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引流瓶资料讲解
医院三基操作流程—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流程

2.病人:体位舒适、配合操作
2
3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保护隐私
2
4用物:胸瓶、外用生理盐水、剪刀、弯盘、棉签、安尔碘、换药盒、碘伏、宽胶布、血管钳2把、普通手套2付,刀片(备用)
3
流程
l护士备齐用物至床边核对床号、姓名,拉上隔帘,向病人解释
5
2用两把血管钳交叉夹住胸管(连接管以上)
5
3去掉连接管以上的胶布,洗手
5
10安置病人,整理用物,交待相关注意事项及意外
5
11洗手记录
3
终末
处理
1换药盒,胸瓶内胸水倾倒于污物间后,均放于医用感染垃圾
2
2整理用物,放回原位
2
注意
事项
l胸管与胸瓶整个系统要密闭装置,长管与胸管连接。切忌与短管相接,否则易造成人为的气胸。
3
2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3
3床边应备有两把血管钳,以便患者下床活动、检查或脱落等意外应急
5
4戴手套,打开换药盒,铺上治疗巾。
5
5分离连接管,棉球消毒胸管两端连接处,待干
5
6将胸瓶的长管与胸管连接,长管在液面以下2 -3公分,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接口宽胶布固定
5
7再次检查胸管与胸瓶连接是否正确,紧密,牢固
5
8松开血管钳置床边,妥善固定胸瓶
5
9鼓励患者行有效咳嗽,查看水柱有无波动,胸管是否通畅,胸液的色、质、量,取半卧位(根据病情或病人需要)
3
4记录胸液时应扣除500ml基数
3
5嘱患者及家属不要自行倒胸液,如有脱落等意外应夹住胸管呼吸,不要自行处理
3
6每1 -2小时挤压胸管,挤压胸管的方法正确
3
7如果皮下有气肿,应告知医生进一步处理。如果患者有漏气,水柱波动很大,继续嘱患者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训练。
(医学课件)三腔闭式引流瓶更换

调压瓶中必须始终有 水泡产生方表示为具
有功能并处于工作状
态
14
视频1
15
肺功能锻炼
16
缩唇腹式呼吸
呼比吸时间长
呼气
17
最简便的方法
18
谢谢大家!!
19
三腔闭式引 流瓶
1
三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
主要内容
1、三腔闭式引流瓶的更换 2、引流后的肺功能锻炼
3
三腔闭式引流瓶结构图
4
装无菌生理盐水
装水 漏斗
5
连接管(短管加水)
接负 压器
6
注意密封
7
× √
8
√×
接管先观察
固定
通畅
引流量
10
2铺垫巾、关负压、夹管
双重夹 闭
11
12
消毒接管 确认水封瓶密封 松钳并检查管道完好 固定放置(60-100CM) 接负压器再次观察是否通畅
更换脊髓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更换脊髓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脊髓腔闭式引流瓶的更换操作流程,并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操作流程1. 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并擦干。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确保个人防护。
3. 获取所需器材:准备好新的脊髓腔闭式引流瓶,检查其完整性和清洁度。
4. 停用引流系统:确保脊髓腔引流系统处于停用状态,使用夹子夹住引流管,防止其流出。
5. 拆卸旧瓶:轻轻旋转旧的脊髓腔闭式引流瓶,使其与引流管分开。
6. 清洁引流管:使用无菌纱布蘸取适量洗涤液,沿引流管轻轻擦拭。
注意不要将洗涤液溅入空气外。
7. 连接新瓶:将引流管与新的脊髓腔闭式引流瓶连接。
确保连接紧密。
8. 启用引流系统:将夹子取下,使引流管重新畅通。
确保引流系统正常工作。
9. 处理旧瓶:将旧的脊髓腔闭式引流瓶正确处理,遵循医疗废弃物分类管理规定。
10. 清洗和消毒工具:对使用的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无菌状态。
评分标准为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我们给出以下评分标准:1. 执行流程(满分10分):- 操作流程步骤符合标准要求(10分)- 部分操作流程步骤未符合标准要求(5分)- 大部分操作流程步骤未符合标准要求(2分)- 操作流程步骤严重偏离标准要求(0分)2. 个人防护(满分5分):-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齐全、正确(5分)- 部分个人防护装备不齐全或佩戴不正确(3分)- 个人防护装备缺失或未佩戴(0分)3. 新旧瓶处理(满分5分):- 旧瓶被正确处理,符合废弃物分类管理规定(5分)- 旧瓶处理不规范,未符合废弃物分类管理规定(2分)- 旧瓶处理错误,未符合废弃物分类管理规定(0分)4. 引流管卫生处理(满分5分):- 引流管清洁彻底,无洗涤液残留(5分)- 引流管清洁不彻底,有洗涤液残留(3分)- 引流管清洁不彻底,洗涤液溅入空气外(0分)评分结果根据以上标准累计计算,最后评分以总分计。
(医学课件)三腔闭式引流瓶更换

1
三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
主要内容
1、三腔闭式引流瓶的更换 2、引流后的肺功能锻炼
3
三腔闭式引流瓶结构图
4
装无菌生理盐水
装水 漏斗
5
连接管(短管加水)
接负 压器
6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密封7× √
8
√×
9
接管先观察
固定
通畅
引流量
10
2铺垫巾、关负压、夹管
双重夹 闭
11
12
消毒接管 确认水封瓶密封 松钳并检查管道完好 固定放置(60-100CM) 接负压器再次观察是否通畅
13
调压瓶中必须始终有 水泡产生方表示为具
有功能并处于工作状
态
14
视频1
15
肺功能锻炼
16
缩唇腹式呼吸
呼比吸时间长
呼气
17
最简便的方法
18
谢谢大家!!
19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胸腔闭式引流瓶是一种用于治疗胸部手术后或创伤性胸部损伤引起的胸腔积液或气胸的常规设备。
然而,由于外部因素或瓶内状态的更改,如液位升高,管路堵塞或泄漏,瓶头压力上升等,可能需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或调整引流系统。
本文将介绍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
一、准备工作1.确认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理由,包括液位升高,管路堵塞或泄漏,瓶头压力上升等。
2.确认新引流瓶已经拆封,并确认其完好无损,瓶内无异物、污物或附着物。
3.准备好清洁手术用具、手术护理盘、创面敷料以及术后记录表等。
二、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1)向患者详细说明引流瓶的更换过程及注意事项。
(2)让患者取深呼吸几次,以缓解紧张情绪。
(3)患者侧卧或半卧位,确保大约60度的角度抬高患侧胸腔能够增加引流的效果。
(4)保证手术区域无菌,并将液位标示签粘贴在胸腔闭式引流瓶上指向液位线。
2.更换引流瓶(1)穿戴好手术无菌衣裤,戴上口罩,戴上无菌手套。
(2)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瓶下方的塑料管,若管道有阻塞,可将急救针透过管道,进行排气或排除阻塞物。
(3)拆下旧的引流瓶,先封开下方引流管道,然后将下方引流管道从瓶底释放,先将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上方引流管道连接进入旧引流管道,尝试避免迅速旋转和抖动造成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气胸。
(4)松开封口,将旧引流管道从新引流管道中分离开来,再一次慢慢将新的引流瓶上方引流管道进行连接到患者的胸腔包括胸膜腔或胸腔闭式引流管接口。
(5)确认胸腔闭式引流瓶连接与转动上的固定和服从,再检查胸腔闭式引流器的管道是否阻塞,瓶头上的呼吸孔是否堵塞,各管道的密封性是否合格。
(6)将新引流瓶合理地放置,让瓶内液位参照标志线放到预定的液位范围内。
一般标曾要求排气排液检查瓶内的通道是否通畅并记录下来,瓶头上的各标志符合要求后即可分别封口。
(7)在曾瓶头上标注更换时间和医护人员姓名、备注病人的性别和年龄。
3.术后处理将旧引流瓶和相关器械、物品放入无菌废品袋中,处理手术区域并观察患者的病情,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和疼痛等状况,并嘱咐患者休息、观察病情变化。
更换关节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更换关节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节闭式引流瓶的更换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以确保医疗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能够正确、安全地更换关节闭式引流瓶。
2. 操作流程2.1 前期准备1. 确保医疗人员已完成手卫生,并佩戴好手术衣、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2. 检查关节闭式引流系统是否正常使用中,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3. 准备好新的关节闭式引流瓶,确保其清洁、无污染和有效性。
2.2 操作步骤1. 根据需要更换的关节闭式引流瓶类型,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型号。
2. 使用消毒液或75%酒精棉球擦拭要更换的关节闭式引流瓶连接口,确保其表面干净无菌。
3. 拧松原有的关节闭式引流瓶连接口,小心取下,并将其放置在密闭的中,准备进行后续处理。
4. 打开新的关节闭式引流瓶包装,小心拧开它的连接口,并将其轻轻插入原有连接处。
5. 旋紧新的关节闭式引流瓶连接口,确保其牢固稳定。
6. 检查连接处是否漏气,如果有漏气情况应立即更换新的关节闭式引流瓶。
7. 检查关节闭式引流系统是否畅通,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3. 评分标准为了评估医疗人员在更换关节闭式引流瓶操作中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可以采用以下评分标准:3.1 技术评分标准3.2 操作能力评分标准操作能力评分根据医疗人员的实际表现得出,可以根据每个医疗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进行评估。
4.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更换关节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医疗人员在实施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评分标准可用于评估医疗人员的技术和操作能力,为提高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更换腹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更换腹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携带必要的器材,包括腹腔闭式引流瓶、一次性手套和消毒棉球等。
-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2. 检查瓶内液体- 查看引流瓶内液体是否已满,如已满应及时更换。
- 若液体呈混浊或有血块,应及时报告医生。
3. 关闭引流盖- 在更换引流瓶前,先关闭引流盖,以防止腹腔内的液体倒流。
4. 替换引流瓶- 将新的引流瓶取出并打开。
- 将引流管口与新瓶连接,确保连接紧密。
- 将引流管无菌快速插入新瓶中,确保插入深度合适。
5. 释放引流管气体- 按压引流瓶供气装置,将引流管内的气体释放出来,以确保引流正常进行。
6. 检查引流状态-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是否正常。
- 注意排气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7. 确保连接无漏气- 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引流连接处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则需重新连接。
8. 记录引流数据- 记录引流液体的颜色、量和时间等数据。
- 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
9. 清理工作- 将已使用的引流瓶妥善清理和处理。
- 洗手并消毒工作区。
二、评分标准1. 操作规范性- 操作流程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有无遗漏步骤。
2. 仪器使用- 对腹腔闭式引流瓶和相应器械的正确使用和操作。
3. 观察记录- 对引流液体的颜色、量和时间等数据的准确记录。
4. 异常处理- 对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时和恰当。
5. 卫生要求- 操作期间是否保持手部洁净和使用一次性手套。
以上是更换腹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希望能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和评估,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规范性。
7.胸腔闭式引流瓶更换法

5
5
胸腔闭式引流瓶更换法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得分
准备
10
分
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
3.环境整洁安静
3
6
3
解释
10
分
1、严格查对、向患者解释
2、检查溶液方法正确
3、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
2
3
5
操作要点
50
分
1、首先在备好的无菌引流瓶液平面对齐线贴胶布作标记(注明日期和签名)
2、用两只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
3、更换胸腔引流瓶(长玻璃管埋于水下3—4cm)妥善固定
4、松开止血钳
5、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10
10
10
10
10
交代
20
分
1、整理患者及床单位、观察病人反映
2、交代病人活动时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瓶
3、解释得当,将呼叫器放于患者伸手可及处
4、查对记录符合要求,妥善清理用物,洗手
5
5
5
5
印象
10
分
1、操作方法正确,熟练轻巧符合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观察与记录
1. 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切口或引流口周围 皮肤情况等
2. 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有无因引流液较多而 引起的低钾、低钠、脱水等水电解质紊乱的表 现等
更换引流瓶/引流袋技术
外二区 吴细英
护理目标
1.操作工程无漏液、无污染。 2.引流管固定委托,引流通畅,引流效果好。
技术流程:
一、核对
1.核对医嘱、患者姓名、床号 2.核对引流种类,引流管留置的时间
二、评估
1. 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意识和合作 能力
2. 留置引流的目的、时间及引流的位置和 种类
管钳、必要 时备换药物品等 4. 患者:取舒适体位,保护隐私
五、实施
1. 暴露引流管与引流袋、瓶连接处 2. 引流管下铺治疗巾,置弯盘、 3. 用血管钳夹紧引流管近端 4. 分离引流管与引流袋或瓶接头 5. 由内向外消毒引流管口及外周 6. 将新的引流袋或瓶与引流管连接 7. 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情况,确认引流通畅 8. 固定引流袋或瓶 9. 撤治疗巾、弯盘,整理床单位,调整至利于引
3. 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流速 4. 术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5. 患者、家属对引流管知识的知晓度
三、告知
1. 引流目的,更换引流袋、瓶的目的,必 要的护理配合 及自我观察的技巧、事项
2. 维持有效引流的意义及方法
四、准备
1.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 环境:符合无菌操作,保护隐私及保暖 3. 用物:引流袋、瓶、消毒用品。无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