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25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第一课天之道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4.背诵、默写全文5.主题思想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学常识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二、论证方法: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三、修辞手法: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四、成语演化:1.既来之,则安之2.分崩离析3.祸起萧墙4.开柙出虎5.季孙之忧6.大动干戈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五、重点字词1.过:动词,责备2.与:语助词六、通假字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七、特殊句式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八、重点字词1.是:例句出处释义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2.疾:例句出处释义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3.止:例句出处释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停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4.见:例句出处释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偈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xiàn,出现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5.过:例句出处释义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走过、经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分、过于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责备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大铁椎传》拜访、访问第三课《国人之于国也》一、文学常识1.孟子的主张、地位2.《孟子》作品的作者、特点3.孟子散文的特点二、论证方法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三、修辞手法1.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排比)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复习过程

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复习过程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这些内容是我通过各年专插本试卷、样卷、冲刺题、培训资料整理出来的,除非突然改变指定教材,不然可以适应于每一年专插本考试。

红色部分为往年考过内容,所以考到的机率比较小,但不代表不会考,还是要认真复习,背诵,只要真正记住这些内容,考卷这部分很容易拿满分的。

祝各位考试成功!)《民贵君轻》【《孟子》】(重要篇目)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大王您如果不怪罪年岁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到您这里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

【译】百姓为尊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出处、默写、翻译)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水》【《庄子》】重点篇目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翻译】以为天下的所有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里。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方位词作动词,向东面。

以为莫己若者。

【翻译】认为没有比上自己的。

大学语文默写

大学语文默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貍,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论语》自己背去吧《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

”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

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董娇娆》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必背25篇电子版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必背25篇电子版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必背25篇电子版1.《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2.《搴之战》
《左传》
3.《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4.《句践灭吴》
《国语》
5.《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战国策》
6.《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8.《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9.《逍遥游》(“北冥有鱼”至“圣人无名”)
《庄子》
10.《秋水》(“秋水时至”至“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
11.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12.《劝学》(“君子日学不可以已”至“故君子结于一也”)《荀子》
13. 《察传》
《吕氏春秋》
14. 《谏逐客书》
秦.李斯
15. 《鸿门宴》
《史记》
16. 《孙子吴起列传》
《史记》
17.《巫山巫峡》
《水经注》
18. 《张中丞传后叙》.
唐.韩愈
19. 《钴錡潭西小丘记》
唐.柳宗元
20.《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大学语文(必背)整理版最终版

大学语文(必背)整理版最终版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大学语文25篇古文重点知识

大学语文25篇古文重点知识

适用于2015 届《大学语文》指定篇目25 篇2015 届专插本《大学语文》指定篇目古文知识大全一、《樊迟、仲弓问任》【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还不明白。

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者简介】本文出自《论语》,作者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为仁”。

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内容评析】第一段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

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段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

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篇1一、知识要点总括基本知识要点1、《秋夜》,作者鲁迅,现当代最的小说家、散文家之一。

这是一篇写人散文,其总体特点是通过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抒情写人、还多次运用象征手法。

2、《哭小弟》,作者宗法,当代女作家。

文章开头所用的叙述方式是倒叙。

文章的总体特点是抒情、叙事、写人相融合。

3、《都江堰》,作者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

这是一篇游记,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4、《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当代作家。

这是一篇记事散文,通过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三种方式来表现母爱。

文章写母爱,却落笔地坛,这实质上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5、《毛伶传》,作者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清初的文人。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采用倒叙方式,使文章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

二、单元内容概要记叙文是一种记载和叙述事件由来,描绘事物和人物情景状态的文章。

它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游记、小说、童话、寓言及记叙性的散文等文体。

学习记叙文单元,应当熟识四种叙述方式,熟知人物描写的五种具体方法,了解环境描写的两个方面,掌握记叙文的两种主要抒情方式。

常用的叙述方式有以下五种:1、叙事记叙文的叙事要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

叙述应具备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并用一定的人称、以一定的线索,采取某一种叙述方式。

(1)叙述人称。

主要有第一人称,如《哭小弟》、《我与地坛》等文章。

(2)有的以“题眼”为线索,如《哭小弟》,全文围绕“哭”字着笔。

(3)叙述方式。

有顺叙、倒叙(如《哭小弟》)、插叙、分叙(也叫平叙)。

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重点笔记

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重点笔记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笔记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

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25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如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赤壁赋》【苏轼】
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知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翻译:流逝的事物就象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
月,终究又何尝盈亏。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尽挹西江(夸张),细斟西江(比喻),万象为宾客。

《长恨歌》【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沈园二首》【陆游】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沁园柳老不吹绵。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国人莫不敢言,道路
..以目.。

【翻译】
道路,名词作状语,在路途上/在道路上。

以:用。

目:名词作动词国人不敢开口说话,在路上遇到事就用目光示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