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针经节要】中医系列书

合集下载

中医经络学书籍

中医经络学书籍

中医经络学书籍
中医经络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经
络系统的构成、功能、调节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传统中医学
理论中,经络被认为是传递气血的通道,是构成人体气血循环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们是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的纽带。

本文将介绍几
本关于中医经络学的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研究经络学的
重要参考书籍。

其中的《灵枢·经络》篇,系统地讲述了经络的起源、分布、功能、疾病等内容。

这部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经络理论,并对经络的构造特点做了详细描述,奠定了经络学理论的基础。

另外一本重要的著作是《千金方》,它是东晋时期的医学巨著。

书中有关经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治疗疾病的方药和穴位的运用上。


过对经络的疾病治疗经验的总结,这本书成为当时医学领域的权威之作,对后世的医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楞伽经》是佛教中医经络学的重要著作,其中关于经络的论述
较为深入。

该书明确提出了经络为“血之道路”,并论述了经络与神
经系统的对应关系。

它对中医经络学和佛教医学的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经典著作,还有一些专门研究经络学的学者所著的书籍,如《中经》、《经络学》、《经络学讲义》等,这些书籍对经络的基本理论、临床应用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总之,中医经络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与病理、辨证施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读相关经典著作和专业书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经络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为人们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针灸书籍目录

针灸书籍目录

针灸书籍目录目录:首选针灸书:1. 《九灵针经》彷佛著团结出版社出版2.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吴绍德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3.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焦国瑞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4. 《针灸师承录》承淡安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5. 《靳三针临症配穴法》柴铁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 《金针秘传》方慎庵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7. 《元代珍稀针灸三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8. 《针灸大成(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9. 《针灸甲乙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0. 《针灸聚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1. 《灵枢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2. 《针灸资生经针经摘英集(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次选针灸书:1. 《针灸秘验与绝招》彭静山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 《吕景山对穴(第2版)》吕景山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3. 《董氏奇穴针灸学》杨维杰著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4.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张俊英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5. 《郑魁山针灸临床经验集》方晓丽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 《一针疗法:《灵枢》诠用》高树中济南出版社出版7.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毛以林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好的灸法书籍一览针灸本是一家,很多时候灸法是附在针法之下的,其中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中都是有论灸法的. 首选:1. 《神灸经纶》清吴亦鼎编辑(然此书不易得,现在较易见乃《神灸经纶释》王大生编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 《西方子明堂灸经》宋庄绰编李鼎吴自东校注(然此书亦难见,现在较易乃《西方子明堂灸经灸膏肓俞穴法》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3. 《扁鹊心书》宋窦材辑;李晓露,于振宣点校中医古籍出版社4. 《灸法捷要(精方妙术针灸丛书) 》王富春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5. 《灸绳》周楣声著青岛出版社出版6. 《谢锡亮灸法》谢锡亮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7. 《灸具灸法》贺普仁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8. 《中医灸疗集要》刘冠军主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9. 《中国民间灸法绝技》林红,杨殿兴编著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次选:1. 《图解艾灸疗法》杨安生欧阳颀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 《中国雷火灸疗法》赵时碧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3. 《温灸疗法(中医自然疗法丛书) 》韩敏刘文芝郝美玉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4. 《艾灸疗法治百病(第二版) 》程爵棠,程功文著人民军医出版社5. 《灸疗偏方》赵琼卢祥之田思胜编著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6. 《实用中医天灸疗法》赵立岩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7. 《灯火灸疗法》谭支绍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8. 《邱天道泥灸十六讲》邱天道著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9. 《中国民间火熨术》刘光瑞著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中医针灸类书籍

中医针灸类书籍

中医针灸类书籍摘要:1.中医针灸的简介2.针灸的发展历程3.针灸的基本原理4.针灸的治疗方法与应用5.针灸的现代研究和发展6.针灸在临床上的优势与挑战7.结论正文:中医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针灸疗法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激,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学是研究针灸基本理论和实践的一门学科,涉及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等多个方面。

针灸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先民们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渐发现了人体穴位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针灸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随着历史的发展,针灸技术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针灸疗法。

针灸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强调人体阴阳平衡,脏腑经络学说则阐述了经络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分布,气血津液学说着重于研究人体气血的生成、运行和调节。

这三个理论体系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针灸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

针灸的治疗方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

其中,针刺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

艾灸则是通过燃烧艾绒产生温热效应,达到温通经络、驱寒邪的目的。

拔罐和刮痧则是通过负压和刮擦作用,促使局部气血畅通,达到治疗目的。

针灸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涵盖了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各科疾病。

针灸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医学日益发展的今天,针灸仍然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针灸的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针灸作用机制、针灸镇痛、针灸调节免疫等方面。

尽管针灸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针灸治疗效果的个体差异、针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等问题。

因此,加强针灸的基础研究,提高针灸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的针灸人才,是针灸学发展的关键。

总之,中医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针灸方面的经典书籍

针灸方面的经典书籍

针灸方面的经典书籍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针灸方面的那些经典书籍呀!
《针灸甲乙经》知道不?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就好比是针灸界的武林秘籍啊!想想看,我们的祖先们靠着这本书里的智慧,帮助了多少人缓解病痛啊。

要是你能读懂它,那岂不是像掌握了一门绝世神功一样厉害!比如说,你头疼得厉害,说不定就能从里面找到解决办法呢。

还有《针灸大成》这本书,那也是相当了不起!就好像是一座知识的宝库,等着你去挖掘宝藏。

你能想象吗?里面有那么多奇妙的针灸理论和方法。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身体不舒服,我就想,如果他能好好研究一下《针灸大成》该多好呀,说不定就能给自己调理好了呢。

《灵枢经》呢,更是不得了!它就像一个智慧的老者,给我们传授着最精髓的针灸之道。

它里面的内容丰富得让人惊叹!就像你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迹的世界。

当你深入去了解它时,你会被它深深吸引,然后感叹:哇塞,原来针灸这么神奇!要是你对针灸感兴趣,这本书怎么能错过呢?
针灸的经典书籍啊,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它们可不是一般的书,它们是能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希望的明灯!难道我们不
应该好好珍惜它们,好好去研读它们吗?所以呀,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这些经典书籍,去感受一下针灸的魅力吧!这绝对是一件超有意义的事情!。

中医穴位的书 -回复

中医穴位的书 -回复

中医穴位的书-回复
中医穴位的相关书籍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比较经典的、实用的和被广大读者认可的书籍推荐:
1. 《针灸学》:这是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内容详尽地介绍了包括经络系统、腧穴定位、主治、刺灸方法等在内的针灸学基础知识,是学习中医穴位的必备教材。

2. 《十四经腧穴主治图谱》:该书图文并茂,详细展示了人体十四经脉上的所有穴位及其主治疾病,方便读者理解和记忆。

3. 《中国经络穴位大辞典》:这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医经络穴位的专业工具书,内容涵盖穴位名称、定位、解剖结构、功能主治、配伍应用、古今医家论述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参考价值。

4. 《实用经穴手册》:该书小巧便携,适合临床医生或中医爱好者随时查阅,对穴位的定位、操作及主治病症有简明扼要的说明。

5. 《黄帝内经·灵枢经》:作为中医经典古籍之一,其中的“经脉篇”详细记载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以及各经穴位,是研究中医穴位理论的重要源头。

以上书籍均可在各大书店或网络平台上购买。

不过,由于中医理论深厚,建议初学者最好在专业指导下学习,以确保正确理解和运用。

关于十二经脉的书 -回复

关于十二经脉的书 -回复

关于十二经脉的书-回复
关于十二经脉的书目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书籍:
1. 《黄帝内经》:这是中医经典之一,涵盖了十二经脉的理论和运行规律。

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章节,深入讨论了经脉的功能和特点。

3. 《医经集解》:这是明代杨上善所著的经脉学专著,对经脉的构造、循行、功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释。

4. 《针灸学》:这是李氏家族的经典之一,详细介绍了经脉的位置、走向和病理变化等知识。

5. 《经络学概论》:这是钟南山所著的一本经络学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经络的组织结构、功能和调节作用。

6. 《经络学新解》:这是针灸学专家赵学敏所著的经脉学入门教材,适合初学者阅读。

7. 《经络用穴学》:这是施润平所著的一本经脉灸学教材,重点介绍了经脉的疏通方法和重要穴位的应用。

以上是一些关于十二经脉的书籍推荐,每本书的内容和风格有所不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针灸医话书籍

针灸医话书籍

针灸医话书籍
针灸医话的书籍有很多,比如《灵枢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和《针灸资生经》等。

相关的还有:
1.《针灸大成》(A Manual of Acupuncture):作者是彼得·迪奇(Peter Deadman),是一部系统介绍腧穴的临床指南,被认为是学习和实践针灸的权威之一。

2.《针灸学》(Founda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作者是马克·司空(Giovanni Maciocia),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医理论、经络系统、腧穴和针灸治疗的原则。

3.《针灸经典》(The Web That Has No Weaver):作者是泰德·库普勒(Ted J. Kaptchuk),这本书结合了中医传统和现代医学的视角,解释了针灸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4.《实用针灸学》(Clinical Acupuncture):作者是安东尼·卡普尼克(Anton Jayasuriya),这本书介绍了临床上的针灸应用,强调了实际治疗经验。

这些书籍都是中医理论和针灸学的经典著作,其中详细介绍了针灸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对于学习和掌握针灸疗法非常有帮助。

给针灸入门者推荐几本参考书

给针灸入门者推荐几本参考书

第一本:《针灸学》、《针灸学基础》
这两本书,编写严谨,基础知识描述精确,适合深入学习基础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起,学针灸,打好基本功很重要。

第二本:一针疗法
作者:高树中
这本书,如果起名《灵枢》诠用,恐怕不会卖这么好,这本书很实用,而且选穴不多,但是一针一病仅仅是引子,要想精研针灸,还需深入学习经典,学习《素问》、《灵枢》等。

第三本:彭静山《针灸秘验与绝招》
彭静山老中医是东北人,除了这本书之外,彭静山老中医还研究出了眼诊疗法,很值得一看。

第四本:王文德《针道摸象》
这本书作者,钻研很深,也比较实用,作者好像对针刀研究也很深。

第五本:《针灸大成》
这是一本古籍,但是也很实用,适合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阅读。

第六本:《医宗金鉴 针灸心法要诀》
这本书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记忆,现在有新版本的发行,值得买一本。

第七本:针灸歌赋集注
值得一看,这些书,每本都是我读过的,值得一看,分享给各位有心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2-针经节要】中医系列书.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

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

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

<篇名>针经节要书名:针经节要作者:杜思敬朝代:元年份:公元1315年<目录><篇名>总论属性:黄帝问曰十贰经中气血多少可得闻乎岐伯对曰其可度量者中度也以经水应十贰经脉也溪谷远近浅深气血多少各不同其治以针灸各调其气血合而刺之补虚泻实皆须尽知其部分也肝足厥阴经少气多血心手少阴经少血多气脾足太阴经少血多气肺手太阴经少血多气肾足少阴经少血多气胆足少阳经少血多气小肠手太阳经多血少气胃足阳明经多血多气大肠手阳明经多血多气膀胱足太阳经多血少气心包络手厥阴经多血少气三焦手少阳经多气少血视其部中浮络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风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寒热也感虚则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骨消筋缓也。

\r傍通十贰经络流注孔穴之图\p06-d13a1.bmp\r<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手太阴肺之经属性:是动病(气)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主肺所生病(血)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亦卒遗失无度<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手太阳小肠经属性:是动病嗌痛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似折主腋所生病耳聋目黄颊颔肿颈肩肘臂外后廉痛手阳明大肠经是动病齿痛肿主津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常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足厥阴肝之经属性:是动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主肝所生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闭癃<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足少阳胆之经属性:是动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主骨所生病头痛角颔肿痛目锐皆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足少阴肾之经属性:是动病饥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则有血喉鸣而喘坐而欲起目KT KT 无所见心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若人将捕之是谓骨厥主肾所生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癖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手少阴心之经属性:是动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谓臂厥主心所生病目黄胁痛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手厥阴心包络经属性:是动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主脉所生病烦心心痛掌中热<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足太阳膀胱经属性:是动病头痛目似脱项似拔。

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似结似裂是谓踝厥主筋所生病痔疟狂癫疾头脑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脚皆痛小指不用<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足阳明胃之经属性:是动病凄凄然振寒善神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间木音则惕然而惊心动欲闭户牖而独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厥主血所生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街股伏兔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已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已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手少阳三焦经属性:是动病耳聋浑浑嗌肿喉痹主气所生病汗出目锐皆痛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目录>十贰经是动所生之病<篇名>足太阴脾之经属性:是动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主脾所生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手太阴肺经属性:少商(井) 鱼际(荥) 太渊(俞) 经渠(经) 尺泽(合)○少商贰穴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太阴之脉所出也为井治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藏热凑唐刺史成君绰忽腮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权针之立愈不宜灸○鱼际贰穴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手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酒病恶风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烦心少气腹痛不下食肘挛肢满喉中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出呕血心痹悲恐针入贰分留三呼○太渊贰穴土也在手掌后陷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为治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饮水咳嗽烦怨不得卧肺胀满膨膨臂内廉痛目生白翳眼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欠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呕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可灸三壮针入贰分○经渠贰穴金也在寸口陷中手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膨膨喉痹掌中热咳嗽上气数欠热病汗不出暴痹喘促心痛呕吐针入贰分留三呼禁不可灸灸即伤人神○尺泽贰穴水也在肘中约上动脉中手太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风痹肘挛手臂不得举喉痹上气口干咳嗽唾浊四支暴肿臂寒短气针入三分灸五壮<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手阳明大肠经属性:商阳(井) 贰间(荥) 三间(俞) 合骨(原) 阳溪(经) 曲池(合)○商阳贰穴金也一名绝阳在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阳明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胸中气满喘咳支肿热病汗不出耳鸣耳聋寒热疟口干颐颔肿齿痛恶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肓可灸三壮右取左左取右如顷食立已针入一分留一呼○贰间贰穴水也一名间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中手阳明脉之所流也为荥治喉痹颔肿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惊口针入三分可灸三壮○三间贰穴木也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之后内侧陷中手阳明脉之所注也为治喉痹咽中如梗齿龋痛嗜卧胸满肠鸣洞泄寒疟唇焦口干气喘目急痛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合谷贰穴一名虎口在大指次指岐骨间陷中手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疗寒热疟鼻鼽衄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头痛齿龋喉痹痿臂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针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壮若妇人妊娠不可刺刺之抬胎气○阳溪贰穴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侧两筋陷中手阳明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狂言喜笑见鬼热病烦心目风赤烂有翳厥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寒热疟疾喉痹耳鸣齿痛惊制肘臂不举痂疥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曲池贰穴土也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阳明脉之所入也为合治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刺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而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针入七分得气先泻后补之灸亦大良可灸三壮<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手少阴心经属性:少冲(井) 少府(荣) 神门(俞) 灵道(经) 少海(合)○少冲贰穴木也一名经始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针入一分可灸三壮○少府贰穴火也在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手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肘腋挛急胸中痛手卷不伸针入贰分可灸七壮○神门贰穴土也一名冲在掌后骨之端陷中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治疟心烦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热狂悲哭呕血上气遗溺大小人五痫可灸七壮炷如小麦大针入三分留七呼○灵道贰穴金也去掌后一寸五分或一寸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痛悲恐相引螈肘挛暴喑不能言可灸三壮针入三分○少海贰穴水也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用端五分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针入三分可灸三壮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治齿寒脑风头痛不宜灸针入五分<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手太阳小肠经属性:少泽(井) 前谷(荥) 后溪(俞) 腕骨(原) 阳谷(经) 小海(合)○少泽贰穴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下一分陷中手太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臂痛螈咳嗽颈项急不可顾目生肤翳覆瞳子可灸一壮针入一分○前谷贰穴水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之前陷中手太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热病汗不出疟癫疾耳鸣颔肿喉痹咳嗽衄血颈项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举可灸一壮针入八分○后溪贰穴木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手太阳脉之所注也为治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颈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挛急可灸一壮针入一分○腕骨贰穴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手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热病汗不出胁下痛不得息颈颔肿寒热耳鸣目冷泪生翳狂阳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疟头痛烦闷惊风螈五指掣可灸三壮针入贰分留三呼○阳谷贰穴火也在手外侧腕中骨之下陷中手太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癫疾狂走热病汗不出胁痛颈颔肿寒热耳聋耳鸣齿龋痛臂外侧痛不举妄言左右顾螈目眩可灸三壮针入贰分留贰呼○小海贰穴土也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甄权云以屈手向头取之手太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齿龈肿风眩颈项痛疡肿振寒肘腋肿少腹痛四肢不举可灸三壮针入贰分<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手厥阴心包络经属性:中冲(井) 劳宫(荥) 太陵(俞) 间使(经) 曲泽(合)○中冲贰穴木也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陷中手厥阴心主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热病烦闷汗不出掌中热一身如火心痛烦满舌强针入一分○劳宫贰穴火也在掌中央动脉中以屈无名指取之手厥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手痹热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胸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毙胸胁支满黄胆目黄可灸三壮○太陵贰穴土也在掌后两筋间陷中手厥阴脉之所注也为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若饥喜悲泣惊恐目赤小便如血呕逆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针入五分一灸三壮○间使贰穴金也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手厥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吐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喑不得语咽中如梗可灸五壮针入三分岐伯云可灸鬼邪○曲泽贰穴水也在肘内廉陷中屈肘取之手厥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血风胗臂肘手腕善动摇可灸三壮针入贰分留七呼<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手少阳三焦经属性:关冲(井) 液门(荥) 中渚(俞) 阳池(原) 支沟(经) 天井(合)○关冲贰穴金也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喉痹舌卷口干头痛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针入一分可灸一壮慎猪鱼酒面生冷等物○液门贰穴水也在手小指次指间陷中手少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惊悸忘言咽外肿寒厥手臂痛不能自上下疟寒热目眩头痛暴得耳聋目赤涩齿龈痛针入贰分可灸三壮○中渚贰穴木也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手少阳脉之所注也为治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肘臂痛手五指不得屈伸针入贰分可灸三壮○阳池贰穴一名别阳在手表腕上陷中手少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举针入贰分留三呼不可灸慎同前○支沟贰穴火也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中手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热病汗不出肩臂酸重胁腋痛四肢不举霍乱呕吐口噤不开暴哑不能言可灸七壮针入贰分慎同○天井贰穴土也在肘外大骨后肘后上一寸两筋间陷中屈肘得之手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甄权云曲肘后一寸义手按膝头取之两筋骨罅治心胸痛咳嗽上气唾脓不嗜食惊悸螈风痹臂肘痛捉物不得针入三分<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足厥阴肝经属性:大敦(井) 行间(荥) 太冲(俞) 中封(经) 曲泉(合)○大敦贰穴木也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中足厥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卒疝小便数遗溺阴头中痛心痛汗出阴上入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右取左左取右腹胀肿病少腹痛中热喜寐尸蹶状如死人妇人血崩不止可灸三壮针入三分留六呼内侧为隐白外侧为大敦○行间贰穴火也在足大趾间动脉应手陷中足厥阴脉之流也为荥治溺难又白浊寒疝少腹肿咳逆呕血腰痛不可俯仰腹中胀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口四肢逆冷嗌干烦渴瞑不欲视目中泪出太息癫疾短气可灸三壮针入六分留十呼○太冲贰穴土也在足大趾本节后贰寸或一寸半陷中丸胗太冲脉可诀男子病死生足厥阴脉之所注也为治腰引少腹痛小便不利状如淋疝少腹肿溏泄遗溺阴痛面目苍色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发寒嗌干肘肿内踝前痛淫泺酸腋下肿马刀疡唇肿针入三分留十呼可灸三壮○中封贰穴金也在足内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足厥阴脉之所行也写经治疟色苍苍振寒少腹肿食怏怏绕脐痛足逆冷不嗜食身体不仁寒疝引腰中痛或身微热针入四分留七呼可灸三壮○曲泉贰穴水也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取之足厥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浸股内少腹肿阴挺出丈夫疝阴股痛小便难复胁支满癃闭少气泄利四肢不举实即身热目眩痛汗不出目KT KT 膝肿痛筋挛不可屈伸发狂衄血喘呼少腹痛引喉咽针入六分灸三壮又云正膝屈内外两筋间宛宛中又在膝曲横文头治风劳失精身体极痛泄水下利浓血阴肿肿可灸三壮针入六分留十呼<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足少阳胆经属性:窍阴(井) 侠溪(荥) 临泣(俞) 丘墟(原) 阳辅(经)阳陵泉(合)○窍阴贰穴金也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足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汁不出转筋痈疽头痛心烦喉痹舌强口干肘不可举卒聋不闻人语可灸三壮针入一分○侠溪贰穴水也在足小指贰岐骨间本节前陷中足少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胸胁支满寒热汗不出目外赤目眩颊颔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可灸三壮针入三分○临泣贰穴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去侠溪一寸五分足少阳脉之所注也为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肿马刀疡善齿颊天牖中肿淫乐酸目眩枕骨合颅痛洒淅振寒妇人月事不利季胁支满乳痈心痛周痹痛无常处厥逆气喘不能行疟日发可灸三壮针入贰分○丘墟贰穴在足外踝下如前陷中去临泣三寸足少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胸胁满痛不得息久疟振寒腋下肿痿厥坐不能起髀枢中痛目生翳膜腿酸转筋卒疝少腹坚寒热颈肿可灸三壮针入五分留七呼○阳辅贰穴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肤肿筋挛诸节尽痛痛无常处腋下肿喉痹马刀膝酸风痹不仁可灸三壮针入五分留七呼○阳陵泉贰穴土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足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针入六分得气即泻又宜久留针为要也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又以蹲坐取之灸亦良日灸七壮至七七壮即止<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足太阴脾经属性:隐白(井) 大都(荥) 大白(俞) 商丘(经)阴陵泉(合)○隐白贰穴木也在足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腹胀喘满不得安卧呕吐食不下暴泄衄血卒尸蹶不识人足寒不能温针入三分妇人月事过时刺之立愈○大都贰穴火也在足大趾本节后陷中足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热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烦热闷乱吐逆目眩可灸三壮针入三分○大白贰穴土也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足太阴脉之所注也为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浓血腰痛大便三壮○解溪贰穴火也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足阳明脉之所行也为经治风面浮肿颜黑厥气上冲腹胀大便下重惊膝股肿转筋目眩头痛癫疾烦心悲泣霍乱头风面赤目赤针入五分灸三壮○三里贰穴土也在膝下三寸外廉两筋间当举足取之足阳明脉之所入也为合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秦丞相云诸病皆治食气水气蛊毒癖四肢重满膝酸痛目不明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外台明堂云人年三十己上若不灸三里冷气上冲目可灸三壮针入五分<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足少阴肾经属性:涌泉(井) 然谷(荥) 大溪(俞) 复溜(经) 阴谷(合)○涌泉贰穴木也在足心陷中一名地冲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腰痛大便难心中结热风胗风痫心病不嗜食妇人无子咳嗽身热喉痹胸胁满目眩男子如蛊女子如妊娠五指端尽痛足不得践地可灸三壮针入五分无令出血淳于意云汉比齐王阿母患足下热喘病谓曰热厥也当刺之足心立愈○然谷贰穴火也一名龙渊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足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咽内肿心恐惧如人将捕涎出喘呼少气足跗肿不得履地寒疝少腹胀上怆胸胁咳唾血喉痹淋沥女子不孕男子精溢酸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满消渴初生小儿脐风口噤痿厥洞泄可灸三壮针入三分不宜见血○太溪贰穴土也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足少阴脉之所注也为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其心手足寒至节喘息者死呕吐口中如胶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咽肿唾血癖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手足厥冷可灸三壮针入三分○复溜贰穴金也一名冒阳一名伏白在足内踝上贰寸陷中是足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脊内引痛不得俯仰起坐目KTKT 善怒多言舌干涎自出足痿不收履寒不自温腹中雷鸣腹胀如鼓四肢肿十水病溺青赤黄白黑青取井赤取荥黄取白取经黑取合血痔泄后肿五淋小便如散大骨寒热汗注不止可灸五壮针入三分留三呼○阴谷贰穴水也在膝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按之应手屈膝乃取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膝痛如锥不得屈伸舌纵涎下烦逆溺难少腹急引阴痛股内廉痛妇人漏下不止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男子如蛊女子如妊娠可灸贰壮针入四分留七呼<目录>十贰经穴治证<篇名>足太阳膀胱经属性:至阴(井) 通谷(荥) 束骨(俞) 京骨(原) 昆仑(经) 委中(合)○至阴贰穴金也在足小趾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目生翳鼻塞头重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转筋寒疟汗不出烦心足下热小便不利失精针入贰分可灸三壮○通谷贰穴水也在足小指外本节前陷中足太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头重目眩善惊引鼽衄颈项痛目KT KT 甄权云结积留饮胸满食不化可灸三壮针入贰分○束骨贰穴木也在足小趾本节后陷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也为治腰如折如结耳聋恶风寒目眩项不可回顾目内赤烂可灸三壮针入三分○京骨贰穴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足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膝痛不可屈伸目内赤烂发疟寒热善惊不欲食筋挛足痛髀枢痛颈项强腰背不可俯仰鼽衄不止目眩针入三分可灸七壮○昆仑贰穴火也在外踝后跟骨上陷中足太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尻痛足端肿不得履地鼽衄脚如结踝如裂头痛肩背拘急咳喘暴满阴肿痛小儿发痫螈炷如小麦大可灸三壮针入三分○委中贰穴土也在中央约文中动脉足太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腰侠脊沉沉然遗溺腰重不能举体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痼疹皆愈委中者血也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