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新进展_陈静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产品中的残留农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产品中的残留农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产品中的残留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单产及产量,农药的使用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虽然农药可以帮助种植者减少损失并增加收益,但同时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于农产品中的残留农药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个问题,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成为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指一种利用液相色谱仪器进行物质分离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它利用不同物质在流动相和静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成分分析的分离和定量。

毒理学研究表明常用的农药对健康会造成影响,比如造成癌症、不育和免疫系统受损等等。

因此,对于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检测绝不能掉以轻心。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农产品中的残留农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其中包括样品处理、提取和检测等环节。

在样品处理阶段,样品需要经过样品准备设备的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增大样品的浓度。

这个环节对于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在提取环节中,需要将被检测的物质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可以被检测的物质。

在检测环节中,将经过提取的物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器进行检测,检测出残留农药的存在与否。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农药进行高效、精确和灵敏的检测。

现今,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来检测农产品中的残留物。

它有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对消费者的信心度。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其所独有的优势。

首先,对于多酚和酚类的物质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结果准确。

其次,可以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样品进行检测,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实验。

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检测项目进行同时检测,使检测效率大幅提升。

尽管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中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操作流程较为复杂、设备成本高等,这些将降低其在实践应用中的普及率。

在实验室中,需要训练有素的操作者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的分析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等技术含量更高。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
黄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由于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害虫和病菌的侵害,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农药进行保护。

然而,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针对农药残留的检测非常必要。

本文介绍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的方法。

实验方法:
1. 样品处理
取黄瓜样品10g,加入100ml乙腈中,用搅拌器将其混合均匀,待其悬浮后,用袋式过滤器过滤,过滤液收集,作为样品处理液;取0.5g的样品处理液,加入40ml甲醇中,用超声波清洗器将其清洗5分钟,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即为样品。

2. 仪器和试剂
(1)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柱C18。

(2)甲醇、乙腈和水。

(3)每升水中加入0.1毫升二甲基亚砜(DMSO)。

(4)3,5-二氯苯甲酸(2,4-D)、阿维菌素、维拉菌素、氯氰菊酯、苯甲酰脲、多菌灵等农药标准品。

3. HPLC分析条件
(1)流动相:甲醇/水(60:40)。

(2)检测波长:254 nm。

(3)进样体积:10 μl。

(4)流速:0.8 mL/min。

(5)柱温:25℃。

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中,通过HPLC检测黄瓜样品,发现样品中存在多种农药残留。

其中,检测到的主要农药有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2,4-D等。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检测时间短等优点。

结论:
本实验介绍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物,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近年来,由于食物安全事件屡见不鲜,这个问题更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由于食物增味剂是食物的主要成分,人们一旦使用得不合理,食物增味剂就会危及们的身体健康。

使用传统方法检测食品添加剂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检测技术人员在检测食品添加剂时使用更合理、更科学、更先进的检测方法。

本文重点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食品添加剂检测;应用进展一、引言现如今,食物添加剂已经在食品制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食物添加剂能够提高食物的色、香、味等质量,但商家如果滥用食物添加剂,会对人们的身体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国外学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方式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渐明确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一优质、快捷的检验方式,这一方该法也开始普遍使用在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中。

本篇也就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常见食品添加剂中的运用展开了讨论。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高效液相色谱即HPLC,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化学分离分析技术。

随着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它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用的化学分离分析方法,尤其在食品成分分离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原理基于经典液相色谱原理,高效液相色谱实现了高压下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溶质的连续相互转化,并利用稀溶物的亲和性、吸收效应,以及由于分子尺寸差异所导致排阻效应的不同,从而将不同稀溶物进行分开,从而实现了分离分析的目的。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特征对比于其他的检测技术而言,HPLC技术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大致包括了如下几方面∶分离效率高;分离时间大大缩短;测量灵敏度明显提高;选择性高。

从问世伊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和临床分析等领域。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
黄瓜是最受欢迎的蔬菜之一,但由于农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农药残留问题。

对黄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非常重要。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

准备样品。

从市场上购买的黄瓜通常是新鲜的,但农药残留的风险仍然存在。

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样品代表整个批次的黄瓜。

然后,将黄瓜样品洗净并去皮。

这是为了消除表面的农药残留,以便更准确地检测内部的残留物。

然后,将黄瓜样品切碎并加入适量的溶剂中,以提取农药残留物。

接下来,通过离心将样品与溶剂分离。

离心是将样品与溶剂分离的一种方法,可以加速分离过程。

离心后,将上层液体取出,这是含有提取的农药残留物的液体。

然后,将提取液样品净化。

使用固相萃取柱来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并将目标农药残留物留下。

通过选择合适的萃取柱和洗涤溶剂,可以去除大部分杂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接下来,采用HPLC仪器进行分析。

HPLC是一种色谱技术,可以将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定量。

在HPLC分析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和检测器,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根据农药的类型和标准,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比较样品中目标农药的峰面积或浓度与标准曲线或限量标准的对照,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物的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检测黄瓜中的农药残留。

通过样品准备、提取、净化和HPLC分析,可以准确地定量检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物。

这为保障黄瓜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测定粮油产品中农药残留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测定粮油产品中农药残留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测定粮油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作者:黄俊杰来源:《中国食品》2020年第15期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关键之一就是对农药残留量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检测,以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同时杜绝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上市销售。

农药残留检测一直是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研究和发展的重点,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经典传统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精确度低、操作过程复杂,应用受到限制。

虽然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特点,但由于设备价格昂贵,对检测样品要求较高,也使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本文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农药成分残留量,该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杂质与产品分离度高,从而达到节约成本、质量可控的目的。

一、材料与方法1.仪器。

国产安捷伦1260系列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安捷伦XDB-C18反相色谱柱,30mm×150mm,颗粒直径3.5μm(或其他同等分析效果的色谱柱),检测器为996全波长可见-紫外检测器。

2.材料与试剂。

(1)粮油产品购买于大型超市。

(2)乙腈为色谱纯,磷酸为分析纯,均购自于上海艾锐化工有限公司。

(3)乐果、水胺硫磷、甲基对硫磷三种有机磷农药来源于农药监测所。

3.色谱条件。

(1)固定相的选择: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2)流动相的选择:根据尝试流动相的不同配比,由溶液A和溶液B组成,溶液A为体积浓度为0.01mol/L的磷酸水溶液,溶剂B为乙腈。

(3)柱温的选择:色谱柱温度对保留时间有较大影响,最终将柱温设定为40℃。

(4)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根据液相测试,最终波长设定为226nm。

(5)流速的选择:在色谱条件中流速是一个重要因素,最终将流速设定为0.5mL/ min。

(6)进样体积的选择:进样体积设定为5μL。

(7)洗脱梯度的选择:以流动相中磷酸水溶液的体积溶度为准,采用流动相对样品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时间设定为45min,全部检测在45min内完成。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HPLC-MS)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近年来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概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其原理、优势、以及在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营养成分鉴定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同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深入了解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我们期望能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为准确、高效的技术支持,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技术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MS)两种分析技术的优点,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分析领域。

其基本原理主要基于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两个方面。

在色谱分离方面,高效液相色谱通过特定的色谱柱和流动相,根据样品中各组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极性、分子量、官能团等)的差异,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单个或多个组分。

这种分离过程通常在高压下进行,以提高分离效率和速度。

在质谱检测方面,分离后的组分被引入质谱仪中,通过电离过程将组分转化为带电离子,然后利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使离子按照质荷比(m/z)进行分离,并检测其强度和丰度。

质谱图提供了组分的质荷比、丰度和结构信息,从而可以对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核心在于色谱和质谱的联用。

通过优化色谱和质谱的条件,可以实现复杂样品中痕量组分的快速、准确和灵敏的检测。

该技术还可以结合不同的电离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混合物通过色谱分离成单个或多个组分,再利用质谱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使其成为食品安全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三、HPLC-MS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HPLC-MS)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农残的研究进展

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农残的研究进展

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农残的研究进展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农残的研究进展摘要: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粮油作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油品也是农残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液相色谱法检验粮油农残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操作相对比较简单,灵敏度也比较好,不需要大量的样品支持,所以也得到了人们的欢迎。

本文主要分析了液相色谱法检测粮油农残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粮油产品;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农药残留一、引言农作物害虫防治工作中,农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一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很多国家对农药残留的监督和研究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的方法在操作上比较便捷,此外检测的精度较高,所以在农药残留的研究和检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粮油是家庭日常用品,所以对其农药残留予以控制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内容。

二、粮油产品的前处理技术2.1传统的前处理技术农残的前处理技术主要涵盖了两个过程,一个是提取,一个是净化。

按照农药性质和样品类型的差异,我们可以选择振荡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因为在检测的过程中,样品的成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对成分进行提取之后还要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处理,比较常用的就是吸附柱层析法,吸附柱当中要填充适量的活性炭和氧化铝等。

借助溶剂转换,我们可以有效的解决提取和净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冲撞。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等比例混合溶剂来提取油品当中的农残成分,此外还要用氮气将提取液吹干,之后还要使用乙腈进行转溶处理,此外也可以使用超声波的方式进行助溶。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油脂和待测农残分离出来,这样也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提取液中油脂含量超过标准而出现SPE净化无法得到正常的开展。

这种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检测的精确程度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保证检测的质量和水平。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农兽药残留中的检测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农兽药残留中的检测应用

食品科技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农兽药残留中的检测应用刘 姝(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理化测试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42)摘 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农兽药残留检测作为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迅速、灵敏、选择性高的检测方法,因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在食品农兽药残留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农药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作用和检测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食品;农兽药残留;检测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in FoodLIU Shu(Jiangsu Provincial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Service Center,Nanjing 210042,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detection of residues of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drugs in foo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food safet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a rapid,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method.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food because of its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separation efficienc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the analysis of pesticide and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mainly introduced the role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food, for the reference of relevant personnel.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od; residues of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drugs; detection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况,进行了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提出了优化 法的回收率。Negeri[18]比较了用索氏提取法(SOX)、加
SPME 的系统方法。Mestres 等[11]发展并改进了 HS- 速溶剂萃取(ASE)和 ME 3 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咖
SPME 方法,可以同时分析酒类中的硫醇、硫醚和二 啡豆中百菌清杀菌剂。
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进行提 率为 64% ̄106%,相对标准偏差为 5% ̄15%。Blasco[21]
取其回收率有高有低,这可能与 SFE 操作条件的选 将此技术和液相色谱分析结合测定蔬菜和水果中的
取有关,当然也有可能是跟被提取物质本身的性质 杀菌剂。Valenzuela[22]将此技术与 HPLC –UV 联用
超声波提取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已有报 道。杜晓刚等[7]将超声提取技术用于检测茶叶中的农 药残留。实验表明:3 个不同水平的标准添加, 其回 收率范围甲胺磷为 75.2% ̄95.3%、乐果为 86.7% ̄ 110.2%;相对标准偏差为 4.8%和 3.5%;检出限为 0.01 mg/kg 和 0.02 mg/kg。试验数据说明运用超声波 来提取食品中农药并结合相应色谱仪测定具有灵敏 度高和重现性好等特点。郑申西[8]比较了 6 种不同前 处理方法对提取、净化茶叶中有机氯农药的试验结 果, 超声波振荡 0.5 h 比机械振荡 0.5 h 样品的得率 明显要高,在同样的净化条件下,超声波振荡 1 h 与 浸泡过液相比,两种方法所得的样品得率无明显差 别。说明运用超声波振荡可以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 高提取效率。梁祈[9]利用丙酮/正己混合溶剂超声波 法提取,双柱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 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当添加水平为 0.07 ̄0.7× 10-6 时,回收率为 81.7% ̄95.1%,相对标准偏差为
在食品中农药分析方面,超声波主要用于强化 提取过程[5]。超声波与媒质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热 机制、机械机制和空化机制 3 种[6],而在食品中农药 提取方面主要运用的是后两种机制。超声波的机械 机制使溶剂对细胞壁渗透力更大,强化细胞内外的 质量传输,破坏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更容易释放;同 时空化机制产生的微冲流能有效打破界层,使扩散 速度增加,从而使萃取或浸出速度提高 2 ̄10 倍[5]。
样品处理步骤少,故而在提取分析中越来越多地得 要研究其影响因素以及与其它萃取方法提取效果的
到运用。
比较。Pylypiw[17]用 MAE 萃取 5 种农作物中的 7 种农
固相微萃取法应用于食品农药残留分析已有报 药残留,并讨论了微波萃取时间及温度因素对萃取
道。Batlle 等[10]利用乙醇和水的混合物来模拟食品的 结果的影响,同时比较了 MAE 萃取与传统萃取方
1 HPLC 测定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研究进展
农药残留分析样品的预处理包括提取和净化[2],提 取是将样品中的农药溶解分离出来的操作步骤。常 用的提取方法有浸渍—振荡法,索氏抽提法,超声波 提取法[3]。同时由于样品组成复杂,提取后往往还需 经过净化步骤以达到待测物与干扰杂质分离, 常用 的净化方法是柱层析法,其填料一般为弗里罗硅土、 氧化铝及活性炭[3]。经典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如索氏 抽提法需进行反复多次操作,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 同时造成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带来的污染。所 以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是[4]超声波(Ultrasonic Extrac- tion,USE)法 ,超 临 界 流 体 萃 取(Supercritical Fluid
2006 年第31 卷第6 期
粮食加工
83
3.3% ̄6.4%,检出限为 1.2×10-11 ̄5.3×10-10。
的农药品种,故 SFE 法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农残
1.2 固相微萃取方法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检测的新技术。
固 相 微 萃 取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 1.4 微波辅助萃取法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水果中多菌灵,2,4- 二氯苯氧乙酸等农药进行检 测,以 CO2 为流体,在 33 kPa、50 ℃下萃取并结合 HPLC- DAD 法,其回收率为 90% ̄93%,2,4- D 回收
MSPD)技术是将样品吸附在比表面达 500 m2/g 的 C8 或 C18 键合相上,并利用极性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 提取比较彻底。MSPD 所需样品量及溶剂剂量极少,
收稿日期:2006- 04- 11 作者简介:陈静(1982- ),女,重庆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食品安全与
质量控制。
Extraction,SFE),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 traction,SPME),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 Aided Extraction,MAE),凝胶渗透色 谱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GPC),基质固相分散 (Matrix Solid Phrase Dispersion,MSPD) 等简单高效的样品预处理 方法。 1.1 超声波萃取法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限在 0.12~1.7 μg/L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 2.8%~ 理,不仅可用来分离和测定小分子物质,而且还可以
6.1%之间,回收率在 98.3%~102%之间,说明此法具 分析具有相同化学性质但分子体积不同的高分子同
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
系物。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
SPME)是利用待测物在基体和萃取相间的非均向平
微 波 辅 助 萃 取 (Microwave Aided Extraction,
衡,使待测组分扩散吸附到石英纤维表面的固定相 MAE)是 1986 年匈牙利学者 Ganzler 等人通过利用
涂层,待吸附平衡后再与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 微波能强化溶剂萃取的效率,使固体或半固体试样
率为 85% ̄90%[14]。Stefani[15]根据不同的 SFE 操作条 特别适合于单个和某一类化合物的分离。
件,通过掺入适量农药强化苹果基质,可同时检测出
Fernandez[20]将此技术用于蔬菜和水果中 13 种
92 种农药残留,并得到较好的回收率和重现性。从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液相色谱分析,所得平均回收
HPLC- MS 联用技术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与 GC- MS 联用技术相比,HPLC - MS 联用经 历了更长时间的研究过程,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 被广泛应用。HPLC 与 GC 相比具有应用范围广,对 样品处理要求较 GC 低等优点。通过 HPLC 与 MS 的 连用可以在定量测定农残含量的同时定性地分析出 食品中的农残组成,这有利于对在 HPLC 上峰值接 近而不易定性的物质进行定性,同时也可以对存在 的某些不明物质进行定性等。Valverde[23]用 LC- MS 分离测定样品中的四溴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四溴 菊酯在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部分转化成溴氰菊酯, 因而无法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这两种物质。 Hogenboom[24]用大体积进样 LC- MS 测定胡萝卜及土 豆中多种农药残留。Yoshii[25]用 HPLC- MS 确认农作 物中的 emanmectin 多种杀虫剂残留。Pico[26]综述了 LC- MS 在测定水果和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应用。 2.2 HPLC- UV 联用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82
粮食加工
2006 年第31 卷第6 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新进展
陈静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6)
摘 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农药残留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有超声波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超临界流体
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可以和 MS、UV、NMR 联用,
品中待测组分的萃取方法。它是通过升压、升温使流 测了 5 种 GC 无法检测的农药(杀虫隆、氟虫脲、四
体达到超临界状态,在该状态下萃取样品,再通过减 螨嗪、噻螨酮、除虫脲),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及精
压、降温或吸附收集后分析。SFE 是食பைடு நூலகம்农药残留分 密度好、数据线性范围宽(2 ̄40 ng),能够很好地分离
来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关键词:预处理;联用;农药残留;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TS 20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395(2006)06- 0082- 04
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 由于其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对生 态环境、人类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威胁。尤其是近十几 年来,新型高效农药不断出现,所使用的农药品种正 在迅速地更新换代,使农药的环境影响及残留农药 的检测方法发生了新的变化[1] 。特别是对于科技发 达的国家,随着气相、液相色谱技术及许多高灵敏 度、高选择性检测器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农药残留 分析技术也得到很快发展,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对农药残留检测的指标日益增多并且对农药残留限 量标准也逐渐降低,这就造成了我国农产品进入国 际市场的技术壁垒,所以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农药残 留检测技术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食 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液 相色谱法研究的发展以及检测器技术的发展进行综 述,以期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GPC 是多农药残留分析中一种常用有效的提
应用
纯方法,由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较好的净化效率以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及较好的回收率,被广泛用于纯化含类酯的复杂基
SFE)是指利用处于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为溶剂对样 体组分。Balinova[19]采用 GPC 提纯步骤,用 HPLC 检
有关,但是应当看到的是在部分物质的农残提取中 检测,样品添加回收率在 74% ̄84%,相对标准偏差
用 SFE 法能达到较高的回收率,并且提高了可检出 为 2%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