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面积、水深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青海湖美景的向往,增强对我国自然风光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青海湖的基本概况。

2. 课文中描绘的青海湖美景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

2. 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 青海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青海湖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1.2 播放青海湖的宣传片,让学生对青海湖有直观的认识。

1.3 简要介绍青海湖的基本概况。

2. 初读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2.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精讲细读:3.1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2 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

3.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课堂小结:4.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4.2 教师补充讲解,完善学生认知。

5. 作业布置:5.1 抄写课文中的精彩句子。

5.2 写一篇关于青海湖的短文,可以是游记、感想等。

6. 课后反思: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6.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延伸:6.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青海湖的保护问题。

6.2 邀请当地环保专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七、课程实践活动:7.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青海湖的美景。

7.2 举办“我爱青海湖”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八、评价方式:8.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8.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语文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语文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对青海湖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受青海湖的美丽。

1.2 教学内容:青海湖的位置、面积、水质等基本信息。

青海湖的美景图片展示。

1.3 教学步骤:1.3.1 展示青海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青海湖的特点。

1.3.2 介绍青海湖的基本信息,如位置、面积、水质等。

1.3.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海湖被称为“梦幻般的湖”。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课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内容。

2.3 教学步骤:2.3.1 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3.2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3.3 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主旨。

第三章:课文讨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青海湖的保护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课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内容。

3.3 教学步骤:3.3.1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3.2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3.3.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青海湖的保护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课后作业题目。

4.3 教学步骤:4.3.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青海湖的短文。

4.3.2 作业要求包括青海湖的基本信息、美景描述以及保护意义等内容。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引导学生思考青海湖的保护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5.2 教学内容: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

5.3 教学步骤:5.3.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青海湖的基本信息、课文解析等。

5.3.2 引导学生思考青海湖的保护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青海湖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面积、海拔等;(2)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3)使学生掌握青海湖的文化内涵,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青海湖的美丽风光;(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青海湖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青海湖与其他湖泊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青海湖的基本概况;(2)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3)青海湖的文化内涵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1)青海湖的形成原因;(2)青海湖与其他湖泊的比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青海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准备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材料;(3)设计讨论及实践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点;(2)准备发言稿;(3)搜集其他湖泊的资料,以便进行比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青海湖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你们知道青海湖吗?它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青海湖的基本概况;(2)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3.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青海湖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2)组织学生讨论青海湖的保护措施及文化内涵;(3)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比较青海湖与其他湖泊的异同;(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3)总结青海湖的独特之处。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青海湖的基本概况、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内涵。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青海湖具有独特的特点。

希望大家珍惜自然资源,为保护青海湖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湿地退化、水质污染等;2.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对青海湖保护所采取的措施;3. 探讨个人如何为保护青海湖等自然资源做出贡献。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班级姓名一、比一比,组词语。

扑()倾()幅()滩()朴()顷()副()摊()笼()幻()绝()繁()垄()幼()觉()烦()二、填空。

()的高原()的雨丝()的空气()的高原()的画卷()的山峦()的湖水()的菜花()的涟漪()的湖水()的眸子()的晴空()的草滩()的公路()的地方()的草滩()的西湖()的东湖()的南湖()的感慨()的魅力()的刻刀()的天鹅()的鱼儿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溪水与石头》片段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

那天然生成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淙淙地流着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填入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A.,,。

,……B.,。

,,……C.,;,。

D.,,;,。

2.写出文中表明溪水决不绕道的坚定态度的3个词语。

3.石头阻挡溪水,最后的结果是()。

(答案不超过13个字)4.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

A.比喻B.夸张C.拟人5.在文中画出和下面一句话互相照应的句子。

溪水唱着歌,由远而近。

6.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把文章分成三段,用“‖”表示。

7.这则寓言你认为说明了什么道理,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1)说明了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2)说明了自满骄傲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3)说明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参考答案一、扑面、朴实;倾向、顷刻;条幅、副手;河滩、摊位;笼罩、垄断;幻灯、幼小;绝妙、觉悟;繁衍、烦恼。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章节:一、导入:梦幻般的青海湖1. 图片展示:展示青海湖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青海湖。

2. 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青海湖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3. 学生回答: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青海湖的了解。

二、作者介绍1. 图片展示:展示作者仓央嘉措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2. 生平介绍:简要介绍作者仓央嘉措的生平和作品。

3. 学生回答:请同学们谈谈他们对仓央嘉措的了解。

三、课文朗读与解析1.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 段落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每段的主题。

3. 重点句子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意义。

4. 学生回答:请同学们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小练笔1. 题目:请同学们以“梦幻般的青海湖”为主题,写一段话。

2. 学生练笔:请同学们在课堂上完成练笔。

3. 分享与评价: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五、课后作业1. 题目: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青海湖的短文。

3. 提交时间: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作业,并在下节课前提交。

4. 教师评价:教师将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青海湖的生态环境1. 图片展示:展示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海湖的生态环境。

2. 视频播放:播放青海湖生态环境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

3. 学生回答:请同学们谈谈他们对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了解和看法。

七、青海湖的文化底蕴1. 图片展示:展示青海湖文化底蕴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青海湖的文化内涵。

2. 故事讲解:讲解青海湖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让学生感受青海湖的文化底蕴。

3. 学生回答:请同学们谈谈他们对青海湖文化底蕴的了解和感受。

八、课堂小练笔1. 题目:请同学们以“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为主题,写一段话。

2. 学生练笔:请同学们在课堂上完成练笔。

3. 分享与评价: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教学背景我所在的学校位于青海省,这个省份有着广阔的草原、高原和湖泊,其中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本次授课将以《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划船》一课为主线,通过青海湖的介绍和各种相关的阅读、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青海湖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探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3.注重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出示青海湖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青海湖的第一印象;2.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询问学生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步:阅读、理解与探究(30分钟)1.学生阅读《划船》一课,并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在青海湖划船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环境;3.学生自行搜索相关资料,探究关于青海湖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并将探究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第三步:实践、体验与感悟(30分钟)1.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结合划船活动,领略青海湖的美丽风光;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和阅读,探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并以此写一篇个人感悟。

第四步:总结归纳(10分钟)1.学生就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总结归纳,展示自己的心得和感悟;2.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再次强调学生应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

四、教学评价1.学生通过阅读和探究方案,了解了青海湖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和保护意义;2.学生通过实践和感悟方案,有机会掌握划船技巧,更好地了解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3.学生在探究、实践和感悟过程中,加深了对语文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粗犷、自然而质朴的美。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学习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3、激发学生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美。

2、学习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青海湖风光录象教学方法:启发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性学习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辽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

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东北部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青海湖。

齐读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找出文中与题目照应的句子。

理解梦幻。

(因为青海湖美,作者欣赏过后,有如在梦境中的感受。

2、默读交流,文中分几个方面表现青海湖的美?3、师生交流板书:湖水清,环境美,鸟多。

4、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写出段意。

三、熟读课文,质疑问难。

1、通读全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2、师生互相交流解答问题。

四、小结师:我们了解到作者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青海湖的美。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青海湖是祖国大地上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一个咸水湖。

它四面环山,景色奇特。

这节课我们去领略青海湖的风光。

二、学习全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组织小组学习,要求找到有关句子。

读读想想,从那些描写中读到了美?为什么?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3、朗读体味,想象描画。

(1)学生再次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青海湖美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A 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看谁读得最美。

B 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读给全班听,师生评议。

(2)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描绘一张青海湖的风景画,要求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

A 学生自己作画。

B 展示作品,并配以解说词。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语文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语文教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常用表达。

(3)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地图查找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换位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自豪感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词和常用表达。

(3)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生态环境。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的长句子理解和换位思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地图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挂图等。

3.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有关青海湖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青海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邀请学生分享对青海湖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

3.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邀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1)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

(2)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换位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一些有关青海湖的课后研究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青海湖。

3.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以“我眼中的青海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
2、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爱国、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边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大家,好吗?
二、简介青海湖
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关于青海湖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查阅了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青海湖在哪儿?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介绍,教师给予适当表扬)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对青海湖作进一步的研究,不懂的可以向你们的科学、地理老师请教.今天我们主要是跟随当代作家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走进青海湖.
(放音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四、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
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
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五、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探究活动
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
1、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这篇课文哪部分能激发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3、观看课件,领会青海湖的美丽景色.(青海湖不仅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而且是个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二、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青海湖的湖水晶莹清澈
青海湖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青海湖是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三、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评价.
四、总结全文.
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1、丰富的形容词,运用正确,比喻恰当,这些都使语言生动、形象、优美.
2、观察与想象相结合.
4、层次清楚.
五、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
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