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综合管线设计说明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方案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方案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方案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方案是指在建筑物、工业设施等项目中,对各种管道(如给水管、排水管、天然气管、通风管等)的综合布置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一套综合技术方案。

该方案的目的是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1.规划布置首先,需要对管道的用途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确定管道布置的方向、位置和数量。

然后,在设计阶段,要进行管道布置的规划,确定管道的走向、连接方式、管径和材料等。

在规划布置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各种管道的布置应符合工程的安全要求,避免出现交叉干扰、安全事故等问题;-管道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要确保管道的布置不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并且尽可能地减少管道的穿越;-管道的长度和管径应根据流体的流量和压力等参数进行计算和确定,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管道布置的可维修性和可检修性应得到充分考虑,方便维护人员进行维修和检修工作;-管道的布置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包括防火、防震等要求。

2.材料选择在综合布置管道系统时,应根据不同管道的用途和运行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管材包括金属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

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耐压性、耐腐蚀性、耐温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3.连接方式管道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和卡箍连接等。

不同的管道连接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在选择连接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管道的材质、管径和工程要求等。

4.安装施工管道的安装施工是管道综合布置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期和质量的控制。

5.管理与维护管道综合布置完成后,需要进行管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以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包括定期巡检管道系统,检查和清理管道,以及定期进行维修和更换管道设备等。

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建立管道管理制度和维护保养计划,对管道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记录管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城市道路给排水综合管线说明书1

城市道路给排水综合管线说明书1

道路给排水综合管网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及设计规范(一)设计依据1.****工业集中发展区管理委员会与我公司签定的本项目勘测设计合同。

2.**自力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咨询有限公司关于《*******B区国邦至三友二期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

3. *******B区国邦至三友二期工程建设工程控制性平面规划。

(二)设计规范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02)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 《高密度聚乙烯缠绕管结构壁管材》(CL/T165-2002)6.《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8.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9.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二、评审意见及意见回复(一)给排水专业1.变更设计图应列出设计依据(采用的规范、标准等)。

意见回复:己补充。

2.应有管线施工图的设计说明。

意见回复:己补充。

三、工程概况及设计(一)工程概况:本次设计是*******B区国邦至三友二期工程建设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Ⅲ级,本项目起点接与柿子路相接,道路全长1192.910m。

(二)排水设计1.设计原则(1)采用雨、污分流体制。

(2)根据设计道路坡度,雨水、污水沿设计道路两侧排放,分别排入规划道路及现状排水系统。

(3)雨水量计算依据**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污水量计算依据片区排水规划人口及污水量计算;(4)本次设计排水管线只负责收集传输道路周边的污水、雨水。

2.雨水管线的设计:本工程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1)雨水量的计算雨水量按**地区暴雨强度4公式进行计算:2177.0076.0)8.12()lg 775.01(898.16mt t t Pq Q p t P q +=••=++=ψ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要求,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为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特别重要地区可以酌情增加,本次设计取值3年。

综合管网设计说明

综合管网设计说明

综合管网设计说明1:概况1.1用地概况本项目地块位于xxxxxxx工业园J15-8/03,其西南面位重庆市少年管教所,西北侧与渝怀高架铁路相望。

东北面与西南面均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便利。

建筑用地面积为16304.86平方米。

1.2设计概况本项目设计功能二个部分:住宅,商业,车库。

工程总建筑面积:84338.66平方米,其中:住宅为高层4栋,商业裙楼一层。

建筑总高度均<100米。

1号楼和4号楼为26层,建筑高度78.0米,2号楼为33层建筑高度99.0米,3号楼为32层,建筑高度96.0米。

住宅部分总面积为71424.55平方米,所占比重为84.69%。

商业建筑为4号楼高层裙楼部分,建筑面积为1238.05平方米。

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位于地下一、二层,建筑面积为11193.47平方米。

1.3基地概述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港城工业园J15-8/03,场地东西长100米,南北宽170米,建设用地面积16304.86m2,场地内现状地势西低东高,规划道路最低点与场地现状最高点高差达21米,场地内部高差较大。

场地东北与西北面紧邻市政规划道路,北面为城市干道交叉口,交通便利。

场地西南面为重庆市少管所,对场地外围视线景观有一定的影响。

场地周边市政配套设施齐全,环境较好,适宜居住项目的建设。

1.4设计内容根据总图位置和周围市政设施状况,对工程红线内建筑的给水、排水、电气、通讯、天然气等管网进行初步设计。

1.5现有市政条件本工程北侧为已有的市政道路——五桂路,其上各市政管线设施完备: JS 铸铁 DN150,弱电DT 8孔,强电D6孔,以及燃气管道ø325。

本工程南侧为长江。

且L25-1/01地块中有污水提升泵站一个。

本次设计对原有提升泵站的交叉关系影响较小,且已通过环评报告,可满足设计需求。

2给水2.1水源本工程生活、消防用水由临近市政道路上的市政给水管道提供。

从市政给水接入一根DN200引入管,进入小区后,分为专用室外消火栓管网、室外生活给水管网、商业给水管网、绿化用水管网。

管综说明书

管综说明书

三、管线综合
本区参与综合的管线有: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沟)、电力缆沟、电信缆管(含有线电视缆管)、燃气管。

为了不影响本区环境,区内各工程管线均埋地敷设,在符合各种管线的技术规范前提下,统筹安排各自的管理空间,为今后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1、各管线平面综合
(1)电力缆沟、给水管与雨水管基本上考虑布置在道路的东、北侧的人行道及慢车道下,污水管、电信缆管及燃气管分别布置在道路的西、南侧的人行道及慢车道下。

(2)各管线离建筑物的水平间距由近到远一般情况下依次为:燃气管→电信管道→给水管→电力缆沟→雨水管→污水管(3)各管线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定位详见道路标准横断面管线综合布置图。

2、各管线竖向综合
(1)各种管线相互交叉时,垂直方向由浅入深一般次序为:
电力缆沟→电信管道→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2)最小覆土深度要求
给水管、燃气管、电力缆管、电信缆管最小覆土0.7米,雨水管、污水管最小覆土深度为1.2米。

(3)管线发生冲突时,首先保证污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下面,其余按具体情况处理,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小管
避让大管;临时管避让永久管;可弯曲管避让不可弯曲管;未修建管避让已建成管。

管线综合设计总说明

管线综合设计总说明

管线综合设计总说明一、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内的莲花路,北起芙蓉路,南至繁华大道,全长约603.954m,红线宽45米,道路性质为城市主干道,为已建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

相交道路有芙蓉路、北海路、繁华大道。

二、设计依据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合肥市道路交通及附属设施设计指导手册》;3、各管线产权单位提供的相关管线资料及建设要求。

三、管线现状调查根据各方提供的资料,道路红线范围内涉及到的市政管线有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供电管线、电信管线等。

1、雨水:现状雨水管道为单排布置,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2米处,管径d400~d1400。

2、污水:现状污水管道为单排布置,芙蓉路至北海路段,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2米处,管径d400;北海路至繁华大道段,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18米处,管径d1000。

3、给水:现状给水管道位于中心线以西10米处,管径DN300。

4、电力:现状电力为入地电力排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16.5米处,电压等级为35Kv。

5、电信:现状电信为入地电缆,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12米处。

四、设计原则本次实施的莲花路为已建道路,管线综合设计主要原则如下:1、各工程管线尽量避免布置在车行道下;2、弱电综合管线(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等)采用同槽施工;3、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下,各专业管线检查井尺寸、井室尺寸尽量采用较小值,检查井间距尽量采用较大值。

四、设计内容根据各管线单位提供的新建、改建、扩建等要求,结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有关规定,结合9.25召开的管线综合协调会确定的管线断面,进行本次管线综合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管综平面设计、管综断面布置。

管线断面布置图仅作为参考,具体位置参见管综平面设计图。

1、管线综合设计(1)雨水本次道路实施范围内的现状雨水管道全部废除新建。

雨水管道按双排管布置,分别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17米、以西14米处,设计管径d500~d1400。

综合管线设计说明

综合管线设计说明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1.综合管线规划原则1.1综合管线规划为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确定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实施及规划治理提供依据。

1.2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主要内容: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排列顺序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3 工程管线应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并保存远景开展的需要。

1.4 各类工程管线内容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强电管线)、燃气管道及信息管道〔弱点管线〕〔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等,各专业规划应相互协调。

2.设计标准、标准2.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23〕2.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3〕(2023年版)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标准)〔GB50289-98〕 2.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CJJ 34-2023〕 2.5(城镇燃气设计标准)〔GB50028-2023〕2.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23〕 2.7(低压配电设计标准)〔GB50054-2023〕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9-2023〕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电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23〕 2.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23〕 2.1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GB50374-2023〕3.设计原则3.1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3.2管线安排采纳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一再的管道优先安排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安排;3.3设计范围内,全部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3.4全部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标准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3.5结合道路设计,在不阻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3.6全部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解,尽量预防提升,需要特别处理的排水另行考虑;3.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说明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说明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说明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1、系统概述对于现代化的大楼,其内部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因此一套开放的,能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语音系统,数据通讯系统,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办公大楼的必不可少的.综合布线系统(即结构化布线系统)即是一套用于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将话音、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也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列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含铜缆或光缆),电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电浪涌保护器)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等。

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即同一标准信息插座,可方便地通过跳线定义后接插不同通讯协议不同种类的信息设备,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如下:2、系统功能中国联通安徽分公司通信综合楼,坐落在合肥政务文化新区祁门路与圣泉路交叉路口处,工程用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达2593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16层。

本次设计的中国联通安徽分公司通信综合楼综合布线系统为大楼其他智能化子系统的基础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所有水平线缆及其接插件均应符合六类非屏蔽布线标准,满足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需要,保证数年内不过时。

➢满足计算机网络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类计算机外部设备(包括数字化投影系统设备等)/传统电话通信系统(包括电话、传真、电话会议、无线分机的控制站点设备等)以及综合安防系统、一卡通系统的需要.➢计算机网络系统覆盖整幢建筑物,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通过路由器接入Internet,主干网可以适应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ATM网等;➢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用途配置各种级别的网络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灵活更新和移动,同时可以适应网络设备的扩充和调整,例如增加IP电话接入等特殊需要;➢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用途配置各种级别的网络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灵活更新和移动,同时可以适应网络设备的扩充和调整;➢满足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无纸化办公、档案管理、图书管理、电子阅览室等的应用;根据以上功能特点和要求,结合大楼各层平面图、用户需求特点和我们对智能化大楼设计的多年经验,我们为通信综合楼设计出一套经济、适用、安全、便于管理的综合布线方案。

综合管线工程方案

综合管线工程方案

综合管线工程方案1. 项目概况综合管线工程是指在城市或区域内布设燃气、热力、给水、排水、通信、电力等各类管线,并进行统一管理和运维的一种综合性工程。

该工程旨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布设,提高综合管线的抗压能力和安全性,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和智能化建设。

2. 目标和意义综合管线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一井多管、多管合一”,即通过统一的管道井,将多种管线进行整合,并在管线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综合管线工程还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3. 综合管线工程的内容(1)燃气管线:包括天然气、液化气等管线的布设和管理。

(2)热力管线:包括热水、蒸汽等管线的布设和管理。

(3)给水管线:包括自来水、消防水等管线的布设和管理。

(4)排水管线:包括雨水、污水等管线的布设和管理。

(5)通信管线:包括光纤、有线电缆等管线的布设和管理。

(6)电力管线:包括输电、配电等管线的布设和管理。

(7)综合管线管理系统:包括管线监测、维修、运维等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4. 综合管线工程的技术要求(1)统一管道井设计:通过合理的井室设计,实现各类管线的整合,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减少地下作业的频次。

(2)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通过各种先进的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管线的实时监测、预警和智能化运维。

(3)安全防护技术:通过各种防腐、抗震、防爆等技术手段,提高管线的安全性和抗压能力。

(4)节能环保技术:通过各种节能、环保的材料和工艺手段,实现管线的节能、环保施工和运维。

5. 综合管线工程的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和规划:对城市或区域内的现有管线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确定综合管线工程的实施范围和重点。

(2)设计和方案论证:根据前期调研和规划的结果,编制综合管线工程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和市场调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
1.综合管线规划原则
1.1综合管线规划为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确定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实施及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2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主要内容: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排列顺序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3 工程管线应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并保留远景发展的需要。

1.4 各类工程管线内容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强电管线)、燃气管道及信息管道(弱点管线)(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等,各专业规划应相互协调。

2.设计规范、标准
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
2.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电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2.1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374-2006)
3.设计原则
3.1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3.2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
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
3.3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
3.4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
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3.5结合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
况下,使路线简捷;
3.6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
考虑;
3.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

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宜按
下列原则规定处理:
1)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一)
2)支管线避让主管线;
3)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4. 综合管线直埋敷设要求
4.1 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地面承受荷载大小确定管线的覆土深度。


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1 工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m)
4.2 规划工程管线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布置,其主干线应靠近支线多的一侧,工程管线不宜从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

4.3 道路红线超过30m的城市主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管道和燃气管道;道路红线超过50m的城市主干道应
双侧布置雨污水管道。

4.4 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面向下的一般排列顺序宜为:电力管线、燃气管线、通讯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5. 总说明
5.1设计依据:管线设计规模根据校园控详规划确定并由校方确认。

5.2 本工程单位:管径尺寸为毫米,其余均为米。

高程采用国家85高程系。

5.3 信息管线设计:
信息管线按照统一设计考虑,以节省地下空间,同时便于检修。

本次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市政配套设工程,管线引自岷东大道信息管线,信息机房位于院系行政楼,根据规划用户需求数在主干道路一般设12孔管道,支路通信管道设置6~9孔。

管材可采用φ110/100mm双壁波纹管与其他诸如梅花管、格栅管混合的方式。

过路可采用φ102mm无缝钢管。

具体位置详见管道综合平面图。

管线断面形式见弱电管线施工图。

5.4电力管线设计:
本次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市政配套设工程区域内没有现状电力管线,考虑到主要用电区的供电需求,学校总的供电电源为二路10kv,引自基地西侧岷东大道的城市电力网,并采用高压网供电。

在基地内设置1处开闭所,按功能分区和分期建设设置10kv变电所3处。

电力在满足校区需求的基础上沿主要道路布设具体位置详见管道综合平面图。

管线断面形式见电力排管横断面设计图。

5.5燃气管线
本次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市政配套设工程区域内无现状燃气管线,从市政中压管网接入后,在基地一食堂西南侧设置中-低压调压器,调压后敷设低压管道至各用气点。

管道采用聚乙烯管道直埋敷设方式,主干管口径为De106~De200。

5.6 给水消防管线
本次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市政配套设工程区域内没有现状给水管线。

根据相关规划,在设计道路下敷设一定规模给水、消防管线: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二)
校外北侧岷东大道规划敷设DN600给水管道,东侧眉州大道规划敷设两根DN200给水管道,近期由于岷东新区给水厂及市政加压泵站尚未建设,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不足,故于岷东大道入口处新建校区内加压泵站(分设生活给水加压设备及消防给水加压设备),以满足校区内生活用水及消防要求。

近期生活给水管道管网采用支状布置,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环状布置,具体位置详见管道综合平面图。

5.7 雨污水管线:
本次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市政配套设工程区域内没有现状给水管线。

根据相关规划,在设计道路下敷设一定规模雨水、污水管线:
(1)雨水管线:雨水沿道路坡向就近排入崇礼支渠,部分雨水须沿校区南侧规划道路向西最终排入穆家沟水库。

管线规模:DN600~DN1000;
(2)污水管道:本工程区域内污水分南北两块,分别向北接入岷东大道规划污水管道,向南接入校区南侧规划道路污水管道,最终接入泯东新区南段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管线规模:DN300~DN400。

6. 注意事项
本次管线综合设计仅包含道路下的管线综合,施工时仅作为管线埋设时管线位置及深度的参考,具体施工许结合地块管线小总体设计和专业管线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