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提防工程运行管理报告

提防工程运行管理报告

提防工程运行管理报告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府谷县十里长川古城镇、麻镇、黄甫镇防洪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报告批准:审核:编制:目录1 工程概况1.1 工程位置该工程位于府谷县十里长川古城镇、麻镇、黄甫镇。

1.2 工程规模及布置该工程规模较大,涉及多个镇区,采用了分布式布置。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

1.4 主要建设内容该工程主要包括防洪工程建设、河道清淤、河道生态修复等内容。

1.5 工程运行调度要求为确保工程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

1.6 工程建设过程该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完成建设任务。

2 运行管理2.1 运行管理单位该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是XXX。

2.2 管理单位的组织结构该管理单位的组织结构合理,职能分工明确。

2.3 管理单位的职能及主要工作内容该管理单位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工程进行运行管理,包括调度、维护、保养等工作。

2.4 管理体制与经费来源该管理单位的管理体制合理,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

2.5 管理单位制度建设该管理单位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了工程运行的顺利开展。

2.6 管理单位参与工程建设情况该管理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参与,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2.7 运行管理规划为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该管理单位制定了详细的运行管理规划。

3 工程初期运行3.1 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经过初期运行,该工程达到了设计标准。

3.2 工程观测情况对工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工程运行良好。

3.3 初期运行发挥的效益初期运行发挥了良好的效益,为后续工程运行奠定了基础。

3.4 初期运行情况工程监测资料和分析在府谷县十里长川古城、麻镇、黄甫镇防洪工程初期运行后,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监测工作主要包括对堤防工程及附属建筑物的运用和安全状况进行监测,观测堤身沉降、位移、表面观测等变形现象,以及对水位、堤身浸润线进行观测。

同时,进行了河道日常管理和清障工作,以保持行洪畅通。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总结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总结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总结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总结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状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状况,让我们一起仔细地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总结应当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总结1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老城镇防洪工程已完成敬老院至镇政府段两岸砼挡墙浇筑,目前正在敬老院至XX电站及镇政府河段施工,完成投资890万元;XX镇防洪工程正在石垇水库段施工,已完成XX桥至小学段砼挡墙浇筑,完成投资740万元。

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项目1、历市项目区正在XX村、XX村、XX村、XX村河段施工,完成投资1080万元;XX项目区正在XX、XX、XX、XX村河段施工,完成投资1180万元;XX项目区正在XX村、XX村河段施工,完成投资960万元。

2、按省厅评审意见完成了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项目老城、XX、XX、XX项目区实施方案调整工作,待省厅批复后,即可进入招标程序,并启动开工建设。

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长乐水库现已空库,待汛期结束后规划建设。

2、20xx年打算实施的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已完成大坝安全鉴定和初步设计报告,2座小一型水库已通过市局组织专家组的审查,3座小二型水库将于8月中旬评审,打算8月底招投标,9月中旬开工。

四、山塘整治专项工程14座山塘已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78%。

五、防汛工作1、各镇及工程管理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县防汛办值班人员亲密关注水雨情,准时预警。

2、加强对各水毁工程的修复.3、加强了对台风登入时预报预警,准时做好台风防范工作。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总结2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老城镇防洪工程已完成敬老院至镇政府段两岸砼挡墙浇筑,目前正在敬老院至XX电站及镇政府河段施工,完成投资890万元;XX镇防洪工程正在石垇水库段施工,已完成XX桥至小学段砼挡墙浇筑,完成投资740万元。

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安全管理制度1. 前言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防洪减灾的重要举措,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以保障工程顺利进展。

因此,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针对中小河流整治工程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全面保障工人和工程本身的安全,规范化、科学化地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真正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的保证。

2. 安全管理制度概述2.1 安全管理基本原则安全管理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都需要安全管理的支撑和指导。

中小河流整治工程的安全管理依据的基本原则有:•全员参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管理严格,失职必究2.2 安全管理流程中小河流整治工程的安全管理流程可分为以下环节: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根据地形、水文、岸线等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需对场地进行检查,制定安全制度和计划,并落实后勤保障。

施工阶段施工现场作业按照规定的安全工作流程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竣工验收在工程竣工时,进行全面检查,保障工程品质和安全上交。

3. 具体管理制度3.1 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工程建设相关安全规定和法律法规,并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工人安全意识。

3.2 安全防护设施根据施工需求,设置合理的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防止人员伤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3.3 安全培训对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增强其安全技能,以保证人员安全。

3.4 安全检查与评估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切实加强对安全问题的处理和改善,保障工程的安全。

3.5 状态监测与预警对工程的状态进行监测、预警和管理,构建完整的监测预警链,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

3.6 安全记录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记录和管理制度,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事故,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汇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二、工作进展自项目启动以来,我们组织了多次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实施。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秉持科学规划、环保节能、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我们进行了现场勘察和技术研究,了解了河流的情况、所处环境和潜在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防洪工程方案。

经过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和论证,确定了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工程量,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施工图纸编制。

在施工阶段,我们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工作:一是组织招标,确保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施工质量,二是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置,三是加强工程监理和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四是与当地政府和居民进行沟通,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和需求。

三、工作成果目前,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防洪工程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取得了如下成果:1.河道水位监测系统的建设:我们建设了一套先进的河道水位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河道水位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有效提升了洪水预警能力。

2.河道疏浚工程的实施:我们对河道进行了淤积物的清理和疏浚,提高了河道的流量能力,减少了洪水泛滥的风险。

3.堤防加固和拓宽工程的完成:我们对河岸的堤防进行了加固和拓宽,提高了河岸的抗洪能力,减少了因堤防决口造成的洪水灾害。

4.涉水道路的改造和提升:我们对河流沿岸的涉水道路进行了改造和提升,提高了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确保了居民的生活不受影响。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资源调配不足、施工进度滞后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沟通协调,优化工作流程,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1.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可控。

2.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达标。

中小河流治理和提升河流防洪能力的方法及管理要点--以里方河治理工程为例

中小河流治理和提升河流防洪能力的方法及管理要点--以里方河治理工程为例

中小河流治理和提升河流防洪能力的方法及管理要点 --以里方河治理工程为例摘要:中小河流是我国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灌溉、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可以恢复其自身功能作用,减少污染和破坏,强化其防洪抗涝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对中小河流治理与提升河流防洪能力的方法、管理要点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小河流治理效果,促进区域环境、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河流防洪能力方法管理要点里方河段河道主要的防洪任务是保护农田和耕地不受洪水侵蚀,同时稳定河势,兼顾水生态的维护,河道目前基本无堤防工程、部分地区村民自建挡墙防洪标准低等实际情况,整治工程方案主要以护岸措施为主。

一、综合概括本次弥勒市里方河路体段至郎才段治理工程,本工程规划治理河道总长20.2km,其中规划治理干流长14km,支流长6.2km,规划新建堤防总长26.9km,清淤疏浚10km。

治理效益包括保护人口1.8万人,保护农田1.1万亩,规划总投资8900万元。

沿岸分布4个村委会,大面积农田,大量排涝沟渠入河,排涝流量较大。

里方河新建堤防治理段项目区上游段现状防洪标准不足3年一遇的洪水,下游段局部不满足10年一遇的洪水,当遭遇3年一遇洪水时,上游两岸低洼台地及滩地部分被淹没,而遭遇十年一遇的洪水时,低洼台地及耕地几乎全部被淹没,加之沿岸岸坡为不稳定,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可以认为里方河建设堤防段现状泄洪能力不足三年一遇。

在具体实施中,防洪堤堤型设计采用重力式堤型和生态式护坡土堤,新建堤防高度4.0~6.0m,建筑物共布置涵管38座,机耕桥1座,人行桥2座,共在干流堤防沿线布设38座排涝口,河道沿线每隔500m新建1座亲水台阶,共计新建27座亲水台阶,妈祖当地居民亲水需求和生态堤防要求,并保障当地经济发展。

二、里方河治理现状问题(一)缺乏完善的防洪治理体系里方河目前河道基本处于天然状态,现状河岸低矮单薄,河道过流能力不足,易受洪水灾害威胁。

崇阳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崇阳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崇阳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一、崇阳县重点中小河流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崇阳县河港众多、水系发育,陆水纵贯全县,有大小河流55条,其中5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20条,左岸12条,右岸8条,总长460公里;二、三级支流之中,5公里以上的有35条,总长475.57公里。

另有路口镇金沙板坑小溪,向北流入赤壁市(蒲圻)随阳镇。

全县河流总长度945.57公里。

重点中小河流如下:1、陆水河。

发源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通城县上隽乡界头徐家,经通城、崇阳、赤壁、嘉鱼陆溪口入长江。

陆水为长江中游右岸一级支流,自河源至入江处,全长187公里,境内长67公里,流经肖岭乡、石城镇、沙坪镇、天城镇。

陆水河在崇阳境内流域面积1961平方公里。

2、青山河。

发源于东门土地坳东北麓。

流经寒泉,至金塘水坑。

在金塘会大源港,往西经金塘、黄羊湾、石坪、河坪至高枧进入青山水库库区,青山岩下出水库,又经常岭、潭头咀,于吴城村田家门北入陆水。

青山河全长71.9公里,沿途5公里以上的一、二级支流14条,共长141.3公里。

总流域面积501.8平方公里。

青山河上建有大型水库——青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41平方公里,占87.9%。

青山水库大坝上游系大山区,群山矗立,山势陡峻,支流上建有磨刀、响水石、明星塘等小(二)型水库3座,青山水库上游建有小水力发电站6座,下游建水力发电站3座,总装机13225千瓦,水能开发率为55.4%。

青山河在水利梯级开发以前,青山铺至出口段,小木船可通航。

现受水工建筑物阻隔,水运终止。

1971年青山水库蓄水后,上游汽轮可到高枧乡双港和古市大泉洞。

为充分开发水利资源,减轻洪水对青山水库的压力,1977年省水利厅下文批准在其上游兴建金塘水库,然至今尚未实施。

3、高堤河。

高堤河发源于三界尖西支笔架山西南麓的港口乡荆竹坑附近,止于白霓垄下村饶家西。

途经何家坑、金家边、横岭到下彭,会老屋港,继而北流经东堡下坑口、东流桥,至白霓镇严垄村殷家埠,会大市河,于小港入陆水。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总结PPT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总结PPT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经验教训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中小河流治理需要综合考虑防洪、生态、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加强跨部门协作和公众 参与,提高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改进措施
针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治理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工程监管和后期维护管理,确 保治理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04
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与挑战
对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议与思考
01
坚持生态优先
在治理过程中,要优先保护生 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
02
强化系统治理
从流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上 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实施系
统治理。
03
推进综合治理
综合考虑防洪、水资源、生态 等多方面因素,实施综合治理
措施。
04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中小河流治理的认 识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
技术难题多
中小河流治理涉及水利、环保、生态等多个领域,技术难题较多。
社会参与度低
中小河流治理需要社会广泛参与,但目前社会参与度较低,影响治 理效果。
问题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问题原因分析
中小河流治理问题产的原因包括历史遗留问题、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支撑不够等。
应对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资金筹措,保障治理经费;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治理水平;加强 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参与度。
治理效益分析与评估
防洪效益
通过本次治理工程,中小河流的 防洪标准得到提高,有效减少了 洪水灾害的发生,保障了沿岸居
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态效益
治理工程的实施,改善了中小河流 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水质,增加了 生物多样性,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 复和发展。

防洪运行管理报告

防洪运行管理报告

伊犁州特克斯县巴哈勒克沟防洪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报告xxxx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编制单位:xxxx 审定:xxx 审核:zzz 编写:xxx特克斯县巴哈勒克沟防洪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报告一工程概况(一)工程位臵及气候、水文特性特克斯县巴哈勒克防洪工程位于特克斯县城西北部,从特克斯河入口至巴哈勒克沟上游一岸5.93km,两岸共11.86km。

巴哈勒克沟为特克斯河一级支流,发源于乌孙山南坡,常年流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冰雪融水、降雨和地下水,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流。

沿着巴哈勒克沟两岸布臵,由于水流的侧向侵蚀冲刷,该段多处形成凹岸,主河道偏移,洪水期险情严重,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局部地段防洪坝和块石铅丝笼丁坝。

由于堤坝没有基础每年被洪水冲塌,不断侵蚀,造成严重的地面和耕地淘刷,威胁着巴哈勒克沟两岸边的居民区、农田地。

此次巴哈勒克防洪工程主要任务是依据规划范围和内容确定河道行洪宽度,合理布臵东西两岸堤防,确保安全行洪,消除险工险段处洪水对当地居民的威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该河段已有的基础设施及农田耕地不受洪水的危害,新建巴哈勒克沟东西两岸堤防各5.93km。

巴哈勒克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中纬度地带,属大陆性温带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为5.9℃,多年平均降水量392.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362.4mm最大冻土深度1.33m,无霜期为118天左右,多年平均风速为2.0m/s,盛吹西风,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20.0 m/s,风向东。

巴哈勒克沟发源于乌孙山南坡,为特克斯河一级支流,入特克斯河汇合口以上的集水面积为195km2,沟长35.4km,流域高程在1200-3123m之间,河沟流程较短,集水面积较小。

(二)立项、初设文件批复巴哈勒克防洪的设计任务由伊犁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

前期工作开始于2005年3月,委托州设计院完成了《特克斯县县城防洪规划报告》,并且已通过新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和自治区防办的审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段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白河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办公室.目录1 工程概况1.1 工程位置1.2 立项、初设文件批复1.3 工程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1.4 主要技术特征指标1.5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1.6 工程布置1.7 工程投资1.8 主要工程量和总工期2 工程建设简况2.1 施工准备2.2 工程标段划分、招投标情况及参建单位2.3 工程开工报告及批复2.4 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2.5 主要工程施工过程2.6 主要设计变更2.7 施工期防汛渡汛3 专项工程和工作3.1 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程3.23.3 水土保持设施3.4 工程建设档案4 项目管理4.1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4.2 工程概算与投资计划完成情况4.3 合同管理4.4 材料及设备情况4.5 资金管理与合同价款结算5 工程质量5.1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5.2 工程项目划分5.3 质量控制和检测5.4 质量事故及质量缺陷处理情况5.5 质量等级评定6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7 工程验收7.1 单位工程验收7.2 专项验收7.3 竣工验收自查8 历次验收鉴定遗留问题处理情况9 工程运行管理情况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9.19.2 工程移交10 工程初期运行及效益10.1 工程初期运行情况10.2 工程初期运行效益11 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与竣工审计情况12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13 尾工及安排14 经验与建议15 附件15.1 项目法人的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15.2 设计批准文件16 建设管理大事记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段防洪治理工程是2011年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之一。

工程以提高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段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为目的,同时兼顾河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新修和加固河堤为主要防治措施。

工程开工以来,在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在白河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经过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现已完成了建设任务。

1 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该工程位于白石河城关镇段。

治理范围为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河段,工程起点位于白石河口大桥东桥头内侧至伍担沟沟口,治理河段总长度1.26km。

1.2立项、初设文件批复2011年1月白河县水利局委托安康市水利水电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进行工程初步设计,于2011年7月完成了《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010年12月,安康市水利局以安水字【2010】191号号文上报了《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陕西省水利厅于2011年8月17日对《关于上报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防洪工程初步设计的报告》以陕水规计发【2011】336号文件进行了批复。

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万元,1684.03批复工程概算总投资.1664.25万元,市县协调19.78万元。

1.3工程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段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任务主要是:新修防洪堤1.28km(其中第Ⅰ段长度823km,第Ⅱ段长度454.8m),新修支沟穿堤涵洞1座,长度55m。

通过综合治理手段,提高项目区防洪减灾能力,防护区总面积92.7亩,保护人口1.2万人。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防护区重要性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第一段防护区即白石河出口段,上起大断槽沟沟口G316国道公路桥北桥头,下至白石河口大桥东桥头内侧,按白石河20年一遇洪水与汉江遭遇洪水设防;第二段防护区上起伍担沟沟口,下至毛家咀陡坎,按白石河10年一遇洪水与汉江遭遇洪水设防。

防护区设计洪峰流量如下:白石河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510m3/s;白石河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060m3/s;汉江相应洪峰流量为14000m3/s。

1.4主要技术特征指标⑴堤防防护区堤防形式有复合式堤防(下部为衡重式挡墙,上部为斜坡式护岸)和衡重式挡墙两种,各种堤型结构设计如下:斜坡式护岸+①城关镇第Ⅰ段堤防:衡重式挡墙.城关镇第Ⅰ段新修堤防堤型为复合式,即下部为衡重式浆砌石挡墙,上部为1:2斜坡式浆砌石护岸。

下部衡重式浆砌石挡墙墙顶高程179.00m~180.05m,墙高5.8~8.0m,墙顶宽1.6~2.0m,迎水侧坡比1:0.15,背水侧上墙坡比1:0.3,下墙反坡坡比1:0.3,墙底面为1:0.1反坡。

墙址设台阶,台宽1.0m,台高2.0m,墙址面直立,上、下墙高度和衡重台宽度由计算确定。

墙体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墙顶浇筑0.4m厚的C15砼墙帽,墙基铺筑0.5m厚的C15砼垫层。

防洪墙每隔10m左右留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缝内填塞1:1:4沥青水泥砂板。

防洪墙设上、下交错布置的排水孔,排水孔间距2.0m,孔径Φ100,采用PVC排水管,排水孔入口处用土工布封口,外设砾石反滤层。

墙后采用砂卵石回填。

防洪墙设计基础为砂卵石,基础埋深按2.0m考虑。

堤脚采用抛石回填。

堤后砂卵石回填高度与墙顶面平齐。

要求砂卵石级配良好,含泥量小。

回填砂卵石要求分层夯实,相对密度Dr≥0.65。

上部1:2浆砌石护坡厚度0.4m,护坡下部铺筑无妨长丝土工布。

护坡每10m左右留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位置与下部挡墙分缝位置相同。

护坡设上、下交错布置的排水孔,排水孔间距2.0m,采用Φ100PVC排水管或砌筑形成。

护坡顶面结合交通要求,设置人行便道,道路宽6.0m,路面为砼硬化路面(砼路面不计入本工程投资中),路边设路缘石。

.②城关镇第Ⅱ段堤防:衡重式挡墙城关镇第Ⅱ段新修堤防堤型为衡重式挡墙。

挡墙顶宽0.8m,迎水侧坡比1:0.15,背水侧上墙坡比1:0.25,下墙反坡坡比1:0.25,墙底面水平。

墙址设台阶,台宽1.0m,台高1.5m,墙址面直立,上、下墙高度和衡重台宽度由计算确定。

挡墙基础为砂卵石。

墙体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墙基铺筑0.5m 厚的C15砼垫层。

防洪墙每隔10m左右留一道伸缩缝,缝宽30mm,缝内填塞1:1:4沥青水泥砂板。

防洪墙设上、下交错布置的排水孔,排水孔入口处用土工布封口,外设砾石反滤层。

墙后采用砂卵石回填,回填高度与防洪墙顶面平齐。

防洪墙设计基础为砂卵石,基础埋深按2.5m考虑。

新建堤防位于河道大转弯下游凹岸,为防止冲深过大破坏堤防,在冲刷较为严重的桩号L0+063.1~L0+300.0段堤防,采用工程措施加以防护。

在墙址上部设格宾网,格宾网厚度1.0m,宽度1.0m。

另沿堤脚回填面铺设雷诺护垫防冲,雷诺护垫厚度0.5m,长度5.0m。

堤后采用砂卵石回填,为节省投资,堤后砂卵石回填高度低于墙顶面1.0m,回填宽度6.0m。

回填砂卵石要求级配良好,含泥量小,分层夯实,相对密度Dr≥0.6。

⑵穿堤涵管防护区共修建穿堤涵洞1座,为小断槽沟穿堤涵洞,位于第1段堤防桩号R0+575.80处,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涵洞结构形式为承插式圆形预制混凝土管,涵洞/s321.4m洞径2.0m,总长55m,涵洞比降10%。

涵洞埋设于新修堤防内,进口段与已成涵洞连接。

为防止涵洞不均匀沉降,涵洞要求坐落于砂卵石层,基础夯实。

涵洞底部采用C15砼底座,包角135°。

1.5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划分为二个施工标项,主要内容为:施工1标项城关镇铁路复线大桥下段采用复式断面,下部为衡重式挡墙,上部为斜坡式护岸,右岸新修堤防390米(R0+000—R0+390)。

施工2标项城关镇铁路复线大桥上段采用复式断面,下部为衡重式挡墙,上部为斜坡式护岸,右岸新修堤防433米(R0+390—R0+823);蔬菜村段左岸新修堤防454.8米(R0+000—R0+454.8);小断槽沟口新修穿堤涵洞1座长55米。

1.6工程布置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质条件和保护区对用地的要求,在满足行洪安全要求下,结合两岸现状进行合理布置,工程共两段,第一段位于白石河出口段,上起大断槽沟沟口G316国道公路桥北桥头,下至白石河口大桥东桥头内侧,河段长度0.80km,新修堤防位于白石河右岸,长度823km,新修穿堤涵洞1座,长度55m;第二段位于白石河口上游3.5km处,,新0.46km上起伍担沟沟口,下至毛家咀陡坎,河段长度.修堤防位于河道左岸,长度454.8m。

1.7工程投资陕西省水利厅于2011年8月17日以陕水规计发【2011】336号文件批复概算投资为1684.03万元,其中建安工程1351.58万元,临时工程50.99万元,费用199.39万元,水保及环保15万元,工程预备费79.48万元。

其中工程占地补偿费用15.24万元,由市县自筹解决。

1.8主要工程量和总工期计划主要工程量为:砂砾石开挖5.99万m,砂砾石回填39.35万m,浆砌石3.33万m,砼4009m,人工抛石护基3333422m。

3设计建设总工期7个月。

2工程建设简况2.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组建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2011年8月23日经安康市水利局以安水规计发【2011】28号文批准组建了项目法人,管理机构为白河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白河县水利局。

(2)完成了工程占地划界及清障工作。

2011年10月至完成了项目办和城关镇及当地村委会干部密切配合,月,12.城关镇公路村23.31亩永久占地的划界测量,同时对工程建设范围内的临时建筑、房屋、树木、电杆等做了现场清点、量测和复核,解决了施工占地问题。

(3)确定了砂石料场。

按照“四通一平”要求。

项目办在工程开工前,委托施工单位修建了3条便道,为施工单位提供了对外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条件。

2.2工程标段划分、招投标情况及参建单位2011年8月23日,项目法人经以《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重点段防洪工程项目招标方案》的请示(白水字【2011】98号)向安康市水利局报送,再经安康市水利局向陕西省水利厅转报送了《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重点段防洪工程项目招标方案》;2011年9月1日,陕西省水利厅以陕水建发【2011】240号文件批复了白河县白石河城关镇防洪工程招标实施方案,将工程划分为2个施工标项和一个监理标项。

两个施工标项分别为:施工1标项,城关镇铁路复线大桥下段采用复式断面,下部为衡重式挡墙,上部为斜坡式护岸,右岸新修堤防390米(R0+000—R0+390);施工2标项,城关镇铁路复线大桥上段采用复式断面,下部为衡重式挡墙,上部为斜坡式护岸,右岸新修堤防433米(R0+390—R0+823);蔬菜村段左岸新修堤防454.8米(R0+000—R0+454.8);小断槽沟口新修穿堤涵洞1座长55米。

日与陕3月9年2011招标实施方案批复后,项目办于西金合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工程招标代理合同。

按照项目办的委托,陕西金合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7日,分别在《陕西采购与招标网》、《陕西水利厅网》和《陕西信息》等媒体上发布了招标公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