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油漆色差分析

合集下载

车身油漆色差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车身油漆色差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车身油漆色差的分析及控制方法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车辆外观的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车辆油漆色差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细节问题,而且复杂难以控制。

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车辆油漆色差的因素以及车辆油漆色差的控制方法。

一、前言现代车体越来越重视细节的搭配与装饰,例如车体与窗框、车门、端墙的颜色无偏差,以及编好组的列车每节车厢之间的颜色无偏差,这就对如何有效控制油漆色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色差的测量一般都采用仪器测量与目测相结合的方法,即根据标准比色板,通过仪器测量和目测相结合,使车辆与彩色小部件的色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

这就需要究其根本,不断地改进技术和方法,控制车辆油漆色差。

二、车辆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1.不同油漆批次的色差影响:不同批次的油漆由于在调配及原料采购过程中存在差异,所以就导致油漆本身就存在色差,但只要在所允许的色差范围之内,就能通过现场施工参数的调整来做出改变。

但是油漆原漆的色差误差范围要比现场施工范围要小,这是因为现场施工条件要远比油漆实验室的条件差,为了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必须对原漆的色差做出严格控制。

2.油漆遮盖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只有当材料的涂抹厚度大于15μm时,才能达到遮盖的效果。

一般车辆底色漆膜的厚度只能达到(12~15)μm,并不能完全遮盖底材,这是造成车辆漆膜发花、色差差的主要原因。

经研究表明,只有当漆膜的厚度达到遮盖厚度时,色差才能稳定,不再有大的波动。

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返修和补修时,由于一些颜色较浅的遮盖能力较差,再次重涂时容易超出色差误差范围。

3.现场施工参数的影响:现场施工参数的调整对油漆色差有直接影响。

主要是影响到L值的变化。

出漆量增大时,L减小,雾化空气、成型空气和喷涂速度增大时,L值增大。

4.手工补漆的影响:车辆涂漆的流水线上一般都设有手工补漆区,来弥补涂漆流程中的一些油漆缺陷和划碰伤,手工喷涂技术的高低和喷涂工艺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车辆油漆色差的质量。

探究金属漆修补后颜色差的解决方法

探究金属漆修补后颜色差的解决方法

探究金属漆修补后颜色差的解决方法金属漆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喷漆材料,常用于修补车身上的刮痕和磨损。

由于金属漆的特殊性质,修补后往往容易出现颜色差异的问题,给修补效果带来了困扰。

本文将探究金属漆修补后颜色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金属漆修补后出现颜色差的原因1.漆料不同金属漆修补时使用的漆料与原车漆料不同,经过时间的变化,原车漆料可能发生了颜色的微弱改变。

当使用不同的漆料进行修补时,就会出现颜色差异的情况。

2.喷漆技术不足金属漆的喷涂技术要求较高,包括喷涂压力、喷涂距离、喷涂角度等,如果修补时的喷漆技术不足,也容易造成颜色差异。

3.环境温度金属漆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如果修补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与原喷漆时不同,也会导致修补后的颜色不一致。

4.颜色校验不准确技师在进行金属漆修补时,需要对颜色进行校验,以确保修补后的颜色与原车保持一致。

如果颜色校验不准确,也容易导致修补后的颜色差异。

1.选用高质量的漆料在进行金属漆修补时,应选择与原车漆料相匹配的高质量漆料,以确保修补后的颜色与原车一致。

如果无法找到完全匹配的漆料,也可以选择定制调色的方式,调配出最接近原车颜色的漆料来进行修补。

3.控制环境温湿度修补金属漆时,需要控制好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尽量与原车喷漆时的环境条件保持一致,以确保修补后的颜色与原车一致。

可以通过空调设备或加湿器等方式来调节环境条件。

5.混喷修复混喷修复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漆修补方法,即将修补漆料与原车漆料混合,通过多次喷涂和调整来达到修补后的颜色与原车一致。

这种方法需要技师具备较高的喷漆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但可以有效解决金属漆修补后颜色差的问题。

6.车身整体喷漆如果修补的部位较大,颜色差异较为明显,可以考虑对整个车身进行喷漆,以确保修补后的颜色与原车一致。

这种方法需要技师具备较高的喷漆技术和经验,同时也需要对车身进行全面的处理和准备工作。

7.定期保养定期对车身进行保养维护,可以延长金属漆的使用寿命,减少修补的频率,降低颜色差异的出现。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维普资讯
第 4 卷第 5 4 期
20 06年 5月
上海涂料
S HANGHAI OAT NG C I S
Vo . 4 N . 14 o5
Ma . 0 6 y 20

5涂装工艺 ¥
(、 曼 - 看
季 油漆龟差的影响 围孝厦 剐 方法


行的方法是采用仪 器测量与 目测相结 合的方式来
控制色差 , 一般提供一块标准颜色样板 , 要求车身 及塑料配件 的颜色与该标准样板相 比无论是 目测 , 还是仪器测量都应接近。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

图 1 Lab 色 空 间 ‘
L H色空 间与 Lb C a 色空 间的色度 图相 同, 但该 色空间为柱面坐标而不是直角坐标 。 r表示明度, 与 Lb a 色空间的 L值相 同, . H表示色相 , 表示饱和度。 c CE A 色空间 中的两个色度值 ( 品 a样 , IL B L样 , 品 b样 和( 准 a 准 b标 之 间的色差 △ 由 品) L标 , ' 准) 标 Eh 下式决定 : A = ( ( ( b ) ] Eh [ △L ) △a) △ 。 m + + 其中:△L=L样 一 .准 明度差异 ) △a a 品 L标 ( , ’ = 样 一a 准 红 / 品 ( 绿差异 ) △b 品 准 黄 / 标 , 样 一b标 ( 蓝 =b
周 杰 杨德 明 陈慕祖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 司 2 10 0 85)

要:从 色漆材料 、 喷涂 工艺、 喷涂设备及供漆 系统状态等方面探讨 了色差的影响因素 , 出了相 提
应 的控制 方 法。
关键词:色漆 ;色差 ;喷涂;影响 因素 ;控制 中图分类号 : Q69 T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66 20 )5 0 1— 4 09 19 ( 06 0 — 09 0

探究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

探究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

探究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汽车车身油漆色差是每个涂装生产部门都会遇到的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控制的问题,随着保险杠、门把手、后视镜及加油小门等彩色外饰件的大量采用,要求车身与外饰件的颜色无偏差,这就对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众多,它与油漆材料、环境因素、人為因素、设备状态等密切相关。

本文根据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方法。

标签:汽车;车身;油漆色差;控制1、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1.1材料因素根据体系的不同,汽车油漆可具体分为单色漆、金属漆、珠光漆三种。

总的来说,单色漆色差最易控制,因为单色漆的反射主要是通过颜料粒子单一角度反射入射光完成的。

而金属漆、珠光漆色差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大,对于金属漆,其反射主要是借助片状铝粉完成的,铝粉平行于底材排列时,金属色感和闪烁感将随观察者视角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1.2环境因素喷漆室的温度与湿度对于汽车外饰件油漆色差有着一定的影响。

当温度呈升高趋势、15°、25°L值呈变浅趋势,湿膜呈变干趋势时,汽车外饰件油漆色差可受到轻微影响。

当湿度呈升高趋势、15°、25°L值呈变深趋势,湿膜呈变湿趋势时,汽车外饰件油漆色差可受到较大影响。

1.3人为因素手工喷涂难以保证色差的稳定性,所以汽车车身外表面均采用ESTA或者Robot(机器人)等喷涂设备进行自动喷涂。

特别是对于车身前叶子、后侧件等与外饰件相邻区域,要避免进行手工补喷,这样才能保证车身色差的稳定性。

色差测量人员需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包括测量前校正、测量点位、测量时的按压力度等,从而减少测量误差。

1.4设备因素喷涂设备状态对颜色的影响值得关注,色漆自动喷涂设备的换色阀和计量泵尤为重要。

某车间发现车身右侧面色差异常,经检查发现右侧气喷枪内某颜色的换色阀内存在刷毛,导致换色阀卡住无法完全关闭,造成漏漆串色。

此外,色漆喷涂计量泵的偏差会造成色漆实际喷涂流量的偏差,从而影响色漆膜厚,导致色差问题。

车身色差的测量及控制

车身色差的测量及控制

车身色差的测量及控制摘要:颜色的和谐均一是乘用汽车主要外观特性之一,目前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已成为出行的必需品之一,因此除对汽车性能要求逐渐提高外,对汽车外观及颜色要求也逐渐提高。

色差是影响汽车外观的重要因素,降低车身色差越来越引起制造商的关注,那么色差测量和控制成为研究重点。

关键词:色差测量控制1 前言汽车色差是汽车生产部门通常会遇到的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控制的问题,随着保险杠、门把手、后视镜、油箱盖等装饰件大量使用,要求车身与塑料件颜色无偏差,对整车色差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轿车厂大都采用仪器与目视相结合的测量方法控制色差。

惯用法:先制定标准颜色样板,要求完成车各搭接部品颜色无论是目测,还是仪器测量都要与标准板接近。

色差受多种因素影响,像色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等都与其密切相关。

2 色差的原理色差仪由色彩原理制成,现在多数汽车企业都采用多角度色差仪评定色差。

色差仪能定量表示颜色差异、精度高。

lab色空间是测量物体颜色的色相空间(如图1),色空间中,l*为明度,+l*为白色方向,-l*为黑色方向。

a*,b*为色度坐标,+a*为红色方向,-a*为绿色方向,+b*为黄色方向,-b*为蓝色方向,中心为无色。

l*、a*、b*可由三相激发值x、y、z计算而得,△eab*值越小色差越小。

3 色差的测量我公司采用仪器和目视相结合方法进行色差测量,首先目视判定如图2,如超过目视限度,为管理方便,需定量描述,采用色差仪就能从多角度获得准确色差值。

目前色差测量没有统一标准,各乘用车厂根据实际情况及经验制定符合自身的色差基准。

有的厂家用△eab作为评价标准,△eab1.7时,认为不合格。

根据油漆种类不同,评价角度不同,单色漆仅需1个角度(即25??测试结果来评价颜色;金属漆(含有铝粉和珠光粉),其排列有定向性,各角度值均不同,需用多角度色差仪进行测量,实验证明:色差仪能够得到与我们肉眼感觉相近的客观数据。

汽车涂装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汽车涂装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汽车涂装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1.色差:上色时出现涂层与原车色差显著,可以通过颜料调配技术和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来减少。

2.鱼眼:涂装过程中出现小凹陷或气泡,可以通过控制喷涂室内的灰尘和湿度来防止。

3.刷痕:涂装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纹路,可以通过提高喷涂技术和使用优质刷子来减少。

4.漏涂:涂装过程中出现漏涂或漏涂现象,可以通过加强喷涂技术和提高工人技能来预防。

5.起泡:涂装后出现表面起泡现象,可以通过控制涂料配方和喷涂压力来防止。

6.颜料脱落:涂装后,颜料容易脱落或剥落,可以通过改进涂料剂型和增加附着力来解决。

7.粗糙度:涂装后表面出现粗糙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喷涂技术和改善涂料流动性来改进。

8.分层:涂层出现明显的分层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涂料配方和增加改性剂来减少。

9.过度喷涂:涂装时喷涂过多导致颜料厚度不均匀,可以通过控制喷涂压力和速度来改善。

10.残留物:涂装后出现涂料表面残留物,可以通过加强清洁工作和减少灰尘污染来解决。

11.颜色不均匀:涂装后颜色不均匀,可以通过加强调色技术和使用均匀的涂料来改善。

12.褪色:长时间使用后,涂装颜色易褪色,可以通过使用耐候性更好的涂料来提高。

13.刮痕:涂装后容易出现刮痕,可以通过加强涂层硬度和使用质量更好的清洁工具来防止。

汽车油漆色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分析

汽车油漆色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分析

汽车油漆色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分析油漆喷涂色差是目前我国汽车喷涂行业里十分棘手的一个现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是目前,我国关于汽车油漆喷涂色差出现以及相关控制策略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式对其进行不断总结与完善。

例如可以通过制定事先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强化施工材料选择、提升员工自身喷涂技能、基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等角度对其进行完善。

1 颜色属性自然界的颜色千千万万,但所有的颜色都有着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备一定的色彩相貌、浓淡程度和明亮程度。

一般来说,我们把颜色的这三个特点可以共称为颜色的三个特性或属性,分别为色调、明度与彩度,不管是什么颜色都可以利用这三个特性进行评定,可以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的描述。

此外颜色的这三个特性也可以利用现代仪器进行测定,也可以利用目测的方式对其进行评定。

1.1 色调色调又可称作是色别或者是色相,是色彩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不同色彩之间最容易区别的特征之一。

色调一般表示为带有一定波长的单色光,能够准确表示颜色类别,也可以利用其对颜色类别名称进行分类,比如红、橙、黄、绿、青、蓝、紫,其所对应的都是某一具体的色调,紫红、红、红黄都是属于红色中的不同色调,其颜色之间的差别也可称之为色调差别。

1.2 明度明度又可稱为深浅度、亮度或者是黑白度,其代表的是物体反射光线的颜色属性,也是人们视觉上所能够看到的颜色明暗程度差别,同一种色调可以有不同的明度,不同的色调也可以存在不同的明度。

比如对于太阳光谱来说,紫色的明度最低,处于中等明度的颜色为红色、绿色,所有颜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感觉黄色是最亮的一种颜色的原因。

1.3 彩度彩度又可称作是饱和度或是纯度,指的是具有反射光线或是透射光线接近光谱色的一种程度,比如彩度一般可以分成0-20档,如果小于0.5,就可以称作为无彩度;如果彩度接近20,则可以称作是饱和度。

一般彩度是人体的心理纯度感觉,对于可见光谱来说,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也可称作为极限纯度。

汽车、电动车油漆色差原理及影响因数

汽车、电动车油漆色差原理及影响因数

油漆色差培训Contents目录1.颜色基本模型2.色差测量3.色差影响因素4.色差预防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的发展,车辆进入家庭的不断普及,用户对于所购买车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以前,顾客主要是看性能,只要性能好,其他都是次要的。

而随着车辆性能的提高以及品质的增加,外观日渐成为顾客挑选汽车的首选要素;而车身颜色的匹配问题逐渐突显出来!概念-LAB颜色基础理论的模型主要有CIELAB与CLELCH两种理论模型。

首先是CLELAB理论模型的建立,红绿的a值,黄蓝的b 值以及明度L来定义。

L*a*b*颜色模型是目前最实用和普及的用于测量物体颜色的空间模型,它是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所定义的颜色空间。

该理论中:L表示明度,当L为正值表示颜色偏亮,L为负值表示颜色偏暗,a正表示颜色偏红,a负表示颜色偏绿;b正表示颜色偏黄,b负表示颜色偏蓝,如下图所示:概念-LCH另外一个模型是LCH模型,该颜色的空间为极坐标而不是直角坐标,其中L表示明度,H表示色相,C表示该颜色的饱和度。

色相(Hue):是区分不同彩色的视觉属性,它取决于光源的光谱组成和物体表面对各种波长可见光的反射比例,表示物体的颜色方面的特性,色相就是物体呈现各种颜色的特性。

明度(Lighting):是人眼对物体明亮程度的感觉,明度取决于物体照明程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了光源的强度。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的反射系数。

彩度(Chroma)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颜色的鲜艳程度。

是指色彩的纯度,通常以某彩色的的同色名纯色所占的比例,来分辨彩度的高低,纯色比例高为彩度高,纯色比例低为彩度低,在色彩鲜艳状况下,我们通常很容易感觉高彩度,但有时不易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容易受到明度得影响。

如右图所示:目前采用CIE颜色体系,有以下两种测量标准:1、CIE Lab系统—L*a*b*坐标:2、CIE Lab系统—L*C*h°坐标:2.1测量方法2.2色差测量中的光源由于物体处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物体的颜色会有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及分析杨勇(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570216)摘要:从色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及供漆系统状态等方面探讨了色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色差;检测;影响因素1.前言车身油漆色差是每个涂装生产部门都会遇到的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控制的问题,随着保险杠、门把手、后视镜等彩色塑料件的大量采用,要求车身与塑料件的颜色无偏差,这就对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轿车厂流行的方法是采用仪器测量与目测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色差,一般提供一块标准颜色样板,要求车身及塑料配件的颜色与该标准样板相比无论是目测,还是仪器测量都应接近。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众多,它与色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供漆系统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就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谈一点看法。

2.颜色基本理论2.1色调又称色相,是区分不同彩色的视觉属性,它取决于光源的光谱组成以及物体表面对各种波长可见光的反射比例,是表示物体的颜色在“质”的方面的特性。

2.2明度是人眼对物体明亮程度的感觉,换言之,是人眼对物体反射光强度的感觉,是表示物体的颜色在“量”方面的特性。

明度与光源亮度有对应关系,光源亮度愈高,则观察到的颜色明度也愈高2.3色彩饱和度彩度又称饱和度,是表示颜色是否饱和纯洁的一种特性,物体反射出的光线的单色性越强,物体颜色的彩度值越高。

掺入白光成分愈多,就愈不饱和。

当掺入的白光比例大到足以压倒或掩盖其余光线时,看到的就不再是彩色而是白色了。

白色、灰色和黑色等无彩颜色的饱和度最低。

饱和度取决于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选择性程度。

两个颜色如果色调、明度和彩度都相等,我们说这两个颜色完全相同。

3.色差的概念及测量3.1色差色漆的颜色是指物体在日光(即白光)照射下所呈现的颜色,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因为人的眼睛可以在两个相邻颜色的过渡区域中看到中间色。

一般说,波长变动1~2nm 时,人眼就能觉察出颜色变化。

用对光物理量的测量间接的测得色知觉量,初步解决了对颜色作定量描述和测量的,通过许多数学公式,由每个颜色的三刺激值可以换算得到我们现在涂料常用的颜色定量表示方法,即该颜色的L*,a*,b*值,L*表示明度值;a*表示红/绿值;b*表示黄/蓝值。

为了定量地表示颜色,目前通常采用CIE 表色系统,它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颜色进行分析,精度高。

Lab 色空间是目前最流行的用于测量物体颜色的色空间(如图1所示)。

在该色空间中,L*为明度,+L*为白色方向,-L*为黑色方向。

a*,b*为色度坐标,其中+a*为红色方向,-a*为绿色方向,+b*为黄色方向,-b*为蓝色方向,中心为无色。

L*、a*、b*可由三刺激值X 、Y 、Z 计算而得。

图1L*a*b*色空间CIELAB 色空间中的两个色度值(L*样品,a*样品,b*样品)和(L*标准,a*标准,b*标准)之间的色差△Eab*由下式决定:△Eab*=[(△L*)2+(△a*)2+(△b*)2]1/2其中:△L*=L*样品-L*标准(明度差异),△a*=a*样品-a*标准(红/绿差异),△b*=b*样品-b*标准(黄/蓝差异)如△L*为正值,说明样品颜色偏浅;△L*为负值,样品偏深。

△a*为正值,样品偏红;△a*为负值,样品偏绿。

△b*为正值,样品偏黄;△b*为负值,样品偏蓝。

一般可用△Eab*来评价色差,△Eab*值越小表示色差越小。

3.2色差的测量色差的测量一般采用分光测色法,首先测出待测光的光谱分布或试样的光谱反射率,然后通过计算求出色度值。

绿-a*根据油漆特性不同,测量的角度选择也有所不同,本色漆颜料排列均匀致密,各角度反射光均匀,故本色漆只计算45度角反射光,见图所示。

金属漆(珠光漆)中金属铝粉排列有定向性,各角度值均不同,差异较大,故计算5个角度反射光,先进的色差仪采用标准光源(标准日光,色温为6500K)单方向(450)照明,750及1100)同时测量金属漆或珠光漆的颜色。

可从5个角度(150、250、450、漆检测角度示意图金属金属漆检测角度示意图3.3色差的标准色差的测量点一般来说,以与塑料件相邻的部位作为色差测量的重点部位,如与保险杠及油箱盖相匹配的前叶子板和后叶子板。

目前车身油漆色差可根据其自身经验进行控制,以综合色差△E CMC*作为色差的衡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E CMC*=[(△L*/A L)2+(△a*/A a)2+(△b*/A b)2]1/2其中A L,A a,A b为修正系数。

对于特定颜色的油漆,有特定的经验修正系数。

对于单色漆仅需以1个角度(即450)的测试结果评价颜色。

而对于闪光漆,按照执行的标准控制5个角度(150、250、450、750及1100)的色差。

4.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4.1油漆材料批次色差的质量影响由于每批油漆制造配方存在着差别,所以只有控制油漆材料每个批次色差,不超出标准色板的允许偏差范围,才能保证车身及外协件的色差稳定,不产生较大偏差。

涂装车间对入口原漆的色差控制标准范围,一般比现场施工范围要窄,这是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和油漆厂家实验室的条件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为了保证现场施工材料稳定性,根据不同种油漆的施工特点制定不同的现场色差标准。

4.2材料遮盖能力对车身色差有较大影响一般情况下金属漆施工厚度为静电旋杯:8-10μm、空气喷枪:4-5μm总的厚度12-15μm。

当材料工艺遮盖力厚度>15μm,也就是说底色漆膜厚度达到12-15μm,还不能完全遮盖底材,则车身外观将产生质量缺陷:如漆膜发花,色差。

图2所示修补M2车型左前叶子板颜色为活力黄(OB1)为不同漆膜厚度其色差变化图,从图中可见当涂层膜厚达到遮盖厚度时,其色差稳定,不再有较大波动。

图2:不同漆膜厚度其色差变化图a :5μm,b :5~10μm,c :10~15μm,d :15~20μm,e :20~25μm,f :25~30μm用活力黄进行修补和重涂零部件时,总是存在一个色差的问题。

正常的施工材料完全遮盖力在15~20μm 左右,但由于活力黄(OB1)遮盖力较差,完全遮盖力一般在35~40μm 左右,因此现场喷涂一般属于一种不完全遮盖的喷涂方式,当返修和修补叶子板时,容易造成色差偏差。

4.3施工参数对色差的影响:在油漆遮盖比较充分的情况下,现场施工参数调整对a 、b 值基本上影响不大,调整喷涂参数及喷涂方法主要影响到dL 的变化,下表为参数调整趋势对应dL 值变化趋势。

表1:施工参数对dL 值和影响对比表出漆量增大漆膜更湿dL*变暗雾化空气增大漆膜更干dL*变亮成型空气增大漆膜更干dL*变亮喷涂速度增大漆膜更干dL*变亮01234DE图3双管路供漆系统示意图色漆在供漆系统中的流速对颜色有较大影响,特别是某些高铝粉含量的色漆,如果流速过低,铝粉易沉降,从而在短期内对颜色有较大影响。

由于金属漆中含有大量的铝粉片,涂料在该系统中长时间的循环使用造成颜色的改变是可见的。

这种变质对实色漆的影响比对金属漆的影响小。

金属漆的铝粉在高分散力作用下首先变质。

在长时间的剪切力下铝粉甚至被粉碎,这样就引起了颜色和效果的改变。

下面是两幅金属漆横断面的图片,图4上部分是没变质的的金属铝片,铝片大部分是扁平的。

图下部分是变质的金属铝片。

变形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图4:正常铝粉与变质铝粉形状变化的示意图如果循环速度过慢,很容易造成铝粉和颜料在管路中沉积,在遇到盲端和弯头位置时,金属粉颗粒在那里堆积,造成整个循环系统压力变化,加快油漆变色程度。

点检的项目主要有主管路供漆压力,主管路回漆压力,支管路回漆压力和分支压力等,对于压力异常的管路应及时调整,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目前为了保证过本色面漆和金属漆管路滤效果,回漆管路上也多采用袋式过滤器,考虑到金属粉颗粒粒径较大,我厂选用150μm 的过滤袋。

过滤袋应根据进出口压力差和使用时间更换,长时间不更换过滤袋也比较容易造成金属粉的沉积,造成色差偏差因此我厂的更换周期为一周一换。

4.5手工补漆对色差影响因喷涂工艺及手工操作手法的差异,会造成车身部件色差,尤其是浅颜色面漆、金属漆、珠光漆等。

如6M3(冰河蓝),星月银等,手工修补后dL*发生变化。

对于这个问题,应加强现场手工作业操作培训,规范手工喷涂喷枪与工件的距离,成型空气大小及走枪的速度。

4.6供漆系统的清洁状态如果供漆系统清洗不干净,系统中如管壁或阀门内残留的油漆混入新加的油漆中,势必对新油漆的颜色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循环时间的增长,影响的程度也会增大。

色漆在供漆系统中长期不用,循环时间超过六个月,应及时将系统进行清洗,否则色漆老化变质,在管路中出现沉淀和结块现象,反而会导致今后清洗工作量的增加。

4.4.77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方法色差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色差的控制:a.控制好每批色漆的色差,这需要油漆供货商及油漆质保检验部门的共同努力,杜绝色差不合格的材料送到生产线上。

b.定期对色差进行监控,特别是要跟踪油漆批次更换后的色差情况,掌握颜色的变化趋势。

c.对于在管路中长期循环且未喷的色漆,最好在批量生产前喷涂报废零件,以便及时进行调整,以免由于颜色偏差较大而造成大批量的返工,影响正常生产。

d.定期检查自动静电喷杯(ESTA)及自动空气喷枪(Spraymate)的喷涂状态,定期对ESTA 及Spraymate喷涂流量进行计量。

e.定期检查供漆系统的运行状态,将系统压力作为设备巡检的重要内容。

f.信息要共享,整车厂与配套厂对色差的相关信息要及时进行沟通。

5.根据实际情况对色差问题采取的措施由于新颜色自身的特性,遮盖力差,难施工,不易遮盖等,油箱盖和车身可能也存在一定的色差。

如果德瑞使用有色差的油箱盖进行调漆,再来喷涂保险杠,必然导致塑料件与车身的色差。

目前新颜色中色差比较难以控制的三种颜色是星月银、动感蓝、滨河蓝,而极地白在前期用压力罐喷涂时存在较严重的光泽不良,再改用循环管道和更换新一批次的油漆后后色差有所改善.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根据各种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以下措施:5.1施工人员控制要求操作者作业时必须按着工艺要求施工,涂装车间以及技术部对班组操作员工进行指导,规范现场操作,喷涂方法和调漆技能。

5.2施工方法控制(1)新颜色对膜厚较敏感,涂装车间按照生产工艺喷涂试板交给德瑞,最终由德瑞寄回油漆厂家确认,寻找与车身油漆相匹配的塑料件油漆。

(2)油箱盖跟随车身一起喷涂:由于手工喷涂的油箱盖和车身存在色差,因此考虑油箱盖和车身一起喷涂.保证油箱盖和车身颜色保持一致(3)由于新颜色产量比较小,且间隔时间较长。

新颜色对膜厚的差别特别敏感,细微的膜厚差别就能导致色差,喷涂班需要记录每一批次的自动机工作参数,多次对比,逐渐掌握车身膜厚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