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探讨

合集下载

护士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护士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护士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在医疗行业,护士是医院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照顾病人、协助医生、执行医嘱等重要工作。

然而,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护士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如何有效地应对工作压力,成为每一位护士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护士可以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来减轻工作压力。

在医院工作,护士可能需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时间安排往往十分紧张。

因此,护士需要合理规划每一天的工作内容,确保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合理划分,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减少工作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

其次,护士可以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减轻工作压力。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容易导致护士身心俱疲,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护士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参加运动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等方式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此外,护士可以寻找自己喜欢的爱好,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再次,护士可以通过与同事和家人沟通交流来减轻工作压力。

在工作中,护士可能会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有时会感到孤独和沮丧。

与同事和家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不仅可以减轻压力,还可以获得支持和理解,增强团队协作和家庭和睦。

最后,护士可以通过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来缓解工作压力。

在面对严峻工作压力时,有时候护士需要更专业的帮助来应对情绪问题。

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护士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问题,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改善工作和生活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护士在应对工作压力时,可以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同事和家人沟通交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等方式来减轻压力,保持工作状态和身心健康。

工作压力是每一位护士都难以避免的问题,如何正确应对工作压力,是每一位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只有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护士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产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自我效能自我概念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产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自我效能自我概念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造成 产 妇对 护 理 工 作 的 满 意 度下 降 ] , 同时, 由于
职业 倦 怠 产 生 的 长 期 压 力 , 产 科 护 士 极 易 表 现 情
和社会 支持 量 表 。 1 . 2 . 1 一般资 料问卷 : 包 括 产 科 护 士 的性 别 、 年
绪、 态度 和行 为 的衰 退 状 态 , 导 致 家 庭 和 人 际 关 系 的不协 调 , 工 作效 率低 下 , 工作 热情 不 高 , 严重 影 响 产科 护 士 的 生 活 与工 作 [ 6 ] 。本 研 究 主 要 探 讨 产 科 护士职 业倦 怠现 状 与 自我 效 能 、 自我 概念 及 社会 支
持 之 间的相 互关 系 , 探 索减 轻 产科 护 士 职业倦 怠 的 途 径和 建议 , 减 少 护 士 的离 职 率 , 降低 护 理 队伍 的 流失率 , 提 高产 科 护 士 的工 作 效 率 , 改善 产 科 护 士
的生活 质量 。 1 对 象与 方法 1 . 1 调 查 对象
意 义及 填写 方式 。问卷 由研 究 者 统一 发 放 , 在研 究
者 进行 无记 名方 式填 写后 , 问卷 当场 收 回。问 卷 由 5部 分 组 成 : 一般 资 料 问卷 、 中文 版 M 氏职 业倦 怠
量表 、 一 般 自我 效 能感 量 表 、 田纳 西 自我 概 念量 表
倦 怠感 直接影 响妇 产科 护 理人 才 队伍 的稳 定 性 , 并
2 0岁 , 平均 ( 2 8± 7 ) 岁; 婚姻 状况: 未婚 5 0 名
( 3 5 . 2 ) , 已婚 8 2名 ( 5 7 . 7 ) , 离异 1 0名 ( 7 ) ;
e f f i c a c y s c a l e , GS E S ) , 共 1 O个项 目, 量 表 的 内部 一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人员在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护理人员容易受到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影响心理健康。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研究发现,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工作压力的显著影响,其中工作量过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是主要导致护理人员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因此,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工作压力,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应对能力等。

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工作压力;关系;建议一、引言护理人员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承担着重要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长,护理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往往要面对工作量大、时间紧、责任重等问题,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很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因此,研究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1.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对生死、病痛、悲喜等复杂的情绪,而且常常需要加班、值夜班,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这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护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疲劳、失眠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专业素养,还可能对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2. 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工作压力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工作量过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压力过大、责任重大、人际关系复杂等,都是导致护理人员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

护士的职业压力

护士的职业压力

护士的职业压力概述: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承担着照应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和支持的重要职责。

然而,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往往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影响和应对策略。

一、职业压力的来源1.1 工作量过大:护士通常需要长期工作,每天面对大量病人,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长,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和压力积累。

1.2 紧迫的工作环境:医院是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环境,护士需要面对各种急诊、病患状况的突发情况,需要在紧张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和行动,这给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3 职责繁重:护士不仅需要提供病人的基本护理,还需要执行医嘱、处理病人的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进行各种医疗操作等,这些职责的繁重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1.4 情绪压力:护士往往需要面对病人的痛苦和死亡,这些情绪压力对护士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职业压力的影响2.1 身体健康问题:长期承受工作压力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如失眠、头痛、胃痛等,甚至引起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2.2 工作满意度下降:职业压力会影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降低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程度,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2.3 护士离职率上升:过高的职业压力可能导致护士选择离开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剧医疗行业的人员短缺问题。

三、应对策略3.1 寻求支持:护士应该主动与同事、家人和朋友交流,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分享自己的压力和困惑,以减轻心理负担。

3.2 健康生活方式:护士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以增强身体的反抗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3 自我管理:护士可以学习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4 寻求职业发展机会:护士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竞争力,从而减轻职业压力。

3.5 寻求专业支持:护士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者职业辅导师的匡助,通过专业的辅导和指导,更好地应对职业压力。

三级甲等医院和社区医院护士生活质量与工作压力的调查

三级甲等医院和社区医院护士生活质量与工作压力的调查
力。
13 研 究工 具 _
如表 1 所示 , 在心理领 域 、 自尊 、 身体 与相貌 、 独
立性领 域 、 社会关系领域 、 环境领 域、 经济来源 、 精神 支柱个人信 仰领域中三级 甲等 医院护士均分显著高于
131 生 活质量评定量表 ..
应 用WHO生活质量测定
量表 简表( WHO L B F , QO — RE ) 包括心理、 生理、 社会 关系、 环境4 个领域2 个条 目和2 4 个独立分析 的问题条 目, 具有较 好的内部一致性、 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 1 】 。 领域得分按正 向记分, 分值越 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3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 2 采用我 国护士工作压力源
The i e t g tonso nv s i a i fqua iy o ie an lt flf d wor ng pr s ur o ki e s e c ndii ns o to f nur e n 3 g a c a sho pia s a o m uniy ho pia s s si ・ r de A- l s s t l nd c m t s t l
[ s at Abt c r ]Obet eT td eq ai f i n rigpesr o dt n f u ss n jci os yt u lyo f adwokn rsu ecn io s re v u h t le i on i
3 g a e A— l s o p t l n o mu i o p t l. s , t l p o i e t e s p o tf rt e n r i g - r d ca s h s ia sa d c m n t h s ia s Al o i wil r v d h u p r o h u sn y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开题报告2500字》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开题报告2500字》
创新之处:本文从环境、组织以及个人层面来分析导致护士压力的压力源,实际上是对造成急诊护士压力的内外因素都进行了分析,在环境因素上,还对行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与研究角度与护士工作息息相关,并深度结合了护士的工作状况与客观实际,
研究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是分析相关研究资料的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笔者不仅对“急诊护士”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而且对其内容也进行了大致的了解,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关于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护士工作压力水平现状的研究。国外尚有发现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低水平的研究,第一,护士工作压力水平现状的研究。国外尚有发现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低水平的研究,而国内研究几乎均指向中高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国内外护士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所导致的。
[7]邢利民,任之珺,周玉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士的心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20,35(08):17-19.
[8]邓蓉,陈芳,刘珊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03):256-261.
[9]崔晟,张丽君,杨洪智.临床护士心理弹性在觉知压力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J].护理研究,2019,33(07):1244-1247.
2.应对方式研究现状
应对方式是个体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困扰而采取的措施、策略或手段方法等。应对是影响压力结果的重要中间因素;个体采用何种应对方式与特定的压力场景有关;对某个个体有用的应对方式在另一个个体身上未必有用。
关于测量,国内学者编制和汉化了众多量表。徐霞,王亚玲,徐铭 开发了应对方式问卷。莫阔,李敏,邵伊凡对国外量表进行了中文版修订。孙琼(2020)根据中学生群体特点编制适用于中学生的量表。徐嘉琦,王玫,何华英于2020年开发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关于护士的应对方式,目前的研究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刻。作为压力源产生压力结果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因素,应对方式在保持护士的身心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申一帆等的研究发现,柔性管理能够增加护士的积极应对,减少消极应对,能够帮助护士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陶艳玲等的研究发现,当压力来临时,半数以上的护士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而约五分之一的护士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护士应对方式现状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应对方式作为压力导致压力结果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因素,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

如何应对医院护理中的压力与困惑

如何应对医院护理中的压力与困惑

如何应对医院护理中的压力与困惑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护士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与困惑,包括工作压力、责任压力、情感压力等。

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压力与困惑,保持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是每位护士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学会分担和沟通。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护士们往往需要面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化表现,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责任。

此时,护士们可以通过与同事和主管进行沟通,分享彼此的困惑和压力感受,相互支持和鼓励,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团队合作力量。

其次,要善于管理时间和情绪。

医院护理工作通常是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护士们需要在忙碌的工作中合理规划时间,积极面对工作任务,避免拖延和压力积累。

同时,护士们要学会管理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专业技能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此外,要注重自身身心健康。

护士们在护理工作中经常面对病人的生老病死,情感投入较大,很容易引发心理疲劳和情感疲惫。

因此,护士们要注意健康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保持身心平衡,增强应对压力和困惑的抵抗力。

最后,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

医院护理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要求较多的工作领域,护士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交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工作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应对医院护理中的压力与困惑,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总之,面对医院护理中的压力与困惑,护士们应该学会合理分担和沟通,有效管理时间和情绪,注重自身身心健康,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愿每位护士都能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茁壮成长,为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心内科护士职业紧张与工作投入及职业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心内科护士职业紧张与工作投入及职业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护理学杂志2019年1月第31卷第2期・49・心内科护士职业紧张与工作投入及职业生命质量的相关性邱果.程春娣.郭晶.叶春俐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pational stress,work engagement and quality of work life in cardiovascular nurses Qiu Guo,Cheng Chundi.Guo J.Ye Ch unii摘要:目的了解心内科护士职业紧张、工作投入及职业生命质量现状•探讨职业紧张与工作投入及职业生命质量的关系。

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及职业生命质量量表对7所医院的122名心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心内科护士职业紧张的职业任务得分为(2.16±0,59)分.个人紧张反应得分为(2.39±0.68)分,个体应对资源得分为(3.1Q±O.62)分;工作投入得分为(3.71+0.56)分;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为(3.52±0,47)分。

护士职业紧张的职业任务及个体紧张反应与其工作投入及职业生命质量呈负相关.而个体应对资源与其工作投入及职业生命质量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心内科护士职业紧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工作投入中等.职业生命质量中等偏上;缓解心内科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投入及职业生命质量。

关键词:心内科;护士;职业紧张;工作投入;职业生命质量;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R47;R192.6文献标识码:B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9.02.049在社会急剧变革、科技发展迅速、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今天.职业紧张已成为普遍的医学心理问题,是影响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因素之一,它不仅使个体身心处于疲惫状态,而且影响个体的工作状况心内科是临床内科的主干科室之一,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且进展快•患者突发事件较多•抢救时间紧、难度高•用药种类多而复杂.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也容易使护理人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从而产生职业紧张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探讨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日益显
示出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

现代护理工作集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风险性于
一体。

责任重、压力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

本文
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探讨,进而提
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护士工作;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49-01
一、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的意义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行业都在寻找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挑战,
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科学的发展,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
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能力,还要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然而由
于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评价不公平等给护士造成很
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从而影响着护理事业及护理质量的
提高。

认真分析护士压力的原因,探讨其应对措施,对维护病人权益,体现医院
职能,更好地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护士执业不受重视
受传统的影响,护士社会地位低,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
在于大多数人的心理,加之医护之间巨大的福利差异,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暗淡,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无成就感。

尤其是患者及家属只尊重医生,甚至
有时因对医生有意见也迁怒子护士,辱骂责备护士的事件时有发生,护士的工作
不被理解和尊重,往往产生一种职业价值失落感,造成护士悲观失望,心理压抑。

据调查,51%的护士想改行。

2、医护之间的差异
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现象,对护理人员管理严格,要求过高,护士
待遇低,工作上一旦出现问题,常被扣奖金、罚款,更有甚者,一些医疗事故中
护士成了替罪羔羊。

在人才引进、外出学习、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大大偏重于医生。

在市场经济下,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认为医生能“开大刀,收大钱”,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则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甚至有的人认为是“高级保姆”,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这不公平的社会评价
会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虽然工作勤奋、努力,但护士的收入与其护理
水平和工作业绩没有呈明显的相关关系,护士的职称、文凭得不到应有的承认、
肯定和补偿,发展机会、外出进修学习等问题上的不合理状况,造成护士心理不
平衡,产生心理压抑、自卑、失望、焦虑,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产生心理
压力。

(二)职业因素
1、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
人们对医疗工作者期望过高,大多数人认为通过诊疗的患者都应康复,因此
一旦患者没有康复,往往会对医务人员进行责难,尤其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风险大,责任重,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会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李小宁等调查显录,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是临床护士的首要心理压力源。

2、护理工作负荷过重
目前,许多医院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同时,由于整体护理的展开,模式病房的建立和新仪器、新设备在医疗上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量急剧上升,使得一些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护理工作琐碎、繁重,轮班频繁,随机加班等使护士的生物钟被打乱,尤其是已成家的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不能很好的给予家庭和子女生活照顾,产生愧疚感,易造成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主诉身心疲惫的护士越来越多,多数护士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焦虑、抑郁、内分泌失调等。

3、值夜班导致的负面影响
护士夜班工作量大,风险高,加之失去群体的支持,护士们普遍认为,夜班责任太大,总担心事情做不好,变现为不自信,对做过的事情重复检查或反复回忆,唯恐出错,给护士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压力。

频繁的昼夜轮班扰乱了人体生物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体力恢复不足。

生活不规律造成用餐时间错位,消化酶分泌规律破坏,影响食欲,出现胃肠道不适,影响了护士的身体健康。

夜班对护士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己成为影响护理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4、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护士的压力
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医护、护患、护护同事及护理管理者之间,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发生冲突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尤其是涉及护患关系,护士即使遇到严重的歪曲事实,被误解及冤枉的情况,遇到情绪过激,甚至言行伤害的患者,从职业的角度,护士必须保持平和和冷静,以宽容大度继续承担应负的职责,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做出精神妥协,由于护士所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有较大距离,大多数人缺乏自我心里调节训练,一旦在工作中受挫,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从而造成护患冲突,产生人际障碍。

5、新的医疗体制对护士的压力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服务范围的扩大,对护理的要求由被动变主动,现在实行的整体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护士感觉自己的知识不能满足患者是产生焦虑;专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工作岗位的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以及新的用人制度改革,使护士对未来考虑过度,心理负担过重。

6、工作与家庭矛盾产生的压力
作为护士既是妻子又是母亲,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护士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难免不消耗护士部分精力,还要承受因怀孕、分泌、月经、更年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增加工作压力。

三、应对措施
(一)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
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要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

加强业务培训,以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护理工作岗位上应设有专人从事遭受伤害和损失后的协商工作。

(二)提高护士本身应对的能力
首先护士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提高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身
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善于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减少压力
因素的侵袭,热爱护理工作,明确护理岗位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学会客观地看待
得与失,通过经常性的活动和比赛等使护士正确认识自我工作价值,增强自信心。

(三)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班次
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丰富其业余生活,组织多项活动,鼓励
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并组织专题心理讲座、座谈、个别沟通等,引导护士学会适当的发泄方式疏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四)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形成激励机制
积极鼓励和提高业务水平突出或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
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工作动机和成就感。

护理形象定格在高知识、高智能、高
能力,以知识创造为日标上。

加强护理科研理论学习,鼓励有科研意识的同志参
加课题研究的尝试,体现自我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