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合集下载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苏州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苏州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苏州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2.20•【字号】苏府[2009]30号•【施行日期】2009.0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苏州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苏府〔2009〕30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的《苏州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二月二十日苏州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特色商业街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窗口,是传承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也是扩大内需,提升消费、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此市政府于2008年下发了《加快苏州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特制定本计划,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挖掘文化、强化特色、提升层次”的原则,按照“市统一领导,各市、区全面负责、具体实施”的要求,把商业特色街区打造成为美化城市面貌的新景观,体现城市商贸繁荣繁华的新载体,传统内涵和现代时尚相融合的新名片,商贸和旅游互动的新亮点,为中外消费者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休闲环境。

发展目标:以“培育特色、完善功能、加强管理、创建品牌”为目标,秉承“高品位打造、精细化建设、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的发展理念,到2010年底,创建由市政府命名的市级商业特色街区20条;力争创建2条由国家命名的“中国著名商业街”或“中国特色商业街”。

到2011年底,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商业特色街区长效管理办法。

苏州沃尔玛超市规划方案 (2)

苏州沃尔玛超市规划方案 (2)

苏州沃尔玛超市规划方案前言沃尔玛是美国最大的超级市场连锁店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家庭用品零售企业之一。

在中国,沃尔玛已经经营了超过20年,并开设了400多家门店,涵盖了全国各个城市。

苏州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也十分发达,因此为提高沃尔玛在苏州市场的竞争力,本文将就苏州沃尔玛超市规划方案进行探讨。

一、市场分析在市场分析方面,我们将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针对苏州市场整体进行调研,找出苏州市场的消费趋势,二是分析苏州地区其他超市的经营情况,查找其成功之处。

1.1. 苏州市场调研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发现苏州市场消费群体注重健康、环保、品质、服务,同时在地域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工业园区和市区的消费人群消费能力有所不同,市区的消费人群更注重购物环境和服务质量。

1.2. 分析其他超市的经营情况目前苏州地区的超市品牌较多,如苏果超市、永辉超市、大润发等,这些超市和沃尔玛都有竞争关系。

其中,苏果超市以“精品超市”为特色,大润发注重商品种类的多样化,永辉超市注重打造全场低价的形象。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发现,苏州市场的消费群体更注重消费体验和服务质量。

因此,在本次超市规划中,我们将注重打造购物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二、沃尔玛超市规划方案2.1. 楼层设计沃尔玛超市一般采用2-3层设计,本次规划中,我们将采用3层设计。

一楼主要为生活用品、餐饮、水果蔬菜区域,二楼主要为服装鞋帽等商品区域,三楼主要为休息区和超市仓库。

其中,超市内的产品布局也将做出调整,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例如,将超市产生高利润的商品摆放在显眼位置,把商品分类摆放,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2.2. 购物环境打造在购物环境方面,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打造:2.2.1. 照明设计在店内采用较为柔和的色彩,并适当增加照明设备,提高顾客的视觉感受。

2.2.2. 店内装饰在店内增加装饰品,营造出舒适惬意的氛围。

2.2.3. 商店内部布局商店内部添加合适的大小和宽广度的通道,使顾客有足够的舒适操作空间。

苏州市区某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苏州市区某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苏州中心城市地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并配合新一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修编,特编制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第2条本规划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按照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实施手册》和《苏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修编工作组织实施意见》编制。

第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对违反本规划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予以处罚。

第4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汇编和规划图纸四部分组成。

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5条本规划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规划、商贸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执行。

解释权归苏州市贸易局和苏州市规划局。

第二章规划目的、依据第6条规划目的通过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来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良性发展,使苏州现代商贸服务业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城市面貌、强化城市功能、促进公平竞争的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从而达到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力与凝聚力的目的。

第7条规划依据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实施手册》(国家商务部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2007.5)4、《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苏州市人民政府2006年)5、《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2006.5)6、《苏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第一阶段成果2004.12)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8、《江苏省社区商业建设规范(试行)》(2007.3)9、《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第二阶段)设计任务书10、现状基础资料调研第三章规划范围、规划对象、规划年限第8条规划范围苏州市区7个行政辖区的范围,即平江区、金阊区、沧浪区、相城区、吴中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分四个层次。

苏州整体规划

苏州整体规划

Thanks
南 环 新 村 片 区 危 旧 房 重 建 改 造 规 划
规划范围: 北至青阳河,南至南环东路,东至南园路,西至南环中学和南一路, 总用地21.54公顷。 规划目标: 建设集生活居住、商业购物和办公商贸于一体的和谐新家园。 规划结构: “一街一核、两带六组团”。“一街”是指沿小弄路的居住生活社 区商业街;“一核”是指中心社区配套绿地;“两带”是指沿南园路、 南环路的拍卖商业带和沿青阳河的居住配套带;“六组团”是指五个功 能适度混合的居住组团和教育组团。 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13.0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60.4%;规划公共设施用 地4.0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9.0%;规划道路广场用地4.2公顷,占总 建设用地的19.5%;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2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1.1%。 道路交通规划: 提出“二横四纵”的路网体系。“二横”是指基地中央拓宽至18米 的小弄路和北部拓宽至9米的南环中学南侧道路;“四纵”是指南三路 (14米)、南二路(14米)、南一路(18米)、校园路(10米)、南 环小学东侧道路(10米)。 建筑高度规划: 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住 宅 建 设 规 划
为落实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贯彻房地产市场宏观调 控,建设“和谐苏州”和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 加强对城市住宅建设的指导和统筹,制定本规划。规划以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苏州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苏州市土地 利用规划(1997-2010)》以及国家关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政策文件为依据,结合本市实际编制。主要内容包括:住 宅建设目标和实现策略、住宅供应规划、用地供应规划、 保障体系规划、质量提升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等。
专项规划
商 业 网 点 布 局 规 划

苏州高新区站前商务广场前期规划报告

苏州高新区站前商务广场前期规划报告

连廊
写字楼
酒店
连廊
酒店式 公寓
项目业态布局建议
■写字楼部分商业业态布局
连廊 连廊
■ 1-2层: 银行 、便利店 、西餐厅 、 咖啡厅 ■3层: 商务配套 ,会客厅 、会议室
办公 大厅
■建议: ■写字楼底商作为1-2层联卖 , 有利于去化 及后期商家经营 。 ■3层作为写字楼商务配套 , 发展商持有租
赁。
项目业态布局建议
■原酒店裙楼商业业态布局
连廊
■ 1-2层: 特色餐饮 、休闲餐饮 、特色专 卖
■3层: 酒店餐厅 、娱乐会所 、健身会所 。
连廊
酒店裙楼
■建议: ■裙楼底商作为背靠背的1-2层沿街商铺 , 有利 于去化及后期商家经营 。
■3层作为酒店配套 , 发展商持有租赁运营 。
项目业态布局建议
项目位于浒通片区中心区域内 , 周边规划为生活居住区 , 围绕生活居住区外围为工 业组团 , 未来消费力充足 。
城铁新城规划
■商务广场位于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新区站站 前广场内 。 ■按照苏州高新区总体规划要求 , 该区域是 高新区 “北扩西进 ”战略重点 , 是苏州中心 城区西北部城市重点发展片区 , 是高新区北 部的城市门户 。 ■作为苏州城区的三个城际站点之 一 , 高新 区站将和苏州轨道三号线 、无锡硕放机场专 线形成换乘 , 将成为苏州西北部地区重要的 对外交通和换乘枢纽 , 是创造高新区的现代 服务业核心区和现代化都市形象展示区 , 具 有展示高新区门户形象 。 ■未来将发展成为高新区北部新城最繁华的 现代商业中心 。 ■拟建商务广场位于苏州高新区城际站核心 区域 , 站前广场右侧 , 牌楼路以西 , 浒莲路 以北 , 轻轨三号线及沪宁城铁以东 , 区位位 置优越 。

苏州金枫路商业项目定位80p

苏州金枫路商业项目定位80p

案名
总供应量(套)
剩余量体(套)
去化率
鑫苑·景园
207
4
98.1%
铂客
207
21
89.9%
悠尚生活广场
320
249
22.2%
蜜蜂城
1052
284
73%
永诚国际广场
864
260
69.9%
长江壹号
269
1
99.6%
上城
302
0
100%
印象19
274
47
82.8%
太湖纯水岸
367
Hale Waihona Puke 4388.3%温泉1858
木渎
道路交通 城市干线苏福路, 5分钟就可接轨绕城高架 ,距苏州市区5分钟,距苏州工业园区10分钟
木渎
内环 高架
友新 高架
随着苏福快速路的延伸建设,区域间的交通网络愈发密集,地铁的规划及施工也进一步缩短 了各区域的距离,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交通体系的完善,使得苏州五大区已经连成了一片,苏州 大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38
31
87%
南苏州生活广场
509
0
100%
石湖金钻
206
41
80.1%
环球188
460
97
78.9%
沸腾CBD
408
268
34.3%
恒润后街
289
34
88.2%
派客公寓
205
135
34.1%
渭塘之星
154
20
87%
/
6685
1591
/
苏州酒店式公寓分布 园区湖西、新区狮山路、古城的平江新城将为未来(中)高端苏州酒店式公寓的主要供应地。

苏州狮山路龙湖商业综合体概念规划案

苏州狮山路龙湖商业综合体概念规划案

52,743 3.05
161,000 117,970 278,970
15%
总平面图(各项指标)
酒店式公寓 酒店式公寓
办公 酒店 大型购物中心
酒店式公寓 酒店
酒店配套
214,700
酒店式公寓
40%
酒店
54,000
10%
商业
160,000
30%
办公
107,000
20%
业态分布
两轴+两面
TWO AXISES & TWO FACES
苏州乐园站
苏州乐园
HOPSCA
吴中区
中心特质
高新区狮山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项目位于苏州高新区CBD狮山路 高新区CBD最大的商业体量 最宽阔的城市中央绿轴贯穿项目用地 紧邻两条地铁线路,狮山路站地铁上盖,连接地块内部地下空间
狮山路站
地铁上盖
苏州城市格局
项目区位
商业设施 用地
商务设施 用地
公园绿地
高新区狮山路发展规划
中央景观轴 超高层酒店 金山路
办 公 滨水景观轴
购物中心
塔园路
超高层建筑
230米 200米 108米 26米
塔园路
建筑沿塔园路由南向北 前低后高,呈现出极富 韵律的天际轮廓线 低层商业界面灵动且富 有变化,增加人们在街 道中对城市界面的舒适 体验感
300米 230米 200米 108米
26米
狮山路
建筑沿狮山路由西向东 逐渐升高,高层建筑相 对集中,呈现舒朗有致 的优美城市界面
办公配套
其中
酒店配套
精品酒店
五星酒店
酒店式公寓
地下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商务厅等部门关于完善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商务厅等部门关于完善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商务厅等部门关于完善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7.26•【字号】苏政办发〔2021〕35号•【施行日期】2021.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其他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商务厅等部门关于完善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3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省税务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关于完善商业网点规划管理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7月26日关于完善商业网点规划管理的指导意见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省税务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商业网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专项规划,是指导城乡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和各类商业开发建设活动的重要依据。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要求,指导全省各地修(续)编商业网点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商业网点布局,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重点突出、功能完善的商业网点体系,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苏州中心城市地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并配合新一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修编,特编制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第2条本规划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按照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实施手册》和《苏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修编工作组织实施意见》编制。

第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对违反本规划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予以处罚。

第4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汇编和规划图纸四部分组成。

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5条本规划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规划、商贸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执行。

解释权归苏州市贸易局和苏州市规划局。

第二章规划目的、依据第6条规划目的通过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来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良性发展,使苏州现代商贸服务业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城市面貌、强化城市功能、促进公平竞争的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从而达到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力与凝聚力的目的。

第7条规划依据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实施手册》(国家商务部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2007.5)4、《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苏州市人民政府2006年)5、《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2006.5)6、《苏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第一阶段成果2004.12)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8、《江苏省社区商业建设规范(试行)》(2007.3)9、《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第二阶段)设计任务书10、现状基础资料调研第三章规划范围、规划对象、规划年限第8条规划范围苏州市区7个行政辖区的范围,即平江区、金阊区、沧浪区、相城区、吴中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古城圈层,以苏州古城护城河为界,面积约14.2平方公里。

第二层次:内城圈层,东至东环路,西、南至京杭大运河,北至沪宁高速公路,面积73.2平方公里。

第三层次:中心城圈层,与《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的范围一致,面积约599.9平方公里。

第四层次:外城圈层,以苏州市区7个行政辖区(即平江区、金阊区、沧浪区、相城区、吴中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的范围为界,约3425平方公里,扣除太湖、阳澄湖等大型水域,规划用地面积约1650平方公里。

第9条规划对象本规划是对商业网点,包括商业服务功能区、大型零售网点、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进行规划。

第10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分两个阶段: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第11条规划指导思想11.1加快推进商贸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组织、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构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江苏省商贸大市,使商贸服务业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之一。

11.2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发展思路,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城市建设相结合,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重点拓展商贸服务业建设的新空间,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苏州商贸业现代化、品牌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新飞跃,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网络体系完善、业态结构优化、服务功能齐全、方便居民生活的区域性购物天堂。

第12条规划原则12.1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根据城市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步骤及实施政策等来确定商业规划的布局、业态、规模、政策。

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配置设施完善、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和竞争力的网络格局,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商贸服务业功能。

12.2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消费群体分布和购买力水平的分析,确定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档次,充分发挥商贸服务业的导向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12.3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必须坚持与旅游、文化、会展、制造等产业的互相配合、联动发展,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发新的商贸服务业空间,提供新的商业服务,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

通过与其它相关产业的结合,实现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商业潮流的有机组合,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商贸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12.4与结构调整相结合。

根据不同商业区域的特点,确定各业态商业网点的类型、规模和数量,在保证基本消费,突出地域特点的同时,鼓励业态多样化,做到大、中、小商业网点协调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12.5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现代商业的发展要充分体现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商业网点的改造和建设中,要采取保存、利用、创新等途径来承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塑造独具特色的商业景观、商业文化和商业形象,对于商业上的老字号,要采取妥善保护的办法,使传统商业和现代商业有机结合,以展示苏州历史文化的魅力。

12.6与持续发展相结合。

商业网点的布局应符合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交通通畅的要求,从而切实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第五章发展目标第13条总体目标13.1立足苏州中心城区,服务苏州市域,辐射长三角地区,依据苏州城市的特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商贸服务业新格局,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及城市发展的需要。

13.2到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标志性商业格局,商贸服务业在长三角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到2020年接近世界发达国家中等城市商业水平,使苏州成为流行时尚、著名品牌、新型服务的重要集聚地,成为具有特色的购物、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第14条商贸业相关指标预测14.1苏州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测预测2007~2010年苏州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5%,2010年达到860亿元;预测2011~2020年苏州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2%,2020年达到2671亿元。

14.2苏州市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预测预测2007~2010年苏州市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5%,2010年实现增加值441亿元;预测2011~2020年苏州市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2%,2020年实现增加值1370亿元。

14.3苏州市区现代商业规模预测预测2010年市区现代商业业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市区总额的50%,为430亿元;2020年占比提升到60%左右,总额为1603亿元。

14.4苏州市区零售网点营业面积预测预测至2010年,人均零售网点营业面积1.2平方米,市区总营业面积控制在480万平方米左右;至2020年人均零售网点营业面积1.5平方米,总营业面积控制在750万平方米左右。

第六章规划理念第15条规划理念15.1现代商业理念。

现代城市经济发展,需要现代商业与之相适应。

今后苏州商业主要通过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为主导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推动业态创新,同时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手段和现代管理方式提高商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

15.2休闲商业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游憩时间的增加,休闲经济将得到迅速发展,促使商业向休闲化方向发展。

15.3景观商业理念。

将商业网点的布局和发展与提升城市形象、美化城市景观相结合。

15.4生态商业理念。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商贸服务业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

15.5开发区商业理念。

商业网点布局应按照开发区自身产业结构特点、企业集聚形态布局和工作人群、居住人群的消费特征进行配置。

15.6交通枢纽商业理念。

充分挖掘城市交通枢纽站点的商业价值,尤其重视高速铁路、公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商业业态设置,应随着这类交通设施的建设、发展,结合站点配置便捷的商贸服务业网点,适应乘客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多种需求。

第七章商业服务功能区布局规划第16条标志性商业格局规划苏州市区标志性的商业格局:“三核两副,两轴三带”。

16.1“三核”:指三个核心商业板块,即古城核心商业板块、环金鸡湖核心商业板块和狮山核心商业板块。

16.1.1古城核心商业板块:由观前、石路、南门商业服务功能区组成,规划在现状的基础上,整合这三个商业功能区,利用各自优势,错位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古城核心商业板块。

16.1.2环金鸡湖核心商业板块:以城市东进发展的战略为依据,由金鸡湖西中央商务区、湖东商业服务功能区和湖滨新天地、李公堤等商业街区组成。

打造引领时尚的现代核心商业板块。

16.1.3狮山核心商业板块:由运河以西、以东两部分组成,以狮山路——三香路为联系纽带,设置现代商业新型业态;整合、提升整体商业环境,使之成为苏州老城——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合核后的现代核心商业板块。

16.2“两副”:结合城市副中心形成两个城市副中心级商业服务功能区,即在相城区形成元和商业服务功能区、在吴中区形成吴中商业服务功能区。

16.3“两轴”:东西商业发展主轴和南北商业发展次轴。

16.3.1东西商业发展主轴:该轴线通过城市主干道串联起古城商业板块、狮山核心商业板块、环金鸡湖核心商业板块,从而形成东西向商业发展主轴。

16.3.2南北商业发展次轴:该轴线通过人民路及其南北延伸段来贯穿古城商业板块、元和商业服务功能区、平江新城和吴中商业服务功能区,从而形成南北向商业发展次轴。

16.4“三带”:环古城风貌休闲商业带、环金鸡湖风情休闲商业带以及沿太湖旅游度假休闲商业带。

16.4.1环古城风貌休闲商业带:以护城河为核心,着重突出苏州古韵之休闲游憩,结合多处景观节点,设置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商业设施,确立融休闲、娱乐、观光、购物为一体的休闲服务定位,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休闲服务商业带。

16.4.2环金鸡湖风情休闲商业带:以金鸡湖景观为核心,通过塑造滨水景观,完善商业设施,突出中西方文化交融,结合湖滨大道、文化水廊等景观节点,设置集中西文化、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风情休闲商业带。

16.4.3沿太湖旅游度假休闲商业带:依托太湖滨水资源,形成以滨水区为主要载体,辅以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特色餐饮等组织形式,打造苏州乃至长三角的沿太湖度假休闲商业功能带。

第17条商业服务功能区布局规划苏州城市商业服务功能区等级体系:市级、副中心级、区域级、镇区级和社区级五级体系。

17.1市级商业服务功能区指组成标志性商业格局中“三核”的商业服务功能区。

17.1.1观前商业服务功能区——零售主导型●范围:北至白塔西路,南至干将路,西起王天井巷,东靠临顿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