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毒蛇排行

1白唇竹叶青Trimeresurus albolabris

竹叶青是常见的毒蛇,属管牙类。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的排毒液量为28毫克左右。捕食鸟,蛙,鼠类,有冬眠习性。冬眠期由大雪至惊蛰,5月份出洞。为卵胎生,7-8月产仔,每次产7-8条。刚出生的小蛇就有毒牙,也能伤人。栖息于山区阴湿溪边,杂草灌木丛和竹林中,由于绿的体色和善于缠绕的尾巴,很适应树上生活,它们常吊挂或攀绕再溪边的树枝或竹枝上,体色与栖息环境均为绿色,极不容易被发现。有时也盘踞在石头上,头朝着溪流,若受惊扰就缓缓向水中游去。昼夜均活动,夜间更为频繁。

2白眉蝮 Gloydius blomhoffi siniticus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 十几条左右。

3眼镜王蛇 Ophiophagus hannah

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 800 m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白昼活动。主要捕食蛇,偶尔吃蜥蜴等。卵生,7~8月产卵。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 800 m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白昼活动。主要捕食蛇,偶尔吃蜥蜴等。卵生,7~8月产卵。

4灰蓝扁尾海蛇 Laticauda colubrina

体型细长,体长可达200厘米,体重0.5-1.5公斤。身体前部为圆形,后部至尾部逐渐变成侧扁。体背部青灰色,从头至尾有51--68个青灰黑色的宽横纹环绕蛇体。腹部黄色或橄榄色。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国外见于印度半岛沿海等地。

5尖吻蝮(五步蛇) Deinagkistrodon acutus

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6金环蛇 Bungarus fasciatus

头背黑褐色,枕部有浅色倒V形斑。背脊隆起呈脊,故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圆钝。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全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

。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

7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全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03~231;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37~55枚。

8原矛头蝮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颈细 头背布有很多细鳞片 吻较窄两鼻间鳞较小,隔有数片更小的鳞片 左右两眼上鳞之间一横排上有小鳞14-16片鼻鳞与颊窝鳞前缘之间有1至数片小鳞。体长1米左右,体背颜色棕褐,在背部中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纹,左右相连成链状;腹部灰褐色,有多数斑点。栖息于山区森林中,尾具有缠绕性,夜行性,食蛙、蜥蜴、鼠、鸟。


9圆斑蝰 Vipera russellii

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食鼠类的小型哺乳动物,卵胎生30—40,最高的记录为63仔。栖息于丘陵地带,多见于稻田,在通风凉爽或阴暗处。

10舟山眼镜蛇 Naja atra

全长1000~20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没有颊鳞;上唇鳞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鳞后入眶。第四、五两枚下唇鳞之间嵌有一枚小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