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参评教案
百度教案 王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26《月光曲》吉林省临江市桦树中学王静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26课《月光曲》。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对于课文中《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来表现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
同时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力,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表达更加充实感受更深刻。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
正确读写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3、理解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原因。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九自然段。
2、培养学生欣赏美,体会意境美。
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的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与《月光曲》相关的材料。
结合课文内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上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通过用百度上搜索下载的《月光曲》在课堂上放给同学们听,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受。
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更深刻地体会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本节课在知识、思想感情、意境方面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去讨论,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月光曲》的美好。
文章的第九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通过实在与想象的相结合写出了《月光曲》的内容。
平移和旋转教案王静

平移和旋转教学目标:知识:使学生通过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 能力: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使学生体会物体经过平移和旋转后物体本身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辨证观点.教学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游乐园里真热闹,你喜欢哪一个?他是怎么运动的?用手势表示出示主题图:缆车,旋转座椅,小火车,摩天轮,滑梯,大风车,跷跷板,秋千学生汇报,大家跟着做手势体会运动方式。
师: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把图上信息说完整。
单独出示,分类小组合作:他们的运动方式一样么?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4人为一小组,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全班交流。
预设:生1:把小火车和缆车分成一类,都是平的运动。
跷跷板和秋千分一类,都是玩的运动,大风车,旋转座椅和摩天轮分一类,都是转圈的运动。
教师引导:我特别同意你说的转圈的运动,大家动手试一试。
我们看看你说的平平的,缆车是平的么?还可以怎么说?生:斜的。
师:那么跷跷板怎么运动?做上下运动的动作。
可以和谁分在一起呢?还有不同意见么?生2:小火车,缆车,跷跷板,秋千是一类。
都走直线。
旋转座椅、摩天轮和大风车分一类,都画圈。
师:我听见他说了一个很重要的词,直线运动,你们同意么?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上下运动,还是斜的运动,我们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分成一组,叫平移。
转圈的,绕着中间转动的,我们叫他圆周运动,叫旋转。
相机板书师:我们再来看秋千的运动,人坐在秋千上,怎么运动?秋千自己怎么运动?所以一个物体可能不止一种运动方式。
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手势判断用手势判断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出示动画:升国旗,推拉窗户,发电风车,风车,电风扇,升降电梯,抽屉1、观察一组平移现象,总结平移的特点。
啄木鸟教案—王静

《啄木鸟》教案北正街小学王静一、恒拍练习1.播放《远古进行曲》随音乐拍手,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拍感。
2.音准练习老师在钢琴上弹出5 3 这两个音要学生听出来,并且做出正确的手势。
(讲解5和3的手势要点)唱一唱柯达伊手势歌中的5 35 5 5 5 5 5 5 55 的小手在哪里?5 的小手在胸前。
3 3 3 3 3 3 3 33 的小手在哪里?3 的小手在腰间。
老师弹音组或者做音组的手势同学们慢速的唱出“la”发长音模唱。
(1)5 5 5(2)3 3 3(3)5 3 5(4)5 3 3将四组音一遍唱一边做手势。
二、关联《其多列》1.出示其多列的前两小节旋律5 3 3 |5 3 3 |师:请大家唱一唱旋律。
请同学们说说这是我们学过的哪首歌的前两个小节。
生:《其多列》师:出示《其多列》的歌谱,同学们齐唱一遍歌词配上动作。
2.请同学们一边唱歌曲,一边在膝盖上打拍子。
师:同学们,家里有什么东西可以发出类似的声音?生答:时钟,街舞音乐......师:那么你们身体的哪个部位也像打拍子一样不停的跳动?生答:心脏师:我们用桃心来表示拍子,大家数一下《其多列》这首歌的第一句共有几拍?(老师一边唱一边打节拍,请小朋友数一数老师拍了几下,出示4颗桃心)这4颗桃心表示第一句的拍子,请同学们演唱一遍《其多列》的第一句旋律,然后一位同学轮流指着黑板上的桃心为歌曲打拍子。
3.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第一拍有几个音生:2个音总结出第二1 个音第三拍2个音第四拍1个音(待学生有所掌握之后,再往后教)4.学习五线谱节奏记法一拍一个音的时候,那个音就唱ta ,标记“|”.一拍两个音的时候,那个音就唱ti-ti,标记请同学们用手指在自己手板心上写一写。
5.节奏练习三、新学《啄木鸟》1.出示《啄木鸟》的字母谱,同学们先拍节奏,(得出结论四条节奏是一样的)然后按节奏读歌词。
2.出示《啄木鸟》的字母谱,认识字母所“s”表示唱sol,“m”唱mi。
王静综合实践让纸飞机飞得更远表格教案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纸飞机的各种折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自己折的纸飞机与同伴的不同之处。
2、了解影响纸飞机飞行远近的因素,通过调试和改进,是纸飞机飞得更远。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探究实践、互相协作的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了解影响纸飞机飞行远近的因素,引导学生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情
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定了解,因此,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合作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教学
设计
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其他组同学演示的折叠方法,如有兴趣,可以跟着学一学。
1、小组成员分别折纸飞机。(课前)
2、各组观察比较组内各人折好的纸飞机,总结各种纸飞机的主要特点,从本组中选出一种纸飞机参加班级交流活动。
3、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纸飞机的特点并演示折叠方法。
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提高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小结
放飞理想
师:天中翱翔!
把自己的梦想写到飞机上,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和希望。
激发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享受学习的乐趣。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生肖的联想教案

出示书本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三、合作探究,体验乐趣
利用我们身边的学习用品能不能创造出一些生肖形象呢?
本课作品都是经联想创造出来的,这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怎样培养成的?
四、展示交流,提升自我
学生组内代表发言,讲解自己小组作品的创意,师生充分互动、评议、欣赏、感受。
五、师生互动,总结拓展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能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断的寻找生活中有趣的美好的事物。
学生先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
设计
课后反思
二次
备课
剥开的皮自然向两侧下垂后的造型,很像小狗的头,妙趣横生。
看看这些生肖造型用的是哪种水果?
2、天然的材料
人类通过联想和想象,使一些天然的材料变成了一件件美妙绝伦的艺术品。
3、手
这是手造型稍加润色创造出的公鸡形象,鲜艳的原色夸张地表现翅膀,昂首向前的形象抓住了鸡的行动特点。
4、日常用品
想一想:
随意放在台面上的眼镜让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活动
三次备课
一、欣赏导入、激情引趣
通过多幅“云”的造型展开联想,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生肖的联想》。在自然与生活中,我们往往于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好玩儿又巧妙的现象,比如天上的白云像一群奔跑的羊,旧墙上的斑痕像一个形象。岂不知这种联想也是创造。让我们来试试把一些东西、物体联想成十二生肖,并用美术的造型方法把它们表现出来。
解决难点办法:根据学生的多样性,不断拓宽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学情分析:生肖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的时候也接触过有关生肖的课程,所以对于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相对于比较简单的,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乐趣,使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思路,能够创造出新颖别致的作品。
王静 第四届_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现代化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品德与社会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搜集现代化交通运输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山东人民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50——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化交通运输的优缺点及发展状况。
四、交流(其他运输,现在再把目光转向其他几种运输方式上。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有关资料,现在咱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出示要求)
2、全班交流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资料跟大家共同分享。
3、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仔细看。(播放视频)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补充管道运输)
三、新课(公路运输)
1、你知道哪些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学生自由说)
2、刚才提到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加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水路航线及空中航线(依次出示图片),构成了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3、大屏幕上显示的哪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海洋运输)
4、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种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好,那我们就先来了解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家有汽车吗?(有)都是什么车?(学生自由说)大家看这是什么车?(出示图片)再看一下这辆车怎么样?(出示图片)就是这样的车以前也没有几辆,不像我们现在,出门可以开私家车,可以坐公交车,还可以(打的)(出示图片)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出租车。那这辆呢?(出示图片)这是我们潍坊第一代出租车,当时叫黄面的。再看一下这组(出示图片)。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汽车的发展变化,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1页自己默读一下汽车的发展史。(学生看课本)通过图片的对比、课本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汽车的发展变化怎么样?(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经过不断的蜕变,变得如此的豪华、舒适。
桂林山水教案王静

桂林山水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分点把特点突出来;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三、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
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
“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观赏”中的“赏”,就是“欣赏”的意思,“观”就是“看”的意思,我们常说“欣赏夜景”“欣赏交响乐”这说明“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听不看”。
而“观赏”却非看不可。
)(3)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4)试背这一段,指名背诵。
教案(国际贸易实务)

①找到买主;
②确保收汇安全。
三、进口交易磋商前的准备工作
(一)国外市场的调查研究
(二)选择交易对象
(三)制订进口商品经营方案
四、进口贸易的基本业务程序
①合同的商品质量;
②确保对方按期交货。
五、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程序
(一)交易磋商的原则四大原则
1、求同原则,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多找共同点。
二、合同中的数量条款
(一)正确掌握成交数量
(二)数量条款应当明确具体
(三)合理规定数量机动幅度
第三节货物的包装
一、普通包装
1、对运输包装的要求
(1)必须适应商品的特性;
(2)必须适应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要求;
(3)必须考虑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客户的要求;
(4)要在保证包装牢固的前提下节省费用,便于各环节有关人员进行操作,以免使货物遭受损失
教学小结
通过这一堂课的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能够理解国际贸易概念和特点,掌握情况较好。在以后的讲课中还要引用大量的案例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题目
第一章交易前的准备和磋商
授课时间
180分钟
授课地点
B215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交易前的准备工作和谈判磋商的程序,增强对合同订立程序的认知。
(3)主要成分高粱饴、人身蜂王浆、红葡萄酒
(4)外观造型灯笼裤、环形锁
(5)褒义词生命一号
(6)人名孔府家酒、章光101
(7)制作工艺红烧肉、干炸里脊
3、合同中的品名条款
品名条款没有统一的格式,通常在“商品名称”或“品名”的标题下列明所要交易的商品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热情地和学生相互问好;
随机指某位同学问:
Is this/that…?
Who is she/he?
2、说Family chant.
1、学生能自主地进入到英语课堂,用生活中的学生名做句型练习,主动应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集体带上动作说说chant.
利用师生随意问答的形式,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环节,自然而主动
1、Free talk:
分小组,各自表述自己来校或回家使用的交通工具。
2、师检查完成情况,并不断询问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1、完成Do a survery展开讨论。
2、生积极展示自己的收获,并正确回答句型。
利用survery的机会,让学生将句型单词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教学
9、学生能认真正确书写单词。
将单词意、声、音三者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兴致高,也能在学习的同时巩固识记。
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帮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间的情感,还凝聚了团结力。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Step3:
Practice
1、师在黑板两边粘贴的school和home图片之间来回移动,让学生表达句型come to school by…/go home by…
课题
Unit3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本课是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起点英语下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主要以交通方式为话题,学习如何回答和描述到某个地方去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功能结构以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I come to school by bus. Do you…by bus?为主,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单词和日常用语,扩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更多的、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将口语作业和书面作业相结合,巩固本课学习的知识
教学
反思
这节课中,所学习的单词都是学生日常能见到的、耳熟能详的,对于学生来说,难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于识记和运用。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不同的感观器官,让学生掌握单词的音、意、形,并利用词、句相结合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积极地学习习惯(“滚雪球”式的学习方法)。整节课学生能以自主、主动的态度学习,美中不足的是对学生在单词的书写上指导不到位,今后应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书写练习。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读、写单词bus、train、ship、taxi、school、home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单词正确表达I come to school…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寓教于乐、劳逸结合、创造性的学习)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单词的识记达到“四会”要求
难点:利用图片正确应答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句型
Step2:
Presentation
1、指导学生玩猜猜游戏。(师可以做动作或说首字母)
2、教授ship.
a师播放CD让学生感知ship,反复播放让学生练习跟读
b拿出单词图片,随机指读
c师举例I go to Landon by ship.带上动作让学生感知理解by ship.
1、学生依据老师提示猜出单词:car/
5、师利用推火车、开火车、随机指读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新知情况。
6、指导学生书写单词。
5、学生对声音很敏感,能仔细听声音感知单词读音。
6、学生模仿力较强,能模仿老师来识记单词及短语的发音。
7、学生很乐意帮助其他学生,主动担当小老师。
8、学生配合老师完成单词学习反馈,并依据老师的示意说出by bus/
by train/by taxi.
3、让学生结合练习的短语及给出的例子编写完成chant.
4、小组内积极展示各组才华。
5、师生共同表演chant.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学习的新单词组成词语,并流利表达出来,为后面学习句型奠定基础。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学习,将词、句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语言的习惯。
Step4:
More
practice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Step2:
Presentation
3、教授bus、train、taxi.
a先播放CD录音,让学生听bus、train、taxi的声音素材
b重复播放CD
c让先掌握单词读音的学生当小老师
4、教授school、home.
将school和home图片贴于黑板两边,用动作指导学习go to school和go to home
2、指导学生分小组自编自说chant.(例如:ship,ship,by ship,
I come to school by ship.
3、师检查小组chant编写效果。
4、选出其中的小组chant集体朗读。
1、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用声音伴奏来表达自己来去所用交通工具。
2、充分练习短语come to school by…/go home by…
bike/plane/ship.
2、学生跟读ship.
3、学生反馈ship
的掌握情况。
4、学生模仿老师说句型:I go to the zoo by…(car、bike、plane)
由复习car、bike、plane、ship引出新词,导入过渡自然而简单。
学生在学习新词ship的同时,感知by ship.初步对功能句型I go to…by…感知
预习案
复习上册学过的(plane、ship、bike、car)Toys
教学
准备
配套的CD,ship/bus/train/taxi声音素材以及单词图片
Unit3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教学设计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丁家中心校王静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
设计意图
Step5:
Summary
师小结所学知识
生配合老师复习回顾单词,并集体说chant.
复习回顾,将知识巩固落实
Step6:
Homework
师布置作业:
Oral practise:
利用新词表达更多的句子。
Written work:
抄写并识记新单词
学生能主动识记新单词并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