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岩桩桩底反射的正确辨认

合集下载

嵌岩桩终孔判定及桩底持力层补强的探讨

嵌岩桩终孔判定及桩底持力层补强的探讨
大小 。

嵌岩桩终 孔常规判定方法
钻 冲孔常规的终孔判 断 , 目的是保证桩支承在设计要求的 持力层 上 , 并满足《 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 JJ0 4 8 ) (r 2 — 5 r 要求 的不小于 05 . m的嵌岩深度。 1 . 工程桩成孔时 , 将其与勘查报告标 明的持力层标 高核 应
的规章制度要求 , 督促施 工单位做好安全 围蔽 、 置交通警戒 设 标志和安全标志 , 要求施 工单位加 强施 工安 全检查并且责任到
人, 进入 施工现场人员必须 配置安全防护用 品 , 同时检查施工 用电设施 , 对不符合规范的, 要求施 工单位马上整改。 同时针对 工程制作 、 安装施工中存在 的问题 , 目监理部通过 口头通知 、 项 书面通知和会议纪要等多种形式予 以制止和纠正 ,经检查 , 所
作, 并有 效地协调解决 了施工过程 中出现的一系列 问题 , 为工 程创优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 作者单位 广州港水运 工程监理公司)
有要求施工单位整改的项 目, 施工单位基本上都 已经按监理要
。 一 帅水
维普资讯
硬程度却属中等风化岩 。一旦岩石风化程度错判一个等级 , 就
求及 时进行 了整改 , 效果 良好。 在工程施工 的近一年时间里 , 经 业主 、 质监 、 设计 、 施工和监理各单 位的共同努力 , 工程施工得
到了各方 面的一致好评。项 目监 理部在 监理过程 中, 也有效地
控制 了工程质量 、 进度和投资 , 做好 了信息 、 同 、 合 安全管理 工
定及误判后 缺陷桩桩底持力层补强的处理 。
关 键词 : 岩 桩 终 孔 判 定 缺 陷桩 补 强 高压 旋 喷 压 浆 嵌
目前 , 岩桩成孔施工过程 中的终孔入岩判 定问题 , 嵌 尚无 统一的固定标准可循 , 因地 因人而异 的情况较为普遍 。现结合 某公路 改建工程 的桩基施 工实例 , 对嵌岩桩终孔判定及桩底持 力层补强作一些初步探讨 。

嵌岩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工程实例分析

嵌岩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工程实例分析

嵌岩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工程实例分析摘要: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桩的完整性进行检测能达到较高的检测精度,便于对桩基的整体质量做出及时可靠的分析和判断,进而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

但是该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测曲线的特点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等。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嵌岩桩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嵌岩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工程实例近几年,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桩基础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铁路桥梁、高层建筑等重要基础工程的建设中,成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不可取代的一种基础类型,一旦桩基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对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2.3离析桩离析是桩基工程中较常见的缺陷,桩的实测曲线波形特点主要是在问题部位会产生和激振脉冲同相位的反射波,反射波波速与完整桩的反射波波速相比要低,通常情况下会小于完整桩波速300~500m/s,若遇到离析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反射的波峰值变化则会更加复杂而无规则,多种信号相互干扰叠加,缺陷反射波宽度大,波形向上漂移,反射波能量衰减快,无桩底反射波。

图5是东江凤凰城幼儿园28#桩的实测曲线,桩径1.2米,桩身设计强度C30,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砂砾岩,实测波速3500m/s,波速明显偏低,桩底4.8米~5.81米处缺陷反射波与桩底反射波相互干扰叠加,桩底反射波不明显,缺陷反射波宽度大,波形向上漂移。

分析判断该桩4.8米左右有明显缺陷,分析判断属Ⅲ类桩。

图6是钻芯结果,该桩0米~3.36米,3.63米~3.91米处砼芯样连续、结构基本完整、呈短柱状,胶结差、局部粗糙、骨料分布基本均匀、芯样侧面存在蜂窝麻面,3.36米~3.63米、3.91米~5.9米处松散,钻进困难,两孔钻芯结果一致,钻芯结果判定该桩桩身完整性属Ⅳ类桩。

钻芯结果比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结果更严重。

2.4嵌岩桩桩底有同向反射信号的完整桩。

嵌岩桩桩底低应变反射波曲线特征及实例分析

嵌岩桩桩底低应变反射波曲线特征及实例分析

●—● -l -
嵌 岩 桩 桩 底 低 应 变 反 射 波 曲线 特 征 及 实 例 分 析
景 胜
( 福州铁建工程 质量检测有限公 司) 摘 要 钻 孔灌 注嵌岩桩是桥梁工程 中常用 的一种桩基 础 , 底没有嵌 入基岩或 嵌入深 度未达 到设计 要 桩 求, 桩底混凝土离析或 者桩 底沉渣过厚等情况 时 , 会严重影 响桩基 承载力。 以温福铁路钻孔 灌注 桩 实际检测过程 中出现 的情况为 例 , 粗浅地 归纳出一些桩 底完整及 有缺 陷 的嵌 岩桩 反射波 曲线
斛 锌 :63 _
一c

a Z
() 1 ,
式中,= / c ^P 兰。方程() 1的理论解是:
( t ,)= —c)+g +c初 始形 状不 变 的状 态 t和 ( c)
进 行传 播 , 遇桩 身 缺 陷 时会 产 生 反 射 与 透 射 等 。根 据 连续 条件 和 + = 牛 顿第 三定 律 , : 则
特征。
关键词
嵌岩桩 桩底
低应变法
反射波 曲线 特征
1 嵌 岩桩 检测理论
( )反 射 波法 理 论 : 射 波 法 理论 基 础是 一 维 1 反 杆 波 动理论 ¨。波动 方程 为 :
a u
2 嵌 岩 桩 桩 底 反 射 波 特 征 分 析
2 1 完整嵌岩桩的桩底反射波特征及工程实例 . 桩底反射信号与激振信号相位关系取决于被测 桩 所进入 的持力 层 的情况 。通 常 情况嵌 岩 桩底 土层 强度 高 于桩 身强 度 , 别 是 当被 测 桩 桩 端 位 于较 为 特 坚硬的岩层上且桩底沉渣清除干净 时, 桩底 反射信 号与激振信号相位相反 , 出现明显的扩径信号 ; 会 有 时在 桩 身混 凝土 强度 与基 岩强 度 接 近 的情 况 下 , 在 检测波形上桩底位置没有明显 的反射信号 。 , 工 程实 例 : 福 铁 路某 特 大桥 6号 墩 3号桩 设 温 计 为嵌 岩桩 , 计 桩 长 4 m, 强 度 C 5, 力 层 为 设 5 砼 2 持 二 长花 岗岩 : 白色 , 风化 。 =10 P ,8 灰 弱 00ka 2d反 射波 法 时域 波形 曲线 见 图 1某 特 大桥 4墩 1~ , 2设 计 为 嵌 岩桩 , 计 桩 长 2 m, 强 度 C 5 持 力 层 为 设 6 砼 2, 凝灰岩 : 绿色 , 灰 弱风 化 。 =l0 P ,4 2ok a 1d反 射 波 法 时 域波形 曲线 见 图 2 某 特 大桥 5 , 0墩 1 1号桩 设 计 为嵌 岩 桩 , 设计 桩 长 1m, 强 度 C 0 持 力层 为 6 砼 3, 花 岗岩 : 白色 , 灰 弱风化 。 = 0 0 P ,8 反射 波 10 ka 2 d 法 时域 波形 曲线见 图 3 。

反射波法对嵌岩桩检测的持征及异常的分析

反射波法对嵌岩桩检测的持征及异常的分析

身轴向方向传播 , 当桩身存 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界面 ( 如桩底 断裂 、 离析 、 夹泥 、 松散 、 固差 、 砼 密实 度低等缺 陷) 或桩端持力层 中出现
软弱层时 , 将产生具 有不同特征的反射波 。通过桩 面接 收分 析波 的初至 、 相位、 振幅等特征 , 则可对桩身结构 的完整 性和桩 端持力 层好坏作出判断 。嵌岩桩 即桩 身人 岩的桩 , 过分 析嵌岩桩 的反 通 射波特征及异常情况来判 断嵌 岩桩 的质量 。此 类桩 型在 桩基 中 具有一定 的数量 , 因此通过对其 的研 究 , 对今后 类似 的工作起到 参考的作用 。
维普资讯
总第 1 7 1 期 2 0 年第 1 06 期
西部探矿工程
W E T- CHI S - NA EXPIORATI ON ENGI NEERI NG
s re .1 7 e i s No 1
J r 0 6 aL2 0
文 章编号 :0 4 5 1 ( 0 6 0 - 0 0 - 0 10 — 7 6 2 0 ) 1 0 6 2
界 面信 号。
2 某 场 地 概 况
l I L 』 j f 、 f 1fl 7 . { J 1 _ 、 1】 ] f _ r
【・t 06/0‘ ) l1 5 】 e I ,( 5、
f 。 r n
I f I 0 , … 2口 5
为 12 桩长为 2 . , . m, 0 0 人岩 1 0 . m。 在波形 曲线上 , 可见到 6 5 . m处有一 明显的异常 及能观测到 桩底信号 。 ( 下转第 9页)
质土 : 厚度 4 0 m; . 0 粉细砂 : 厚度 3 2 m; .0 残积土 ( ) 为砂 质粘性 土, 顶面埋深 1. O 1. O 厚度 为 3 1 m; 2 4 ~ 5 5 m; .0

嵌岩桩桩基检测及桩底部沉渣处理探讨

嵌岩桩桩基检测及桩底部沉渣处理探讨
I 工程建设与设计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n 肺 q c t
嵌 岩桩桩基检测及桩 底部沉渣处理探讨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De t e c t i o n a n d P i l e Bo t t o m S e d i me n t T r e a t me n t o f Ro c k S o c k e t e d P i l e
r e f e r e n c e t o s i mi l a r e ng i n e e r i ng
【 关键词】 嵌岩桩; 桩基检测; 桩底部; 沉渣; 处理 ; 探讨
【 K e y w o r d s ] r o c k s o c k e t e d p i l e ;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 p i l e b o t t o m ; s e d i m e n t ; t r e a t m e n t ; d i s c u s s i o n
施, 最后对处理结果进 行了分析, 为类似 工程提供参考 。
【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 t a k e s a p r o j e c t a s ne a x a m p l e , t h e s p e c i i f c c i r c u m s t n a c e s o f t h e p r o j e c t a r e s m n m a i f z e d , t h e r e a s o n s f o r h t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 中图分类号] T U 4 7 3 . 1 【 文献标志码I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9 4 6 7 ( 2 0 1 7 ) 0 8 . 0 0 3 0 . 0 2

摩擦桩,嵌岩桩,支撑桩的区别

摩擦桩,嵌岩桩,支撑桩的区别

摩擦桩,嵌岩桩,支撑桩的区别摩擦桩,嵌岩桩,支撑桩的区别:原来桩只分为支撑桩和摩擦桩,后来才有嵌岩桩。

如果桩穿过并支撑在各种压缩土层时,主要依靠桩侧土的摩阻力支撑垂直荷载,这样的桩就称为摩擦桩。

主要用于岩层埋置很深的地基。

桩穿过较松软的土层,柱底支撑在岩层或硬土层等实际非压缩土层时,基本依靠柱底土层抵抗力支撑垂直荷载,这样的桩称为嵌岩桩。

嵌岩桩承载力较大,较安全可靠,基础沉降也较小。

支撑桩我感觉可理解为嵌岩桩!所谓支承桩是指桩端进入桩基持力层,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设计要求或按规范要求。

嵌岩桩是指桩端嵌入岩面的桩基持力层,因根据设计要求,如穿过强风化、弱风化、岩面嵌入,与岩层紧密结合,形成嵌岩桩。

摩擦桩通常只考虑桩侧摩阻力D*H*τ;狭义的端承桩就是只考虑桩端反力的作用即A*σ;而嵌岩桩除了要考虑A*σ,还要考虑桩侧摩阻力D*H*τ。

有了这个计算原则,就可以判定桩的设计类型了,如果桩周约束很强,且桩底支承很差,那就是摩擦桩了;反之是端承桩;介于之间的按嵌岩桩设计!1、属于哪类桩:关于桩的承载类型,在新的桩基规范(JGJ 94—2008)中第11页,第3.3.1.1条“按承载性状分类“中有明确说明(与老规范第3.2.1.1条相同);对于嵌岩桩,至今我还没有看到比较明确的界定。

JGJ 84—92标准中说:桩的下部有相当一段长度浇筑于坚硬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刘金砺在他的著着中认为是:桩端穿过土层嵌入基岩中的桩,在老桩基规范第3.3.4条和新的桩基规范第13页第3.3.3.6条中有一些相关内容。

从以上来看,总的概念就是:桩端穿过土层嵌入基岩中的桩就是嵌岩桩。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我在和老桩基规范主要起草人、嵌岩桩的主要研究者黄求顺先生面对面的讨论嵌岩桩的有关问题时,也讨论过这一问题。

2、施工桩基的实际承载类型,还要结合施工实际情况确定,不能简单套用规范。

例如:人工挖孔桩有护壁的桩段就不能计算摩阻力;岩体不完整的桩段嵌岩摩阻力要适当折减;有新近填土或未固结土的桩段还要计算负摩力等等。

嵌岩桩检测

嵌岩桩检测

人工挖孔嵌岩桩检测岩土二班刘思炎学号200701107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住房需求都向高层发展,因此许多大中城市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在地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高层建筑首选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因为人工挖孔桩桩径大,桩端可扩孔至桩径的1.3~3倍,通过风镐或爆破使桩端嵌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基岩中1~3倍桩径的深度,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在1.5×104kN~2×104kN,甚至更高。

人工挖孔桩的应用使得检测其承载能力等各方面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学生从事现场经验很少,那么借鉴有经验者的实验结果作为参考成为很好的途径。

以下为从网络搜集的切实可行的人工挖孔嵌岩桩的检测方法,希望能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所得。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规定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承载力检测是GB50202质量检验标准中的2项主控项目。

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3.5条文中也规定了工程桩竣工验收前要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也就是说,必须提交桩身质量合格、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2项主要内容的检测报告,这样的桩基工程竣工验收时才能评定为合格工程。

但是目前由于做承载力检测费用较高,因此仍有不少人工挖孔桩只做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不愿做单桩承载力检测,这将在某种程度上给建筑工程留下隐患。

目前桩基检测市场进行单桩承载力的方法大致有以下4种。

静载荷试验根据JGJ106-2003中3.3.5条规定,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但是人工挖孔嵌岩桩单桩承载力很高,无论是做锚桩反力静载试验还是做堆载反力静载试验,其费用都较高,建设方或开发商都很难接受。

在设备或场地条件受到限制无法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时,可以在场地上选1个小直径桩或在4根工程桩中间设计1根小直径模拟试验桩做静载荷试验,用其试验结果来推算其他大直径桩的承载力。

桩基础检测常见问题解答,很详细!

 桩基础检测常见问题解答,很详细!

桩基础检测常见问题解答,很详细!常用的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

在桩基检测中,各个检测手段需要配合使用,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够对桩基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在检测中我们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以下列出常见30个问题。

1.什么情况下,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检测数量有什么要求?答: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 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 根。

2.什么情况下,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检测数量有什么要求?答: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3.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那些规定?答: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 根。

(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

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 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 根。

注:a.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b.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 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岩桩桩底反射的正确辨认
阎 鸣(青岛海地工程检测所 青岛 266071)
摘要:由于嵌岩桩测试反射波曲线含有入岩反射信息,使其桩底反射与摩擦桩或端承桩的桩底反射相比较,难以辨认,容易造成误判,产生不良后果。

为此,本文着重论述了入岩较深的嵌岩桩的桩底反射。

其意义是提高基桩检测水平,避免检测误判,准确评价成桩质量。

关键词: 嵌岩桩 入岩反射 桩底反射 正确辨认
1.前言
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只有先找到桩底的反射才能准确评价桩身质量。

所以正确辨认桩底反射是判定桩身完整与否的前提。

嵌岩桩是桩端嵌入基岩具有一定深度的大直径灌注桩,它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大型桥梁、高层建筑、重型厂房等建筑物的基础中。

但是,由于在嵌岩桩的测试曲线中存在着较强的入岩反射,使其桩底反射与摩擦桩或端承桩的桩底反射相比难以辨认,所以,在检测入岩较深的嵌岩桩桩身完整性时,一些缺乏检测经验或测惯了摩擦桩或端承桩的检测人员,往往不能正确辨认它的桩底反射,导致桩身声速计算不准,缺陷位置判别有误。

甚至使原来的合格桩成为桩长不够、桩底软弱、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桩,施工无法正常进入下道工序。

在有的地区,由于上述误判使得施工单位被迫补桩,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2.嵌岩桩测试曲线的特征
要正确辨认嵌岩桩的桩底反射,就应该了解嵌岩桩测试曲线的形成,掌握其特征。

入岩较深的嵌岩桩测试曲线与摩擦桩或端承桩的测试曲线相比较有较大的区别,对于桩身结构完整的摩擦桩或端承桩,他们的测试曲线比较简单也比较相似,即在直达波与直达波相位相同的桩底反射波之间,曲线比较平缓没有明显的缺陷反射,如图1所示。

然而,对于桩身结构完整,入岩较深的嵌岩桩的反射波曲线,在直达波与桩底反射波之间,曲
线并不平缓,因为在入射应力波(波前面为压缩应力波)
由软弱地层进入坚硬的岩层时,地层的波阻抗增大,使
得此处产生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与直达波相位相反的“入
岩反射波”(即波前面为拉伸应力波),当压缩应力波进
入嵌入岩层中的桩身混凝土后,由于桩周岩层的密度相
对均匀,使得压缩应力波的阻抗相对减小,导致入岩反
射后的曲线从基线的上方降至基线以下,然后又缓慢地升至基线的附近。

经大量测试发现,桩嵌入的岩层越硬,“入岩反射波”的幅值就越大,其后的负向跳动的幅值也就越大;桩嵌入的岩层越深,入岩反射后的曲线在基线下方传播的时间就越长。

如图2、图3、图4所示。

其中图2与图3相比,图2显示桩嵌入的岩层相对图3中桩嵌入的岩层软,或图2中岩层的密度,与其上覆地层的密度差,相对比图3中的要小。

而图3 与图4相比,图3显示桩嵌入岩层较浅,图4显示桩嵌入岩层较深。

如果把嵌岩桩测试曲线在时域里压缩,则可看到嵌岩桩测试曲线的另一特征,即由于“入岩反射”的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曲线相位相反,且前者曲线的尾段与后者曲线的首段重合,如图5所示。

以上是入岩较深的嵌岩桩比较典型的测试曲线,而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嵌岩桩的测试曲线变得更加复杂,但是上述嵌岩桩测试曲线的特征是不变的。

3.嵌岩桩桩底反射的辨认
正是由于嵌岩桩测试曲线的上述特征,使得对嵌岩桩测试曲线认识不足时,对桩底反射辨认不清,甚至造成误判。

图6所示,被测桩长22.38m,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为C 25,图中9.225ms是误判的桩底反射时间,计算出的桩身声速高达4852m/s,显然桩底的判断是错的,12.33ms为实际桩底反射时间,桩身声速为3630m/s。

由于误判桩底反射时间使得桩身声速高出实际范围,该桩被判桩长不够。

图7所示,被测桩长19.0m,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为C 25,图中8.575ms为误判的桩底反射时间,桩身声速4431m/s;10.12ms为实际桩底反射时间,桩身声速为3754m/s。

由于误判桩底反射时间,造成不仅桩长不够,而且误判桩底软弱。

另外,当用公式:
2
P V L t ′×=′计算桩身缺陷位置时,由于桩底反射时间误判,导致桩身缺陷位置判断不准。

怎样才能正确辨认入岩较深的嵌岩桩的桩底反射,笔者认为,首先要牢牢掌握嵌岩桩测试曲线的建设的迅猛发展,嵌岩桩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桥梁基础。

但是嵌岩桩在成孔过程中特征,既然是入岩较深的嵌岩桩,其桩底反射就必然复合于“入岩反射”波的重合段之中,有了这一概念,就不会将入岩反射前的负向跳变定为桩底反射的误判。

其次,要善于积累、总结检测经验,注重收集准确的相关数据,学会运用对比测试的方法,如检测时要知道被测桩的实际桩长及桩身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利用混凝土强度对应的正常声速估算反射时间,初步判断曲线中桩底反射位置,然后结合同一根桩的多次测试及相邻同类桩的对比测试,最终确定桩底反射时间。

这样就避免了图7中盲目将入岩反射后的负向跳动的最大幅值定为桩底反射的误判。

4.结束语
随着桥梁遇到的复杂地质情况以及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嵌岩桩测试曲线复杂多变,桩底反射更加难以辨认。

这就需要检测人员在平时的检测工作中勤积累、多总结,掌握嵌岩桩测试曲线的形成机制及其特征,学会运用对比测试的方法,注意收集准确的相关数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检测中以不变应万变,在复杂的嵌岩桩测试曲线面前,我们都可以利用平时积累的经验和所掌握的技术方法正确辨认出嵌岩桩的桩底反射,提高检测水平,避免误判,准确评价桩身质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以上是笔者的初步认识,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康科瑞2007.1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