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专题七 大国的崛起复习素材
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大国崛起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3年,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统一的国
南北
战争
(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861-1865年,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概 况
启示
改革篇
大化
改新
646年,日本确立封建制度
1、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2、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
3、抓住机遇,发展科技等。
明治
维新
1868年开始,明治天皇政府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战争篇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日本获取巨额赔款及特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挤入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五、欧洲发展史
古代欧洲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近
代
欧
洲
思 想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为以后欧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政 治
英法较早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俄国1861年改革,使资本主义统治不断巩固和发展。
经 济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201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英美日法德俄中七大国的崛起

知识梳理
一、大国崛起的准备
1.大国崛起的思想准备 事件 代表人物 意义 但丁 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 文艺 达· 芬奇 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 复兴 莎士比亚 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新兴 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 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 伏尔泰 的社会进步。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传到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日本等亚洲国家, 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作用
英 国 崛 起 的 原 因科技、Fra bibliotek教育、 文化因 素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工业革命中的众多发明
(二)原因
1.地域因素: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 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 政治制度的先进。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资产阶 2.政治因素: 级革命的国家,因而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即君主立宪 制。 ①英国在世界上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 3.经济因素: 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②通过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等方式, 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科技、教育、文化因素: 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和教育,鼓励 科技创新,从而使英国具有较高的国民素质和居于领先的 科学发明—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工业革命中的众多发明。
日不落 帝国
18世纪 后半期
参加 一战
参加二战
1914—1918 1939—1945
工业 革命
18世纪60 年代—1840 1640—1688
英国重大 发展线索
二战后
加入 欧盟
资产 阶级 革命
目前
一强多超 中的一强
二、英国
(一)历程 1.17世纪走上 殖民扩张 道路。后成为 三角贸易 的主要经 营者。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东印度公司 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于 17 世纪,机构是 。 2.1640 年—1688 年 资产阶级革命 取得成功。 1689 年通过 ______,建立了 君主立宪 的资产阶级专政。 《权利法案》 3.竭力压制 北美 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 美国 独立战争 , 1783 年承认美国独立。 4.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 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5.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 工业革命 。 宪章运动 6.1836—1848年,英国发生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7.1857年至1859年,镇压了印度人民 的民族大起义。 8.19世纪末 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 位退居第三位。(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 装备落后。) 9.一战前组成 三国协约 (英法俄),对抗 三国同盟 (德意奥)。
2013——2014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七——大国的崛起(国别史专题)

国别史专题一、英国:(一)思想近代化:时间:15、16世纪代表: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密雷特》。
影响:推动了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开始时间及标志:1640年,召开议会,议会斗争高潮: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护国主低谷:封建王朝复辟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巩固: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影响:①英国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③为日后进行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三)经济近代化:1、早期的殖民扩张:时间:16—19世纪“三角贸易”:成为奴隶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方式殖民掠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建立殖民地,抢劫当地财富(殖民头子克莱武抢劫孟加拉国库,印度成为英国最大殖民地。
)影响:①英国用抢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②同时殖民地也为英国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2、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代表及发明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③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9世纪中期,英国宪章运动)④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成为世界霸主。
(四)一战前后的英国:1、一战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专题07 英法美日俄的崛起(课件)-2020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复习

的
崛 起
俄国
冷战、称霸
走向资本主义的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苏俄——苏联 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殖民掠夺、二月革 命、十月革命、参与一战二战、苏联模式、冷战、
苏联改革、解体
重大改革——侵略扩张——战后崛起
日本
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参与一战
和二战、日本侵华战争、战后经济的发展
考点梳理
考点一:英国的发展历程
三国协约、《凡尔赛条约》、国际联盟、绥靖政策、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欧共体、欧盟、脱欧。
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出现)。
②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三角贸易、工业革命、一战和 二战。
③理解君主立宪制和绥靖政策,知道英国脱欧。
1.资本主义的萌芽最终出现在意大利不是英国。 2.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不是英国。 3.英国建立共和国并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最终的 胜利,后来封建王朝又复辟。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 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内 专题主旨
知识框架
巩固练习
容
1
2
3
4
5
提
示
考点归纳
考点梳理
专题主旨:
世界近现代史是世界格局演变, 大国崛起的时代。每一个大国的崛起 都对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本专题对 英法美日俄五国的崛起历程做简要梳 理,以国为单位了解其发展变化的过 程,提高复习的效率。本专题以重大 的历史事件为线索,突出重点,形成 知识框架,通过思维拓展了解相关的 知识,培养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广东省中考历史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七大国崛起

专题突破七大国崛起一、单项选择题1.“英王的权力不再是固有的和绝对的,而是来源于议会的承认和同意。
”这一现象确立的标志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权利法案》的颁布C.来克星顿枪声的响起D.《独立宣言》的发表2.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句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这只“领头羊”是指( )A。
英国 B。
法国C。
美国 D.德国3。
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这主要是由于()A.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C.英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英国革命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4.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不包括( )A。
颁布《法典》B。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C.远征俄罗斯D。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6。
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宣扬平等和自由,尖锐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下列文件内容受这次运动影响的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法典》A。
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
戴维·辛克莱在评论1919年某次会议时说:“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
”这里所说的“他们”是指()①英国②苏俄③法国④美国A。
①③④ B.①②③C。
①②④ D.②③④8.2016年5月29日,法、德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凡尔登战役100周年纪念活动,呼吁欧洲的团结.法、德两国由两次世界大战的冤家成为今天站在同一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旗帜下的盟友,这一联盟是()A.北约 B.欧盟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9.下图再现了240年前一部历史文献的签署场景。
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之大国的崛起PPT课件 通用

战争失败,德意 志第二帝国覆亡
近代大国崛起的规律
重视科学和教育 崛起原因: 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 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
…… 崛起方式: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 衰落原因:制度落后
不重视技术创新 战争失利 它国崛起 ……
结论:
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 避免的历史法则 ……
对外扩张与争霸
西进运动 工业革命
南北战争
第二次工 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彻底扫除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障碍
重视科技教育,成为 垄断水平最高的国家 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发战争财
法国
1810年前后盛极一时;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 第二大工业国;19世纪末退居世界第四 崛起原因
走上了资本主 义道路 成为欧洲大陆霸主 迷信武力;侵略 他国,遭到欧洲 人民的反对;欧 洲封建势力强大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成为第二大工业国
崛起方式
对外扩张与争夺霸权
工业革命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第一次世 界大战
独霸中国、占领 亚洲市场
德意志第 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二 二帝国
关键事件
德意志统一 普法战争
崛起原因
国家统一,走上 了资本主义道路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 供了资金、资源
崛起方式
对外扩张与 争夺霸权
衰落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 大量采用新技术,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对外扩张 抢占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
过于依赖殖民地,技术 革新慢,失去了世界工 场的垄断地位 美、德等国的崛起 遭到削弱
美国
1894年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崛起原因
美利坚民族形成 推翻了英国殖民 统治;成为典型 的资本主义民主 共和国 美国领土迅速扩大有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_大国崛起

(2)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请依据所 学知识填出图中空白处内容。
解决经济危机
第三次科技 革命推动
梦幻超级大国
探究.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 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 见奇迹。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本题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 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 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1.材料一中的三位人物,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他们为 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请分别答出与前两位人物有关 的重要历史事件及该事件所起的重要作用。(4分) 2.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第三位人物的两项重大活动。(1分) 3.通过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学习分析,并结合材料二,你认为美国崛起的 有利条件有哪些?(1分)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1分)
二:英国的崛起过程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确立资本 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
成为世界第 一工业强国 日不落帝国
殖民扩张
第二次工业、 第三次科技 革命推动
稳定发展
探究.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 过程中,中国和英国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1)下列图片反映了英国的近代化历程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 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 权力,为非法权力。 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 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 法。 ……
中考复习·大国崛起专题

大国崛起篇【美国、俄国(苏联)、欧洲、日本】典题1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
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15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大事?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2分)材料二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
……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
日本战败以后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所以,这是日本战后尽快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大国崛起》解说词(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腾飞的最主要因素。
(1分)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使英国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指什么。
(1分)材料四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4)“这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的问题?举两例并说明各是怎样解决的。
(5)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分)典题2 (2012·攀枝花)(12分)16世纪以后,世界历史上先后崛起很多大国,这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有益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谁主沉浮,各领风骚三百年。
近年来,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大国的崛起
一、英国的崛起
1.重要基础知识提示:
《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英国、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二战后的英国。
2.英国的崛起历程:
(1)殖民掠夺:16世纪末,加入世界殖民扩张行列,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在18世纪中后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成为“日不落帝国”。
(2)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从而确立了近一百年的世界霸主地位。
(4)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过分依靠殖民地,不重视新设备、新机器的更新,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实力下降,被德、美超过,霸主地位动摇。
(5)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英国,使其失去了霸权地位。
3.英国崛起的原因:
(1)地域因素: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又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因此,海外活动更加便利。
(2)政治因素: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因而最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经济因素:
①英国在世界上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②通过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等方式,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科技、教育、文化因素:
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和教育,鼓励科技创新,从而使英国具有较高的国民素质和居于领先的科学发明——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工业革命中的众多发明。
4.英国崛起又衰落给我们的启示:
(1)崛起的启示:
①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实力。
②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③要重视制度上创新。
(2)崛起后又衰落的最大启示:不要搞霸权、不要搞扩张。
否则,霸极必衰。
二、美国的崛起。
l.重要基础知识提示:
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两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二战后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霸主地位的确立、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及对外政策的调整。
2.美国崛起的过程:
(1)1775~1783年,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了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发展迅速。
(3)1861~1865年,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的又一发展障碍。
(4)19世纪后三十年,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更为迅速,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5)一战削弱了西欧却壮大了美国。
(6)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西方世界受到沉重打击,但美国率先进行了政策调整,实行罗斯福新政,度过了经济危机。
(7)二战进一步削弱了西欧,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确立。
(8)70年代以后,美国的经济遭遇到了一些问题,同时,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崛起,也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在削弱,但仍是霸主。
3.美国崛起并保持强盛的原因:
(1)地域因素: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其周边环境稳定,少受战争之害。
(2)政治因素:
①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不断的制度创新。
美国独立后,制定了具有高度民主性、进步性的1787年宪法。
当奴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
义发展的时候,美国通过了南北战争消灭了奴隶制度。
当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弊端,引
发经济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
段。
②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社会局面。
(3)教育科技文化因素:政府十分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创新,国民素质较高。
(4)经济因素:①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②不断拓展国内国外市场。
(5)充分利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发展自身。
4.美国崛起并保持常盛给我们的启示:
(1)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实力。
(2)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3)要重视制度上创新。
(4)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崛起、发展的前提。
三、德国、日本的崛起
1.19世纪中后期德国、日本在崛起过程中有哪些相似因素:德国通过王朝战争、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德国通过普法战争、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等对外战争取得战争赔款,增加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并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
2.二战前,德国、日本两国谋求崛起的主要方式是走法西斯道路。
3.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实行非军事化政策;接受美国的军事订货;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技。
4.其相同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929 --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5.其结局给人类留下教训: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6.二战后德、日重新崛起的共同原因:充分利用国际机遇;利用外资;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重视经济建没。
五、前苏联解体的悲剧
1.前苏联崛起:
(1)历程:
①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第二次大战期问的成功。
苏联在20~
30年代通过一五、二五计划,完成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发展目标,国民经济总量一下
子跃居世界前列。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苏联承受第二次大战的最困难时期提供了动员能力和物质保证,
二战后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
(2)影响:由于苏联的巨大成功,二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和民族解放运动基本上是追随苏联
模式,为苏联在世界范围内挑战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提供了条件和空间。
2.前苏联解体:
(1)过程:(略)。
(2)原因:
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各种矛盾。
③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
(3)前苏联崛起失败深刻教训:
①无论国内资源如何丰富,一旦实行与经济全球化相脱离的封闭经济体制,其国民经济就
必然失去活力和竞争力,经济增长就难以均衡持续。
因此,开放和竞争是和平发展的基
本条件之一。
②国内制度因素的极端重要性,必须走一条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③走上争夺世界霸权、挑战国际体系的道路,就很难再回到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来。
六、中国的和平崛起
1.中国和平崛起的曲折历程: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1956年,对社会主义的改造取得胜利,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进行三大改造的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
(3)从1956年起,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既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多有失误。
(成功的探索和探索中的失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真正实现了和平崛起。
2.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4)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和合作,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世界尊重。
(新中国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