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复习题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复习题

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复习题

《房屋建筑学》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建筑是指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总称。

答案:建筑物构筑物2.建筑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其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建筑功能3.建筑物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为、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又可分为。

和答案: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4.建筑物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等。

答案: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5.划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件的和,共分为级。

答案: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四6.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和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7²《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_____表示,数值为_________。

答案:1M 100mm8.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 m者为高层(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 m时,为超高层建筑。

答案:24 1009.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层为低层;层为多层;层为中高层;为高层(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建筑)。

答案:1~3 4~6 7~9 10层及10层以上10.建筑设计按三阶段设计可分为、和______ 等几个阶段。

答案: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二、选择题1.建筑的三个构成要素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①建筑功能②建筑技术③建筑形象④建筑经济答案:①2.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下面全属于建筑物的是()。

①住宅、电塔②学校、堤坝③工厂、商场④烟囱、水塔答案:③3·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下面属于居住建筑的是()。

①幼儿园②疗养院③宿舍④旅馆答案:③4·耐久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适用于一般性建筑,其耐久年限为()年。

① 50~100 ② 80~150 ③25~50 ④15~25 答案:①5.耐火等级为一级的承重墙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满足()。

①难燃烧体,3.0h ②非燃烧体,4.0h③难燃烧体,5.0h ④非燃烧体,3.0h 答案:④三、名词解释1.耐火等级1.答案: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它由组成房屋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最低值所决定,划分耐火等级的目的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不同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做到既有利于安全,又有利于节约基本建设投资,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

复习重点、试题-医用化学复习题

复习重点、试题-医用化学复习题

复习重点、试题-医用化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学生自测题[TOP] 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一切属于SI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单位,反之亦然。

()2.0.5mol硫酸的质量是49.0 g 。

()3.“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简称为“物质B的浓度”。

()4.若某稀溶液的密度近乎1 kg·L-1,其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可近似相等。

()5.0.9%的NaCl溶液就是ρNaCl = 9 g·L-1的溶液。

()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TOP]1.下列符号中表示质量的是()A. MB. mC. WD. wE. ρ2.下列符号中表示摩尔质量的是()A. CB. cC. MD. mE. b3.下列不属于SI基本单位制的单位符号是()A. LB. molC. kgD. KE. s4.下列属于SI基本单位的量的名称为()①质量②体积③物质的量④速度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④E. ①②③④5.在下列溶液的各种组成标度中,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是()①质量摩尔浓度②物质的量浓度③摩尔分数④质量浓度⑤质量分数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③⑤E. ①②③④三、填空题[TOP]1.国际单位制由SI单位和(1)组成。

其中SI单位又分为(2)和(3)。

2.质量摩尔浓度定义为物质B的(4)除以_(5)_的质量。

其单位是(6)。

3.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为物质B的(7)除以(8)的体积。

如果某一溶液的组成标度用物质的量浓度c B(mol·L-1)或质量浓度ρB (g·L-1)表示时,二者之间的换算式是(9);若用物质的量浓度c B(mol·L-1)和质量分数ωB互相换算时要以(10)为桥梁。

四、问答题[TOP]1. 医学上常见的溶液的组成标度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定义的?2. 指出下列哪些单位属于SI单位,哪些不是。

环境化学复习题目

环境化学复习题目

环境化学复习题目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A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B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D____kg/m3,为世界之最。

A 13B 73C 27D 374、联合国已将每年的__C_定为“世界水日”,提醒人们注意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

A 4.22B 3.28C 3.22D 6.225、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A 热岛效应B 温室效应C 土壤的盐碱化D 噪声二、填空题1、世界环境日为___6月5日_____。

2、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80%-90%3、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活污染源4、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在环境中的存在的形态。

5、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6、Cu、Zn共存时,往往能产生___原电池______作用。

7、一般情况下Se对Hg2+能产生还原置换作用三、问答题1、当前人类生存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2、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三致”化学污染物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3、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4,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特点。

内容1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2)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3)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4)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特点:(1)研究的对象复杂,组分多样复(2)研究对象浓度极低,分布广泛(3)环境化学研究具有综合性的特点4)环境化学研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一、选择题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abcd 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d)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c)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bcd)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护士 生理复习题

护士 生理复习题

1.人体生理学得任务就是阐明:A 、人体细胞内部变化得规律B 、人体细胞之间得关系C 、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得规律D 、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得规律E 、人体细胞得功能2. 关于反射,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A 、就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预下发生得反应B 、可分为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C 、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 、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E 、其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3. 下列哪项不属于反射弧得环节:A 、中枢B、突触C、传入神经 D 、传出神经 E 、效应器4. 有关神经调节,错误得就是:A 、反应迅速B 、作用范围局限C 、持续时间较长D 、反应准确E 、对刺激敏感性高7. 有关体液调节,错误得就是:A 、作用时间持久B 、定位准确C 、作用范围广泛D 、效应缓慢E、可发生反馈6. 关于负反馈,错误得就是:A、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得作用方向相反B、体内大量存在C、减压反射属于负反馈D、维持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稳定E、适于调节一旦发动即需尽快完成得生理过程1 .氧气与二氧化碳通过细胞膜得转运方式就是:A. 入胞与出胞 B 、通道扩散 C 、单纯扩散 D 、载体扩散 E 、主动转运2 .能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得为: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钠离子 D 、钾离子 E 、细菌3 .关于细胞内外离子得分布,正确得就是:A. 细胞内高Na+,细胞外高Cl-B. 细胞内高K+,细胞外高Na+C. 细胞内高Na+,细胞外高K+D. 细胞内高Cl-,细胞外高K+E. 细胞内高Cl-,细胞外高Na+4 .关于钠泵得论述不正确得就是:A. 又称为Na+-K+ ATP 酶 B 、从细胞排出K+,摄入Na+C 、对细胞膜内Na+ 、膜外K+浓度变化敏感D、一次转运排出3 个Na+,摄入2 个K+E 、转运Na+-K+过程就是偶联过程5 .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减小得现象称为:A. 超极化 B 、去极化 C 、复极化 D 、反极化 E 、极化6 .大多数细胞产生与维持静息电位得主要原因就是:A. 细胞内高K+浓度与肃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 细胞内高K+浓度与肃静时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 细胞外高Na+浓度与肃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 细胞内高Na+浓度与肃静时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E. 细胞外高K+浓度与肃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7 .细胞发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以( )方式( )细胞A 、单纯扩散,进B 、单纯扩散,出C 、易化扩散,进D 、易化扩散,出E 、主动转运,进8 、 神经与肌肉细胞动作电位得复极化主要就是由于:A 、 Na +外流B 、 Na + 内流C 、 K +外流D 、 K + 内流E 、泵蛋白转运1 . 细胞外液中得主要阳离子与阴离子就是:A. 钠与碳酸氢根 B 、 钾与碳酸氢根 C 、 钠与氯 D 、 钾与氯 E 、 钠与碳酸(氢)根2 . 50kg 体重得健康人,其血量为:A. 3、5~4、0L B 、 4、0~5 、5L C 、 5、5~6、0L D 、 6、0~6 、5L E 、 6、5~7 、0L3 .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得主要成份就是:A. 球蛋白 B 、 纤维蛋白原 C 、 白蛋白 D 、 血红蛋白 E 、 α2 巨球蛋白 4 .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 血浆渗透压约为 300mmol/LB. 血浆渗透压包括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C. 血浆晶体渗透压大于胶体渗透压D. 0 、9%NaCl 溶液与 0 、5%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具有重要作用5 . 生成红细胞得原料包括:A. 铁与蛋白质 B 、 促红细胞生成素 C 、 维生素 B D 、 叶酸 E 、 内因子 6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缺乏:A. 维生素 B 与叶酸 B 、 维生素 B 与蛋白质 C 、 铁与蛋白质 D 、 铁与叶酸E 、 铁与维生素 B 127.、参预生理性止血得血细胞就是:A. 红细胞 B 、 嗜酸性粒细胞 C 、 淋巴细胞 D 、 中性粒细胞 E 、 血小板8. 关于 ABO 血型得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 O 型血得红细胞不含血型抗原B. A 型血得血清中含有抗 A 抗体C. B 型血得红细胞含有 B 抗原D. 血型抗原由遗传因素决定E. AB 型血得血清中不含抗体9. O 型血得血清与其她型红细胞相混时:A. 无任何反应 B 、 将会发生凝集反应C 、 将会浮现凝固D 、 将会发生红细胞叠连E 、 将会发生出血现象10. 必须异型输血时,主要考虑献血者:A.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B.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C. 红细胞不发生叠连D. 血浆不使受血者血浆发生凝集1 . 心脏得工作细胞就是:12 12 12A. P 细胞 B 、 房结区细胞 C 、 房室束细胞D 、 浦肯野细胞E 、 心房肌、心室肌细胞2.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得主要区别就是:A 、 去极化速度快B 、幅度较大C 、有平台期D 、复极时程较短E 、依赖 Ca 2+3. 心脏自律细胞产生自律性得基础就是:A 、 0 期快速去极化B 、0 期慢速去极化C 、复极缓慢D 、无 2 期E 、4 期自动去极化4. 心脏中自律性最高得组织就是:A 、 窦房结B 、房室束C 、房室交壤D 、末梢浦肯野纤维E 、心室肌5. 心率每分钟 75 次时得心动周期时间为:A 、 0 、5sB 、 0、6sC 、 0、7sD 、 0、8sE 、 0 、5s6. 房室瓣、动脉瓣均关闭见于:A 、 等容收缩期B 、等容舒张期C 、 心室射血期D 、 心室充盈期E 、 A+B7.健康成年人肃静状态时,心率约为每分钟:A 、 40 到 70 次B 、50 到 80 次C 、60 到 100 次D 、70 到 110 次E 、80 到 120 次8.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 )成( )比。

学前教育学复习习题

学前教育学复习习题

学前教育学复习习题《学前教育学》总复习习题(简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一般来说,学前教育是指( C)儿童的教育。

A.出生到3岁岁到6、7岁 C.出生到6、7岁岁到12岁2.我国最早对胎教思想进行论述的是( B )A.孔子B.贾谊C.颜之推D.朱熹3. 在西方教育史上,( D )是最早论述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A. 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福禄贝尔4.(C )提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用以说明教育要顺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A.孔子B.颜之推C.王守仁D.韩愈5. ( B )通常被看做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世界图解》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母育学校》二、简单题15.学前教育的教育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6.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17.请简述杜威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

18.什么是“最近发展区”19.结合自身情况谈谈怎样学习学前教育学。

20. 简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与意义。

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一、选择题1. 幼儿能够正确回答“这里有6个苹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的问题,却不能回答“3+3+”的问题,那么此时幼儿的思维( B )。

A.感知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逻辑思维2. 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大脑和头部的发育更为迅速,更早达到成年时期的比例,而生殖器和其他生殖器官的发展在整个幼儿期都非常缓慢,青春期却发育异常迅速。

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C )。

A.不均衡性B.连续性C.阶段性D.整体性3. 虽然在发展速度上是不均衡的,发展有先有后,但是,在同一时间片段内,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

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D )。

A.不均衡性B.连续性C.阶段性D.整体性4. (B )认为,儿童是“缩小”的大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身高和体重的不同而已。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大众传播-复习题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大众传播-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的传统。

2.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两者之统一的信息。

3.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过程)时,我们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当我们把传播理解为(行为)时,我们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当我们把传播看作是(系统 )时,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

5.从传播所运用的符号看传播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6.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分,传播可分为(个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7.以传播层次划分,传播可分为(自我传播)、两人传播、小群体传播、公众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8.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传播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狭义的传播学则主要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

9.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指的是(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

10.一些学者认为,(施拉姆)“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应该是传播学的“第五位奠基人”,这主要是指施拉姆在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

11.香农的贡献并不仅仅是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概念)。

在1949年发表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他与韦弗还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基本模式.12.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为了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控制,而实现这种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信息反馈)。

13.传播学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学者们的方法论和学术立场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主要的两个流派是(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高温c. 病原菌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冲压加工是利用安装在_____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_______对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获得冲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因为冷冲压主要是用__________________加工成零件,所以又叫板料冲压。

3.冷冲压不仅可以加工_____________材料,而且还可以加工_____________材料。

4.冲压模具是利用压力机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压,使其__________________而得到所需
要冲件的工艺装备。

5.冷冲压加工获得的零件一般无需再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加工,因而是一种节省原材
料、节省能耗的少、无__________________的加工方法。

6.冷冲模按工序组合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前一种模具
在冲压过程中生产率低,当生产量大时,一般采用后一种模具,而这种模具又依组合方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合方式。

7.冲模制造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生产,技术要求__________,精度__________,
是__________密集型生产。

8.冲压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依靠__________完成加工,便于实现__________化,生产
率很高,操作方便。

9.冲压件的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是因为其尺寸公差由__________来保证。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冲模的制造一般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因此冲压件也是单件小批量生产。

()
2.落料和弯曲都属于分离工序,而拉深、翻边则属于变形工序。

()
3.复合工序、连续工序、复合—连续工序都属于组合工序。

()
4.分离工序是指对工件的剪裁和冲裁工序。

()
5.所有的冲裁工序都属于分离工序。

()
6.成形工序是指对工件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

()
7.成形工序是指坯料在超过弹性极限条件下而获得一定形状。

()
8.把两个以上的单工序组合成一道工序,构成复合、级进、复合-级进模的组合工序。

()
9.冲压变形也可分为伸长类和压缩类变形。

()
10.冲压加工只能加工形状简单的零件。

()
11.冲压生产的自动化就是冲模的自动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