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银川市2020版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银川市2020版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7分)1. (2分) (2016高一下·株洲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B . 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 (2分) (2017高二上·菏泽期末) 下列反应中符合下列图象的是()A . N2(g)+3H2(g)⇌2NH5(g)△H=﹣Q1kJ•mol﹣1(Q1>0)B . 2SO5(g)⇌2SO2(g)+O2(g)△H=+Q2kJ•mol﹣1(Q2>0)C . 4NH5(g)+5O2(g)⇌4NO(g)+6H2O(g)△H=﹣Q3kJ•mol﹣1(Q3>0)D . H2(g)+CO(g)⇌C(g)+H2O(g)△H=+Q4kJ•mol﹣1(Q4>0)3. (2分) (2016高一下·岳阳期中) 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A .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 . NH4Cl与Ba(OH)2•8H2O的反应C . 灼热的碳在足量O2中燃烧D . 酸碱中和反应4. (2分) (2020高二下·泸县月考)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军舰船底镶嵌锌块作正极,以防船体被腐蚀B . 汽车尾气中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 ,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C . 金属冶炼过程是金属离子得电子变成金属单质的氧化过程D . PM2.5颗粒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5. (2分)要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 . 增大盐酸的浓度B . 提高反应的温度C . 增大压强D . 用铁粉代替铁片6. (2分) (2020高二上·芜湖期末) 把下列4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与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答案作答在答题卡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O-16 C-12 N-14 S-32 Zn-65第I 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 ②煤 ③ 核能 ④ 石油 ⑤太阳能 ⑥风能 ⑦氢能A .①②③④B .③⑤⑥⑦C .③④⑤⑥D .除①②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或者升高温度,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4.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 、 890.3 kJ/mol 、2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s) + 1/2O 2(g)= CO(g) ΔH = ―393.5 kJ/molB .2H 2(g)+ O 2(g)= 2H 2O(l) ΔH = + 571.6 kJ/molC .CH 4(g)+ 2O 2(g)= CO 2(g)+ 2H 2O(g) ΔH = ―890.3 kJ/molD .C 6H 12O 6(s) + 6O 2(g)=6CO 2(g) + 6H 2O(l) ΔH = ―2800 kJ/mol5.已知Zn(s) +12O 2 (g) = ZnO(s) ΔH =-350 kJ·mol -1,则1gZn 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A .350 kJB .5.4 kJC .3.5 kJD . 8.53 kJ6.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 —F 键。
银川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新版

银川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2017·大连会考) 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不必加热即可反应B . X能量一定高于MC .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 Y能量一定高于N2. (2分) (2019高一下·诸暨期中) 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 2molH和1molO结合生成1molH2O放出热量C . 1molC和1molH2O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 ,需要吸收131.3kJ的热量D .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CO(g)+H2(g) ΔH=+(a-b)kJ·mol-13. (2分) (2016高二下·惠州开学考) 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该反应中熵变小于0、焓变大于0B . 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根据△H与△S综合考虑C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D . 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4. (2分) (2018高二上·罗湖期末) 高温下,反应 2HBr(g) H2(g) + Br2(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达到化学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A . 减小压强B . 缩小体积C . 降低温度D . 增大氢气的浓度5. (2分) (2018高二上·淮北开学考) 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2min后B减小了1.2mol.有关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在 2min 内的反应速率,用 C 表示是 0.4mol/(L•min)B . 分别用 B,C,D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是 3:2:1C . 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B 物质转化率为 100%D . 向容器中增加 A 的投量,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6.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中) 某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g)+H2O (g) H2(g)+CO2(g)△H>0。
银川市2020版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银川市2020版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9高二上·内蒙古期末) 冰醋酸中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的水量变化的下列各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2. (2分) (2017高二上·宁波期中) 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则反应HCl (g)═ H2(g)+ Cl2(g)的△H为()A . +184.6kJ/molB . ﹣92.3kJ/molC . ﹣369.2kJ/molD . +92.3kJ/mol3. (2分) (2016高二上·青海期中) 有一反应:2A+B⇌2C,其中A、B、C均为气体,下图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B的转化率,图中有a、b、c三点,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 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C . T1温度下a点表示若想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D . c点可表示v(正)<v(逆)4. (2分) (2015高二上·望城期末)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能够判断可逆反应2A(g)+3B(g)⇌4C(g)+D(g)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 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B,同时消耗4n molCB .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 . B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5.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序号①②③④pH11113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A . 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 . 分别取③、④溶液等体积加入足量的锌粒,产生氢气的量③>④C . 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D . V1 L① 与V2 L ④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6. (2分) (2018高一上·陆川期末)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 . FeCl3溶液中:K+、Na+、SO42-、SCN-B .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NH4+、Na+、HCO3-、NO3-C . 漂白粉溶液中:K+、Na+、I-、CO32-D . 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a+、K+、CO32-、OH-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根据溶液中有CH3COOH、CH3COO-和H+即可证明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状态B . 根据溶液中CH3COO-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可证明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状态C . 当NH3·H2O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NH3·H2O、NH和OH-的浓度相等D . H2CO3是分步电离的,电离程度依次减弱二、解答题 (共4题;共23分)8. (5分) (2018高二上·九江开学考) 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1)纯碱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2)实验室制备乙酸甲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3)做Cl2的相关实验时常用烧碱溶液处理尾气,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4)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常用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其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5)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写出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9. (4分) (2018高二上·滦县期中) 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ΔH=Q,试根据图回答:(1)压强p1比p2________(填“大”、“小”)。
宁夏银川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宁夏银川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已知:H2、CO、CH4、C3H8 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283.0kJ/mol、890.3kJ/mol、2220.0kJ/mol,则等质量的这几种气体燃烧,产生热量最多的是()A . C3H8B . COC . H2D . CH42. (2分) (2016高二上·新疆期末)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HI⇌H2+I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需要20s,那么由0.06mol/L降到0.036mol/L所需时间为()A . 等于10 sB . 等于12 sC . 大于12 sD . 小于12 s3. (2分) (2015高二上·海南开学考) 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 2NO2⇌N2O4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 C(s)+CO2⇌2CO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 N2+3H2⇌2NH3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 . H2S⇌H2+S(s)(正反应为吸热反应)4. (2分)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只改变一个条件,则下列对图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 . A2(g)+3B2(g)⇌2AB3(g)如图说明此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 4CO(g)+2NO2(g)⇌N2(g)+4CO2(g)如图说明NO2的转化率b>a>cC . N2(g)+3H2(g)⇌2NH3(g)如图说明t秒时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D . 2A(g)+2B(g)⇌3C(g)+D(?)如图说明生成物D一定是气体5. (2分)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B . a点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 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D . 反应开始到10s,Y转化率为79%6. (2分) (2016高二上·河南开学考)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通入两种气体后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 . 反应进行到6s时v(B)=v(C)C . 反应进行到6s时,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s﹣1D . 反应进行到6s时,反应停止了7. (2分) (2015高二上·济南期末)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CH3COOH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B . 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C .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 . 室温下向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不变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下醋酸分子不可能存在于pH>7的碱性溶液中B . 常温下向氯化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Cl﹣)>c(NH4+)C . 0.1 mol•L﹣1的氯化铵溶液与0.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Cl﹣)>c(NH4+)>c(Na+)>c(OH﹣)D . 0.1 mol•L﹣1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OH﹣)=c(H+)+c(HS﹣)+c(H2S)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5 ℃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 ℃时NaCl溶液的KWB . 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4H+C . 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D . 100 ℃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10. (2分) (2018高二下·海宁期中) 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在一体积可调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 . 增加Fe的表面积B .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C .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D . 保持总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11. (2分)等体积、等pH值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 ,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 V3>V2>V1B . V3=V2=V1C . V3>V2=V1D . V1=V2>V312. (2分)向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c(H+)·c(OH-)不变B . pH增大了C .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了D . 水电离出的c(H+)增加了13. (2分) (2017高二上·上海期末) 中和滴定中,眼睛应注视的是()A . 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B . 液滴滴出的速度C . 滴定管刻度D .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14. (2分)某同学欲用托盘天平称量21.5g氯化钠(5g以下用游码),他把氯化钠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当天平两边平衡时,他所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实际是()A . 16.5gB . 18.5gC . 20.5gD . 23.5g15. (2分) (2019高二上·永泰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B . 常温下pH=10碳酸钠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等于1×10-10mol/LC . 可溶性盐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而难溶性盐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D . 对于反应2X(g)+Y(g) Z(g)ΔH>0,增加X的量,ΔH不变16. (2分)(2019·蚌埠模拟) 常温下,向20mL0.05mol·L-1的某稀酸H2B溶液中滴入0.1mol·L-1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随滴入氨水体积变化如图。
2020届宁夏长庆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答案(下载版)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1~10每题1分,11~30每题2分,共5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包括1小题,共18分)
31.
(1)-99 (2分)+41(2分)
(2)KK p(2分)
a(2分)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2分)
(3)减小(1分)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使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3分)
p3>p2>p1(1分)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
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3分)
四.实验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32.(共14分,)
Ⅰ.(1)5.0(2分)(2)abe(3分)
Ⅱ.(1) 1/2H2SO4(aq)+NaOH(aq)=1/2NaSO4(aq)+H2O(l)ΔH=-57.3 kJ·mol-1(2分)
(2)①30.1(2分)②53.5 kJ·mol-1(2分)acd(3分)
33.(共8分,每空2分)
(1)快;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释放的热量使温度升高,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2)0.1 mol·L-1·min-1(3)AB
五.计算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34.(10分)
①m=2(2分);②0.25 mol·L-1(2分);③25%(3分)④16/3(3分)。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作答在试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12 H-1 O-16 Cl-35.5 S-32 Ca-40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25×2=50分)1.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3.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氢气 B.蔗糖溶液 C.已烷 D.硫化钠4.已知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表示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ひ(A)=0.15mol/(L·S)B.ひ(B)= 0.6 mol/(L·S)C.ひ(C)= 0.4mol/(L·S)D.ひ(D)= 0.45mol/(L·S)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④6.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 )①电离 ②电解 ③电镀 ④电泳 ⑤电化学腐蚀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全部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A .HBr 、HCl 、BaSO 4B .NH 4Cl 、CH 3COOH 、Na 2SC .NaOH 、Ca(OH)2、NH 3·H 2OD .HClO 、NaF 、Ba(OH)2 8.下列方程式中,能够正确表示水解反应的是( ) A . HCO 3-+ H 2O CO 32-+ H 3O + B . S 2-+ 2H 2O H 2S+ 2OH -C . CO 2+H 2OHCO 3-+H +D . CO 32-+ H 2OHCO 3-+OH -9.醋酸是电解质,下列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组合是(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 ②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③0.1mol/L 醋酸的pH 比0.1mol/L 盐酸的pH 大 ④蛋壳浸入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⑤0.1mol/L 醋酸钠溶液pH=8.9⑥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 2的速率慢 A .②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③⑤⑥ D .①②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Cl 2↑ B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 2+2H 2O +4e -===4OH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 -3e -===Fe 3+11.在一支25 mL 的酸式滴定管中加入0.1 mol/L 的HCl 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 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用0.1 mol/L 的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溶液的体积( ) A .大于20 mLB .小于20 mLC .等于20 mLD .等于5 mL12.在由水电离出的c(OH -)=1×10-13mol ·L -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2019-2020学年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O-16 Cl-35.5 S-32 Ca-40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B. Zn和Cu是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且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形成原电池,故B正确;C. Zn和Zn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错误;D. Zn和Cu电极间不能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B。
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 抗氧化剂B. 调味剂C. 着色剂D. 增稠剂[[[答案]]]A[[[解析]]][详解]A. 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B. 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B错误;C. 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错误;D. 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气B. 蔗糖溶液C. 已烷D. 硫化钠[[[答案]]]C[[[解析]]][分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融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详解]A是单质,故错;B是混合物,故错;C是有机物符合非电解质的概念,故正确;D 是盐,属于电解质;本题[[答案]]C。
4.已知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表示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15mol/(L·S)B. v(B)= 0.6 mol/(L·S)C. v(C)= 0.4mol/(L·S)D. v(D)= 0.45mol/(L·S)[[[答案]]]D[[[解析]]]由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可以将各物质的速率利用归一法计算为物质D的速率,然后进行比较,A. v(A)=0.15mol/(L·s) 相当于v(D)= 0.30mol/(L·s);B. v(B)= 0.6 mol/(L·s) 相当于v(D)= 0.40mol/(L·s);C. v(C)= 0.4mol/(L·s) 相当于v (D)= 0.40mol/(L·s);所以,[[答案]]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第I 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A (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2.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ΔS 应为( )A .ΔH <0,ΔS >0B .ΔH <0,ΔS <0C .ΔH >0,ΔS >0D .ΔH >0,ΔS <0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
下列能源中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潮汐能 ④核能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 ( ) A .NH 3(g) +45O 2(g) === NO(g) +46H 2O(g) ΔH=—a kJ·mol -1B .C 6H 12O 6(s) + 6O 2(g) === 6CO 2(g) + 6H 2O(g) ΔH=—b kJ·mol -1 C .CO(g) +21O 2(g) === CO 2(g) ΔH=—c kJ·mol -1D .CH 3CH 2OH(l) +21O 2(g) === CH 3CHO(l) + H 2O(l) ΔH=—d kJ·mol -1 5.在25℃、100 kPa 时,已知:①2H 2O(g) === O 2(g)+2H 2(g) ΔH 1②Cl 2(g)+H 2(g) === 2HCl(g) ΔH 2 ③2Cl 2(g)+2H 2O(g) === 4HCl(g)+O 2(g) ΔH 3 则ΔH 3与ΔH 1、Δ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ΔH 3 = ΔH 1+2ΔH 2 B .ΔH 3 = ΔH 1+ΔH 2 C .ΔH 3 = ΔH 1—2ΔH 2 D .ΔH 3 = ΔH 1—ΔH 26.25℃、101 kPa 时,1 g 甲醇(CH 3OH)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H 2O ,同时放出22.68 kJ 热量。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CH 3OH(l)+23O 2(g)===CO 2(g)+2H 2O(l) ΔH =-725.8 kJ/mol B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1.6 kJ/mol C .2CH 3OH +3O 2===2CO 2+4H 2O(l) ΔH =-22.68 kJ/mol D .CH 3OH(l)+23O 2(g)===CO 2(g)+2H 2O(g) ΔH =-725.8 kJ/mol 7.已知2SO 2+O 22SO 3经一段时间反应后,SO 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 -1,在这段时间内用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 -1·s -1,则这段时间为 ( )A .0.1 sB .5 sC .2.5 sD .10 s8.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 mol·L -1的A 2和B 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 ,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A 2)=0.16 mol·L -1,c(B 2)=0.58 mol·L -1,c(C)=0.84 mol·L -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 ) A .2A 2+B 2 2A 2B B .A 2+B 2 2AB C .A 2+B 2A 2B 2 D .A 2+2B 22AB 29.下列反应中产生气泡最快..的是 ( )10.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3v 正(N 2)=v 正(H 2)B .v 正(N 2)=v 逆(NH 3)C .2v 正(H 2)=3v 逆(NH 3)D .v 正(N 2)=3v 逆(H 2)二、选择题B (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1.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乙醇、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已知这些物质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 、283.0 kJ/mol 、1366.8 kJ/mol 、890.3 kJ/mol ) ( )A .C 2H 5OH(l)B .CO(g)C .H 2(g)D .CH 4(g) 12.2 mol A 与2 mol B 混合于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 D(g),若2 s 后,A 的转化率为50%,测得v (D)=0.25 mol·L -1·s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v (C)=v (D)=0.2 mol·L -1·s-1B .z =3C .B 的转化率为75%D .反应前与2 s 后容器的压强比为4∶3 13.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32体积,CO 2占31体积,且C(s)+21O 2(g) === CO(g)ΔH=—110.5 kJ/mol ;CO(g)+21O 2(g) === CO 2(g) ΔH=—283 kJ/mol 。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 .172.5 kJB .110.5 kJC .283 kJD .566 kJ 14.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 .v (H 2)=0.2 mol·L -1·min -1 B .v (H 2)=0.04 mol·L -1·s -1 C .v (N 2)=0.01 mol·L -1·s -1 D .v (N 2)=0.2 mol·L -1·min -1 15.已知:H 2(g)+21O 2(g) === H 2O(g) △H 1=—241.8kJ/mol ; C(s)+21O 2(g) === CO(g) △H 2=—110.5kJ/mol .由此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 2O(g) === CO(g)+H 2(g) △H 3,则△H 3为 ( )A .+131.3 kJ/molB .—131.3 kJ/molC .+352.3 kJ/molD .—352.3 kJ/mol 16.已知:H 2(g)+21O 2(g) === H 2O(l) ΔH=—285.8 kJ/mol CH 4(g)+2O 2(g) === CO 2(g)+2H 2O(l) ΔH=—890 kJ/mol .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2 938.75 kJ 。
原混合气体中H 2与CH 4的质量之比大约......是 ( ) A .1∶1 B .1∶8 C .1∶4 D .1∶1617.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 .红磷转变为白磷是吸热反应C .S(g)+O 2(g) === SO 2(g) ΔH 1 ;S(s)+O 2(g) === SO 2(g) ΔH 2,则ΔH 1>ΔH 2D .CO(g)+H 2O(g) === CO 2(g)+H 2(g) ΔH >018.在一定条件下,向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X 、1 mol Y 。
发生如下反应:2X(g)+Y(?)3Z(g) ΔH =-a kJ·mol -1(a >0)。
经60 s 达平衡,此时Y 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60 s 内,用Z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2 mol·L -1·min -1B .若再充入1 mol Z ,重新达到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不变,则Y 为气态C .达平衡后,实际放出的热量为b kJ ,则b =aD .若Y 为气态,则使容器体积变为1 L ,Z 的物质的量不变19.在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A(g)+B(g)C(g)'ΔH <0。
开始充入2 mol A 和2mol B ,并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再充入2 mol A ,平衡正移,A 的转化率增大B .如果升高温度,C 的体积分数增大C .如果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的体积分数减小D .再充入1 mol C ,C 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增大 20.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M(s)+N(g)R(g) △H=—Q 1 kJ/mol ,②2R(g)+N(g)2T(g) △H=—Q 2 kJ/mol .Q 1、Q 2、Q 3均为正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mol R(g)的能量总和大于1mol M(s)与1mol N(g)的能量总和 B .将2mol R(g)与1mol N(g)在该条件下反应,可以放出热量Q 2 kJC .当1mol M(s)完全转化为T(g)时(假定无热量损失),放出热量()kJ Q Q 21+D .M(g)+N(g)R(g) △H=—Q 3 kJ/mol ,则Q 3 >Q 121.已知分解1 mol H 2O 2放出热量98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