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毒性中药中毒症状及救治
常见毒性中药中毒症状及救治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1.乌头类药物①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铁棒槌等。
②中成药:舒筋活络丸、追风丸、活络丹、大活络丹、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右归丸等。
中毒机理: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兴奋作用,先兴奋后抑制和对心肌的直接作用,用量稍大即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中毒表现:口舌、颜面、四肢麻木、流涎、烦躁呕吐、心律失常、肌肉强直、早期瞳孔缩小然后放大,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呼吸痉挛、窒息、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原因:过量;煎煮不当;配伍或制剂不当;个体差异中毒解救①清除毒物,在无惊厥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
②肌注阿托品O.5~1.O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
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③对呼吸衰竭、昏迷及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对症治疗。
④中药治疗可用绿豆、甘草、生姜等煎汤内服。
2、洋地黄类药物如夹竹桃、万年青。
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中毒解救:清除毒物,支持疗法或对症治疗。
中药甘草、绿豆煎汤饮用。
3、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药物: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等。
中毒表现:①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
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
②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发麻等。
中毒解救①清除毒物,如洗胃、灌肠、导泻、较大量静脉输液。
服用蛋清、牛奶保护胃粘膜并大量饮水或浓茶。
②对症治疗,如注射阿托品,氯化钾等。
③中药治疗可用甘草、绿豆煎汤饮用,或以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4.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药物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疏络养肝丸、伤科七味片、九转回生丹等。
4第11 章中药不良反应第四节 常见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及基本讲解

归纳:解救药物
硫代硫酸钠:汞中毒(朱砂、轻粉、红粉);
苯巴比妥:马钱子; 阿托品:乌头、蟾酥; 二巯基丙醇类:雄黄、汞中毒(朱砂、轻粉、红
粉);
归纳:含两种以上毒性成分的中药
含朱砂和雄黄的成药: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
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惊抱宫心丸) 追风透骨丸:含乌头碱和朱砂 六神丸:蟾酥和雄黄 紫金绽:朱砂、雄黄 梅花点舌丸:蟾酥、朱砂
3.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 (1)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梅花点舌丸、 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等。 六神六应喉症丸,梅花点点藏蟾酥,麝香保心又通心 (2)中毒机理: 毒性成分强心配糖体(蟾酥毒素),蟾酥毒素有洋地 黄样作用,小剂量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则使 心脏停止于收缩期。 (3)中毒表现:①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 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 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 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 ②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4)中毒解救:注射阿托品,服用颠茄合剂等。
第四节
常见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及基本救治原则★★★★★
(3)中毒表现 ①神经系统表现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 精神恍惚、语言不清或小便失禁,继而四肢抽搐、牙关紧 闭、呼吸衰竭等。 ②循环系统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 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等。 ③消化系统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 音亢进。 (4)中毒解救:肌内注射阿托品0.5~1.0mg
三活络右追三七,肾气木瓜正天玩; 小金丸风湿骨痛没人理,只好祛风止痛又舒筋 (三活宝又追三妻,剩下木瓜整天玩)
(2)中毒机理 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一般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 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等,使其先兴奋、后抑制, 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 室颤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 丸、牛黄抱龙丸、牛黄醒消丸、牛黄至宝丹、六神丸、追风丸、紫金 锭、喉症丸、三品一条枪等。 七牛六神追风金锭,喉症雄黄三品一条枪 (2)中毒机理 雄黄主要成分含二硫化二砷(As2S2),其毒性较大,进入体内分布于 体内各组织。首先伤害神经细胞,使中枢神经中毒 (3)中毒表现: ①消化系统表现为口腔咽喉干痛、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剧 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类似霍乱。 ②各种出血症状,如吐血、咯血、眼结膜充血、鼻衄、便血、尿血等。 ③肝肾功能损害而引起转氨酶升高、黄疸、血尿、蛋白尿等。 ④严重者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⑤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过敏,出现丘疹、疱疹、痤疮样皮疹等。 (4)中毒解救:必要时可应用二巯基丙醇类
所有毒性中药中毒解救方法

所有毒性中药中毒解救方法在中医药领域,毒性中药具有独特的疗效,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
了解毒性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常见的毒性中药有哪些。
比如乌头类,包括川乌、草乌等;马钱子;砒霜;雄黄;朱砂等等。
乌头类中药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舌及四肢麻木、头晕、呼吸困难等。
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浓茶或 2%盐水反复洗胃。
同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阿托品来缓解症状。
如果中毒情况较为严重,出现心律失常,还需要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治疗。
马钱子中毒,症状常有头晕、烦躁、肌肉抽搐、惊厥等。
解救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然后,尽快进行洗胃、导泻。
可以使用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药物来控制惊厥。
砒霜中毒,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时会出现昏迷、抽搐。
一旦发生砒霜中毒,应迅速口服氢氧化铁溶液,使之与砒霜形成不溶性的砷酸铁,减少砷的吸收。
同时,要及时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雄黄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
解救方法包括立即催吐、洗胃,使用二巯基丙醇类药物进行解毒,并针对肝肾功能损害进行相应的治疗。
朱砂中毒,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等。
中毒后,应立即停止使用朱砂,并进行洗胃、导泻。
同时,要注意保护肝肾功能,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除了上述的针对性解救方法外,还有一些通用的原则和措施。
中毒后的第一时间,要尽快清除体内未吸收的毒物。
这包括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
催吐适用于神志清醒且能配合的患者,可让患者口服温水后,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后壁引起呕吐。
洗胃应尽早进行,一般在中毒 4 6 小时内效果较好。
但对于腐蚀性毒物中毒、惊厥患者等,则不宜洗胃。
导泻则有助于清除肠道内的毒物,常用的导泻剂有硫酸钠、硫酸镁等。
在清除毒物的同时,要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泄。
可以通过大量输液、利尿等方法,增加尿量,促进毒物排出。
对于一些特定的毒物,还可以采用血液净化的方法,如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
中药中毒常用的处理方法

中药中毒常用的处理方法
中药中毒是指因误服、过量或长期服用中药而引起的中毒反应。
处理中药中毒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紧急处理,一旦发现中药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将
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
2. 寻求医疗帮助,在紧急处理后,应立即就医,最好是到有中
毒救治条件的医院就诊。
在就医过程中,应告知医生患者服用的中
药名称、剂量和时间,以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胃洗,在中药中毒后的早期,可考虑进行胃洗,以减少中药
在胃肠道的吸收。
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4. 解毒治疗,根据中毒情况,医生可能会采用一些解毒药物进
行治疗,以减轻中药中毒的症状和影响。
5. 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
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维持呼吸、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处理中药中毒的方法需要及时、全面、科学,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预防中药中毒也非常重要,患者在服用中药时应注意药品的来源、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发生中毒事件。
常见中药中毒反应及处理方法

常见中药中毒反应及处理方法在临床常用的中草药中部分含有剧毒成份,常因用量过大、炮制不法、煎服不当或误服误用而致中毒,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
现根据有关资料,结合临床,对常见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及急救作一简介。
1.乌头类:乌头类中药关白附、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均含毒性极强的乌头碱,内服0.2毫克即可中毒,内服6毫克可致死亡。
其毒理作用主要是刺激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表现为;四肢麻木或全身发麻,头晕眼花,烦躁不安,呕吐、腹泻、腹痛,胸闷心悸,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呼吸抑制,抽搐,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而死亡。
处理方法:一般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
可选用阿托品和普鲁卡因酰胺对抗心率减慢及心律不齐,静脉输液可稀释毒素促进毒物排泄,全身麻木者可予针刺及皮下注射戊四氮,烦躁不安者可用苯巴比妥等镇静药,若有心脏麻痹可选用毒毛旋花子甙K,血压下降宜用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中药甘草、绿豆、犀角、独参汤、生脉散均可用于解毒和抢救。
2.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毒性成分为番木鳖碱(士的宁)。
口服5-10毫克即可中毒,30毫克可致死。
毒理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有极强的兴奋作用,表现焦虑不安,呼吸加速,血压增高,头肌及面肌强直,轻微的刺激即可引起强烈反应,以致出现强直性惊厥症状。
处理方法:若中毒时间短、惊厥或肌肉强直症状未出现之前,可给予化学解毒剂(半杯开水加鞣酸l克;一杯开水加碘酒或复方碘溶液1~2ml,服后能使士的宁在消化道内沉淀而成为不溶性物质)口服,随即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若见惊厥应将患者移至黑暗及安静处,给予镇静剂以制止惊厥,若病情严重者应立即给乙醚吸入作轻度麻醉,并可配合针刺。
惊厥控制后,可用蜂蜜、绿豆、甘草煎水服用。
3.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内含巴豆油,性剧毒,一般服20滴即可引起严重中毒甚致死亡。
毒理作用主要是溶解红细胞使局部细胞坏死,且有强烈刺激作用。
r表现为恶心呕吐、出血性急性胃肠炎症状,甚至可出现眩晕,脉快而微,血压下降,谵妄,心悸,发绀以及虚脱症状,重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常见中药的不良反应及解救办法

常见中药的不良反应及解救办法乌头类药物(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乌头碱(Aconitine),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
解救办法:肌注阿托品0.5~1.0mg,可注射数次。
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马钱子30mg即可致死痉挛时可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蟾酥洋地黄样反应:表现: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雄黄含二硫化二砷(As2S2),三氧化二砷(As2O3)解救:二巯基丙醇;朱砂、轻粉、红粉解救:二巯丙醇磺酸钠类、硫代硫酸钠蓖麻子潜伏期4~8h蓖麻毒素中毒解救(1)用1:4000高锰酸钾或2%~3%药用炭洗胃,口服5mg酒石酸锑钾催吐,用50%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
而后口服牛奶、蛋清、冷米汤等保护胃黏膜。
(2)对症治疗①惊厥---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
②剧烈呕吐、腹泻---止吐剂+静滴葡萄糖和乳酸钠③溶血----激素+补血药。
④皮下注射抗蓖麻毒血清并输血。
⑤过敏休克---肾上腺素:静脉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多巴胺、地塞米松、维生素C。
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氢化可的松、间羟胺、山梗菜碱、氨茶碱抢救。
中药治疗①仙人掌香加皮1.心跳过缓时注射阿托品0.5~1mg,必要时重复注射。
2.呼吸困难时,可用山梗菜碱、尼可刹米雷公藤1.中毒反应症状(1)消化系统:伪膜性肠炎,出血。
(2)血液系统:再生障碍性贫血(3)生殖系统:生殖障碍(4)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
(5)泌尿系统:急性肾功能衰竭(6)心血管系统(7)皮肤黏膜损害2. 雷公藤主要毒性物质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醋酸乙酯。
3.中毒解救(1)紧急处理中毒后立即停药、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静脉输液。
(2)对症治疗①如出现急性肾衰竭时,应用渗透性利尿剂,如20%甘露醇,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快速输入,给药后仍无尿,可静脉滴注呋塞米。
②如有急性溶血,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③如有继发感染时,及时应用抗生素。
常见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常见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一、乌头类中药: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中成药:大、小活络丸,追风丸,追风透骨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中毒机制:主要成分为乌头碱,中毒量0.2mg,致死量2-4mg.主要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
先兴奋后抑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作用,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表现:神经系统,口舌、四肢、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语言不清、小便失禁、继而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呼吸衰竭等。
循环系统,心悸气短、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
中毒原因:过量服用、用法不当煎煮时间太短或生用、酒用、个体差异。
中毒解救:清除毒物催吐、洗胃。
肌内注射阿托品0.5-1.0mg,可注射数次。
未改善可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重度酌情对症治疗。
绿豆、生姜、甘草、蜂蜜等煎汤内服。
二、马钱子类中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中毒机制:士的宁(番木鳖碱),大毒,5-10mg中毒,30mg致死。
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
中毒表现:初期头晕、头痛、烦燥不安,面肌紧张、吞咽困难,伸肌屈肌极度收缩。
惊厥、痉挛、角弓反张,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中毒原因:误服或过量。
炮制不当。
中毒解救:保持安静,避光,避音,吸氧。
清胃,导泻,大量输液。
对症治疗,痉挛时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肉桂、甘草煎汤服。
三、蟾酥中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
中毒机制:强心配糖体(蟾酥毒素)、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蟾酥毒素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
中毒表现:循环系统,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无力房室传导组滞等。
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死。
几种常用中草药的中毒症状

几种常用中草药的中毒症状像马钱子、乌头、附子、巴豆、马兜铃、斑蝥等药材,对中药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有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非常慎重。
但还有一些日常使用频繁的中药,其实不当使用也有会有中毒的情况,临床中毒现象偶有报道,大家应该要注意,中药不能滥用。
下面介绍部分中草药的中毒表现。
人参如果不对症或超剂量服用,有可能发生中毒。
人参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轻者头痛眩晕、口唇干燥、胸闷腹胀、血压升高;长期服用人参不当而引起中毒者,可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面色苍白、抽搐昏迷、呼吸急促、双目失明,甚至死亡。
山豆根据报道,有口服山豆根60克煎剂中毒而死亡的。
中毒轻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等症状;中毒重者会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呼吸衰竭而死亡。
木通据报道,木通中毒剂量大约60克。
主要中毒症状为上腹不适、恶心、头痛、尿频尿急等,最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死亡。
益母草据报道,一次服用益母草30克左右,即可发生中毒。
主要表现为突然全身无力、下肢瘫痪、大汗淋漓,甚至痉挛、呼吸麻痹而死亡;孕妇可导致流产。
白头翁据报道,白头翁中毒剂量为15克左右。
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呕吐腹泻、腹痛便血,可引起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甚至休克。
艾叶据有关文献记载,艾叶中毒量为100克左右。
急性中毒表现为剧烈胃痛、呕吐腹泻、抽搐、皮肤冷湿、心力衰竭等。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幻想幻视、癫痫、惊厥、瘫痪等。
威灵仙威灵仙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头晕、腹痛、呕吐腹泻、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肢冷出汗、呼吸困难、瞳孔散大,直至死亡。
吴茱萸据报道,有口服吴茱萸30克引起中毒死亡者。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体温升高、错觉、毛发脱落等;孕妇易流产。
肉桂据报道,肉桂中毒剂量为30克以上。
急性中毒者消化道刺激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泌尿系统症状有少尿、尿闭、尿道灼热疼痛等,慢性蓄积中毒以神经系统为主,如面部红赤、头晕眼花、眼睑肿胀下垂、口舌麻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乌头类药物
①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铁棒槌等。
②中成药:舒筋活络丸、追风丸、活络丹、大活络丹、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右归丸等。
中毒机理: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兴奋作用,先兴奋后抑制和对心肌的直接作用,用量稍大即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中毒表现:口舌、颜面、四肢麻木、流涎、烦躁呕吐、心律失常、肌肉强直、早期瞳孔缩小然后放大,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呼吸痉挛、窒息、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原因:过量;煎煮不当;配伍或制剂不当;个体差异中毒解救
①清除毒物,在无惊厥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
②肌注阿托品O.5~1.O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
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③对呼吸衰竭、昏迷及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对症治疗。
④中药治疗可用绿豆、甘草、生姜等煎汤内服。
2、洋地黄类药物
如夹竹桃、万年青。
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
常并存或先后出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中毒解救:清除毒物,支持疗法或对症治疗。
中药甘草、绿豆煎汤饮用。
3、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
药物: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等。
中毒表现:①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
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
②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发麻等。
中毒解救
①清除毒物,如洗胃、灌肠、导泻、较大量静脉输液。
服用蛋清、牛奶保护胃粘膜并大量饮水或浓茶。
②对症治疗,如注射阿托品,氯化钾等。
③中药治疗可用甘草、绿豆煎汤饮用,或以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4.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药物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疏络养肝丸、伤科七味片、九转回生丹等。
中毒机理:士的宁首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则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感觉中枢的机能。
中毒表现:初期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面部肌肉紧张,吞咽困难;进而伸肌与屈肌同时做极度收缩。
发生典型的士的宁惊厥、痉挛,甚至角弓反张,可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中毒解救
①病人需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光线刺激(因外界刺激可引发惊厥痉挛),吸氧。
②清除毒物,洗胃、导泻。
较大量的静脉输液,以加快排泄。
③对症治疗,痉挛时可静注苯巴比妥钠O.2~O.3g。
④中药治疗可用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饮服。
5.雷公藤及多苷片
中毒表现
①消化系统初期表现为胃部不适、口干、上腹灼热感。
继而出现恶心呕吐、上腹剧痛、腹泻。
对肝和心肾可造成损害,可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
长期可引起肝硬化死亡。
雷公藤还可损害中枢,肾衰和休克时主要死亡原因。
中毒解救
①清除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
②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③中药治疗可用甘草、绿豆煎汤饮,或以白萝卜或白菜捣烂取汁加糖频服。
④慢性中毒应立即停药,并根据肝脏损害的表现,作相应的处理。
6.黄药子及含黄药子的中成药
中成药:壮骨关节丸等。
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舌、咽喉烧灼感、流涎等。
长期或大量服用则对肝脏产生损害如黄疸、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肝昏迷等。
对循环系统可引起心悸、胸闷气短、心律失常严重时导致心源性休克。
对肾损害也较常见。
中毒解救
①清除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服用蛋清、活性炭等,大量饮水,静脉输入葡萄糖注射液。
②本品中毒多为亚急性或慢性中毒,以中毒性肝炎为主要表现,保肝治疗尤为重要。
并立即停药。
③中药治疗可用甘草、绿豆煎汤饮,或以生姜汁、米醋、甘草煎液混合饮。
7.含朱砂、轻粉、红粉等的中成药
中成药: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至宝丹、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丹等:
中毒表现:为汞中毒症状
①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口腔粘膜充血,牙龈肿胀溃疡等。
②泌尿系统表现为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③神经系统及精神方面症状。
中毒解救
①清除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输液,服用牛奶、蛋清等。
也可用二巯基丙醇磺酸钠类、
硫代硫酸钠等解毒。
②纠正水液代谢和电解质紊乱,抗休克、肾透析等对症治疗。
③中药治疗可用甘草、绿豆煎汤饮,或以土茯苓煎汤饮。
8.雄黄及砷、砒霜制剂
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三品一条枪、砒枣散等。
中毒表现:
①消化系统表现为口腔咽喉干痛、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类似霍乱。
②各种出血症状,如吐血、咯血、眼结膜充血、鼻衄、便血、尿血等。
③肝肾功能损害而引起转氨酶升高、黄疸、血尿、蛋白尿等。
④严重者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⑤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过敏,出现丘疹、疱疹、痤疮样皮疹等。
中毒解救
①清除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输液,服用牛奶、蛋清、豆浆、药用炭等吸附毒物,保护粘膜,必要时可应用二巯基丙醇类。
②纠正水液代谢和电解质紊乱,抗休克、肾透析等对症治疗。
③中药治疗可用甘草、绿豆煎汤饮用,也可用中医对症治疗。
孕妇用药
现在药典规定有禁用、忌用药与慎用药三大类。
妊娠禁用药为毒性中药,凡禁用的中药绝对不能使用。
妊娠忌用药多为毒性较强或性能峻猛的中药,应避免使用。
妊娠慎用药一般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类的中药,慎用的中药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
但没有特殊需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中国药典》和局、部颁标准[注意事项]中规定的妊娠禁用药和慎用药
1.妊娠禁用药:马钱子
2.妊娠忌用药:天仙子、轻粉、斑蝥、雄黄、三棱、莪术、水蛭、关木通、土鳖虫、川牛膝、千金子、千金子霜、巴豆、巴豆霜、甘遂、芫花、京大戟、牵牛子、商陆、丁公腾、芒硝、玄明粉、阿魏、猪牙皂、益母草、麝香、附子、虻虫、天山雪莲花、鳖甲胶、陆英
3、妊娠慎用药:蟾酥、华山参、硫磺、干漆片、姜黄、急性
子、瞿麦、制川乌、制草乌、番泻叶、白附子、枳实、三七、大黄、王不留行、西红花、红花、肉桂、苏木、虎杖、卷柏、漏芦、禹州漏芦、穿山甲、桃仁、凌霄花、牛膝、蒲黄、郁李仁、枳壳、天南星、冰片、草乌叶、禹余粮、常山、赭石、关白附、干蟾、菊三七。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1、含有大量鞣质的中药,如:地榆、儿茶、五倍子、虎杖、拳参、石榴皮、老鹳草、大黄等,与VB1合用,可与B1永久结合使其从体内排出;与酶制剂发生作用,降低疗效;与重金属盐及生物碱产生沉淀;与蛋白质产生鞣酸蛋白。
2、含有多量黄酮药,如黄芩、槐米、芫花、忍冬叶、橘皮、旋复花,尤其含有槲皮素、酚羟基黄酮,与铝、镁、钙药物合用,可生成金属络合物改变其性质。
3、甘草、鹿茸长期与水杨酸衍生物合用,能使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增加。
4、糖尿病患者口服甲苯磺丁脲、降糖灵时,与甘草、鹿茸合用,可降低降糖药物的效果。
5、牛黄解毒片与四环素合用,降低四环素药效。
含有石膏的中药方,如白虎汤、大青龙汤、越婢加术汤等及某些矿物药亦可与四环素形成难溶性络合物。
6、含朱砂的中药制剂,如朱砂安神、七厘散、磁朱丸、归神丹、辰砂丸等,不可与含溴化物、碘化物的制剂合用。
易生成刺激性很强的碘化汞或溴化汞,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医源性肠炎。
7、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含磺胺类及碱性西药(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同服。
8、含有麻黄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定喘丸等,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利特灵、优降宁、异烟肼、苯乙肼等同用。
因为麻黄碱可促进单胺氧化酶大量释放,而产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