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散文诗两首
4 散文诗两首 练习(含答案)

4散文诗两首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在20世纪20到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
诗歌代表作有《繁星》《春水》等。
2.主题解说《金色花》中泰戈尔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总沐浴着母爱的“我”幻想有朝一日变成一朵金色花,默默无闻地为妈妈做些事情,能让她生活得更美好,抒发了母子情深。
《荷叶母亲》借雨中看红莲——初雨时的亭亭、大雨中的左右攲斜、荷叶母亲保护下的不动摇,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讴歌伟大的母爱,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3.重点突破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提示: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总之,是孩子想为妈妈做点事。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美好。
4.拓展延伸泰戈尔语录①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
②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③当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④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⑤让生命有如夏花之绚烂,死亡有如秋叶之静美。
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 ) 祷.告( ) 嗅.觉( ) 罗摩衍.那( )并蒂.( ) 姊.妹( ) 莲蓬.( ) 菡萏..( )( )攲.斜( ) 荫蔽.( ) 徘徊..( )( ) 烦闷.()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4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品读课文
•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 简单的说,因为文章中说的是下雨天时 “我”发现了红莲,因为是下雨天,作者 不能特地到别人的家里观察莲花,也说明 这篇文章是真实的。
•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 为下文埋下伏笔。再由下文的莲花联想到 母爱。
3.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 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 化的呢?
荷叶· 母亲 冰心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 儿童文学家。 •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 根本出发点。
注音注解,齐声朗读 花瑞:ruì 花开的好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舒适 徘徊: 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攲斜:qī 倾斜,歪斜。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荫蔽: 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母爱。-----思想感情
• • ④ 《金色花》是明朗圣洁的美。《荷叶 母亲》是凄清含蓄的美。----整体氛围 ⑤ 《金色花》写一天时间里孩子三次与妈妈嬉戏,《荷叶 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 护莲的情景联想到伟大的母爱。----具体内容
随堂练习
印度 (国名)文学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 泰戈尔(姓名)。《荷叶 母亲》的作者 家________ 冰心 ,原名 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 谢婉莹 ,选自________ 《繁星》 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 《春水》 《寄小读者》 有 ________ 、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D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 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 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散文诗两首同步课时精练

4散文诗两首
1.nìhàn dàn qī
祷衍蔽
2.印度泰戈尔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
《寄小读者》
3.艺术工程历史
4.D
5.因为作者看到繁密的雨中,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的上面,由此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就像那荷叶,“我”就像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只有母亲给我荫蔽,所以心中受到了深深的感动。
6.运用反问,更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1)排比拟人
9.发展贡献牺牲
10.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
我奉献、自我牺牲
11.C(“芽儿”、“花儿”、“果儿”是青年的象征)
12.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母亲工作劳累时,为她唱一支欢快的歌曲,使她抖落满身的疲惫;在母亲口渴时,品尝我甘甜的溪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4.散文诗两首课件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 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 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 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 万物毁灭而更变!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爱我 ,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 句小孩子以为是极( ),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 样的建造起来的!”
9.第一段文字中有两处关于“我”和母亲的细节描写,分别表 现出“幼小的我”的__天__真___和母亲的__温__柔__。 10.第二段文字中为什么说母亲爱的是“我的自身”?(用原文中 的语句回答) 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11.第三段景物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烘托母爱的永恒。
12.第四段的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C )
A.温馨 B.无私 C.浅显 D.深沉
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1、扫除字词障碍。
2、注意节奏、情 感。 3、注意停顿。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 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文中将“我” 比作风吹雨打的荷花,将母亲比作替荷花抵挡风雨 的荷叶,进而歌颂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重点描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采用触景生情的手法
再读课文
1、诗中的“孩子”是借助什 么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 表达对母亲的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 花?诗人又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 一朵金色花?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 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 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 正可以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3、“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在大荷叶的覆 盖下不动摇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徘徊
雨肆意的下 着
不宁的心绪 散尽,感动
一、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找出变化过程。
1、文章的题目叫“荷叶 母亲” 那么荷叶 和母亲之间有什么样的 内在的联系? 2、请找出全文的文眼。
自由朗读金色花 整体感知
活泼、可爱、顽皮、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天真、但又体贴 , 的孩子。 关心母亲
慈爱善良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 喜爱孩子 的妈妈。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大意,看谁 概括得好!
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与他母 亲“捉迷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 现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 性的美好与圣洁——母子情深
思 考
在这首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 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4_散文诗两首(人教七上)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 亲)的爱。 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 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 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 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 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 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 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 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②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 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 的心脾)。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 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 妈妈。
☆导入: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 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 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 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 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 散文诗两首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
4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金色花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习过程:一、了解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二、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读完后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1)检测字词:嗅罗摩衍那匿笑祷告沐浴花瓣2)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自学指导二: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但不同的地方,我们怎样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不同的地方?(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4)“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四、自学指导三: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
这些美都来自诗人的神奇表达。
泰戈尔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问题,或许能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
1、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五、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妈妈的爱,如果给你一次变化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来回报妈妈?以“假如我变成了……”为题说一段话。
六、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荷叶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学习过程:一、了解冰心:二、自学指导一:大声地朗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解决。
4散文诗两首2013版语文教材七上.

请填下表:
三看红莲
借景
抒情
分类
一看 红莲
二看 红莲
三看 红莲
作者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 心绪散
荷
联想
尽了 叶
环境 描写
繁杂的 雨声浓 阴的天
雷声作 了雨愈 下愈大
雨势并不 减退
护 莲
红莲 情态
开满、 左右
亭亭
斜
不动摇
母亲呵 护子女
模仿课文借助一种具体的形 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 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
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母亲.doc
读一读,记一记
姊 zǐ 妹
花瑞 ruì
梗 gěng
菡萏 hàndàn
徘徊 páihuái
qī 斜
荫蔽 bì
整体感知
24-2-荷叶·母亲(清晰) _1024x768_2.00M_h.264.mp4
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找出作者的心情变化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感
动
2、按时间顺序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三个 回忆往事——雨中赏莲——深受感动
阅读第二部分(4-7)
1、第四自然段开头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写雨夜烦闷的心情,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为后面写“感动”之情蓄势。
阅读第二部分(4-7)
2、第6自然段中我的不宁心绪为何散尽? “我”看到荷叶庇护红莲后心情愉悦,仿佛
看到了坚强母亲对儿女深情的关爱与无畏的 守护。母亲就像荷叶,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为 我遮风挡雨。
3、第7自然段中,哪个词高度概括了荷叶的 形象?
勇敢慈怜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阅读第二部分(4-7)
4、分析第7自然段用以表达象征的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说: “我喜欢(感动) 因为……”或 “我对 很有感触,它体现了……”。
探究感悟:
1、文章主要写“雨中三次看到红莲”,红莲的 形态如何变化的呢?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的 心境又是怎样?
2、引起作者情感波澜的是第几次看到的画面? 作者由此想到了什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你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 礼物吗? 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 么吗?
总结:
• 泰戈尔说过: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怕 已飞过。真正的爱。是无需用语言去表达的。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朵金色花的绽放,那优 美的姿态,那淡淡的芬芳,那小小的身影,便 是世界最深情的语言,便是爱最真挚的诠释和 体现,所以说:花开无声,大爱无言。
三次嬉戏:
• 妈妈 • 1、祷告时 • 2、看书时 • • 3、到牛棚 • 孩子 • 散花香 • 投阴影
• 现原形
知识探究:
•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不让妈妈知 道?
•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 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 夸奖,只求妈妈生活更加温馨。
知识探究:
• 3、文章第8自然段。“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是妈妈在骂孩子吗?为 什么?
荷叶护莲 感激、赞美母亲
请大家仿照下列句子 来找寻你身边的母爱。 母爱是清晨厨房忙碌的身影。 母爱是出门一句关爱的叮咛。 母爱是 。 …… ……
吐露心声: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
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可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 对母亲的爱
例子: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 _,除了你,谁_____________。
读课文,完成——
• 1、给生字词注音,标注自然段。
• 2、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 3、全文写了“我”变成金色花后和母亲几 次嬉戏?
读准字音
匿笑
xiù nì
花瓣
bàn
沐浴
mù
dǎo xī
祷告
嗅到
罗摩衍那
mó yǎn
膝上
知识探究:
•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 花?
•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在印度也 一样。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圣树上的花 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金黄的色彩正是反映 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朵,而花朵也惠及 人们,正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 不是在骂孩子。因为母亲一天没看见孩子 非常着急,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自 然嗔怪孩子起来。这是似怪实爱的表现。
说一说:
• 课文中的孩子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 快乐 活泼 可爱 调皮 善良 • 课文中的妈妈是怎样的一位妈妈? • 沉静 善良 慈爱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发 生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母亲“捉迷 藏”,构成了一幅幅耐心寻味的画面,表 现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 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 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 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 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找出文中集中感受到母爱的句子?它流
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 天空下的荫蔽? 对母亲
感激、赞美之情
朗读探究:
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去读? 舒缓地、饱含深情地
品读:读出文字背后的滋味
• 请找出文中你感受最深或你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一 句话或一个词语,读一读,说说你的喜欢的理由。(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徘徊
雨肆意的下 着
不宁的心绪 散尽,感动
荷叶护莲图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风雨、坎坷、磨难。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 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点明主旨 深化中心
借景抒情: 指作者借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 来抒发感情 、表达思想的写作手法。
母亲呵护儿女
作 业
1、搜集积累表达母爱歌颂母亲的 诗歌、名言等。 2、探究两首诗的异同点。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对 父母的爱付诸行动。
再见
谁 言 寸 草 心 ?
意 恐 迟 迟 归 。
临 行 密 密 缝 ,
游 子 身 上 衣 。
慈 母 手 中 线 ,
孟 郊
游 子 吟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 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 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 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 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3、齐读最后一段,“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如何理解这段话?”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文中写到作者三次看红莲,红莲的样子、 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各怎样?
红莲
一写看红 莲 二写看红 莲 三写看红 莲
开满亭亭 左右欹斜 无依无靠
在大荷叶的覆 盖下不动摇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走进读者
• 泰戈尔(1861——1941), 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 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 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 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 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 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 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 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 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园丁集》《新月集》等。
体验拓展
1、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 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 2、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种子,除了 你,谁能让我茁壮成长? 3、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4、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5、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
以寸草之心报三春之晖!
报 得 三 春 晖 !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荷叶 母亲
冰心
主题:歌颂母爱、童真、自然
1、题目是“荷叶· 母亲” ,荷 叶何以让作者想到母亲?
2、找出文中集中感受到母爱的
句子?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