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四川省 隆昌县人 民医院 内二科 (4 10 625 ) 21 年 1 8日收稿 01 月
稍有 差异日 剂量 递增 幅度 为每次 1. g 2r 。 。 2 m 一 5 g 心功能 I级的患 5 a I 者加 量时 间间隔 为 2 , 能 I 级的 患者加量 时间为 4 。 周 心功 I I 周 设 计 目标治疗量是使患者心室率降至 6 0次份 左右, 同时维持收缩 压>0 m g 9m H 。所以治疗量主要随患者的年龄 、 体重、 心率、 血压变 化 而调整 。 逢 136 1、82 月 时进行 随访 1 。 每 、、、2 1、4 次 主要记 录心 率、 血压 、 功能 分级 、 活质 量 问卷及 服药顺 从 性。每 个病例 随 心 生 访 半年和 1 年后 分别 复查超 声心 动 图评 价疗 效 。 1 临床疗效 判 定 : 效 : 功 能改善 2 ; . 3 显 指心 级 有效 : 功能改善 指心 1 ; 效 : 心 功能无 明显改 善 ; 级 无 指 恶化 : 心衰 症状 加重 , 复 指 需反 住院治疗 者 。 1 . 4超声 心动 图检查 指标 :治疗 前及 治疗后 6 月和 1 个 月 , 个 2 分 别 测 量 左 室 舒 张 末 期 内 径 ( v D ) 左 室 收 缩 末 期 内径 LE D、 (v S 、 房 内径 (A D) 室射 血分数 (V F 。 L E D) 左 L D 和左 LE ) 1 统计 学处理 : 计量数 据用 均数 ± . 5 所有 标准 差表示 , 用配对 t 检验
高血 压患病 率随着 增加 逐 渐上 升 。但 近 年来 , 着人 们生 活 1 统 计学 处 理 : 量 资料 数 据 以均数 ± 准差 表示 , 数资 料采 随 . 5 计 标 记 水平的不断提高, 工作压力大, 发病年龄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 给健 用 x检验 , 2 计量资 料采 用 t 检验 , P 0 5为差异有 显著性 。 以 <. 0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与单独应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照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与单独应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照

更显著 ,是一种安全有 效地临床治疗 方法 ,值得 在临床上广 泛使用和
推广 。 参考 文 献 [ 1 】 欧 茂发 . 缬沙 坦与 氢氯 噻嗪 联合 治疗 高 血压病 疗 效观 察 [ J ] . 现代
对 比观察。 1 . 受治疗之前 均停止 使用其 他的药 物治疗 ,观察组 患 者 给 予缬沙坦 联合 氢氯噻 嗪治疗 :给予 8 0 mg 缬 沙坦治 疗 ,每 天服 用 1 次 ,联合 1 2 . 5 mg 氢氯噻嗪 进行 治疗 ,每 天服用2 0 : 。对照 组患者 给 予8 0 mg 缬沙坦 治疗 ,每天服用 1 次 。对两 组患者在治疗 前后 的血尿常 规 、心 电图、血糖 、血脂和肝 。 肾 功能等进行检查 。
2 7 8 ・临床研 究 ・
M a y 2 0 1 3 , V o t . 1 1 , N o . 1 3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 嗪与单独应用缬沙坦治 疗原发性 高血 压的临床疗效对照
陈 忠 华
( 江西省石城县 中医院 药剂科 ,江西 石城 3 4 2 7 0 0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缬沙 坦联 合 氢氯噻嗪 与单独 应 用缬沙 坦 治疗原 发性 高血压 的 临床 治疗疗 效 。方 法 对我 院在 2 0 1 0年 i月至 2 0 1 2 年 l 2月
有 的患者都 经过 高血压 的相 关诊 断标准确诊 为原发性高血压 ,对继发
性 的 高血压 患者 以及 合并 心肝 肾损害 、 哺乳期 、妊娠 期 的患者 进行 排 除 。随机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 ,两组患者各 占8 6 例 ,对 照组患者单
独给予缬 沙坦治疗 ,其 中男性患者 占6 0 例 ,女性患者 占2 6 例 ,患者 的
收 治的 1 7 2例原 发性 高血压 患 者随机 分 为对照 组和 观察 组 ,对照 组 患者单 独给 予缬 沙坦 治疗 ,观 察组 患者在 缬沙 坦 治疗治 疗基础 上联 合 氢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床表现 和预 后等方面具 有一定的特 殊 性“, 非老年高 血 压相 与
次。
比,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 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更大, 因此对老
年高血压 患者更应给 予积极 的降压治疗。 我们采用缬沙 坦联 合 小剂量氢氯噻嗪 观察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 效与安 全性 , 其结果如下a
义。 2 方 法 2 1 检 测 方 法 .
>2 mmHg 有效 : 张压 下降虽未 达1 mmHg 但 降至正常或 0 ; 舒 0 ,
下降1 -1mmHg 如为收缩性高血压 , 0 9 , 收缩压 下降 ̄ 0 > mmHg 3 ; 无效 : 未达上述标准。 4 结果 2 疗 效 比较 见 表 1 组总 有 效率 以秩和检 验 , 组 。2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J<0 0 ” o2 “ P . 1 组治疗 前后 动态 血压 变化 见表2 “ (P
作者单 位 :150 梅 河 E市友谊 医 院 ( 3 00 l 高敏 捷 )
抑制致病菌 的生长繁殖 , 还能刺激 机体 的免疫 系统功能, 增强机 联 合应用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加速 肠道中胆红素的排出, 减 体的抗病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阻止直接胆 轻 胆 红素的肠肝循环 , 降低血清胆 红素的水平, 低新生儿病理 降 红素分解为间接胆红素, 减少肠肝循环, 降低间接胆 红素。 新生儿核黄疸是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最严重的表 现, 但更多情 况下是比较轻微 的表现形式, 常发生在平 时认 为较 安全 的胆 红素 水平, 表现为远期的智力损伤 、 听力 损伤及神经系统 异 常, 而早产儿在低胆 红素值水平较足月儿易发生核黄疸, 对早产 故
<00 ”) .5 。
A组 口服缬沙坦 1 2 - 天有2 例出现轻 度头晕 、 头痛, 未予特殊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党晓红【摘要】目的评价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BP为(117.23±12.65) mmFHg,DBP为(80.12±4.86) mmHg,对照组患者SBP为(128.86±11.37)mmHg,DBP为(85.23±5.37)mmH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提高疗效,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期刊名称】《内科》【年(卷),期】2015(010)003【总页数】3页(P291-293)【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联合治疗;氢氯噻嗪【作者】党晓红【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定西市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常导致多个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衰竭,因此,有效地控制血压对于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冠心病、脑卒中等)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目前临床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排血量,保护肾功能为目的,且药物治疗应遵循小剂量、持续用药、联合用药和个体化用药原则,才能更有效、平稳地降压[2]。

笔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入选病例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的诊断和分级标准[3],纳入标准:年龄≥60岁,患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协定,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同意。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缩压和舒 张压水平比较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 6周后 ,两组疗效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 关键词 】 缬沙坦 氢氯噻嗪 片 ;缬沙坦 ; 原发性 ;高血压 【 中图分类号】R 5 4 4 .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4 — 3 2 9 6( 2 0 1 3 )0 9 — 0 0 5 9 — 0 0 0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结果
会明显增加 。本文患者采用 1次/ d ,1 0 m g / 次 的方式用 药 ,临 观察 组有 效 1 9例 ,显效 2 8例 ,无效 3例 ;
2 . 1 临床疗效
床显示效果较明显 。多潘立 酮是 一种促 胃动力 剂 ,可 对 胃肠
壁直接产生作用 ,促进 胃部 的蠕 动 ,并进 而加快 胃部 的排 空 速度 ,对改 善 呕 吐 、恶 心 以及 饱 胀 感等 症 状 均有 较 好 的效
中 国 现 代 医 生 ,2 0 0 9,4 7( 2 1 ) :6 0— 6 1 ,6 3 .
奥美拉 唑与多潘 立酮均为 临床 常见 P D治疗药物 ,但单用 药 临床整体效果相 对较差 ,采用 二者 联合用 药方 式可 有效增
强 临床 治疗 总有效 率。奥美 拉唑是 对 胃部 的黏膜 壁细胞 具有 特异性 的作用力 ,用药后 可明显 降低 胃壁细胞 中 A T P酶 的活 性 ,抑制生成 胃酸的氢离 子 的释放 ,进 而有效 减 少 胃酸 的生 成 ,对改善 胃部环境具有 明显 的作 用 ,并 最终对 F D发挥治疗 作用 。但奥 美拉 唑应用 中应 注意 选用 合理 的剂 量 ,小剂 量一 般 即可达到较好 的疗 效 ,且对 患 者产 生 的不 良作用 较小 ,剂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并80例资料观察论文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并80例资料观察论文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80例资料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80例新发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与氢氯噻嗪8周,观察并对比服药前后血压值变化、降压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①用药8周后患者血压值明显下降,用药前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患者服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耐受性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可发挥协同作用,降压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缬沙坦;氢氯噻嗪;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21-01高血压病是导致冠心病、肾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倡导的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起始联合使用两种小剂量药物控制血压已成为临床共识[1]。

近年来,我院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为可靠,结果作如下报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资料来自我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

男45例,女35例,年龄34-55岁,平均(42.1±5.8)岁。

纳入标准:平均坐位舒张压(dbp)高于 95 mmhg而低于110 mmhg,同时平均坐位收缩压(sbp)低于180mmhg,且既往未使用过降压药物者。

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继发恶性高血压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恶性肿瘤及服药中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

1.2 用药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均给予联合口服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用药方案。

其中,缬沙坦每次口服80mg,qd,氢氯噻嗪每次口服12.5mg,qd,联合用药8周;期间,每2周进行肝肾功能检测,记录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者停药退组。

1.3 观察指标:血压值:血压观测值计算方法为,当患者安静坐位休息5min后,用水银血压计连续测量右上肢血压3次,取平均值。

联用缬沙坦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探析

联用缬沙坦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探析
曼 鱼
当 匡 堑堡
! ! ! ! 翌 ! S y m p o s i u m 2 0 1 6 年第1 4 卷 第2 4 期 ・ 临床医学 ・
等 学 者经 过 大 量 的 临床 研 究 证 实 ,用 丁 苯 肽对 大 面积 脑 梗 死患 者进 行治 疗可 取得 显著 的疗 效 ,且其 不 良反应较 少 。 综 上 所 述 ,临床 上 在 对 急 性 大 面 积脑 梗 死 患 者 进 行 常
联 用 缬 沙 坦 与 氢 氯 噻 嗪 治 疗 高血 压 的效 果 探 析
杨 丽
江苏 淮安 2 1 1 6 0 0 ) ( 江苏 省淮 安市 金湖 县 中医 院
2 0 0 7 .4 0( 5): 3 0 7 —3 1 .
内 的供 血 ,同时 还 能通 过 促 进 新 血管 的生 成 和 内源 性 神 经 细胞 的再 生 ,起 到 修 复受 损 脑 神 经 的作 用 。 丁 苯肽 是 从 水 芹菜 籽 中提 取 出 的 、经人 工 合 成 的 消旋 体 ,其 有效 成 分 为 d l 一 3 一正 丁 基 苯肽 。 临床 研究 发 现 ,d l 一 3 一正 丁基 苯 肽具 有 缓解 微 血管 痉 挛 、抗 血小 板 聚集 、抑 制 T XA 2合 成 及 清 除 自由基 的作 用 。熊 杰 『 6 等 学 者 通 过 动 物 实验 证 实 ,d l 一 3 一
正 丁基 苯 肽 具 有增 加 脑 缺 血 区 的 血流 量 、改 善微 循 环 、缩 小 梗死 病 灶 、保 护 线粒 体 功 能 的作 用 。 另外 ,崔 丽 英 等 】
[ 6 ] 熊杰 。 徐 平湘 , 孙 丽娜 。 等. 丁基 苯肽 对原代 培养 神经 元线 粒体 功 能 的保 护作 用 [ J ] .中药药理 与临床 , 2 0 0 7 , 2 3( 5): 7 3 . 【 7 ] 李秋 霞 , 陈淅泠 ,王欣 东 ,等 .丁苯 酞注 射液 对血 管性痴 呆 大 鼠海马 区生 长相 关 蛋 白 -4 3及 突 触 素 P 3 8表 达 的 影 响 .实 用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 yw rs V l r nh dohoo i ie s ni yet s n uav f c Ke o d 】 as t yrcl t a d ;Es t l pr ni ;C rtee et aa rh z e ah e o i f
高血 压 是 全 球 范 围 内的 重 大公 共 健 康 问题 。我 国 的高 血 压 原 则 ” 评 判 ,以 治疗 后 血 压 与基 础 血 压 比 较 。 显 效 :舒 张压
降低 1 m H 0 m g并 已降 至正 常范 围,或 舒张压 降低 ≥2 m H ; 0m g 有效 :舒张压降低虽未达到 1m H ,但 已达正常范围 ,或舒 0m g
张 压 降 低 l 2 mm g 0~ 0 H ,或 收缩 压 下降 3 m H 0 m g以 上 ,但 未达 正 常 范 围 ;无效 :未 达 上述 标准 者 。 14 统 计 学 方 法 . 计 数 资 料 采用 x 检 验 ,以 P< . 5为差 异 。 00 有统计学意义。
s n M eh d T e t 0 p t n s w t se t lh p r n in i U o p tld rn g s 2 0 o A r 0 9 T b e v i . o to s r a ai t i e s ni y e e so n O r h s i u i g Au u t 0 7 t p i 2 0 . o O s re 6 e h a t a l bo d p e s r lo r su e,h a t ae a d oh r id c tr . Re u t Vas ra y rc l rt izd h rp a o r bo d p e s r te e r r t n t e n iao s sl s lat n H d o h o oh a i e t e a y c n lwe lo r s ue,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学 意义( P>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 给予缬沙坦治疗 , 8 0 m /次 , r 1次/ d 。
2 . 1 两组 临床 疗效 比较 1 个疗程结束后 , 观察组 总有效率 为9 1 . 8 9 %, 明显 高 于对 照 组 的总 有 效 率 7 8 . 3 8 %, 两 组 比
1 . 3 疗效 判定标 准 选取 2 0 1 0年 l 0月 至 2 0 1 1 年1 0月 本 院收
显效 : 治 疗 8周 后舒 张压 达到 正常 标
1 . 1 一般资料
治 的原发性高 血压 患 者 7 4例 , 均 根据 《 中 国高 血 压 防治 指 南》中高血压 的诊 断标准确诊 , 并 排除继发性 高血压 患者 、 合 并心 肝肾等损 害患者 、 妊娠 及哺乳 期 患者 。将 7 4例患 者 随
组治疗 后 收 缩 压及 舒 张压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而脉压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具 体结 果 见 表2 。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 前后血压及脉压 比较 ( 4 - s , m m H g )
注: 与对照组治疗后 比较 , P< O . 0 5 。 P> 0 . 0 5
准( 小于 8 0 m m H g ) 或 舒张 压 降低大 于 2 0 m m H g ; 有效 : 舒 张压 降低 1 O ~ 2 0 m l n H g , 但 未达 到正 常标准 ; 无效 : 未 达 到 上述标 准者 J 。总 有效 率 :( 显效 例 数 +有 效 例数 ) / 总 例
较,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具 体结果见表 1 。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 例, %)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 P< 0 . 0 5
2 . 2 治疗 前后两组 血压及脉压 比较 治疗后 , 两组收缩压 、 舒张压及脉压 均有改 善 , 但观察 组 较对 照组 改善 更 明显 , 两
较对照组改善更 明显 ,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 而脉压 差5 ) 。两组患者均未 出现严重 不 良反应 , 观察组及 对照组不 良反应发生 率均 为 5 . 4 0 %,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缬 沙坦 联合 氢氯噻 嗪治疗原 发性高 血压 , 效果显 著 , 降压效 果 明显 , 不 良反应轻微 , 安全性好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观察组 患者对照组治 疗基础上 加服氢 氯噻 嗪 , l 2 . 5 m g / 次, 2 次/ d 。两组均 以 8周 为 1个疗 程 , 1 个 疗程 后 比较 两组患 者
的临床疗 效及药物不 良 反应, 记 录治疗前后 两组 的血压及 脉
压 的变化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3年 2月第 7卷第 3期
C h i n J Mo d D n l g Ap I  ̄ I 。 F e b 2 0 1 3 , v0 1 . 7 . N o . 3

8l ・
缬 沙 坦 联 合 氢 氯 噻 嗪 治 疗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的 临 床 疗 效 分 析
数× 1 0 0 %。 1 . 4 统计 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软件分析数据 , 两组计数 资料 比较采 用 检验 , 计量 资料 比较 采用 t 检验, 数据 用均 数4 -标准差表示 , P< 0 . 0 5为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2 结 果
机分 为观察组与对 照组各 3 7 例, 观 察组 3 7 例患者中, 男2 8 例, 女 9例 , 年龄 3 6— 7 5岁 , 平均 ( 5 6 . 2 8 4 - 1 0 . 2 1 ) 岁 。对 照 组3 7例 患 者 中 , 男2 7例 , 女 1 O例 , 年龄 3 5—7 3岁 , 平 均 ( 5 5 . 6 9 - 4 1 0 . 3 2 ) 岁。 . 两组 患者 的年龄 、 性别等 资料差 异无统
2 . 3 两 组 不 良反应 比较
两 组患 者均 未 出现 严重 不 良反
应, 观察组 患者 中 出现头 昏、 头痛 1 例, 恶 心呕 吐 1例 , 不 良 反应发生 率为 5 . 4 0 %; 对 照组 患者中 出现头 昏头痛 1 例, 咳
【 关键词】 缬沙坦;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 高血 压是以血压升高 为主要 临床表现 , 伴或 不伴 多种心血管危 险 因素 的临床综 合 征。随着 我 国生 活水 平 的 提高及生活节奏 的加 快 , 其发 病率不断上升 。本 文笔 者应 用缬沙坦联合氢 氯噻 嗪治 疗原 发性 高血 压 , 临床 疗效 满 意 ,
戴 胜 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 0 1 0年 1 0 月至 2 0 1 1 年1 0 月本 院收治 的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 7 4例 , 将其随 机分 为观察 组和对 照组各 3 7 例, 对 照组 患者给予缬 沙坦治疗 , 8 0 m /d r , 观察组在对照组 治疗 基础上 给予 氢氯噻 嗪 1 2 . 5 m r /次 , 2次/ d 。两组 均
治疗 8 周为 1 个疗程 , 1 个疗程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疗效及 药物 不 良反应 , 记 录治疗前 后两 组的血压 及脉压 的变 化。结果 1 个 疗程 结束后 , 观察组 总有效 率 为 9 1 . 8 9 %,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的总有 效 率 7 8 . 3 8 %, 两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后 , 两组收缩压 、 舒张压及脉压均有 改善 , 但观察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