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油漆色差匹配与目视色差控制

合集下载

车身油漆色差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车身油漆色差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车身油漆色差的分析及控制方法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车辆外观的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车辆油漆色差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细节问题,而且复杂难以控制。

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车辆油漆色差的因素以及车辆油漆色差的控制方法。

一、前言现代车体越来越重视细节的搭配与装饰,例如车体与窗框、车门、端墙的颜色无偏差,以及编好组的列车每节车厢之间的颜色无偏差,这就对如何有效控制油漆色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色差的测量一般都采用仪器测量与目测相结合的方法,即根据标准比色板,通过仪器测量和目测相结合,使车辆与彩色小部件的色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

这就需要究其根本,不断地改进技术和方法,控制车辆油漆色差。

二、车辆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1.不同油漆批次的色差影响:不同批次的油漆由于在调配及原料采购过程中存在差异,所以就导致油漆本身就存在色差,但只要在所允许的色差范围之内,就能通过现场施工参数的调整来做出改变。

但是油漆原漆的色差误差范围要比现场施工范围要小,这是因为现场施工条件要远比油漆实验室的条件差,为了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必须对原漆的色差做出严格控制。

2.油漆遮盖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只有当材料的涂抹厚度大于15μm时,才能达到遮盖的效果。

一般车辆底色漆膜的厚度只能达到(12~15)μm,并不能完全遮盖底材,这是造成车辆漆膜发花、色差差的主要原因。

经研究表明,只有当漆膜的厚度达到遮盖厚度时,色差才能稳定,不再有大的波动。

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返修和补修时,由于一些颜色较浅的遮盖能力较差,再次重涂时容易超出色差误差范围。

3.现场施工参数的影响:现场施工参数的调整对油漆色差有直接影响。

主要是影响到L值的变化。

出漆量增大时,L减小,雾化空气、成型空气和喷涂速度增大时,L值增大。

4.手工补漆的影响:车辆涂漆的流水线上一般都设有手工补漆区,来弥补涂漆流程中的一些油漆缺陷和划碰伤,手工喷涂技术的高低和喷涂工艺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车辆油漆色差的质量。

汽车油漆喷涂色差的产生与控制方法问题研究

汽车油漆喷涂色差的产生与控制方法问题研究

汽车油漆喷涂色差的产生与控制方法问题研究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汽车也变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于车身的美观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车辆表面的车漆往往会容易磨损,到磨损之后的补漆和车身原本的漆之间存在的色差会破坏车身的美观。

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车漆色差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总结了造成色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减小和消除车身喷漆的色差。

关键词:汽车喷漆;色差;控制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撞击和汽车本身使用寿命的消耗等,车表的油漆非常容易磨损。

而为了保持车身的美观,通常情况下车主都会选择补漆。

但在补漆时往往会面临一个问题,即补的漆和车身原本的车漆之间有明显的色差,这中色差使得补漆之后的车身不但无法挥发之前的美观,甚至会导致车辆看起来更加辩驳难看,同时也会导致车主对修车行的强烈不满。

因此,避免汽车补漆与车身原本车漆之间的色差一直是我国修车行业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影响汽车车漆之间的色差的因素,再结合实际总结出导致色差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出真正有效的控制和消除色差的措施。

1影响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因素1.1物质方面的因素汽车的油漆有很多种类,其成分和价格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普通纯色油漆、金属油漆和珠光油漆。

一般来说,普通纯色油漆的色差最容易控制,因为普通单色油漆的颜色主要是通过颜料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呈现出的,比较检查易控制。

而金属油漆和珠光油漆的反射原理则不仅是依靠单纯的颜料颗粒,还依靠片状铝粉。

而铝粉的放置位置和角度都会出反射出的颜色产生影响,因此非常容易导致色差。

1.2人为方面的因素目前,部分修车厂还在使用人工喷漆的方式进行车身补漆,这种方式因为人的不稳定性而很难保证颜料的稳定性,因此也非常容易导致色差。

车身色差的测量及控制

车身色差的测量及控制

车身色差的测量及控制摘要:颜色的和谐均一是乘用汽车主要外观特性之一,目前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已成为出行的必需品之一,因此除对汽车性能要求逐渐提高外,对汽车外观及颜色要求也逐渐提高。

色差是影响汽车外观的重要因素,降低车身色差越来越引起制造商的关注,那么色差测量和控制成为研究重点。

关键词:色差测量控制1 前言汽车色差是汽车生产部门通常会遇到的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控制的问题,随着保险杠、门把手、后视镜、油箱盖等装饰件大量使用,要求车身与塑料件颜色无偏差,对整车色差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轿车厂大都采用仪器与目视相结合的测量方法控制色差。

惯用法:先制定标准颜色样板,要求完成车各搭接部品颜色无论是目测,还是仪器测量都要与标准板接近。

色差受多种因素影响,像色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等都与其密切相关。

2 色差的原理色差仪由色彩原理制成,现在多数汽车企业都采用多角度色差仪评定色差。

色差仪能定量表示颜色差异、精度高。

lab色空间是测量物体颜色的色相空间(如图1),色空间中,l*为明度,+l*为白色方向,-l*为黑色方向。

a*,b*为色度坐标,+a*为红色方向,-a*为绿色方向,+b*为黄色方向,-b*为蓝色方向,中心为无色。

l*、a*、b*可由三相激发值x、y、z计算而得,△eab*值越小色差越小。

3 色差的测量我公司采用仪器和目视相结合方法进行色差测量,首先目视判定如图2,如超过目视限度,为管理方便,需定量描述,采用色差仪就能从多角度获得准确色差值。

目前色差测量没有统一标准,各乘用车厂根据实际情况及经验制定符合自身的色差基准。

有的厂家用△eab作为评价标准,△eab1.7时,认为不合格。

根据油漆种类不同,评价角度不同,单色漆仅需1个角度(即25??测试结果来评价颜色;金属漆(含有铝粉和珠光粉),其排列有定向性,各角度值均不同,需用多角度色差仪进行测量,实验证明:色差仪能够得到与我们肉眼感觉相近的客观数据。

汽车整车色差原因分析及控制研究(下)

汽车整车色差原因分析及控制研究(下)

第 35 卷 第 12 期 中 国 涂 料Vol.35 No.1219行业走势Industrial Trends汽车整车色差原因分析及控制研究 (下)吴俊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56)□ An Analysis of Causes of Whole Vehicle Color Difference and Research on Control (Ⅱ)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lor theory from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sour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on and absorption spectra of objects, and the visual theory of human vision, introduces the color difference theory from visual evaluation of color difference and the color difference formula, and then analyzes causes of whole vehicle color differenc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nfluence of coatings materials on whole vehicle color differe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atings application process on color differ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evaluation conditions on color difference. At last, in combination with applicability verification and color evaluation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color development, how to control automobile color difference is proposed.Key words: color, color difference, color difference formula, visual evaluation of color difference, control of color difference, automotive coatings摘 要:主要从光源的光谱特性、物体的反射及吸收光谱特性和人眼视觉的视觉理论介绍了颜色理论,从色差的目视评价和色差公式两个方面介绍了色差理论。

汽车涂装中的涂装色差与配色技术

汽车涂装中的涂装色差与配色技术
参与制定汽车涂装色差与配色技 术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了行 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涂装将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涂装质量。
环保法规要求提高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汽车涂装行业将面临更高的环保要求 和挑战,需要采取更环保的涂料和涂装工艺。
为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升车型竞争力,某汽车厂商决定对旗下某款车型进行全新颜色设计。
设计过程
设计团队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分析了目标消费者的喜好和流行趋势,然后结合车型特点和品牌定位,制定了多种颜 色方案。经过多次评审和修改,最终选定了符合市场需求和品牌形象的车身颜色。
设计成果
新颜色方案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该车型的视觉效果和辨识度,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同时也为品牌注 入了新的活力。
建立色差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色差管理体系,包括色差标准制定、色差检测、色差分 析和处理等环节,以确保涂装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强化质量意识教育
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色差对产品质量和客户 满意度的影响,提高员工对色差控制的重视程度。
05
配色技术应用实践
某车型车身颜色设计案例分享
设计背景
01
案例一
某汽车制造厂涂装车间出现色差问题,通过目视法和色差计法进行检测
,发现ΔE值超过了企业标准。经过调整涂料配方和工艺参数,最终使
色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02
案例二
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主机厂提供的涂装件存在明显色差,经过光谱分
析发现涂料中某种颜料含量不足。供应商对涂料进行调整后,重新提供
的涂装件颜色与主机厂要求一致。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摘要:从色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及供漆系统状态等方面探讨了色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1 前言车身油漆色差是每个涂装生产部门都会遇到的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控制的问题,随着保险杠、门把手、后视镜及加油小门等彩色塑料件的大量采用,要求车身与塑料件的颜色无偏差,这就对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轿车厂流行的方法是采用仪器测量与目测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色差,一般提供一块标准颜色样板,要求车身及塑料配件的颜色与该标准样板相比无论是目测,还是仪器测量都应接近。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众多,它与色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供漆系统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就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谈一点看法。

2.色差的概念及测量2.1 色差为了定量地表示颜色,目前通常采用CIE 表色系统,它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颜色进行分析,精度高。

Lab 色空间是目前最流行的用于测量物体颜色的色空间(如图1所示)。

在该色空间中,L *为明度,+L *为白色方向,-L *为黑色方向。

a *,b *为色度坐标,其中+a *为红色方向,-a *为绿色方向,+b *为黄色方向,-b *为蓝色方向,中心为无色。

L *、a *、b *可由三刺激值X 、Y 、Z 计算而得。

图1 L *a *b *色空间LCH 色空间与Lab 色空间的色度图相同,但该色空间为柱面坐标而不是直角坐标。

L *表示明度,与Lab 色空间的L *值相同,H 表示色相,C 表示饱和度。

CIELAB 色空间中的两个色度值(L *样品,a *样品,b *样品)和(L *标准,a *标准,b *标准)之间的色差△E ab *由下式决定:△E ab * = [(△L *)2+(△a *)2+(△b *)2]1/2绿 -a*其中:△L*= L*样品- L*标准(明度差异),△a*= a*样品- a*标准(红/绿差异),△b*= b*样品- b*标准(黄/蓝差异)如△L*为正值,说明样品颜色偏浅;△L*为负值,样品偏深。

刍议汽车油漆喷涂色差的产生与控制方法问题

刍议汽车油漆喷涂色差的产生与控制方法问题

车辆工程技术41车辆技术0 前言 “油漆喷涂色差”是当下我国汽车喷涂作业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具有较大的意义影响。

然而现阶段有关我国汽车油漆喷涂色差产生与控制方法问题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提高对作业流程的标准化控制、加强施工材料的选择控制、提升员工喷涂技能、从技术层面入手等,本次研究对汽车油漆喷涂色差产生与控制方法问题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 汽车油漆色差出现的具体原因 第一、车辆老旧等情况,由于部分车辆使用期限已过,且存在老化等情况,导致该车辆出现反复油漆喷涂情况,包括修补、喷涂等。

通过大量的涂料、材料等叠加融入,导致了车身出现特有的固化颜色模式,即复合颜色模式出现,且对其调配很难到位。

第二、在对其车辆进行配色过程中,缺乏其工作经验与科学方法,导致实际车辆颜色与其车辆标准板色出现较大误差,进而造成调出的颜色与其作业车辆出现较大反差。

第三、人为操作造成的问题出现,由于人工作业中的错误操作及不规范,导致其色母选择出现失误或该色母填入量不正确,造成调配出的颜色与车体本色严重不符。

第四、环境因素造成的问题出现,受环境影响导致调色过程中诸多问题出现,如光线昏暗、光线中包含色光源,车身角度与配色角度不同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色差的出现。

第五、喷涂作业中的选择问题,在对其进行颜色喷涂中师傅需要对其气压、喷漆喷幅、出喷量等进行设计、选择。

还有在实际喷涂过程中仿形不同也会造成色差产生。

第六、在进行喷涂作业中不能科学、合理的对其辅料进行填入也会造成漆面问题发生,主要以起流平性问题造成的色差形成。

第七、受喷涂设备、工具等故障影响也会造成其色差出现。

第八、在对其修补过程中不能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工作开展等,极易导致颜色差异化出现[1]。

2 减少汽车油漆喷涂色差出现的主要控制方法2.1 提高对作业流程的标准化控制 汽车油漆喷涂作业不是肆意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系统布局。

探究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

探究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

探究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作者:白鹏跃来源:《名城绘》2018年第07期摘要:汽车车身油漆色差是每个涂装生产部门都会遇到的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控制的问题,随着保险杠、门把手、后视镜及加油小门等彩色外饰件的大量采用,要求车身与外饰件的颜色无偏差,这就对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众多,它与油漆材料、环境因素、人為因素、设备状态等密切相关。

本文根据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汽车;车身;油漆色差;控制1、汽车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1.1材料因素根据体系的不同,汽车油漆可具体分为单色漆、金属漆、珠光漆三种。

总的来说,单色漆色差最易控制,因为单色漆的反射主要是通过颜料粒子单一角度反射入射光完成的。

而金属漆、珠光漆色差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大,对于金属漆,其反射主要是借助片状铝粉完成的,铝粉平行于底材排列时,金属色感和闪烁感将随观察者视角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1.2环境因素喷漆室的温度与湿度对于汽车外饰件油漆色差有着一定的影响。

当温度呈升高趋势、15°、25°L值呈变浅趋势,湿膜呈变干趋势时,汽车外饰件油漆色差可受到轻微影响。

当湿度呈升高趋势、15°、25°L值呈变深趋势,湿膜呈变湿趋势时,汽车外饰件油漆色差可受到较大影响。

1.3人为因素手工喷涂难以保证色差的稳定性,所以汽车车身外表面均采用ESTA或者Robot(机器人)等喷涂设备进行自动喷涂。

特别是对于车身前叶子、后侧件等与外饰件相邻区域,要避免进行手工补喷,这样才能保证车身色差的稳定性。

色差测量人员需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包括测量前校正、测量点位、测量时的按压力度等,从而减少测量误差。

1.4设备因素喷涂设备状态对颜色的影响值得关注,色漆自动喷涂设备的换色阀和计量泵尤为重要。

某车间发现车身右侧面色差异常,经检查发现右侧气喷枪内某颜色的换色阀内存在刷毛,导致换色阀卡住无法完全关闭,造成漏漆串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师答辩论文钻石银色差问题分析与调整工种:汽车涂装生产线工姓名:申报等级:技师工作单位:培训单位:日期:2013.年11月日车身油漆色差匹配目视色差控制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内容摘要:通过对颜色、目视和色差仪的基本介绍,了解色差测量的原理;在介绍车身油漆颜色匹配控制方法的同时,重点阐述在XX车制造系统中,当漆后车身颜色(出现色差)匹配过程中,色差仪测量数据不能满足调整需要时,XX目视色差控制方法对钻石银色相调整的作用。

关键词:颜色、色差仪,漆后车身、颜色匹配、Willing booth、目视色差评判。

前言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乘用车进入家庭的不断普及,用户对于所购买车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以前,顾客挑选汽车主要是看性能,只要性能好,其他都是次要的。

而随着汽车性能的提高以及品质的增加,外观日渐成为顾客挑选汽车的首选要素;而车身颜色的匹配问题逐渐突显出来!现在车身各部位大量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外协件时,底材和工艺不同,对涂装厂油漆颜色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根据多年的色差考核经验,在本文中以钻石银色差匹配为例,通过介绍油漆色差仪器检测数据问题和XX独特的目视检查色差控制方法。

对色差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调整油漆色相,改进钻石银色差匹配问题。

一、颜色基本原理颜色是一种通过观察者的眼睛所捕获的光线刺激(波长、强度等等),并在头脑中形成的解释。

色彩的3种特质:1、色相(Hue):是区分不同彩色的视觉属性,它取决于光源的光谱组成以及物体表面对各种波长可见光的反射比例,是表示物体的颜色质的方面的特性,色相就是物体呈现各种颜色的特性。

2、明度(Lighting):是人眼对物体明亮程度的感觉,明度不仅取决定物体照明程度,而且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了光源的强度。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3、彩度(Chroma)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颜色的鲜艳程度。

是指色彩的纯度,通常以某彩色的的同色名纯色所占的比例,来分辨彩度的高低,纯色比例高为彩度高,纯色比例低为彩度低,在色彩鲜艳状况下,我们通常很容易感觉高彩度,但有时不易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容易受到明度得影响,二、色差测量原理色差仪的设计是借助了现在比较流行的Lab色彩模型的原理(见图一 LAB色彩模型),而在(CIELAB)Lab色彩模型中,L*为明度,+L*为白色方向,-L*为黑色方向。

a*、b*为色度坐标,其中+a*为红色方向,-a*为绿色方向,+b*为黄色方向,-b*为蓝色方向,中心为无色或在实际工作中标定标准色板标准数值。

L*、a*、b*是受到孟塞尔颜色系统的强烈影响,可用简单公式从 XYZ 计算出来。

图一 LAB色彩模型如CIELAB色度空间中的两个色度值(L*样品数值,a*样品数值,b*样品数值)和(L*标准数值,a*标准数值,b*标准数值)之间的色差△Eab*(平均值)由以下公式计算决定的。

△ Eab*=[(△L*)2+(△a*)2+(△b*)2]1/2其中:△L*=L*样品数值-L*标准数值(明度差异),△a*=a*样品数值-a*标准数值(红/绿差异),△b*=b*样品数值-b*标准数值(黄/蓝差异)△L*为正值,样品颜色偏亮。

△L*为负值,样品颜色偏暗。

△a*为正值,样品颜色偏红。

△a*为负值,样品颜色偏绿。

△b*为正值,样品颜色偏黄。

△b*为负值,样品颜色偏蓝。

△Eab*平均值评价色差,△Eab*值越小表示色差越小,△Eab*值越大表示色差越大。

色差的数值是通过色差仪进行数据的采集技术得出的,基本油漆工厂(大部分汽车厂都是利用色差仪对颜色进行考核),针对出现的色差问题,也主要是根据色差仪数据进行调整的。

三、XX漆后车身色差目视考核法1、色差目视检查等级评判XX汽车色差控制系统采用的色差目视考核方法,是XX公司在长期工作中,发现色差仪测量数据不能满足色差控制后,通过大量人员、标准光源、数据积累、试验,最后归纳出目视色差考核,在标准光源下,借鉴色差仪角度,进行评判的5个等级(见图二单色项评判等级和图三双色项评判等级)评判方法。

图二单色项评判等级图三双色项评判等级图二、三缩写和定义:OK : 放行(合格)C.OK: 有条件放行(有条件合格)N.OK: 不放行(不合格)2.色差目视检查方法要求2.1、首先目视检查需要人员专业;在人员选择上是有严格规定,由于部分人的辨色能力缺陷,目视检查人员还要进行严格的(Farnsworth100 hue)色块辨色能力测试(见图四色块图),测试眼睛辨色能力是否正常。

完成测试后合格人员,才能进行色差评定等级和色差评定培训,通过色差专家对被评定人进行长期的色差匹配报告数据积累,确认被评定人是否可以进行色差考核。

如果目视者连续工作,色差目视的准确度会逐渐下降。

因此,在工作中需要适当的休息,恢复人眼对色差的敏感度。

图四色块图2.2、在标准光源的选择上;目视考核要求在Willing(人造标准光源)光源下进行,使用Willing公司照明亮度1000流明的颜色对比白炽灯,避免光反射对颜色匹配的影响。

2.3、检查位置的要求;要求专业目视检查员要在Willing booth专用考核间内,人员严格按照位置0°,30°,-20°三个标准角度转换,保证所站三个位置处于平行,先确定垂直0°,再确定其它两个角度位置。

灯光位置随着所看部位不同,进行调整。

只有每一步骤达到标准要求才能对车身的机盖、左前翼子板、左后翼子板、软鼻子、左前保险杠、左后保险杠进行色差匹配做出客观评判(见图五色差目视位置)。

图五色差目视位置同时考核员要根据色差评判目视匹配5个等级,对所看部位结果在记录单上填写,如C.OK或N.OK需要通知相关部门根据目视结果进行颜色调整。

四、漆后车身色差匹配问题分析控制1、色差仪与目视结果的矛盾在工作中发现针对一些浅色或新颜色匹配放行时,色差仪检测数据很微小,不需要调整,但站在用户的角度实际观察,却有较明显的色差现象出现。

按照传统的方法,目视只能发现有无色差,无法对油漆色相进行判定与调整。

2013年7月19日XX钻石银颜色批次试板检查阶段,根据色差仪测量数据与目视结果OK放行。

在之后的生产中,喷涂成车后,色差仪检测数据均显示正常,但在匹配时左前翼子板与保险杠出现了明显的目视差异。

如果调整就要有色相调整方向和程度的问题,而色差仪所检测数据在这个时候,却不能准确做出油漆色相改进方向的指导。

2、钻石银在生产中的色差匹配问题2013年8月22日WSA在线检验反映钻石银成车目视有明显色差问题,色差仪测量数据显示没有较大偏差,显示正常(见图六色差仪测量数据),无法进行调整。

这样通过Willing booth目视评判,色差目视结果却显示保险杠明项超差;(见图七 XX目视报告),数据与目视报告间存在差异,目视报告给我们指出了明度、绿项色差超差较大问题。

图六 色差仪测量数据图七 XX 目视报告3、钻石银油漆色差仪测量数据分析。

对2013年所有XX 钻石银考核数据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过程中,发现色差仪测量的数据在位置、人员的不同时,或角度多变,不平整的车身部位(如前后翼子板),检测结果会出现偏差。

所以针对钻石银色差问题车辆,跟踪测量色差问题车前后10辆时,按照同一部位,同一方向,同一角度,同一人员方法进行跟踪测量(见图八 前后20辆车跟踪测量数据)。

证明10辆车保险杠测量数据与问题车辆保险杠测量数据基本一至,数据显示没有色差问题。

综上所述色差仪测量数据因为钻石银的双色相属性,无法对色差问题进行色相调整。

色差问题跟踪测量示意图0.810.830.880.810.930.830.910.820.90.820.860.830.820.820.880.90.910.870.860.79-0.2-0.22-0.3-0.31-0.23-0.2-0.2-0.2-0.3-0.2-0.22-0.2-0.28-0.25-0.24-0.3-0.28-0.2-0.2-0.28-0.4-0.20.20.40.60.811辆2辆3辆4辆5辆6辆7辆8辆9辆10辆11辆12辆13辆14辆15辆16辆17辆18辆19辆20辆前保险杠明暗标准值前翼子板明暗图八 前后20辆车跟踪测量数据4、钻石银油漆保险杠色差原因分析首先根据XX目视色差评判结果,要求外协厂家进行切片测量漆膜厚度,因为材料遮盖力不足会影响颜色的明暗。

所以漆厚是否在总差值49μm-69μm公差范围,就是分析色差明暗问题的重要条件。

但根据切片测量报告,证明保险杠漆膜厚度没有超出公差范围问题,不会对明暗、绿项影响。

(见图九保险杠切片膜厚记录)图九保险杠切片膜厚记录5按色差报告对色相调整对于钻石银出现的目视色差问题(见图六 XX目视报告),根据XX色差目视报告指出明度、绿项按XX目视检查,超出色差等级标准。

要求外协厂家油漆供应商,对钻石银这一漆色在下一批次漆色调整时,加黑,降绿项进行微调试验。

2013.年9月4日调整后喷涂实验件,在Willing booth色差间再次进行目视检查评判。

结果显示,色差仪测量数据黑项数值增加,目视全部OK(见图十两辆试验车色差仪数据及目视报告)。

这样在新批次中按照如上调整后色相喷涂,解决了钻石银色差匹配问题。

图十两辆试验车色差仪数据及目视报告六、结语综上所述,在对钻石银色差问题进行色相调整时,色差仪测量数据,却不能对问题颜色进行色相调整。

所以XX目视色差匹配方法,在钻石银匹配色差问题调整过程中,直接指导色相的调整。

有了颜色色相的方向,才能根据色相查找具体的问题。

同时XX 目视色差匹配的控制方法更接近用户的要求,满足目视匹配放行的需要。

为漆后车身、外饰件的色差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的控制方法,为今后不同颜色的色差控制工作拓宽了思路。

参考文献:作者:廖海进中国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教材:色彩构成时间2010年3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