升高7.蜡烛熔化实验温度升高,蜡烛状态:固态→软→稀→液态三、物质分类1.固体分类:①晶体②非晶体2.晶体(1)定义:具有特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质(2)熔化条件:a达到熔点(两个条件缺一不可)b持续吸热(3)熔化特点:a 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b 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典型晶体:晶体的熔化曲线(1)定义:没有特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质(2)熔化条件:不断吸热(3)特点:没有熔点,没有固液共存态(4)状态:固态→软→稀→液态(5)典型非晶体:四、凝固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熔化的逆过程)2.条件:持续放热3.特点:(1)凝固与熔化是互逆过程,一切相反(2)同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同一温度!.....4.凝固图像非晶体的熔化曲线河水结冰蜂蜜结晶铁水铸造铁文黄老师yyds。
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熔化和凝固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专题 熔化和凝固【四大题型】-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3.2 熔化和凝固【四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现象】....................................................................................................................... 【题型2 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题型3 实验探究】................................................................................................................................................... 【题型4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现象】1定义: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凝固是放热的。
水形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2熔点:晶体熔化的温度称为熔点。
3凝固点:液体凝固成固体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同一物质的凝固点等于熔点。
4用途:超市采用冰融法保鲜荔枝和虾仁。
5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
(2)它在散发热量。
6压力对熔点的影响如下晶体的熔点不是固定的,压力的变化会对物质的熔点产生一定的影响。
熔化和凝固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课堂小结
熔化和凝固固态熔化来自吸热) 凝固(放热)晶体 非晶体
液态
感悟新知
趣味物理
知3-讲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3 如图9 是2022 年北京冬奥会滑雪场地中,“ 造雪机” 进行人工造雪的场景. 造雪机工作时,压缩机产生的 高压空气把机器内的水吹成微小的水雾并抛射到空中, 经过__凝__固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形成 白雪,地面上方空气温度会_升__高___(填 “升高”“不变”或“降低”).
知1-练
例 1 [中考·大连] 小明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2 甲所示.
感悟新知
知1-练
(1)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秒__表__.
解析:实验中,需要用温度计测量固体在某个时刻的温 度,即需要秒表.
感悟新知
知1-练
(2)放置温度计时,考虑到固体熔化前、后体积的变化,温 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__靠__下__ (填 “靠上”或“靠下”)的位置.
分析结果 第3 ~ 7 min中冰渐渐变成水,最终全部变成水,这
就是冰的熔化过程.
感悟新知
知1-讲
(2)如表2 所示,烛蜡的熔化和冰的熔化有什么不同?
烛蜡的熔化和冰的熔化相比,烛蜡没有吸热温度 不变的过程.
感悟新知
知1-讲
实验结论:(1)冰的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 变.(2)烛蜡的熔化,吸热温度不断地升高.
解析:由图丙可知,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上升,其 原因可能是:物质的质量较小,熔化过程较快.
感悟新知
1.[中考·绥化节选] 图4 甲是 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 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
知1-练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

有熔点和凝固 点,熔化和凝 固过程吸热, 温度不变。
吸热,达到熔点
没有熔点和凝固 点,熔化和凝固 过程吸热,温度 不段升高。
吸热
放热,达到凝 固点
放热
晶体熔化规律
1、晶体在熔化过程 中温度不变,这个温 度叫做熔点;
非晶体熔化规律
1、非晶体在熔化过 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没有熔点;
2、熔化过程中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的是 BC 段,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
于 固液共存 状态,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 是 AB、BC、CD 段,
10、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现象,根据图像
判断B 是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
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4为 程中,其状态固处液于共存
min,物质凝固过
,它需要不放断的___
冷冻食品保鲜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 将固体工业原料制成生活、生产所需成品:
把塑料颗粒做成塑料盆
把原料二氧化硅颗粒作成玻璃板
海波
吸热熔化 放热凝固
松香
吸热熔化
温度
温度放热凝固
加热时间
放热时间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要使食品冷却,用质量相 等的0℃的冰比0℃的水效果 好一些,这是为什么?
答:0℃冰变成0℃水熔化过 程要吸热,0℃冰和0℃水升 高相同的温度,0℃冰要吸收 更多的热,制冷效果好。
• 石棉网的作用:使物 体均匀受热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
猜想假设:可能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加热。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①组装实验步骤:实验装置。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海波和蜂蜡的变化 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③待被测物体的温度升至40℃时,每隔1min记录 温度于表格中 ④根据海波和蜂蜡的熔化实验数据,在教材的表格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到达熔点;(2)继续汲取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到达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到达熔点(50℃),开始熔化;
(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到达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肯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