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不可触及病变乳腺微钙化X线诊断论文
农村地区X线立体定位活检对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意义参考模板

农村地区X线立体定位活检对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意义作者:胡建英陈卫宇徐建峰徐建萍童振江谢潇潇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国内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医师触诊、红外线及超声探测或X线摄片发现肿块,然后手术切除活检。
这些方法难以发现亚临床的早期癌灶,特别对于临床上触不到的乳腺癌无从着手,往往造成漏诊及延迟诊断,失去保乳手术的时机。
本院从2000年11月至2005年10月应用高频钼靶X线摄片辅以电子计算机立体定位,对乳腺可疑病灶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现就其特点与意义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0年11月至2005年10月,本科门诊HT-M检查9283例,其中临床上触不到肿块而X线片上有微小钙化点或双侧乳腺摄片对比提示一侧局限性不对称(包括密度增高、结构畸形或孤立性导管扩张者)或X线片上有结节影(包括外形规则、外形不规则)1020 例,占HT-M 的11%,随机对其中133例(占1020例中13%,占HT-M 1.43%)做X线立体定位下乳腺粗针穿刺活检(stereo-tactic core needle biopsy,SCNB)。
133例中,年龄≤30岁12例,31~40岁48例,41~50岁56例,51~60岁14例,≥61岁3例;132例穿刺单例乳房,1例穿刺双侧乳房。
1.2 方法采用意大利GIOTTO HT-TECH高频钼靶乳腺X线机及与其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电动立体定位装置和穿刺枪及bardG14穿刺针。
受检者坐位将X线摄片发现的可疑部位夹于压迫器与无滤线碳纤暗盒间,控制压迫乳腺至合适程度(以患者稍感挤压痛和乳腺充分固定为度)。
常规进行正位(CC),侧位(ML)或侧斜位(MLO),电子计算机定位确定穿刺的方位和深度。
常规消毒、局麻,将装有穿刺针的穿刺枪安放在穿刺架上(不用橡皮固定塞有利于穿刺角度的变换),击发板机,穿刺针迅速穿向目标并同时割取组织,拔出穿刺针,将针内割取物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小瓶内送病理检查。
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点的诊断价值探讨

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点的诊断价值探讨目的探讨钼靶乳腺摄影对乳腺微小钙化在不同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乳腺X线钼靶片显示微小钙化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恶性病变111例,良性病变81例。
采用6项观察指标分析钙化,运用统计学方法评价各项指标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单位面积钙化数目(N/S)、微小钙化密度、5种钙化类型之间、钙化走向分布及钙化与肿块的关系与乳腺病变良、恶性有关。
弥漫性分布及粗颗粒型或融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沿导管方向走行或单簇分布及蠕虫型或混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形态学表现、密度、数目、走向分布及钙化与肿块的关系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乳腺X线摄影;微小钙化近年来由于X线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早期微小钙化检出率也随之增高。
乳腺内微小钙化常是早期乳腺癌唯一的X线征象,但并非乳腺癌的特异性表现,一旦发现钙化,需进一步鉴定是良性钙化还是恶性钙化。
Bassett[1]报道,导管原位癌中有70%的病例是由X线平片上的钙化而发现的,但X线乳腺内钙化在诊断上的意义目前尚有争论,仍是当今乳腺疾病的研究热点。
为提高对乳腺钙化的认识、阐明乳腺钙化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我们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钼靶乳腺摄影发现有微小钙化征象的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2例经钼靶乳腺摄影发现有微小钙化征象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81岁,平均(49.2±6.4)岁。
钙化位于左乳101例,右乳83例,双侧8例。
临床以乳房疼痛、腺体增厚、溢液或触及肿物就诊。
1.2设备及方法2000 D全数字乳腺X线机常规摄取乳腺正位及斜位片,必要时进行加压检查。
根据美国放射学院乳腺影像报告和资料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型标准,从钙化形状、密度、大小、数量及分布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后作出诊断。
成簇细小钙化在乳腺疾病X 线诊断中的分析

簇细 小钙化 以泥 沙 样钙 化 和局 限于 肿 块 内 多 见 ,有 1
例摄 片 中见肿 块 内及 周 围 整 个乳 腺 大 量 泥 沙样 钙化
影 。导管内癌伴有粉刺成分者 ,钙化常呈导管分布 ,本
组有 4例导管内癌的钙化为导管型钙化。对于临床触
及肿块而摄片中见成簇 细小钙化存 在于有毛刺 、呈分
45例乳腺 x线钼靶摄片影像表现见表 1。
乳腺疾病的 x线表现有 3点:①肿块或结节状病
变 ;② 钙 化 ;③ 皮肤 改 变 。表 明钙 化 在 乳 腺 疾 病 的 x
线 诊断 中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尤其 是 成 簇 细 小 钙 化 。
x线影像表现
肿块影
有
32
无
l3
肿 瘤 防 冶 桑 志 2001年第 8卷第 2期
l61 ·
成 簇 的分 析
汪 洁 , 何 子 元 , 孙 佩 蓉 上 海 东方乳腺 疾病 医院乳腺 科 ,上海 200052
【摘要】 目的:探讨成簇细小钙化在乳腺疾病 x线诊断中的意义,分析其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价值。
片中见成簇细小钙化存在于有毛刺 、呈分叶状边缘的块影或结节,诊断一般不存在 困难,往往提示恶性。
而摄片见成簇细小钙化临床又未魁及乳腺肿块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虽然存在 良性乳腺疾病可能,仍应在
放 射科和 病理科 配合 下行手 术活检 以明确钙 化性 质。
【关罐词l 成簇细小钙化;乳腺疾病/放射摄影术
摄片发现成簇 细小钙化,1例 因发现腋下肿块经乳腺 瘤病伴坏死、钙化 、不典型增生 、局灶癌变 。乳腺病在
摄 片见成 簇细小 钙 化 )。39例乳 腺 癌分期 :I期 12例 、 摄片中细小钙化和粗大钙化常同时存在。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分析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分析张超;王静;陈宏伟【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3)005【摘要】目的:探讨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行X线摄影伴有微钙化的乳腺癌病人35例及乳腺良性病变3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其钙化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点.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微钙化在密度、数目、密集度、形态及分布5个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乳腺癌中表现为低密度为主的微钙化比例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钙化数目>2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微钙化密集度>10/cm2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1).形态上良性组粗颗粒样钙化所占比例高,乳腺癌组仅出现1例,乳腺癌组中细沙样、线形分支样、蠕虫样及混合型钙化出现率高(P<0.01).分布上弥漫状分布仅见于良性组,线状及段状分布乳腺癌组所占比例较高(P<0.01)结论:微钙化灶的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关系,其钼靶X线征象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作出初步判断.【总页数】4页(P633-636)【作者】张超;王静;陈宏伟【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放射科,234000;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放射科,234000;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放射科,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814.41【相关文献】1.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在乳腺微钙化灶r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姜红军;丁文波;李素娟;朱红2.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在乳腺微钙化灶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姜红军;丁文波;李素娟;朱红;;;;;3.X线钼靶技术在乳腺微钙化灶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刘晓霞; 吴秀丽; 马文静4.X线钼靶技术在乳腺微钙化灶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刘晓霞; 吴秀丽; 马文静5.乳腺钙化钼靶X线征象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及其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J], 曾亚琴;夏海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钙化X线表现及意义

乳腺钙化X线表现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钙化X线表现特点及在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乳腺钼靶X线片表现有钙化的乳腺病变共6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乳腺癌48例(浸润性导管癌35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黏液癌3例,髓样癌2例)及良性病变12例(乳腺增生7例,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2例,增生伴脂肪坏死1例)。
所有病例均行钼靶X线摄影,并对照分析其钼靶X线表现。
结果①恶性钙化直径多<0. 5 mm,表现为成簇的多形性和不均质性密集颗粒点状钙化33例,粗颗粒状钙化9例,线样或线样分支样铸型钙化6例;②良性钙化直径一般>0. 5 mm,形态规则,边缘清楚;③大片密集段样、区域状或成簇分布的钙化恶性多见,占85.41% (41/48),散在稀疏或粗大钙化良性病变多见,占66.66% (8/12);④60例乳腺病变钙化按密度分为高、中、低3类,分别占36.66% (22/60)、25% (15/60)和38.33% (23/60),其中高密度钙化多见于良性病变,占83.33% (10/12),中、低密度钙化恶性多见,占75% (36/48)。
结论乳腺钙化是乳腺疾病重要X线征象。
在乳腺癌诊断中,特别是早期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乳腺;乳腺癌;乳房X线摄影术;钙化钙化是乳腺疾病重要影像表现,特别是乳腺癌重要X线征象之一。
大约30%~50%的乳腺癌可见钙化,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诊断乳腺癌唯一阳性依据。
在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钙化而作出诊断的[1]。
正确认识乳腺钙化的各种X线表现,对提高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摄影有钙化征象的病例60例。
均为女性,年龄22~77岁,平均52岁。
右乳34例,左乳26例,单侧发病58例,双侧发病2例。
临床触诊无肿块表现29例,其中局部组织增厚13例,乳头血性溢液9例,乳头轻度凹陷3例。
乳腺癌微小钙化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乳腺癌微小钙化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刘碧华;郑晓林;陈瞾;黎细英【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年(卷),期】2012(021)001【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微小钙化X线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加深对乳腺癌X线特征的认识.方法对186例X线显示微小钙化乳腺癌进行研究.根据X线显示钙化部位指导病理取材,将X线表现与病理表现一一对照.进行病理分型,观察各型的微小钙化大小、密度、形态、分布及腺体改变,对其间的差别进行*9字2检验.结果非浸润癌、早期浸润癌、浸润性非特殊性癌微小钙化的病理基础为多个癌性腺体内细胞坏死、退变,钙化"沙粒体"聚集.浸润性非特殊性癌间质内及癌组织腺管壁也见钙化.各型X线表现以小针尖状、条状低密度钙化为主,钙化合并腺体异常非浸润癌与早期浸润性癌低于浸润性非特殊性癌,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钙化的分布为细线状、簇状、不规则状,各类型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乳腺癌微小钙化灶对诊断具有特征性,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理解微小钙化的病理特点,对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总页数】5页(P29-33)【作者】刘碧华;郑晓林;陈瞾;黎细英【作者单位】52304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52304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52304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52304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J], 薛梅;李静;李二妮2.乳腺导管内癌的X线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分子分型的对照研究 [J], 陈卫国;徐维敏;文婵娟;赵亮;周大菊;叶华秀;廖昕3.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J], 周毅;马丽华;黄健4.早期乳腺癌微小钙化灶的X线与临床病理学分析 [J], 朱怀仕;徐明;汪成;张燕;胡蒙;刘仁发;戚文骥5.乳腺导管内癌的X线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分子分型的对照研究 [J], 冼少青;马捷;李亿华;曾显荣;肖云敏;刘庆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微小钙化灶在X线立体定位下活检的临床应用

analgesia after breast surgery[J].Anaesthesia,2011,66(9):847—
848,
[2] Blanco R Bloqueo pectora l (Pecs Block).Manua l de anestesia regional Y econoanatomia avanzada[M ].Spain:Ene Ediciones,
anterior plane block for pain treatment after video—assisted
thoraeoscopie surgery [J].Anaesth Crit Care Pain Med,2017, ¥2352-5568(17):30041—30043. [71 Mayes J,Davison E,Panahi P,et a1.An anatomical evaluation ofthe 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J].Anaesthesia,2016,71(9):1064—
微钙化在乳腺疾病X线诊断中的意义

微钙化在乳腺疾病X线诊断中的意义摘要:目的对于微钙化在乳腺疾病X射线诊断过程当中的意义进行探析。
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8例,所有患者采用乳腺钼靶X射线进行影像检查发现27例患者的乳腺内共有病灶45个,对于所有患者的手术病例结果以及X线射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X射线钼靶射片检查共发现27例患者的病灶45个,经过病灶活检或者手术后的病理检验发现乳腺癌患者12例,19个病灶,(占总数的44.44)。
良性病变15例,26个病灶(占总数的55.56%)。
结论钙化是乳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认真分析此征象对于乳腺恶性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乳腺X 线摄影术;微小钙化;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致死率高,占妇女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
本文对2015年7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8例,所有患者采用乳腺钼靶X射线进行影像检查发现27例患者的乳腺内共有病灶45个,对于所有患者的手术病例结果以及X线射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2015年7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8例,所有患者采用乳腺钼靶X射线进行影像检查发现27例患者的乳腺内共有病灶45个,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发现,恶性病灶患者共有患者12例,19个病灶,(占总数的44.44),患者年龄从31岁——74岁不等。
良性病变15例,26个病灶(占总数的55.56%),患者年龄从30岁——75岁不等。
1.2方法均经美国MCF-110GE 钼靶机摄影发现微钙化灶,钙化范围0.35~ 6.50 cm ,散在或密集,单个或多发病灶[1]。
由3 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根据病灶的形态、大小、数目进行诊断,并全部行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
2.结果经过X射线钼靶射片检查共发现27例患者的病灶45个,经过病灶活检或者手术后的病理检验发现乳腺癌患者12例,19个病灶,(占总数的44.44),其中单纯性癌2例,侵润性的导管癌8例,导管内癌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例不可触及病变的乳腺微钙化X线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不可触及病变的x线片上乳腺微钙化灶对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35例不可触及病变的乳腺微钙化的特征,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
结果 35例女性患者中,病理诊断良性病变的30例,占85.7%,其中纤维腺瘤伴钙化2例,腺病伴纤维瘤形成,内伴钙化8例,腺病伴钙化并导管扩张9例,腺病伴不典型增生6例,腺病伴积乳囊肿5例。
乳腺微钙化的特点,钙化呈针尖样,粗糙不均匀,不定形,并呈段,区域,成簇及弥漫等分布。
病理诊断恶性病变的5例,占14.3%,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例,原位导管癌3例,原位癌伴浸润性导管癌1例。
钙化的呈细小多形性,粗糙不均匀伴线样等特点,并呈成簇、段、线样分布。
结论乳腺微钙化的特点对判定不可触及病变的良恶性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乳腺微钙化;不可触及病变;x线征象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49-01
近年来,乳腺癌在众多恶性肿瘤中居女性患者的首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与体征常常不明显,容易漏诊误诊,因此降低乳腺癌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而乳腺x线摄影是早期发现乳腺癌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乳腺x线片对乳腺微钙化的显示比较好。
对于临床上触不到肿块而x线片上有微小钙化点的患者,依据乳腺钙化的特
点可对病变定位、定性诊断。
也可在x线立体定位下乳腺粗针穿刺活检得到病理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选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临床上可触摸不到病变而乳腺钼靶x线检查发现乳腺微钙化者35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0-62岁,平均40.2±3.4岁。
仪器采用ge diamond乳腺钼靶机,常规摄乳腺头尾位(cc)和内外侧斜位(mlo)片。
根据美国放射学院(acr)2003年第四版bi-rads分类方法对钙化进行分类,全部病变切除行病理检查,总结乳腺微钙化x线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做对照。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35例乳腺微钙患者中病理诊断良性病变的30例,占85.7%,其中纤维腺瘤伴钙化2例,乳腺小叶增生伴不典型增生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腺病伴纤维瘤形成,内伴钙化6例,腺病伴钙化并导管扩张7例,腺病伴不典型增生6例,腺病伴积乳囊肿4例。
病理诊断恶性病变的5例,占14.3%。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例,原位导管癌3例,原位癌伴浸润性导管癌1例。
2.2 乳腺微钙化x线特点
2.2.1 乳腺微钙化的分布
2.2.1.1 良性病变钙化的分布乳房的各个象限均可见,但外上象限最多见。
钙化呈段分布,区域分布,线样分布,成簇分布及弥漫分布。
2.2.1.2 恶性病变钙化的分布乳房的外上及外下象限少见,钙化呈成簇分布,段分布,线样分布。
2.2.2 乳腺微钙化的形态
2.2.2.1 良性病变钙化的形态呈针尖样钙化,粗糙不均匀钙化及不定形钙化,以不定形钙化多见。
2.2.2.2 恶性病变钙化的形态细小多形性钙化,粗糙不均匀钙化及不定形钙化,以细小多形性钙化多见。
3 讨论
乳腺钼靶x线摄片中,乳腺钙化灶是最常见的表现征象,临床上约30%-50%触及不到明确病变的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检查发现乳腺钙化灶[1]。
钙化是乳癌的重要征象,也可能是临床不可触及的早期乳腺癌唯一恶性征象[2]。
钼靶x线摄影对乳癌的微小钙化的检出和定性诊断上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和可信性[3]。
钙化灶的形成机理不同,引起致钙化形状及分布特点各异[4]。
认为恶性钙化灶的形成时因为癌细胞的变性和细胞坏死后沉积,钙盐逐渐堆积而成的[5],常分布于乳腺小叶腺泡和导管内,良性的钙化则主要分布在脂肪组织、血管和纤维组织等间质内,较少在乳腺实质内发现。
本组恶性病变钙化灶呈细小多形性钙化,粗糙不均匀钙化及不定形钙化,以细小多形性钙化多见。
钙化呈成簇分布,段分布,线样分布,乳房的外上及外下象限少见。
良性病变钙化灶呈针尖样钙化,粗糙不均匀钙化及不定形钙化,以不定形钙化多见。
钙化称呈段分布,区域分布,线样分布,成簇分布及弥漫分布,乳房的各个象限均可
见,但外上象限最多见。
由此可见,钙化形状规则,呈粗颗粒型时,提示良性病变的可能性比较大;相反的,当钙化成细颗粒型,形状不规则,则提示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乳腺钙化分为典型良性,中间性和高度可疑恶性三大类。
钙化灶是乳腺影像诊断的重要征象,钙化发生部位与病变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6]。
乳腺钼靶x线多方位摄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钙化灶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避免了误诊或漏诊。
钙化的形态及分布已成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重要依据[7]。
参考文献
[1] 乳腺微钙化的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09,8(24):916.
[2] 刘伟娟.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2):108.
[3] 张修石,孙江宏,高桂芬.不可触及乳腺癌的全数字化x线征象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9,25(8):1166-1168. [4] 许风英,王浩军,付小霞.钼靶摄影乳腺钙化300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40-141
[5]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5.
[6] 李在军,张建功,张军,等.乳腺钼靶摄影中钙化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1):
30-31.
[7] 陈计赏,陈贵俦,冯玉珊,等.钼靶指导乳腺钙化灶切除在发现非肿块型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