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2讲 浮力》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浮力导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浮力导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湖南省邵东县仙槎桥镇2017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浮力导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邵东县仙槎桥镇2017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浮力导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邵东县仙槎桥镇2017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浮力导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浮力一、浮力1。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_____的力。

2.方向:_________。

3.称量法:(1)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所受的重力G。

(2)将物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4。

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上浮下沉悬浮漂浮体对它的压力不同,即F浮=______。

5.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浸在液体中的_____越大,液体的_____越大,浮力就越大。

二、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式:______。

3。

适用性: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_____"的办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2)潜水艇:靠改变_________的方法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充的是密度_____空气的气体。

F 浮___G 物 F 浮<G 物 F 浮__G 物 F 浮=G 物ρ液>ρ物 ρ液__ρ物 ρ液=ρ物 ρ液__ρ物互 助 探学 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1.【画一画】浮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画出苹果受到的浮力.2。

浮力12节复习导学案

浮力12节复习导学案

则:(1)比较两铝块的重力G1、G2的大小关系为;(2)利用以上实验数据比较:若,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无关;若,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

2(08连云港)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方法1:称重法。

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

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

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例1:宁波市2006年如图,在吸管中间剪一水平切口(吸管未剪断)从切口处折弯吸管,使两段大致成直角。

把吸管一端放进水里,从另一端用力吹气。

观察到的现象是()A.切口处有水向上喷出B.切口处有水向前喷出C.水中逸出大量气泡D.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保持不变例2:广州市海珠区2006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小明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他跟小红说出自己观点,小红却说“浮力与深度大小无关”,两人在已有器材中选择了完全相同的器材,分别做实验,都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已有器材:泡沫(密度小于水)、石块、细绳、弹簧测力计、天平、烧杯(足够大、没有刻度)各一,水(足量).(1)他们选择的器材是(2)写出小明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3)写出小红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4)为什么他们的结论都是对的,写出原因.(2)小明的实验步骤是(石块、细绳、弹簧测力计、大烧杯、水):①用弹簧测力计系着绑好石块的细绳,让石块慢慢浸入水中,直到刚好浸没;②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③根据F浮=G-F拉计算出浮力,可知物体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因此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3)小红的实验步骤是:①用弹簧测力计系着绑好石块的细绳,让石块浸没水中后,再不断加大石块在水中深度;②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③根据F浮=G-F拉计算出浮力,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不变,因此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无关.(4)石块在浸没液体之前,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石块在浸没液体之后,石块深度增加,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例3:乐山市2006年将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600g水,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例4:2006年杭州市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一水桶,桶与水的总质量为5千克,用细线系一质量为1.78千克的实心铜球,用手提细线上端将小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铜球在水中静止不动,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桶中的水也没有溢出。

《浮力》复习课导学案

《浮力》复习课导学案

第一轮复习第12讲《浮力》计算复习导学案、?解读考点二、自主探究知识梳理1、如图1所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 。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________ 差。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____ 。

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2、浮力的计算方法(见微课)(1)读数差法F浮== __________________ (2)压力差法F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平衡法F浮== (漂浮或悬浮)(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 亠3、阿基米德实验(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顺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4、请根据物体浮沉条件画出下图中物体所处三种状态下的受 三、分层释疑 例题解析例、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P51 )的实验如下图所示1、甲图中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时应保证物体浸入 液体中的 ____ 不变, 改变浸没的 _______ ,观祭到弹 懵漁的瀚斥侃 簧测力计的示数 ______,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有关、无关)。

2、 如果将甲图中的水分别换成盐水和酒精, 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是 否有关,这时可观察到弹簧测力计在盐水和酒精中的示数分别变 ________ 和 变 ,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 有关。

3、 如果仍然用甲图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你准 备选择 作为研究对象 (①体积不同的铝块②体积形状不同的铝块③一橡皮泥),这是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能说出操作过程吗? ( P52)4、 在乙图中,当圆柱体浸在水中的体积逐渐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 _____________ ,这个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 __________ 有关。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导学案(原卷版)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导学案(原卷版)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导学案(原卷版)浮力知识点填空:1.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________。

浮力的方向是。

2.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差。

用公式表示即。

如果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不是沉底),这时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力,物体的下表面并(填“没有”或“有”)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物体虽然浸没在液体中,但是受浮力(填“没有”或“有”)。

3. 浮力的大小由和来决定,与物体的密度关,与物体的体积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关.(填“有关”或“无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液体的密度越,浮力就越大。

4、“称重法”测浮力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越,浮力、物体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关系为:(写公式)。

5、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 _。

公式:,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单位用,V 排是被物体排开的体积,g 取9.8N/kg 。

公式也适用气体。

一、选择题1、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km ,设计时速100km /h ,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B. 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C. 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34.2minD. 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 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A .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B .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C .液体(或气体)有质量D .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3、一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关于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其中上表面受的压强较大B .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两表面受的压力相等C .它的上表面受的压力向上,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下D .它的下表面受的压强较大,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上4、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 物体浸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5、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6、物块重 20N ,体积为 34104m -?,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排出的水重为 G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F ,比较它们的大小可知()A. G = FB. G > FC. GD. 无法判断7、浸没在水中的石块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8、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9、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0、如图所示,把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全部浸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若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做法可行的是( )A.往烧杯里加水B.往烧杯里加些盐C.往烧杯里加些酒精D.把弹簧测力计向上提一下,但物体不露出水面11、如图,A、B、C 是三个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物体。

2015-2016学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2讲 浮力》导学案

2015-2016学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2讲 浮力》导学案

第12讲浮力处水的压强为________帕;重为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它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图乙和图丙的容器中是同一个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A.密度计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密度计在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并将其示数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步骤 B C D E弹簧测力计示数/N 2.6 2.5 2.4 2.4中铜块所受浮力F浮=________N.、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有关.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并发现步骤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保持铜块下表面所处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台上,缓慢向烧杯内加水,发现弹簧填“增大”或“减小”);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________Pa.(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 cm)芳芳同学又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她从(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她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初中物理浮力导学案

初中物理浮力导学案

初中物理浮力导学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围绕初中物理中的浮力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学习。

浮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涉及到流体静力学和物体密度等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浮力的定义,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学会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如密度的概念、简单力的作用等,但对于浮力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他们可能还缺乏直观的理解和系统的知识框架。

因此,教学设计需兼顾理论讲解与实验操作,通过直观演示和互动探究,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

同时,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大小与方向。

(2)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学会运用公式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3)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能够解释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4)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浮力对物体的影响,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浮力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浮力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实验、讨论、讲解等,使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掌握浮力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通过探索浮力现象,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3)教育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养成观察、思考、提问的好习惯。

(4)强调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尊重和热爱。

(5)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成功与挫折的态度,学会在合作中尊重他人,共同成长。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浮力》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浮力》复习导学案

《浮力》知识点一:浮力产生的原因考点1、浮力的方向习题1、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为图中的方向(选填序号),这是因为。

考点2、关于浮力说法的判断习题2、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会下沉的金属块不受到浮力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D.浮力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产生的E、桥墩在水中是受到浮力的。

知识点二:阿基米德原理(5)小蔚也做了一样的实验,但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她得出的结论是:浮力大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她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溢水杯没有装满水B、物体排开的水洒出小桶一部分C、金属块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了D、金属块没有完全浸没。

(6)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如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习题4、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9.7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首先,他们经过讨论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如下猜想: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小刚所在组的同学选用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比较图中①、②两图,②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了.(2)图中的三个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3)图中的⑤⑥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有关.(4)小刚在验证猜想3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物体浸入液体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同组的小军认为它的结论不准确.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5)小惠想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她需要添加的器材是。

中考物理 浮力复习导学案

中考物理 浮力复习导学案

浮力[考点命题点] 明确考点,让我们有备而战(发挥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一认识浮力考点1.浮力1、浮力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称为_____。

2、浮力方向:_____________3、施力物体:________或________二、浮力的计算考点11、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向下的压力。

2、称重法测浮力(1)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的______,记为G(2)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浮力的大小:F浮=__________.中考链接1.(2014•泰安)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物体受到的浮力是()A.5N B.7N C.14N D.12N2.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

由此可以判断()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考点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因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中考链接1 (2015·龙岩)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考点3.阿基米德原理(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1)据图中提供信息,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 N,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___N(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___。

(3)甲乙丙丁的实验顺序:规律总结: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等。

中考链接:将一重为80N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80N B.30N C.50N D.110N 考点4:物体的浮沉条件前提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二个力的作用:______力和______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浮力
处水的压强为________帕;重为
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它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
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
,并将其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步骤 B C D E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6 2.5 2.4 2.4
中铜块所受浮力F浮=________N.
、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
,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有关.
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
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并发现步骤
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保持铜块下表面所处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
台上,缓慢向烧杯内加水,发现弹簧
填“增大”或“减小”);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
________Pa.(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
0.1 cm)
芳芳同学又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
A.密度计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密度计在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