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政管理学绪论

合集下载

行政管理学资料5(简答题)

行政管理学资料5(简答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本)专业补修课《行政管理学》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行政?公共行政的特点有哪些?答:行政,即公共行政,也称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它的特点有: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3、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答:(1)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取向;(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哲学研究方法;(4)跨学科的研究方法;(5)实证研究方法;(6)比较研究方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1.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答: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

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有: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

2.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

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行政管理学名词解1

行政管理学名词解1

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第1章绪论1、行政: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行政与政治、立法、司法和管理有区别。

2、行政学:行政学是一门以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为目的系统地研究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3、规范方法:也称理论方法,这一方法在对行政现象进行探讨时,着眼于建立一般理论和一般原则,认为这些理论和原则可以解释所有的行政现象。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偏重价值考虑,论及的是“应当如何”和“应当是什么”,往往追寻的是一种理想状态的东西。

4、经验方法:或实证方法,也称行为主义方法。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一方法在西方的社会科学包括行政学的研究中成为一种主流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专注于寻找事实,只提供事实。

它关注“是什么”,而非“应当是什么”,即认为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主张价值中立,因为价值的渗透会妨害对事务的客观理解。

5、案例方法:强调公共行政的特殊性方面,它把公共行政更多地看作是艺术而非科学。

案例的积累有助于区分某些类型的不同事件,以便采取相应的方法加以解决。

其依据是,有了这样的案例以及相应成功的解决方法,可以在今后碰到类似问题时有一个参照。

6、比较方法:既包括历时性比较,也包括共同性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和提供相对较优的行政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和运作,或一些相对较好的公共政策等,这为借鉴提供了可能。

第2章行政组织1、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一般说来,它是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机关。

2、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组织管理者共同参与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管理方式。

通常指一个组织的上下级管理者共同确定组织目标,或将组织的目的和任务转化为组织目标,将这些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范围之内,并利用这些目标指导组织活动和评价每一个管理者的贡献。

第一章 绪论《行政管理学》ppt 课件

第一章 绪论《行政管理学》ppt 课件

二、国外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几个时期 (一)形成时期 (二)成长时期 (三)发展时期 三、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适应世界以经济、科技
为主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二)学习行政管理学是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改革的需要 (三)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需要
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一)系统研究法 (二)行为科学和心理研究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历史研究法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满足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国家行政管理提出的
要求 (二)“文官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三)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使管理科学成为传统公共行
政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四)西方近代政治学、行政法学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提
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概述
一、行政和行政管理的涵义 (一)行政的本质及特点 (二)行政管理的界定 (三)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1.阶级性与社会性 2.客观性和实践性 3.综合性与交叉性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
(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全套ppt课件

行政管理学全套ppt课件
行政管理学 PUBLIC ADMINISTRATION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
一、公共行政学的涵义
1、什么叫行政? 是指政府依法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指国家行政组 织依法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2
2、什么叫行政学? 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 规律的科学。 3、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新公 共服务。
(1)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法律法规体系,公民权利 保护,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政策; 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环保、航天科技;公费中小学 教育、公费医疗系统等等。
18
(2)混合公共服务。如下水道系统、供水供气 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电力输送系 统、电话电讯系统、电视广播系统、邮政服务系统、 政府公共信息与统计情报等等。
26
2、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 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和 依法行政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 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 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通明、廉洁、 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4
政府债务竞争力

政府支出竞争力



财政政策竞争力
国 率竞争力
政府参与经济竞争力
政治安定竞争力
25
三、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
1、中国公共行政的基本原则 中国行政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建立起 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改革与发展的,中国现代行政 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1)人民主权原则。 (2)社会主义宪政原则。 (3)党领导行政的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5)责任制原则。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4.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4.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4】“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学们好。

我们今天主要了解“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是来自行政管理的实践。

行政管理的实践历史悠久,可以说有国家出现以后就有了行政管理的实践,但是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形成至今不过100年的时间。

一百多年来,行政管理学经过了形成、成长和现代化这样三个阶段的发展。

(一)1887-1929年,行政管理学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两条理论发展线索,一条是行政学理论从无到有的发展,另一条是科学管理从无到有的发展,它们共同成就了行政管理理论。

1887年美国学者、后来的美国第28位总统威尔逊发表文章《行政学研究》,文中首次提出并论证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科学。

此后经过古德诺、怀特等学者的开创性努力,行政管理学体系日臻完善。

1926年怀特《行政学导论》出版,被后人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也是行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理论的标志。

20世纪初期也是管理学理论发展活跃的时期,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1916年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发表,标志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科学管理理论对于行政管理理论的最终形成起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德国的学者马克斯•韦伯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对行政组织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成为行政组织的经典理论。

这些管理学的理论的发展成果极大地启发了行政管理的研究者。

总体看,处在创立时期的行政管理学,比较注重从静态、固态研究行政管理的原则、制度等过程管理的内容。

(二)1930-1960年前后,行政管理学的成长阶段1930年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成立,标志着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与行政管理学创立初期注重科学管理、个人管理不同,这阶段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充分借鉴了管理学中行为主义管理理论,重视行政过程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的管理。

行为主义理论后来也被称为行为科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的。

行政管理学 1

行政管理学  1

四、本书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 设,即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交易成 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 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代表着 人民持续不断地改革政府,实现理想政府 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但它是否意味着政 府治理的一个新典范时代的到来,现在下 结论还为时尚早。
三、法汉姆及霍顿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1、采用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 2、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3、改变组织结构,促进官僚体制更为扁平化; 4、改变现行的政策,转换成为“新公共服务模式”; 5、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6、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 7、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 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其共同的特 征是引进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 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一种改革或管理形 态的变化,而是政府角色与市民关系产生 了本质的变化。
二、胡德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1、即时的专业管理; 2、目标明确与绩效衡量; 3、强调产出控制; 4、转向部门分权; 5、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 实践; 6、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公共管理学讲义
第一章 绪论
• 一、公共管理的意义 •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 三、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 四、新公共管理 • 五、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意义
• 一、皮瑞和克莱姆的观点。
公共管理一种新的途径,它是传统公共行 政的规范性取向以及一般管理制工具取向 的结合体。公共管理的重点是将公共行政 作为一种职业,并将公共管理这是为职业 的实践者,而非政客或政治家。
十一、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 变革的问题。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导论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2、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原因?①资本主义政府职能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的“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②相对独立的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进而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国家官吏职业化,“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③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政治思想家的理论推动。

如威尔逊、古德诺。

⑤科学管理理论、科学发展也为行政管理学能获得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①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1887年至20世纪30年代),又称为形成阶段—-传统管理阶段;研究方法:科学管理。

研究重点:权力的合理分配、组织结构的健全、工作方法的标准化、行政管理程序的制度化。

②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又称为成长阶段.研究方法:行为科学.研究重点:互动性、心理动机与反应、人际关系、组织行为。

③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称为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研究重点:整体性、开放性、反馈性、权变性、行政生态。

4、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①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②政府行政机关;③行政首长,包括政府首脑、政府首脑以下的高级政务类行政首长、政府首长以下的各级常务首长;④政府普通公务员,他们人数最多。

5、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客体?①经济性组织。

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和其他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②社会性组织。

包括教会、社区团体、群众团体等一切以非盈利为目的的组织.③政治性组织。

包括政党和一切以政权或政治性权力为目的的组织.④教科文组织.包括学校、科学研究单位和各种文化团体。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行政的含义1.政府分工及其组织结构的状况。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行政指执行法律,但行政也存在立法权,立法和司法也存在行政权。

2.政治和行政的不同功能。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为政治,后者为行政;但两者存在交叉;3.管理的角度(Management)。

怀特《行政学导论》:Management in public sector is very much like that in private sector,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efficiency.4.一般含义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1)主体:政府,非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2)客体: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事务,非其他组织的内部事务,非私人事务;(3)行政权力的来源:国家法律授权,具有权威性;二、行政管理学含义一门以狭义政府(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机关)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综合性、动态性较强的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三、行政的特点1.政治性(Political):阶级性,统治阶级通过行政来贯彻政治主张2.社会性(Social):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是行政的基本职能3.执行性(Executive):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决议4.系统性(Systematic):开放,同社会其他系统(法律、政治)进行人\财\物的交换四、行政的构成要素1、人员(Staff):公务员的任用、调配、等级、薪俸、晋升、奖惩、退职等2、行为(Action):实体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程序性:方法、程序、技术3、组织(Organization):行政组织间的沟通关系和网络系统,“骨架”4、时空(Space-time):时间:讲求时效,提高效率空间:注意环境,因地制宜5、物质(Common property):资金、必需的设备、工具、材料、场所五、行政管理主体(一)组织类主体:1、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2、政府行政机关(1)效力:行政机关在获得法律和政府授权条件下,其发布行政规定的效力等同于政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理论、改革干部人事制 度理论、 依法行政理论等; 5 、1988年:中国行政学会在北京成立,会 刊《中国行政管理》 ; 6、1995年:国家行政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 各省市相继成立 7、
第三节 意义、原则和方法
一、意义 1、有助于掌握现代化行政化规律,推动社会 经济发展。 2、有助于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 制的改革的展开。 3、有助于认识管理的重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的发展。 4、有助于增强行政人员的现代化意识。
走进公共行政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部委机构 外交部 国防部 教育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建设部 水利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交通部 财政部 商务部 人事部 审计署 文化部 公安部 科学技术部 国家安全部 国土资源部 信息产业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办事机构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国务院研究室 办公机构
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三)、张金鉴 :“15M”理论 目标(Aim)、规划(Program)、人员(Men)、经 费(Money)、物材(Materials)、组织 (Machinery)、方法(Method)、领导 (Command)、激励(Motivation)、沟通 (Communication)、士气(Morale)、协调 (Harmony)、及时(Time)、空间(Room)、改进 (Improvement)
行政管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行政的涵义 难点:行政管理学的的主要内容 本章用三课时完成,老师讲课为主要手段。 作业:如何科学理解行政的涵义。 板书设计:海燕
第一章
绪 论
一、行政的涵义 (一)国内外学者对行政涵义的解释 行政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但并非从来就有。 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国家的一种基本 职能形态。在我国古代,行政是执掌政务、推行 政令的意思。如如在2000多年前的《左传》中, 就有“行其政事”、“行其政令”的记载。到了 近代
一、行政的涵义
行政是实现国家目的的方法和技术—— 主要是执行国家的政策。 美国的学者,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明确提出国家功能的两分法 ,分别是国家 意识的表达功能 (政治),国家意识的执 行功能(行政)。——不科学。两者是不 可分割的。 3、从管理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和释义行 政
一、行政的涵义
美国两位著名的行政学家怀特1926年《行 政学导论》、费富纳1930年《行政学》。 “行政乃是未完成某种目的时,对许多人 所做的指挥、协调和控制。”都是突出了 管理的特点强调技术性,无视政治的影响。 4、从综合的角度全面概述行政 从政府组织、政治运用、管理、行为科学 台湾学者吴挽澜《行政学新论》——行政 就是化政令为具体行为的一种过程。
一致认为是研究行政管理及其活动规律 的科学。 研究的对象不是一般的管理活动,而是 通过国家行政机关对整个国家社会所实施 的行政管理。 研究的是行政现象、行政过程内在本质 联系的科学。
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怀特(Leonard.White) : 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二)、D.L古立克(Luther H.Gulick) : “七要素”理论(POSDCRB) 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 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 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 预算(Budgeting)
国 务 院 办 公 厅



中国八大体制:中央、省区、计划单列市、地市、 县市、区、乡镇和村 中国行政区划分为四级: 第一级: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二级:地区、盟、自治州、地级市 第三级: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 第四级:乡、民族乡、镇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属于第一级的共有34个行政 单位,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 特别行政区。
二、指导原则
1、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2、立足国情 3、以科学的态度广泛各国的先进理论 4、用发展的观点
三、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1、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方法 2、比较研究的方法 3、系统研究方法 4、综合研究方法 5、案例分析方法
中国2003年反腐盘点: 落马的省部级高官
姓名 刘克田 田凤岐 刘长贵 刘方仁 李嘉廷 丛福奎 程维高 潘广田 麦崇楷 王钟麓 田凤山 王雪冰 王怀忠 职务及部门 原辽宁省副省长 原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原贵州省副省长 原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原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原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 原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原浙江省副省长 原国土资源部部长 原中国建设银行行长 原安徽省副省长 2003.12.29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1、科学管理时期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是 科学管理理论达到完整和成熟。马克斯.韦 伯提出来官僚集权理论 2、 行为科学时期
3、 管理科学时期(现代化管理时期)
三、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1.孙中山:“五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 考试、监察; 30年代张金鉴——《行政学理论与实际》 2、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等;革 命根据地:人民来管理、精兵简政 3、建国后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

省级以下为地级、地级以下为县级,县以下为乡、 镇。

中国有23个省
河北省(冀) 山西省(晋) 辽宁省(辽) 吉林省(吉) 黑龙江省(黑) 江苏省(苏) 浙江省(浙)

安徽省(皖) 福建省(闽) 江西省(赣) 山东省(鲁) 河南省(豫) 湖北省(鄂) 湖南省(湘)

广东省(粤) 海南省(琼) 四川省(川、蜀) 贵州省(黔、贵) 云南省(滇、云) 陕西省(陕、秦) 甘肃省(甘、陇) 青海省(青) 台湾省(台)
一、行政学的产生
第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加强 行政管理实践和行政管理理论的独立、深 入研究。 第二,与此时的管理思想的突破性进展 密切相关。 第三,资产阶级的政治学理论的发展 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 基础。
一、行政学的产生
美国的政治学家古德诺写出《政治行政》 提出政治与行政两分法。 行政管理学真正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学科体系,始于20世纪20年代。 鼎足而三的名著:怀特—《行政学导论》 威劳毕—《行政学原理》 费富纳—《行政学》

4个直辖市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地级市282 县级市374 5个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 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1、行政管理学的权力主体。 权力——职能——组织——领导的有机 系统。 2、行政管理过程和内容。 行政决策、人事行政、财务行政、机关 行政、行政监督。这是一个从决策到用人、 管财、内部管理、实施监控的过程。 3、行政效率与行政改革。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 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 本主义过渡时期。它源于美国,然后扩及 西欧国家和世界各地。 行政管理学之所以在这个时期首先在美 国产生,是由于一系列的相关的社会历史 原因决定的:
一、行政的涵义
(二)科学理解行政的涵义 第一,明确行政与国家的关系。 第二,要明确行政与管理的关系。 第三,要明确行政与法律的关系。 行政——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 运用国家法定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 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 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 对象与主要内容
中西方学者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的 政治结构、政治历史和政治实践,从不同的角度 或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和解释行政。大体有几种: 1、三权分立的角度来解释行政 法国的启蒙思想大师孟德斯鸠国家的管理活 动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类。 2、从政治与行政分离及不同的功能的角度 来解释行政 政治是国家意识活动的领域——制定国家政 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