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游戏《太阳和小鱼》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含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物,如鱼、鸟、蝴蝶等;2.能够听懂并感受故事中太阳和小鱼之间的情感,了解互相帮助、关爱的重要性;3.能够听懂并模仿故事中的语音、语调、语音节奏,初步认知词语和句子;4.通过学习,提高幼儿们的心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编回忆录,让幼儿们回忆他们所认识的动物。
2.动画视频展示:给幼儿展示有关太阳和小鱼的一个动画视频,让他们认识故事中的主人公。
3.故事讲解:老师根据视频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故事情节,并帮助幼儿了解并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语音节奏。
4.观看图片教学:观看一些图片,轻松愉快地学习词汇和句子,加深记忆,例如太阳、河流、小鱼等。
5.表演小剧场:将故事分配给小组讲解,并表演小剧场,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6.室内游戏:解锁游戏,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故事知识,增强互动在游戏过程中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物,如鱼、鸟、蝴蝶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这几个方面:1.对于有些幼儿来说,课程中出现的新词汇和新句型有些难度。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重复学习,让幼儿逐渐熟悉,并且在游戏中让幼儿循着故事的情节去学习这些知识。
2.在表演小剧场环节,有些幼儿可能会因为场景恐惧或者话术不够流畅而受挫。
这时候,我们需要多给予建议和指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充分的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之中。
3.幼儿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不断的刺激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激励幼儿的探究欲,让他们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并且在课程中实际体验,鼓励互动与表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因材施教,在充满互动和探究的课堂氛围中,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和体验。
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

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教案:《太阳和小鱼》一、教学目标:1. 学会用准确的句子和词汇描述故事情节;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力;3. 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故事情节;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故事《太阳和小鱼》的图片或相关道具;2. 板书:太阳和小鱼。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句型和词汇,如“太阳”、“小鱼”等。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太阳和小鱼》故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教授新词汇1. 准备相关的图片,教授新词汇,如“游泳”,“波浪”等,并加以解释。
2. 鼓励学生尝试用英语造句来描述这些新词汇。
Step 3: 故事讲解1. 展示故事图片或使用相关道具,讲解故事情节。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句子和词汇,解释不熟悉的单词和短语。
3.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确保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Step 4: 对话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太阳和小鱼的角色,练习对话。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和小鱼之间的故事,增加个人情感和理解。
Step 5: 创作活动1. 让学生以故事为基础,进行创作活动,可以是绘画、写作、角色扮演或其他形式的创作。
2. 学生可以扮演不同故事中的角色,自己编写对话,展示给全班同学。
Step 6: 总结和展示1. 请学生总结学到的新词汇和句型,并回答相关问题。
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与全班同学分享。
五、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太阳和水的游戏活动。
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与太阳和水有关的故事,扩展他们的阅读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故事情节,并能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后续教学中,还需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听懂简单的成语故事,并能够复述;
•能够归纳故事中的情感并加以表达。
教学准备
•课本《太阳和小鱼》;
•教学PPT;
•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PPT导入《太阳和小鱼》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思考:太阳的角色是什么?小鱼的角色是什么?
第二步:讲解
讲解“阳光普照,万物生长”的寓意,以及太阳为什么不杀死小鱼,而是让小鱼
一天天长大。
第三步:反复朗读
让幼儿听读《太阳和小鱼》,多次反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第四步:角色扮演
安排幼儿扮演太阳和小鱼,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步:情感归纳
运用情感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小鱼的心情,如孤独、想家等等。
第六步:故事复述
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并归纳故事信息。
第七步:导出
通过故事,让幼儿领悟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的力量。
教学总结
通过《太阳和小鱼》这个寓言故事的教学,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让幼儿领悟到大自然的力量,是一堂充满意义的语言课。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合作和互动中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1.能听懂和理解故事的内容;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3.能够认识故事中出现的词语。
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2.帮助幼儿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书《太阳和小鱼》;2.教师准备讲解故事涉及的词语和语言表达方式;3.教室环境布置清新温馨,增强故事气氛。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情境,引发幼儿兴趣(10分钟)1.教师出示故事书《太阳和小鱼》,并引导幼儿们观察故事封面上图案,问幼儿们故事讲的可能是什么内容?2.教师用亲和力的语言概括故事大意,预告故事中会有哪些人物和情节。
步骤二:讲故事(20分钟)1.教师跟随故事情节,慢慢叙述故事内容;2.让幼儿们在课堂上,选择一个角色扮演。
步骤三:针对故事情节和词语的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和解释故事中出现的生词、词组,引导幼儿学习新词;2.教师根据课堂情况,放慢语速,重点讲解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步骤四:语言表达(1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2.教师为幼儿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用语言表达好自己的想法。
步骤五:游戏互动(15分钟)1.教师安排互动游戏,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2.游戏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发表看法和看待问题的方式。
课后延伸1.轻松的语言游戏;2.家庭作业:抄写故事中的关键词,并在下一节课上背诵。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理解了《太阳和小鱼》这个好玩的故事,学会了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认识到一些新的单词和词组。
通过的互动游戏,幼儿们增强了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体验快乐。
中班绘本《太阳和小鱼》教学活动

中班绘本《太阳和小鱼》教学活动《中班绘本《太阳和小鱼》教学活动》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1:语言活动目标:仔细观察画面信息,大胆猜测故事情节,了解太阳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学说词语:胖嘟嘟、黑乎乎、一声不响。
能够运用方位词进行表述,参与营救太阳的行动。
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仔细观察画面信息,大胆猜测故事情节,了解太阳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学说词语:胖嘟嘟、黑乎乎、一声不响。
活动难点:能够运用方位词进行表述,参与营救太阳的行动。
活动准备:ppt、小灰鱼指偶、太阳及海浪图片、大海背景图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1.这是谁?我们和太阳公公打声招呼吧!2.你们见过太阳公公小的时候的样子吗?3.今天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太阳娃娃身上,让封面来告诉我们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吧!二、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一)绘本p2—p3(教师讲述)懒惰是什么意思?绘本p4—p5太阳娃娃做了什么懒惰的事情?如果天上没有太阳了,会发生什么?那可怎么办?绘本p6—p7(教师讲述)胖嘟嘟是什么意思?2.你觉得人们会想什么方法把太阳弄上来呢?绘本p8—p9人们想了什么方法?他们成功了吗?绘本p10—p11人们又想了什么方法?这次成功了吗?绘本p12—p14这次想了什么方法?成功了吗?绘本p15—p18(教师讲述)农民伯伯要干什么呀?这位老爷爷怎么了?人们走路会发生什么事呢?黑乎乎是什么意思?绘本p19(教师讲述)这是谁?它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一条小灰鱼。
一声不响是什么意思?寻找太阳,体验游戏乐趣。
小灰鱼也想让太阳尽快回到天上去,它得先找到太阳呀!可是大海里一篇漆黑,小灰鱼需要小朋友的帮助。
玩法:一名幼儿准确表述方位词,指挥“小灰鱼”找太阳;一名幼儿扮演小鱼,蒙上眼睛按另一幼儿表述操作指偶小鱼。
观察图片,继续了解故事情节。
(一)绘本p20—p23最后,小灰鱼有没有把太阳送回到天上去呢?它用了什么方法?(二)绘本p24—p25五、完整欣赏,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幼儿园中班语言《太阳和小鱼》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太阳和小鱼相互关爱的情感。
2.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太阳和小鱼的情感变化。
3. 能够参与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感知太阳和小鱼的关爱。
学会用词语描述情感变化。
参与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学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感变化。
在角色扮演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太阳和小鱼》2. 角色头饰:太阳、小鱼3. 太阳和小鱼的图片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太阳和小鱼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特征。
讲述故事《太阳和小鱼》,引导幼儿关注太阳和小鱼的关爱过程。
2. 讲述故事:完整讲述故事《太阳和小鱼》。
引导幼儿讨论:太阳和小鱼为什么会互相关爱?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太阳,一组扮演小鱼。
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太阳和小鱼的情感变化。
4. 创作环节:邀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太阳和小鱼相互关爱的场景。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独特的画面。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运用词语的能力。
3.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其他关于太阳和小鱼的故事或图片,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
2. 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角色扮演,与家长一起创作关于太阳和小鱼的故事。
七、家园共育:1.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分享在园所学的故事和创作。
2. 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鼓励幼儿多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幼儿园组织的相关活动,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2. 幼儿在角色扮演和创作环节的参与程度如何?3.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4.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教案可安排在一个教学单元内完成,共需5课时。
中班语言:太阳和小鱼

中班语言:太阳和小鱼在中班语言课上,老师为小班的孩子们讲述了一则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太阳和小鱼。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个故事,以及如何引导小孩子们通过这个故事去学习语言和表达。
故事背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鱼,他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
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小鱼就会看到太阳从水面上升起来。
太阳看到小鱼,就问他:“小鱼,你在干什么呢?”小鱼回答说:“我在游泳呀”。
于是太阳就问他:“你知道吗?在你的身边还有很多小朋友和小动物,他们都在认真的学习。
你不觉得学习很重要吗?”小鱼想了想,回答道:“我也要学习!我要学会像别的小朋友和小动物那样做个好孩子”。
故事解读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小孩子们学会加强语音和表情的表达能力。
在这个故事里,太阳和小鱼之间的对话部分内容非常富有感情,太阳是在温馨的提醒小鱼学习的重要性,而小鱼在下一秒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
这些对话可以教给孩子们如何在表达时加入适当的情感和表情。
同时,这个故事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词汇和语音。
例如,“游泳”、“学习”、“好孩子”等词汇,这些话题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词汇量,也能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正确地发音和讲述故事。
此外,这个故事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
在这个故事中,太阳提醒小鱼,让他认识到了自己需要做的改变。
而且在最后,小鱼甚至还向太阳道歉了,表达了自己愿意与众不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决心,这种积极性和正面的态度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环境。
学习方法通过故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1.通过复述故事来加强口语表达能力;2.回答问题,测试小朋友对故事的理解程度;3.学习故事中的生词,例如游泳、学习、好孩子等等;4.把这个故事和小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总结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会更好地表达和表演,丰富词汇量和语音能力。
同时,他们也可以学会如何团队合作和处理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故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学习环境中,成为更好的人。
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

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太阳和小鱼》课堂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太阳和小鱼》的情节和主题。
2.学生能够口头表达和书面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技能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1.教会学生如何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如词汇、表达和语法。
教学准备1.《太阳和小鱼》故事书2.PPT演示材料3.语言学习单4.彩笔或彩色粘纸5.教学录音机或播放器课程设计活动1:故事导入(15分钟)1.打开PPT演示材料,让学生看一张有关太阳的图片。
2.引导学生提出与太阳相关的单词和短语。
3.引导学生回想太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如光明、温暖等等。
4.教师向学生介绍《太阳和小鱼》这个故事,并简单讲述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活动2:听故事(15分钟)1.让学生一起看故事书,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情节。
2.播放故事录音。
3.让学生跟随录音听故事。
活动3:讨论和分析(2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故事情节,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
2.通过问题和小组合作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3.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如何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活动4:表达和书写(25分钟)1.让学生使用语言学习单中提供的单词和短语来口头表达故事情节。
2.让学生在语言学习单中配合使用彩笔或彩色粘纸,来书写他们对故事的想法。
3.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撰写一份关于故事的观点总结。
活动5:评价和收尾(10分钟)1.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评价自己这次的学习成果。
2.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故事的重要性和学生需要不断学习语言技能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重点在于教授孩子们如何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以及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简单的语言技能,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让他们有机会使用语言和其他孩子交流。
另外,在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很怕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因为缺乏信心,或者是因为担心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够流畅,这应该成为我下一节课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游戏《太阳和小鱼》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太阳和小鱼》是情景阅读中班课程当中的一个内容,当然这个故事非常有趣,可是在成人的世界里它多少都有些荒诞。
太阳怎么可能从天上掉到水里,人们又怎么可能想出这么多不靠谱的方式去救太阳。
这一切在成人的世界当中,在真实的世界当中都不可能发生。
可是孩子们却非常非常喜欢这样一个故事情节。
太阳公公小时候也是个懒惰、贪睡的孩子,而且还闯了个不小的祸:掉进水里了!这让孩子们欣喜地发现,原来太阳公公和自己也有几分相似呢!这让他们很快地喜欢上了这个调皮可爱的太阳。
而小鱼救太阳的方法更让人忍俊不禁,“挠痒痒"可能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一种玩笑方式,如今却成了救太阳最有效的方法,这样一条聪明机灵的小鱼当然也成了孩子们喜爱的对象。
这样的两个角色似乎在告诉孩子们,对待困难也需要有轻松乐观的态度。
2、教学对象分析
太阳对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可是没有太阳了,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这对中班孩子的认知是一个挑战。
而对于落水的太阳,人们该想什么法子去救他呢?这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
《太阳和小鱼》的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孩子理解太阳对人们的重要性,虚构的情节又大大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太阳居然掉进海里了?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故事开头牢牢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并且缓缓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没有太阳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在设想的过程中,孩子们渐渐感受到了太阳对人们的重要性。
随着认知的发展,“把太阳救回来"的想法也就越强烈,设法拯救太阳成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也将故事的情节推向了高潮。
而故事的结尾富有童趣,在多次尝试都没能成功的时候,“挠痒痒”这个方法为故事划上了轻松、完美的句号,也让孩子们尽情体验了阅读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了解太阳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在游戏情景中,清楚使用方位词进行表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太阳和小鱼》图书、教学课件PPT(配乐)、多媒体白板
活动过程:
一.阅读欣赏,理解故事情节
----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猜猜太阳小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演示太阳小时候的PPT)
----瞧,这张照片是太阳公公很久很久以前,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拍的。
●引起兴趣,欣赏故事(随着音乐“扑——通!”演示太阳掉下水的PPT)
---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你看到发生了什么事?(幼儿看图讲述)
----太阳就这样沉到海底呼噜呼噜的睡着了。
太阳在海底睡得
可舒服了,可是岸上的人们却急坏了,一定得把太阳叫起来。
●讲述故事,并逐步演示PPT
----出示人们救太阳的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完整讲述
----着急的人们聚在一起想办法,商量着怎么把太阳弄上去。
我们来看看他们想了些什么办法,这些办法成功了吗?
在幼儿观察救太阳的图时,教师可引导他们对故事情节进行推测,判断出人们是否能用这些方法救起太阳。
也可以在出示小鱼图时,引导幼儿想象小鱼会如何救太阳,并且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独立阅读,交流讨论。
-----(播放PPT相应页面)看看,如果没有太阳,我们的世界
会变成什么样?
小结:太阳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没有太阳也就没有了生命,所以得赶快把太阳叫醒。
二.寻找太阳,体验游戏乐趣
----这时候,有一条灰色的小鱼正悄悄地像太阳游去。
它打算呵太阳的痒痒。
可是大海里一片漆黑,它需要你们的帮助。
游戏:找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