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五
【精品试卷】浙江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一

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一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抢跑式”校外培训班喧宾夺主,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héng),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互相钩连,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
B.教育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在于浑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bēi)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
C.水受重力驱动,总要往低处流,且荡平阻挡、充盈凹陷,秉(bǐng)持温良向善;沙则借风力助推,偏爱往高处攀,且积沙成峰、摧枯拉朽(xiǔ),始终前赴后继。
D.中国在外交斡(wò)旋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休戚(qì)与共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
[甲]李白的狂放,除去金樽对月“将进酒”,还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肯定会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
[乙]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那大抵是作为“行卷”走后门用的),潇潇洒洒....地出门了。
[丙]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还是B.逼仄C.打点D.潇潇洒洒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 丙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月30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到143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四及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四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亘古(gang)阜盛(f u)背包袱(bei)光阴荏苒(r an)B•摭拾(zh i)翘楚(qi co)踮脚尖(di d n)得鱼忘筌(qu c)C.戕害(qi m g) 癖好(p i)处(ch u)女作自出机杼(zh u)D.盥洗(gu m)牛虻(mdng)瞭望哨(li m)兵不血刃(xua)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近日,一段“樱桃核有毒,5颗毒倒成年人”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
专家表示,这一消息为假命题,樱桃核致病的可能性微乎奇微。
B. 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是我国群众体育基础薄弱的主因,“学校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的说法提倡了很久,但真正实现完全向社会开放的却曲指可数。
C. 当接到母亲从机场打来的电话,知道她老人家大老远来看他时,他就箭步如飞出门开车去了机场。
D. 中国政府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愈来愈明火执仗的强盗式霸占行为,被迫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后发制人,颇有气势,既铿锵有力,又不显突兀,真正体现了有理有利有节。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几年来,鄱阳湖加强了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进而..成为世界候鸟最大的越冬栖息地。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运动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哲理诗可谓“尺幅千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D.从3月底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一句“微信有收费可能”起,“收费说”被炒得沸反盈天..,各种猜想轮番上阵。
• •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战狼U》表达的不仅仅是大国崛起的集体共识,而且是国内许多观众的英雄梦想。
B•韩济生在试验中发现,“针刺后的镇痛效果并不是立即显现,需要20到30分钟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停针后麻醉效果也不会立刻消失,而是缓慢下降。
2018年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二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二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代杜甫的诗文《赠卫八处士》,开篇两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cēn)与商”,成为脍(kuài)炙人口、千载流传的名句。
在古人看来,“参”“商”两星你隐我现、永远不会相见。
B.近日金东田畈(bǎn)来了一群“割稻客”,他们是来帮助“浙江好人”王汉清收割稻谷的志愿者。
老王以种粮为生,收入不高,但21年来累(lěi)计资助了上千位学生。
C.近日,作家冯唐的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引发网上的热议,有的说这是冯唐的自我检讨,有的因被切(qiè)中要害而辩解,有的则表示不认同而回怼duì……。
D.屈原倡导举贤授(shòu)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最终他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yuán)、湘流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 题。
【甲】约瑟夫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不,是个老头儿了,也许已经很老了吧,但还是很健壮。
他从我手中接过马的时候,自己还在喉咙里怨声怨气地嘀咕着:“老天爷保佑!”【乙】说着,还那么气鼓鼓地盯了我一眼,叫我好心地猜想:他该是需要老天爷来帮助他消化消化他肚子里那一顿中饭吧,这声尊敬的呼声和我这个不速之客因....此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呼啸山庄"就是希克利先生的住宅名称。
“呼啸”在当地是个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有特殊意义的词儿,形容在大自然逞威..风啸雨吼.可不是,住在这儿,一年到头,清新凉爽的气流该是不愁的了吧。
【丙】只消看一看宅子尽头的那几株萎靡不振、倾斜得厉害的枞树,那一排削瘦的向一边倾斜的荆棘(它们好像伸出手来,乞求阳光的施舍),也许你就能捉摸出从山边沿刮来的那一股北风的劲道..,把它盖得特别结实--狭了。
幸亏当初造屋的时候,建筑师有一孔之见....小的窗户子深深嵌在壁内,两边墙角用凸起的大石块保护着。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五及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五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3分)A、时髦的梦已被那颗欲动的心俘.(fǔ)获,伴着记忆上的纷争,使逃出霓虹堵截的现代人只剩下一颗平淡之心。
不知为何?回眸里人已过半,弹指间,生活又为这梦添了一道浓浓的年轮。
B.秋天是个浪漫的季节,既有成熟的风韵,又有洒脱的禅意,浇灌出一颗玲珑的心,飒飒.(s à)秋风吹过,凉意淡淡袭来,看落叶的静美,那是如此的曼妙,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做出最美的告别,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涅磐呢。
C.秋风起,月季花开了满院。
这一大片的月季花海,随秋风轻轻摇摆,一浪接一浪,一波接一波,那般姹.(chà)紫嫣红,那般流光溢彩,那般神奇炫目,飘来阵阵甜蜜的幽香。
D.寂寥.(liǎo)的街灯拉长了寂寞的影子,可总有一些人蜇伏在黑暗中,望着寂寂星空,褪去白天伪装的坚强,独自在黑暗中泛滥起忧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林间陌上,尽染秋色,晨晖透过枝梢叶隙射进缕缕光束,在淡淡的蒸蔚中泛着暖暖的氤.氲.。
桃树早谢春红,摇曳着孤戚的身影;【甲】栗榛凋落青翠,垂下‚华盖‛、‚流苏‛,荆丛则睡意朦胧,眯着枝尖上凝结的露眼,默念着昨天的故事;唯有那栌木婆娑..,着一身紫裳,炫酷拉风。
两只山雀啁啾没唤起我雅赏,倒是林地上那烂漫的金菊情锁我的双睛。
【乙】蓦然想起宋人张孝祥的那句‚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不禁肃然。
古人总是赞赏菊的玉节光华,抚慰初始的清纯。
时光抛人,命途多舛,追思那流逝的不在,谁说只是词砌不是心音呢!‚却怕黄花相尔汝‛,‚休说当年功纪柱‛。
稼轩因为..人爽朗侃快,词作也别出风采。
何必居功自傲,不怕黄花看笑吗!在他心中,秋菊也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思绪到此,我也着实敬佩。
‚可意黄花人不知。
黄花标格世间稀‛。
人都向往万紫千红....的春天,谁把青春作秋同呢!菊花气质则异,凌寒不凋、傲霜挺立。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二含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二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杜甫的诗文《赠卫八处士》,开篇两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cēn)与商”,成为脍(kuài)炙人口、千载流传的名句。
在古人看来,“参”“商”两星你隐我现、永远不会相见。
B.近日金东田畈(bǎn)来了一群“割稻客”,他们是来帮助“浙江好人”王汉清收割稻谷的志愿者。
老王以种粮为生,收入不高,但21年来累(lěi)计资助了上千位学生。
C.近日,作家冯唐的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引发网上的热议,有的说这是冯唐的自我检讨,有的因被切(qiè)中要害而辩解,有的则表示不认同而回怼duì……。
D.屈原倡导举贤授(shòu)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最终他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yuán)、湘流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甲】约瑟夫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不,是个老头儿了,也许已经很老了吧,但还是很健壮。
他从我手中接过马的时候,自己还在喉咙里怨声怨气地嘀咕着:“老天爷保佑!”【乙】说着,还那么气鼓鼓地盯了我一眼,叫我好心地猜想:他该是需要老天爷来帮助他消化消化他肚子里那一顿中饭吧,这声尊敬的呼声和我这个不速之客....因此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呼啸山庄”就是希克利先生的住宅名称。
“呼啸”在当地是个有特殊意义的词儿,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
可不是,住在这儿,一年到头,清新凉爽的气流该是不愁的了吧。
【丙】只消看一看宅子尽头的那几株萎靡不振、倾斜得厉害的枞树,那一排削瘦的向一边倾斜的荆棘(它们好像伸出手来,乞求阳光的施舍),也许你就能捉.摸.出从山边沿刮来的那一股北风的劲道了。
幸亏当初造屋的时候,建筑师有一孔之见....,把它盖得特别结实——狭小的窗户子深深嵌在壁内,两边墙角用凸起的大石块保护着。
浙江省2018年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一47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一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按照规划,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基本实现雾霾.(mái)严重城市化地区的散.(sàn)煤供暖清洁化。
同时,未来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清洁取暖项目,并逐步降低取暖用电价格。
B.封建主们很快就发现了金融业中的放贷虽然令人憎.(zēng)恶甚至会受到教会方面的谴责,但是利润巨大,于是他们就把原本卑贱的犹太人当做了自己谋取暴利的“白手套”。
C.追根溯.(sù)源,绵延至今的巴以冲突根子就是这份贝尔福宣言埋下的,它虽然让犹太人再次有了一个“祖国”,也因此创造了许多人类文明的奇迹。
但是最简单而现实的问题是中东的困境何时是一个尽头?D.在西安,当人们徜徉在风光旖.(yī)旎的曲江池畔和巍峨肃穆的大雁塔旁,无不陶醉在周边精美的建筑群与名胜古迹和谐共生所带来的愉悦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这座古者的热爱和眷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走到沙漠中间的一个沙丘上,那个阿拉伯人忽然坐下来,我才发现,太阳开始落山了,我激动地坐在旁边,和他并肩一起,看着大红日一点点一寸寸地移向沙漠内部——这是世界上最美的画面了吧。
(乙)细沙侵吞..落日,落日投入沙漠的怀抱……再次想起小王子曾经说过,悲伤的时候就来看日落,有一次他连续看了43次日落。
如今,我带着满心的欢喜,看了一次日落,仅此一次,我想曾经发生在内心的阴霾和伤感从此涣然冰释....,和这一次的落日一起,都被侵吞进沙漠了吧。
就像我的名字,被镶嵌..在细沙中,永远留在撒哈拉,虽然很快风沙就会将其掩盖,很快沙漠又会恢复原状,仿佛什么人都没来过,仿佛谁都没有看到的样子,可是谁也不能否认我的名字暗藏其中。
长久以来,撒哈拉沙漠犹如天险阻碍着旅行者的深入探险。
时至今日,几条穿越大漠的路线相继开通,使冒险家们的梦想成真。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二十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二十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別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乡的记忆已时隔多年,那些渐渐隐去的足迹,风雨漂泊的沧桑,已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剩下的怕只是一鳞半爪.(zhuǎ)。
B. 金融监管转型与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立独立的监管框.(kuàng)架。
从国际经验看,独立性是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精髓.(suǐ)”,任何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设计都需要确保金融监管的独立性。
C. 要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向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发展,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而不能守株待兔、故步自封,不能急躁.(zào),要在市场环境下、竞争中求发展。
D. 越江盾构始发以来,遇到世界性地质难题——地层“上软下硬”的“粘糕层”,并夹.(jiá)杂遇水大幅膨胀的泥岩,掘进异常艰难,截止目前,已更换刀具近3000把,高峰期,平均两天就要换掉整盘刀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 —3题。
简单地生活,不是如佛家般脱离红尘,置身世外;[甲]也不是如庄子般主张“绝圣弃智,擢乱六律”,而是以一种澹然..的心境宽待生活,在“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悠然襟怀中,体会“天凉好个秋”的情怀。
简单地生活,也不是凡事无争,敷衍生活,而是心平气和地从事你的工作与生活。
独处斗室时,你思接千载神游万仞,在书林翰海中徜徉..忘神;挚友相聚时,你舌粲莲花触处逢春坦荡磊落,在亲情与友情中怡然自乐....;就是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你也能因妻子动情的娇嗔而如沐春风....,因孩子可爱的迓语而快慰不禁。
[乙]甚至最单调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你也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去欣赏去赞美:“呀,简单的劳动正在丰富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丙]总之,在纷繁世界中抛去苛求,简单地生活能帮助你重新找到迷失了的自我,恢复为利欲蒙蔽的本性,使你多一份诗意、多一份潇洒、多一份平和、多一份自我欣赏与肯定!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澹然B.徜徉C.怡然自乐D.如沐春风3.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北京将加大“净网”力度,推进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网站“总编辑内容负责制”,对严重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强网上境外引进节目的管理。
【精品】高二语文升学暑假练习卷十4

浙江省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十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同她交谈的人很多时候都会在某一点上倏(shū)然怀有朦胧的不安,怀疑自己无畏地消耗她宁静的时光。
B.我曾经教过的孩子的孩子,如今是班上的学员。
说一句老生长谈的感想,真可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suō)。
C.我看着自己摊开的双手,它们看上去像是一对独立的外来活物,而且手心痛得火烧火燎,恰似刚攥(zhuǎn)过一根热铁棍。
D.黄惠康表示,现阶段核(hé)查的情况是,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和总领馆没有为两名持丢失护照登机的乘客办理过中国签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在《淮南子·山林训》中,记“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这虽然神化了琴瑟的感染力,但却是对当时琴通自然观念的形象表达。
以此为背景,琴不仅通达自然,而且在最终必然与道冥合..为本的琴最终必然要实现超越,以..。
这样,原本就以简静对道之无声本性的揭示作为琴艺的最高境界。
[乙]东晋时期,陶渊明常备一张无弦之琴,认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正是从两汉至魏晋的琴艺观念,日益道家化,哲学化的反.映.。
要而言之,自两汉至魏晋,无论士人以琴艺通达自然,还是以其作为隐居生活的伴侣,均意味着这种艺术形式与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丙]……唯有以琴娱情,才能代表这门艺术能带给人的纯真..审美体验。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冥合B.简静C.反映 D.纯真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C.丙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判断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是否主要由消费所驱动,不仅要看消费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还要观察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和消费习惯。
B.具有中国铁路“纯正基因”的亚吉铁路,正在成为中非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深化产能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二升高三暑假语文练习卷五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圳交警3月7日出台新规定,外卖小哥第三次交通违法被交警查处,将被辞退,并且一
年内不得在各平台内的各送餐企业再次聘用。
但这规定能否给外卖小哥戴上紧箍.(kū)咒呢?
B.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
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xié)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遐接。
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
C.为了追逐梦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天眼”之父南仁东心无旁鹜,在世界天文史上镌.(juàn)刻下新的高度。
D.《烈火如歌》这部改编至明晓溪同名小说的古装玄幻电视剧,目前正在各大卫视与网络上热播,人物的命运与剧情的发展牵动了很多观众的心,该剧在微博和豆瓣.(bàn)网上评分很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甲】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
【乙】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
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
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
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
....,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
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
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
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付与
..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
【丙】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
B.空穴来风
C. 付与
D.历久弥新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除非一个国家愿意放弃互联网商业带来的巨大红利,彻底禁止智能手机的应用,否则它就不可能真正地回避新媒体传播所带来的问题。
B.有政协委员提出:当红年轻演员的收入,居然超过了一个几百人的中型企业。
在全国政协文艺会上,不少委员也针对一些年轻演员收入虚高、艺德差进行了讨论。
C.“巨大”不等于“伟大”,书画作品感染力的大小不是取决于作品的尺寸,而是取决于作品蕴含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D.电影《芳华》不仅受到普通观众的喜爱,还在专业影评人票选的《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调查报告》中被获评“年度最受关注影片”。
5.下面这首词选自《红楼梦》,为怀人之作。
根据原著内容,说说词作中怀念的对象是谁?其中的“风波”又指的是什么?(3分)
随身伴,独自意绸繆。
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孰与话轻柔?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
想像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
脉脉使人愁!
6. 下图是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表信息,对O2O模式下定义。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好几个时期。
两人生活经历受此左右,成为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
考察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
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
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
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
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
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
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
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
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
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
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
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
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
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
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产者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
甚至连诗歌创作,在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成多余。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
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辞,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
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
总之,如李杜之所作,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万物、包含古今的程度,它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
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7. 第二段关于中国诗歌传统中情志及相关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缘情”说,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
B. 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
C. 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密切的关联。
D. 中国古代诗人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