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本操作
电工电子技能训练具体过程

第一篇 电工基本操作
第1章 安全用电常识
内容提要
本章以安全用电为重点,介绍了人体触 电的有关知识、安全用电的方法和安全用具、 触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触电急救的方法、 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等内容。
1.1 关于人体触电的知识
1.1.1 触电的种类 电击: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电,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 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 所造成的人体外伤。 1. 1.2 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 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2)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 (3) 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 (4) 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 (5) 触电者的身体状况。
触电急救
2.对不同情况的救治 (1)触电者神智尚清醒,但感觉头晕、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 等,应让其静卧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2)触电者神智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应静卧休息,并请医生救治。 (3)触电者无知觉,有呼吸、心跳。在请医生的同时,应施行人工 呼吸。 (4)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应施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 呼吸尚存,应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法;如呼吸、心跳均停止,则须同 时采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防
雷
(4)排放导电尘埃的厂房、排废气的管道和地下水出口、烟囱冒出 的热气(含有大量导电质点、游离态分子)。 (5)金属矿床、河岸、山谷风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的地段、土壤 电阻率小或电阻率变化大的地区。 2.雷电种类及危害 (1)直击雷 雷云较低时,在地面较高的凸出物上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电荷 与雷云所带电荷相反而发生放电,所产生的电压可高达几百万伏。 (2)感应雷 静电感应雷 : 电磁感应雷 : 感应雷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其值可达数十万伏。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过程步骤

一、引言电子技术实训是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电子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为电子技术实训的过程步骤,以供参考。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学会使用电子实验设备和仪器。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学会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1. 实训准备(1)了解实训项目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2)准备实训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实验仪器等。
(3)熟悉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步骤(1)搭建电路根据电路图,将元器件正确连接到电路板上。
注意元器件的极性、引脚顺序等,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调试电路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开启电源,观察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如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修复。
(3)测试电路性能使用实验仪器对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记录测试数据,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4)分析问题针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如问题无法解决,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
(5)优化电路根据测试结果和问题分析,对电路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电路性能。
3. 实训总结(1)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2)撰写实训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结论等。
(3)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四、实训注意事项1. 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 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现象,仔细记录数据。
3. 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老师,共同解决。
4. 保持实验器材的整洁,爱护实验室环境。
5. 学会与同学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实训评价1. 实验操作规范,电路连接正确,无短路、断路现象。
2. 实验数据准确,测试结果符合理论预期。
3. 能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电路进行优化。
4. 实训过程中,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团结协作。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水平,为学生将来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理论,具备电路分析、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电路调试、电子设备维修等基本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工基础:包括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2. 电子技术:包括基本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的识别与检测,以及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电源电路等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调试;3. 电气系统设计与安装:包括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安装方法等;4. 电子设备维修:包括常见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5.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习,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包括: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形象地展示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动手能力;4. 校企合作:与电气工程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表现评定;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察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课程资源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本课程将提供以下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提供电子版供学生参考;2. 课件:提供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3. 习题库: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实践指导:提供实践操作指南,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5.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站和论坛,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和交流学习。
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标准版

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标准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性能及使用方法。
3.学会分析简单的电子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电子技术概述2.常用电子元件3.简单电子电路4.电子电路仿真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技术的应用。
(2)介绍电子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讲解常用电子元件(1)电阻:讲解电阻的作用、单位、识别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电容:讲解电容的作用、单位、识别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3)电感:讲解电感的作用、单位、识别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4)二极管:讲解二极管的原理、识别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5)三极管:讲解三极管的原理、识别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3.讲解简单电子电路(1)串联电路:介绍串联电路的组成、特点及分析方法。
(2)并联电路:介绍并联电路的组成、特点及分析方法。
(3)混联电路:介绍混联电路的组成、特点及分析方法。
4.电子电路仿真(1)介绍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2)演示简单电子电路的仿真过程。
(3)引导学生进行电子电路仿真实验。
5.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测量。
(2)分组进行简单电子电路的搭建和测试。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梳理。
(2)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策略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结合实际应用,讲解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3.运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组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电子元件识别、电路搭建和测试等。
3.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中专电子技术专业实验课精品案例分享

中职中专电子技术专业实验课精品案例分享电子技术是中职中专电子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而实验课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电子技术实验课上,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案例,学生能够获得更深入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本文将分享几个中职中专电子技术专业实验课精品案例,希望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案例一:数字电路设计案例描述:数字电路设计是电子技术中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将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4位二进制计数器电路来加深对数字电路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学生首先了解四位二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电路图;2.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设计并画出四位二进制计数器的逻辑电路图;3. 学生使用数字电路实验箱将逻辑电路图连接并进行实验;4. 学生验证电路的正确性,并观察计数器的工作状态;5. 学生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归纳出改进的方法。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能理解数字电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还能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案例二: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案例描述: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实验课程。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电子温度控制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学生了解并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电路的设计;2. 学生选择合适的模拟电子元器件,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线连接;3. 学生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路的测试和调试;4. 学生调整温度控制器的参数,观察其对电路的控制效果;5. 学生总结实验中的经验,并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通过这个实验案例,学生能够对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电子设备维修实验案例描述:电子设备维修是电子技术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将通过对一个故障电子设备的维修,提高其对电子设备的故障判断和排除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2、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特性及应用;3、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制作;4、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电路分析基础: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等;2、模拟电子技术: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与使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分析,负反馈、频率响应等;3、数字电子技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芯片结构与原理等;4、电子元器件与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选择,电路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演示、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2、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制作和调试等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4、项目实践评估:对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参考)1、第一周:绪论,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第二周至第四周:电路分析基础,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等;3、第五周至第八周:模拟电子技术,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与使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分析,负反馈、频率响应等;4、第九周至第十二周:数字电子技术,包括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芯片结构与原理等;5、第十三天至第十六周:电子元器件与电路设计,包括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选择,电路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等;6、第十七周至第十八周:复习与考试,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项目实践评估。
简单易懂的技术操作指南

简单易懂的技术操作指南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操作。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简单易懂的技术操作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技术操作的挑战。
一、电子设备的基本操作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正确操作电子设备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子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电源、屏幕、键盘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学会开机和关机的操作,这是电子设备的基本操作之一。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连接无线网络、设置密码等。
此外,了解如何使用常见的软件和应用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电子邮件、文字处理软件等。
二、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账号和密码,选择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其次,我们需要警惕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的攻击,不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和附件。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会使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工具来保护自己的电脑免受恶意攻击。
三、智能手机的使用技巧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智能手机的功能依然是一个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设置手机的基本功能,比如开启和关闭蓝牙、WIFI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手机的应用程序的下载和安装,以及如何更新和卸载应用程序。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使用手机的摄像头和相册,以及如何备份和恢复手机中的数据。
四、电子商务的使用技巧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购物依然是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注册和登录电子商务平台的账号。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搜索和筛选商品,了解如何阅读商品的详细信息和评论。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和填写收货地址。
最后,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评价和投诉商品,以及如何退换货。
总结:技术操作指南是我们应对技术挑战的重要工具,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操作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电子信息专业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电子信息专业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1、电脑操作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能够解决常见的故障,熟练安装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2、器件识别和选型能力:掌握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74系列、集成运放、A/D 、D/A 、显示器件(数码管、LCD等)、单片机、存储器、CPLD/FPGA等器件的识别方法和常用方法、掌握选型的原则。
3、仪器仪表操作能力: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稳压电源等常用仪器仪表。
4、焊接能力:熟练使用电烙铁焊接常用元器件。
5、专业软件操作能力:(1)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 Multisim10.1 Proteus7.8
(2) PCB设计与制版软件 Orcad9.2 protel dxp 2004 PADS
(3) 单片机工具软件 keilc51
(4)Matlab2009 Quartus ii 9.0 Labview8.6
5、基本编程能力:单片机C语言、VHDL、VerilogHDL
这些技术能力,我们不可能单独培养,只能与知识培养相融合。
我们准备以专业课程设计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实现以上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电位器
精密电位器
分
功率电位器
微调电位器
专用电位器
按 输出特 性的函数 分
线性电位器 非线性(对数、指数)电位器
敏感电阻器 :主要包括光敏、热敏、压敏、气敏等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电阻。
图10.1 电阻器的分类
2. 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型号命名法
表10.1 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型号命名法
第一部分 用字母表示主体
第三篇 电子线路安装与调试
第10章 电子技术基本操作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常用 电子元件的分类及主要参数;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方法及集成电路的分类;电子焊接的常用工具、 器材、焊接方法与焊点要求;元件引脚成型及安 装方法等内容。
固定电阻器
按 材 料分
线绕电阻器 非线绕电阻器
2)标称阻值及允许误差 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有三种标注方法: ? 直标法是将电阻器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用数字或字母直接标注在电阻体上。 ? 文字符号法是将需要标出的主要参数与技术性能用文字、数字符号两者有规律
地组合起来标志在电阻器上。如0.1Ω标注为Ω1,3.3Ω标为3Ω3,4.7kΩ标为 4k7,10MΩ标注为10M等。 ? 色标法(又称色环表示法) 是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来表示电阻器的阻值及误差 等级。
(1) 标称容量与允许误差
电容器的容量表示电容储存电荷的能力。
允许误差: ±10% 标称电容量: 0.47μF
额定工作电压: 63V
表10.6 常用电容器电容量标称系列
第三部分
用字母表示特征
符号
意义
T
铁电
W
微调
J
金属化
X
小型
S
独石
D
低压
M
密封
Y
高压
C
穿心式
第四部分
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符号
包括品种、尺寸代号、温 度特性、直流工作电压、 标称值、允许误差、标准
代号
电容器的型号示例
C J X -63 -0.47 -±10%
第一部分,主称:电容 第二部分,材料:金属化纸介 第三部分,特征:小型
3)最高工作电压
图10.3 电阻器色标法示例
指电阻器长期工作不发生过热或电击穿的工作电压限度。
( 2)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除了与电阻器相同的标称阻值、额定功 率外,还有: 1)阻值变化规律
常用的电位器阻值变化规律有直线式(X)、指数式 (Z)、对数式(D)三种。 2)滑动噪声 电位器的接触刷在电阻体上移动时,除了有用信号外还 有起伏不定的噪声信号(可用示波器观测到),这就是 电位器的滑动噪声。滑动噪声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 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一部分,主称:电阻
第二部分,材料:金属膜 第三部分,分类:精密 第四部分,序号: 1
允许误差: I级± 5%
标称电阻值: 3.3 kΩ
额定功率: 1/4W
示例2:22 kΩ 单联合成碳膜电位器
第一部分,主称:电位器 第二部分,材料:合成碳膜 第三部分,品称:轴能自由
转动的单联
W T -1-2 -22 kΩ-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0ZS-3
4. 电阻器的简单测试
? 固定电阻器的简单测试 测量电阻一般可用万用表和欧姆表 。 (1) 将万用表的量程开关选置到测量电阻的适当的档位上; (2) 两表笔分别接被测电阻的两端; (3) 看表的读数,完成测量。
? 电位器的简单测试
10.1.2 电容器
1. 电容器的分类 按介质不同,可分为空气介质电容器、纸介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 瓷介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电解电容器; 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等。 (1) 固定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的电容量是不可调节器的,常用的几种固定电容器有
普通 超高频 高阻 高温 精密 电阻器——高压 电位器——特殊函数 特殊 高功率 可调 小型 测量用 微调 多圈
第四部分 用数字表示序号
包括: 额定功率 阻值 允许误差 精度等级
示例1:型号RJ71-0.25-3.3KΩ-I的精密金 属膜电阻器,含义为:
R J 7 1 -0.25-3.3 k Ω -I
图10.4 常用固定电容器的外形和图形符号
(2) 半可变电容器 半可变电容器又称微调电容器或补偿电容器。其特点是容量可在小范围 内变化,可变容量通常在几pF或几十pF之间
(3) 可变电容器
图10.5 常用半可调电容器的图形符号和外形
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它由若干片形状相同的金
属片并接成一组(或几组)定片和一组(或几组)动片。
按 保护 层材 料分
涂漆 烧法琅 塑封
按电阻体材料分 非绕线(薄膜)电位器 绕线电位器
小型碳膜电位器 合成碳膜电位器 有机实芯电位器 精密合成膜电位器 多圈合成膜电位器
按结 构 按调 节 活 按用 途
单圈电位器
多圈电位器
分
单联电位器 双联电位器
多联电位器
旋转式电位器 动 机 构 分 直滑式电位器
数码电位器
金属玻璃釉电阻器
实芯电阻器 薄膜电阻器
碳膜电阻器 金属膜电阻器
普通型(通用型) 精密型 按 用 途 分 功率型 高压型
高阻型
按
形
状
分
圆柱型 管型
片型
钮型
马蹄型 块型
按引出线的结构形式分
轴向引线 经向引线 同向引线
10.1.1 电阻器
1. 电阻器的 分类
按
电 阻
值 在
电 路 的
特 性 可变电阻器
(电位器)
符号
意义
R
电阻器
W
电位器
第二部分 用字母表示材料
符号
意义
T 碳膜 P 硼碳膜 U 硅碳膜 C 沉积膜 H 合成膜 I 玻璃釉膜 J 金属膜 Y 氧化膜 S 有机实芯 N 无机实芯 X 线绕 R 热敏 G 光敏 M 压敏
第三部分 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特征
符号
意义
1、2 3 4 5 7 8 9 G T X L W D
2.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法
第一部分
用字母表示主体
符号
意义
C 电容器
表10.5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法
第二部分
用字母表示材料
符号
意义
C
瓷介
I
玻璃釉
O
玻璃膜
Y
云母
V
云母纸
Z
纸介
J
金属化纸
B
聚苯乙烯
F
聚四氟乙烯
L
涤纶(聚脂)
S
聚碳酸脂
Q
漆膜
H
纸膜复合
D
铝电解
A
钽电解
G
金属电解
N
铌电解
T
钛电解
M
压敏
E
其它材料电解
轴长和轴端型号 对数阻值变化特性 标称电阻值: 22kΩ 额定功率: 2W
3. 电阻器和电位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 固定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1)额定功率 指电阻器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下,假设周围空气不流 通,在长期连续工作而不损坏或基本不改变电阻器性能的情 况下,电阻器上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
图10.2 固定电阻器额定功率的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