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及反气旋)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

2.
C
3.
D
4.
C
5.
B D
6.
7. D
8.
B
低 999 1002 1005 1011 1008
• 低压槽与高压脊
低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 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
高
从高气压延伸出 高压脊 来的狭长区域
1.气旋的形成
<1> <2> <3>
北南地 低 水 高 半半转 气 平 压 球球偏 压 气 指 偏偏向 控 压 向 右左力 制 梯 低度 (南左北右 压力 )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 东南沿海的台风
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定则) 大拇指表示中心气流运动方向,四指表
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1.下列关于气旋、反气旋的叙述,正 确的是( C )
A、低气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B、高气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C、气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D、北半球反气旋空气逆时针方向流动
1.什么是台风? 2.台风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3.台风有哪些危害?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 以上的广阔海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 气旋。
台风的结构
云 墙
云 墙
外围大风区 旋涡风雨区 台风眼 旋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
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漩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
台风的危害 • ①大风 • ②暴雨 • ③风暴潮
2.反气旋的形成
<1> <2> <3> 高 水 地 气 平 转 压 气 偏 控 压 向 制 梯 力 度 力
高压
1005 1002 1000
• 南北半球的反气旋
【课件】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风向
北半球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一、低气压(气旋)
3:低气压(气旋)与天气
低压中心气流旋转上升,常出现 阴雨天气。
低
风向
北半球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一、低气压(气旋)
4:天气实例——台风
(1)概念:当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时、 风速达每秒32.7m的热带气旋均可称为台风。
(2)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发生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的成为飓风; 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成为台风。
【能力提升】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第一步:确定低气压中心 高压中心因空气辐散不能形成锋面。 图中①处等压线闭合且气压数值由中 心向四周升高,为低气压中心。 第二步:确定低压槽 图中AB和CD所在的狭长区域是从低 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为低压槽。 第三步:确定锋面位置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位置,锋线往往与 低压槽槽线重合,如图中AB、CD处。
三、锋面气旋
1、概念:
近地面的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2、锋面气旋形成原理(北半球)
1025
北
冷气团 1000
975
低
低压槽
暖气团
低压槽
低压槽,空气辐合形成锋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气流方向
雨带
2、锋面气旋形成原理(南半球)
二、高气压(反气旋)
1.高气压: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简称高压。
下降
高
风向
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晴天
二、高气压(反气旋) 2.反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运动状态:逆时针辐散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低气压与高气压 气旋与反气旋

常见的天气系统
冷锋
冷锋是指冷气团在暖 气团上方移动的锋。 当冷锋经过一个地区 时,由于冷气团的密 度较大,它会推动暖 气团上升,导致天气 变得多云、雷暴、甚 至出现大风和冰雹等 剧烈天气。在冬季, 冷锋可能会带来降雪 和严寒天气
综上所述,预测和监测气旋与反气旋等天气系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通过 不断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加强卫星遥感和雷达监测的覆盖范围以及利用地面观测站 获取实时数据,气象学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天气系统的演变,并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 息。同时,公众的参与也为天气监测和预警提供了重要的补充。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手 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天气系统带来的挑战,减轻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气旋与反气旋
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技术是监测 天气系统的重要手段 。通过卫星,可以获 取全球范围内的大气 温度、湿度、风速、 云层等信息。这些数 据有助于分析天气系 统的位置、强度和移 动路径,以及它们对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旋与反气旋
雷达监测
雷达是另一种重要的天气监测工 具。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分析 其反射回来的信号,可以监测降 雨、降雪、冰雹等天气现象的分 布和强度。雷达数据在短时间内 的更新频率较高,对于追踪和预 测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非常 有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 天气 低气压与高气压
气旋与反气旋
-
1 常见的天气系统 2 气旋与反气旋
1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是指在大气中 一团或多团空气在气象 因素上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下产生的移动或变化
的系统
这些系统通常包括锋面、 低压和高压系统、气旋 和反气旋等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

1000
1025 高压 中心
北半球
南半球
Hale Waihona Puke 反气旋和天气晴朗气旋和反气旋的判断
气流状况 气压状况
气旋
反气旋
低气压
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逆南顺)
高气压
中心向四周辐散 (北顺南逆)
气 流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上升 阴雨
夏秋季节东南 沿海台风
下沉
天气状况
举 例
晴朗
长江流域伏旱 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
冷气团
暖气团
1.下列属于北半球反气旋及其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旋与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高气压——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指气压分布状况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气 流自外
围 流向中心的大气水平涡旋
指气流状况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气流自
中心流向外围的大气水平涡旋
气旋(北半球)
1025
1000
975 低压 中心
水平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实际风向 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
气旋
北逆南顺
1025
1000
975 低压 中心
北半球
南半球
气旋和天气
阴雨天气
反气旋(北半球)
975
1000
1025 高压 中心
水平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顺时针辐散 水平气压梯度力 实际风向
反气旋
北顺南逆
975
台风(飓风)
概念: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通过对这些系统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应对各种天气情况。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其特点是风力强、范围广、生命周期长。
这类系统通常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然后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加强,最终成为强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温带气旋是发生在中纬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其特点是范围较大,生命史较长。
这类系统通常在温带地区生成,然后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可能形成强风暴。
温带气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来阴雨天气,同时还会伴随着大风、冰雹等灾害。
反气旋是发生在中纬度地区的一种天气系统,其特点是气压高、风力小、范围广。
这类系统通常在温带地区生成,然后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加强,最终可能形成高压系统。
反气旋的形成会带来晴好天气,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干燥气候、寒潮等灾害。
天气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灾害应对等。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天气情况。
例如,在热带气旋来临时,当地政府需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居民做好防台风准备;在温带气旋来临时,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反气旋来临时,需要加强气候预测,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时加强防火措施。
总之,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对于我们应对各种天气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这些系统的研究,提高预测准确率,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天气情况,可以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暖锋和静止锋等,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态演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天气系统的理解。
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

年中最高值;北太平洋高压强盛应该是夏季;北半球太阳高
度在冬至日这一天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B
二、综合题 7.(2010·连云港调研)读我国某日天气图(单位:hPa),回答下
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气压值的分布特征是 __中__间__低__四__周__高__,__为__低__压__中__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
确定为北半球气旋;南京位于气旋东部,吹东南风。
答案:(1)D (2)C
【规律·方法·技巧】
借鉴物理学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 运动方向。如图:
即学活用
(2009·上海地理,13)下列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 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
【规律·方法·技巧】
等值线判读技巧 首先“四看” (1)看数值及等值距 (2)看疏密 (3)看延伸方向及凸凹 (4)看分布状态及递变规律 其次“三定” 若为等压线、等温线图: (1)定出月份、季节 (2)定出空间位置及下垫面状态 (3)定出影响因素或变化趋势
考查目标:气旋、反气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
解析:(1)由图可知,a、b两点分别位于冷锋两侧,a点位于锋 前暖气团一侧,b点位于锋后冷气团一侧,a点气温较b点高;a 点向南、b点向北最近的等压线数值都是1 005 hPa,且a点与南 侧等压线的距离远于b点与北侧等压线的距离,说明a点的气压 值略小于b点;锋面两侧气温差异明显,因而水平气压梯度大, 锋线上风力强;冷锋降雨区主要在锋后,b点的云量应大于a点。 (2)台风的移动路径反映了台风移动的方向,顺着这个方向可以 预测未来台风经过的地方,就能判断图中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二、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与锋面经常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地区,多见于温带地区,也是影响我国北方的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位置的判读:锋面往往与低压槽(将低压区等压线弯曲最大的各点连接起来,由于这条线各点气压比两侧低,所以称为槽线)重合,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上升,冷暖气流在此相遇。
2、锋面类型的判读:①找槽线:图中 、 为槽线。
②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 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为 半球。
③定冷暖气流:判断出半球后,如果为北半球,则从偏北方吹来的为 气流(气团),如图中字母 、 ;从偏南方向吹来的为 气流(气团),如图中字母 、 。
④结合旋转方向,判断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 、C 气流占主动地位,即甲为 锋,乙为 锋。
⑤判断天气状况: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均主要分布于 气团一侧,如图中字母 、 降水较多。
三、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2. 不同时间尺度的的气候变化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原因4.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技术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3)适应气候变化。
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4)加强立法和管理,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科学预测,积极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例1】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图4),完成1--3题。
1.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2.在图中②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3.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寒潮 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C.丙------台风 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参考答案:1C 2B 3B【例2】《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汇总

经典借鉴
试题:(2009· 全国文综Ⅰ· 3~5)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
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3)题。
(1)N地风向为( A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C ) A. M 地 B.N地 C.P地 D.Q地
夹角。如果BB′与西部有夹角,则称偏西风。
(2)口诀记忆法:从上述三个步骤,我们不难得出:北半球气
旋各个部位所吹的风向:东部——偏南风,南部——偏西风,
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后退 一风”。
4.歌诀记忆气旋、反气旋
中低周高气涡旋,低空辐合高空散。 北逆南顺中间升,气旋过境天晴难。 中高周低反涡旋,高空辐合低空散。 北顺南逆中间降,高压过境晴朗天。 5.气旋、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
是内力,就是这个力促使台风向北移动。外力是台风周围的空气运
动时对台风的推力。夏秋之际,太平洋上常有一个独立的高气压(一 般称它为副热带高气压),这个高气压四周的风向对台风的移动路径
很有关系。台风发生在太平洋高气压的南部边缘,那里吹东风,于
是使台风向西行.内力和外力合在一起,就促使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 答案:②③⑤
北半球,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天气晴朗 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
天 气
对我国 的影响
示意图
北半球气旋
北半球反气旋
3.气旋各部位风向的判断方法 (1)风向判别法:首先,找研究点所受的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北半
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中B点所 受风是BB′。其次,头脑中要有研究点 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再次, 看研究点所受的风向弧线与哪个方位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 是 C 。 (2)图中实线M表示的含义是 是 低压槽线 。 ( 3 ) 图 中 为 气旋
高压脊线
,虚线N表示的含义
两 处 气 流 运 动 状 况 而 言 , 分 别 称 , 反气旋 ;
(5)图中 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② ,原因是: ②为高气压中心,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故气温日较差大 N (6)图中MN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 ,且为 冷 锋面。该锋面过境时,一般常出现: 刮风、降温、阴天、下雨等天气现象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
学习目标: 一:理解气旋、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 二:理解锋面气旋的构成及锋面两侧气候差异。 教学重、难点: 一: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特征差异。 二:锋面气旋形成原理。
自学指导:读课本43-44页,仔细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低压槽、高压脊的概念? 2.仔细阅读课本插图,能够绘出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3.从中心气压状况、水平气压梯度力放向、气流方向(南、北半球)对比 气旋、反气旋。 4.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现象如何?我国受气旋、反气旋影响形成的 代表性天气?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中央气象台预报:2008年12月1日至5日,一股来自西西伯利亚 的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 6~10℃ 。 (1)从图12中判断,甲、 乙两地中受高压系统控制 的是 是 地,其天气状况 。
(2)12月1日至5日强冷空
气将向 方向移动,我
国大部分地区将受到
锋面气旋模型(北半球)
4.锋面气旋控 制下容易出 现哪些天气 现象,为什 么
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 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暴雨、雷雨、 大风降温等天气。
4.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 A.全年高温多雨 有两次太阳直射
( )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 D.没有地转偏向力
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 C处吹东南风,D处吹西南风。
判断该气压系统为( )
A.北半球高压 B.北半球低压
C.南半球高压 D.南半球低压
判断E地的天气是( ) A.很可能是阴雨天气 B.很可能是晴朗天气 C.不可能有 上升气流 D.可能有下沉气流
练习:
冷 ④ ③ 1006 ② ① ⑶ ⑷ ⑸ ⑹ ⑺ C 1008 暖 1010
以北 半球为例,读图 分析,回答问题:
此图就气压系统而言为 中心。
⑴
⑵
低压
此图就气流系统而言为 中心。
画出各点的风向 判断各点所处的冷暖气团
气旋
判断锋面移动方向和锋的前后位置,并画出冷暖锋
地面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 判读①、② 、③、④各处的天气 (8)图中C地锋面过境前、时、后天气变化 ) 锋面气旋
1、气 压 系 统 :
技能培养
技能培养
天 气 系 统
中心气压状况
气旋 低压区
反气旋 高压区
气 流 状 况
天 气 特 点 举 例
辐合上升
多阴雨天气 温带气旋、台风
辐散下沉
天气晴朗 长江中下游伏旱
找出图中的天气系统以及它们 量带形成?
后
气旋常常与锋面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锋的影响。
(3)简述该天气系统移过北京时,北京的天气变化过程。
(4)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压状况看,①地为 ___中心,③地为 _____ 中心。 (2)图中②地吹 ———— 风。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其原因是_______
。
图1表示某天气系统经过北京地区的变化过程,读图, 完成 1~3题。 1.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 分布状况是 ( )
①天气晴朗温暖 ②气压高
③天气阴 ④气压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北京处在④阶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 ②暖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 ③受冷空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④天气已转阴,出现降水迹 象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 C.②③⑤ B.②③④ D.③④⑤
据中央气象台 2009 年 11月8日预报: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 三天东北、华北地区将有 5 ~ 6 级大风,气温将下降 8 ~ 10 ℃ , 伴有降雪。据此完成6~8题。
6. “未来三天”影响东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
A.低气压 B.暖锋 C.冷锋 D.高气压
7.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
A. 气低、天气晴好 B.气温低、阴雨天气
C. 气温高、天气晴好
D.气温高、阴雨天气
8.该天气系统过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①低温造成冻害 风净化空气 A. ①②③ ②暴雨摧毁房屋 B. ②③④ ③降雪阻塞交通 ④大
(4)预报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3.图2的四条曲线,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 变化的是 ( )
A.① C.③
B.② D.④
图3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 读图回答4~5题。
4. 若 M 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5. 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
2009年第8号超强台风“莫拉克”于8月7日23时45分在我国 台湾省花莲县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有13级(40米 /秒),使台湾省遭受了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下图中(同心圆 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能正确表示台风“莫拉克”的 是
正确反映花莲县在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2、读下面“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 图",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