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三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课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课 教案
活动三:资料共享,丰富知识
1.首学:教师布置什么要求?
2.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四人小组交流。
3.群学: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共学:教师引导学生拓展的方向。
活动四:归纳内容,提升主题
1.首学:教师布置浏览并归纳单元内容。
2.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四人小组交流。
3.群学: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共学:从三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中你学到了什么?
1.首学:学生在课内默读搜集的关于红军长征的典型资料。
2.互学: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
3.群学:学生汇报展示、评价。
4.共学:拓展方向。
活动四:归纳内容,提升主题
1.首学:学生浏览,思考对革命岁月的新认识。
2.互学:小组交流你的新认识。
3.群学:学生汇报展示、评价。
4.共学:你是怎样读这组文章的?交流阅读策略,学会有重点地进行阅读。
4.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5.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表达方式。
整合课
2
1.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了课文《故宫博物院》和《竹节人》的阅读任务,然后分别讲了根据阅读任务选用的不同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认识提高了。
活动二:文本速读,初知大意
1.首学:学生在课内选择本单元你最想读的一篇文章快速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互学: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刚刚自己读的文章的主要讲了什么。
3.群学:选择几个学生分别汇报自己读的文章主要内容,其余的进行评价。(评价从是否抓住了主要事情等方面)
4.共学: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活动三:资料共享,丰富知识

部编新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口语交际习作例文语文园地快乐读书等)

部编新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口语交际习作例文语文园地快乐读书等)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目录9.《竹节人》教案及反思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及反思11.《故宫博物院》教案及反思《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园地三9.《竹节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并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的喜悦和满足,同时通过对老师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并且为我们的竹节人能得到老师的青睐而深感自豪,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快乐。

作者范锡林作为少年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本文洋溢着少年武侠的潇洒与秀美,特别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兼有初中生和小学生的特点,有着简单、纯洁的童真童趣,本文的情境与他们的心境特别相近。

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应该问题不大。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理解叙述、说明和描写性语言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3.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学法:诵读法、思考法、讨论法、质疑法教学方法:熟练诵读,尤其精彩段落,多进行诵读方法的指导,以读促情。

在熟练区分五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和描述性语言的区别。

联系生活实际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记叙文中为了情感表达上的需要而采用的描写、叙述和说明性语言。

2.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课前准备:1、初读,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你有没有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讲一讲你与它的故事。

(有的讲玩具得来不易,有的讲玩得入迷,有的讲失去之痛。

)今天来学习范锡林的《竹节人》,看作者的玩具得来还算容易,但也玩得超级入迷,也有失去时的短暂沮丧,但却很快化为乌有。

让我们一起走进“竹节人”的世界。

二、自学检测站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尤其本文中成语较多,要求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掌握,可用造句或写一段话的方式进行。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作业设计、个性设计、教学反思、备课素材(表格式)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作业设计、个性设计、教学反思、备课素材(表格式)

你见过这种玩具吗?玩过这样的玩具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玩具。

新课教学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出示:【课件3】生字:豁凛疙瘩卡棍悟裁筹橡雕磕跺颓沮趴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

疙瘩:都是“疒”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

裁:读cái,注意与“栽”区分开。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

出示:【课件4】风靡嵌入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鏖战沮丧悻悻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③评价,指导:出示:【课件5】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嵌入:紧紧地埋入。

课文中指鞋线紧紧地拉进桌上的裂缝里。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鏖战:激烈的战斗。

沮丧: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愤怒失落的样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1)根据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

出示:【课件6】1.根据下列划分标准,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表示)①—④⑤—○19○20—○29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学生汇报完成情况,教师指导:A.课文主要叙述了三部分内容①—④制作竹节人⑤—○19斗竹节人○20—○29老师也喜欢斗竹节人B.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兴趣点不一样,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会不一样。

有的同学对制作竹节人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们也想着自己动手做这种玩具呢!有的同学对斗竹节人部分印象最深,因为他们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还有的对老师玩竹节人这种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们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能激情呢!3.快速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课文,了解关于“种类”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

2. 通过课堂活动及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

3.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复述。

4.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获取并运用“种类”这个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有机体、生物种类等。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时1. 活动一:导入新单元介绍本单元主题和本课时研究的重点。

2. 活动二:预训练通过展示图片讲解有机体的概念,介绍生物种类的分类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 活动三:阅读课文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内容,调查常见动物名称及其特征,帮助学生运用种类概念。

第二课时1. 活动一:导入回顾并复第一课时研究的内容。

2. 活动二:语文知识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专用名词的概念。

3. 活动三: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种类的理解。

第三课时1. 活动一:导入热身训练:通过图片并结合已学知识,快速辨认出图片中的物种并介绍其基本特征。

2. 活动二:互动探究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异同,梳理整理物种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总结发现规律。

3. 活动三:阅读课文注重学生的感受,向学生展示图片并让学生比较并描述不同物种间的联系和差异。

第四课时1. 活动一:导入通过投影片演示学生已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预测评估学生对此单元的研究情况。

2. 活动二:巩固训练复重点知识,练巩固。

确保学生成果展示和巩固。

四、教学用具及学生用具教学用具PPT、本单元课本、课件、图片、制图工具学生用具课本、铅笔、笔记本等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话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情况。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的朗读与感悟:《江南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诗词的朗读节奏、韵律,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情感。
-词汇的积累与应用: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如“莺歌燕舞”、“草长莺飞”等,并能正确运用到语境中。
-写作技巧的借鉴与运用:分析《春天的故事》等文章的写作特点,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朗读感悟和写作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诗词意境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词或文章中的春天描写,探讨其表达的情感和使用的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创作一段描写春天的文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春天描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如果对任何内容有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语文园地三》这一单元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课堂上,我尽力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尝试让他们理解春天的美好。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于诗词的朗读和感悟有一定的兴趣,但在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和写作技巧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我发现,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对春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如何在短时间内让他们掌握诗词的鉴赏方法和写作技巧,仍是一个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六上三单元导读课教案

六上三单元导读课教案

六上三单元导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汇;(2)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2)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情节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

2. 学习新课。

(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掌握词汇;(3)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组织结构和语言风格;(4)讨论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拓展延伸。

(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展开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相关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课文内容。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学生的思路,确保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5.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索相关问题。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和理解。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新主题丛书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新主题丛书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简介教材内容:生活处处有真情。

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1、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2、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课文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五、教学时间: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六、重组单元教材:七、备注:(学法指导)本组课文《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生活处处有真情,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人物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因此,在学习中希望能建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了解文章内容,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抓住重点句段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人物的善良的心。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懂得阅读时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从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2.阅读描写人入迷的样子的句段,体会其中运用的多种描写方法,试着自己写一写。

3.试着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种表达方式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感受分条列举法的好处,学习用有条理性的表达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想法。

4.学习古诗《春日》,感受春日的生机,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重点难点: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2.学会分析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描写,学习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把人物入迷的样子描写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1.回顾阅读本单元课文时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交流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所采用的阅读策略。

2.读一读描写人入迷的样子的语段,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并学会仿写。

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2.学习描写人物入迷的样子的方法。

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课文,学生说说自己选择的阅读任务及采用的阅读方法。

(1)就《竹节人》一课展开交流。

生1:我选择的阅读任务是“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阅读时我特别留意了关于老师的内容,也就是关注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理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对如何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只是快速浏览,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抓住了重点。

(2)就《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展开交流。

生2:我对火星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所以阅读时我重点阅读了关于火星的段落,而对其他内容没有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就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也得到了我了解的知识。

(3)就《故宫博物院》一课展开交流。

生3:这篇文章太长了,要是全部读完得花很长时间。

但如果我的阅读目的是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的话,就只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而且对材料三只需要了解一些信息,如游览的进出口,材料四则可以结合材料一一起来看。

2.教师总结阅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河区第四小学主题阅读三单元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人------------------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一、简介教材内容:生活处处有真情。

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1、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2、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课文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五、教学时间: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生活处处有真情,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人物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因此,在学习中希望能建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了解文章内容,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抓住重点句段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人物的善良的心。

八、本单元核心问题:1、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体会品味字里行间感受生活处处有真情情怀,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临河区第四小学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