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12例报告

合集下载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26例的疗效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26例的疗效

腺切 除与传统劈胸骨手术在 中远期疗效上没有差异 , 且具有创伤 小、 恢 复快和疗效可靠等优点。
【 关键 词】 重症肌无力 ; 胸腺切除术 ; 电视胸腔镜 ; 胸骨劈开
胸腺切 除术是 已经得 到公认 的治疗重 症肌无 力
各 自的优 劣。
1 资 料 与 方 法
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 随着 电视 胸腔镜 ( v i d e o —a s - s i s t e d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s u r g e r y , V A T S ) 技术 的发展及 成熟 , 有研究表 明 , 与传统开胸手术 相 比, 胸腔镜 下胸腺 切 除术 的患者 可 以得 到相 等 的获 益 。而 我科 自 2 0 0 3 年起开展 胸腔 镜 下胸 腺扩 大 切 除术 , 至今共 2 6例患 者, 现 尝试通过 这些患者来 总结胸 腔镜 下胸腺 扩大切 除与传统劈胸骨手术在 中远期疗 效及手术 安性方面
1 . 3 手术入 路
胸 骨正 中人 路 : 单腔 气管插 管全 麻 ,
患者取平卧位 。于胸 骨正 中行 纵行切 口, 胸 骨锯劈 开 胸骨 , 分离纵隔显 露胸腺 及周 围脂肪淋 巴组织 。完全
切除胸腺及清扫前纵 隔所有淋 巴脂肪组织 。 胸腔镜入路 : 术前完善胸 部 C T检查 , 评估胸 腺分
科临床实际应用 中将不需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的完全
稳定缓解及药物缓解合并统计为缓解率 。 1 . 5 统计学方 法 使 用 S P S S 1 3 . 0统计软件 , 计量资 料如符合正态分布的 , 两组 间使用 t 检验, 如不符合 正 态分布 , 使用非参数检验 中的两独立样本 的秩 和检验。 计数 资料使用 ) C 检验。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临床观察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临床观察
2 结 果
症肌无力尤其是 眼肌 型 , 是 否采 用胸 腺切 除术 , 一 直 存 在 较 大 争 议 。传 统 观 点 认 为 作 为 儿 童 时 期 重 要 免 疫 器 官 的 胸 腺 , 担 心 一 旦 手 术 切 除 可 能 会 造 成 儿 童 免 疫 缺 陷 。E y s t e i n s d o t - t . r [ 通 过 对 比 1岁 以 上 患 儿 进 行 先 天 性 心 脏 手 术 同 时 切 除 胸腺发现 , 患 儿 术 后 复 查 尽 管 血 液 中 淋 巴细 胞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有 下 降趋 势 , 但感染发生 率并未 升高 , 而R o ma s 等 进 行 类 似 研 究 显 示 患儿 术 后 血 液 中 淋 巴 细 胞 无 明 显 下 降 。C h a v i s P S 等I 2 ] 通 过 对 比研 究 也 得 出 类 似 结 论 , 切 除 胸 腺 的 婴 幼 儿 尽 管 血 液 中淋 巴 细胞 总 数 较 正 常 婴 幼 儿 降 低 , 但 是 外 周 血 白 细胞 总数 、 粒细胞总数及 单核 细胞 总数等 无 明显变化 , 相 应 免 疫 功 能 亦 无 明显 损 害 ; P a r r J RE 。 ] 进 一 步 通 过 对 手 术 切 除 胸 腺 的 重 症 肌无 力 患 儿 统 计 分 析 后 发 现 , 胸 腺 切 除 不 仅 对 患 儿 免 疫 系统 及 生 长 发 育 没 有 明 显 影 响 , 而且 还 发 现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胸 腺 增 生 的 重 症 肌 无 力 患 儿 术 后 效 果 显 著 优 于 胸 腺 非 增 生 患 儿 。Du r a l K_ 4 ] 研究发现 , 重症肌无力 患儿年 龄较小 、 病 程 越 短, 手术后预后越好 , 提示年龄 、 病 程 可 能 是 潜 在 的 影 响 重 症 肌无 力 手 术 效 果 的 重 要 因 素 。KAY 研 究 也 发 现 多 数 重 症 肌 无力 患者在发 病初 期 多数 仅 表现 为 眼睑 下垂 等症 状 , 但 约 8 O 的 病 人 随 着 病 程 进 展 而 逐 渐 出 现 全 身 症 状。

三孔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伴发胸腺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三孔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伴发胸腺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三孔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伴发胸腺瘤的临床病例分析目的随着诊疗技术及多科合作模式的不断进步及完善,重症肌无力(MG)患者伴发胸腺瘤的发现及确诊率越来越高,探讨重症肌无力(MG)伴发胸腺瘤经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短期临床疗效及术后短期药物治疗后的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0-2015.10就诊治疗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并接受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Extended Thymectomy,VATET,以下称为VATET组)治疗的MG伴发胸腺瘤患者50例,用在同期就诊治疗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并接受传统经胸正中纵劈切口手术(以下称为传统开胸组)治疗的MG伴发胸腺瘤患者18例作为对照,对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包括开关胸时间及其过程中进行止血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包括开关胸时出血量及术中胸腔内操作过程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及术后的住院时间进行对照,对其短期疗效进行对比。

同时将VATET组的患者按照改良Osserman分型,每型患者分为VATET术后短期内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组及VATET术后短期内未服用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组,对其远期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68例患者完成随访,获得完整资料。

50例患者手术为胸腔镜手术,18例患者为传统正中纵劈胸骨开胸手术,胸腔镜无术中转开放手术、两组皆无手术及术后出现死亡病例,VATET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及时机械通气,评估患者各项指证基本恢复后,于插管7天后脱管,术后16天出院。

VATET组同传统开胸组在短期疗效上相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ATET术后短期内(患者术后无明显肺部感染、大量胸腔积液或肌无力危象时,Osserman Ⅰ型、Ⅱ型术后5-7天内,Ⅲ型以上时间根据病情相应提前,3-7天内)行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远期疗效判定,Ⅰ型患者VATET术后短期内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组,完全缓解1例,药物缓解2例,改善3例,无变化1例,恶化0例;Ⅰ型患者VATET术后MG症状出现后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组,完全缓解1例,药物缓解2例,改善3例,无变化5例,恶化1例。

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经验体会(附116例报告)

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经验体会(附116例报告)

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经验体会(附116例报告)摘要】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后纵隔肿瘤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16例后纵隔肿瘤患者经VATS治疗的临床资料,男69例,女47例,年龄5~71岁,平均年龄41.2岁,肿瘤平均最大直径3.56cm。

所有患者均施行VATS后纵隔肿瘤切除术。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施行,通过3个套管切口完成,如需中转开胸,则延长前侧切口至6~10cm。

打开纵隔胸膜后,沿包膜外剥除肿瘤,蒂部的血管神经分别进行处理。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

手术时间30~270min(83.20±31.40min),术中出血量10~1300ml(142.20±113.70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10d(2.40±1.76d),术后住院时间2~14d(5.26±2.22d)。

中转开胸手术10例,中转开胸率8.62%。

术后病理诊断:神经源性肿瘤101例,囊肿10例,畸胎瘤2例,上皮低分化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低度恶性肌纤维组织来源的肉瘤1例。

术后随访101例,随访时间4~84个月(46.2±22.3个月),失访15例(12.9%)。

无复发或因肿瘤导致死亡患者。

结论 VATS是目前治疗后纵隔肿瘤的有效术式,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后纵隔肿瘤电视胸腔镜手术安全性有效性【中图分类号】R73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053-02后纵隔解剖结构相对简单,发生于该区域的肿瘤多为良性,包膜一般比较完整,较易经胸腔镜完整切除,是公认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较好的适应证。

我科于2005年7月~2012年9月共完成胸腔镜后纵隔肿瘤切除术11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电视胸腔镜切除胸腺及胸腺肿瘤手术分析(附2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切除胸腺及胸腺肿瘤手术分析(附2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切除胸腺及胸腺肿瘤手术分析(附2例报告)
林滔;李力;戈烽;张志庸
【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
【年(卷),期】2004(010)002
【摘要】例1 重症肌无力胸腺增生,男性,34岁。

右眼睑下垂3年加重伴吞咽困难2月,术前行肌电图、新斯的明试验、胸片及胸部CT等检查,诊断为胸腺肌无力胸腺增生。

病术后复查CT胸腺切除彻底,病理为胸腺增生。

【总页数】1页(P111-111)
【作者】林滔;李力;戈烽;张志庸
【作者单位】北京市隆福医院胸外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北京,10001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北京,10001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北京,1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3
【相关文献】
1.电视胸腔镜下经胸径胸腺切除术与胸骨正中切开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J], 戴明;李秋;唐铠
2.电视胸腔镜胸腺瘤切除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胸腺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J], 沙闯
3.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体会(附14例报告) [J], 王小雷;马金山;杨勇伟
4.比较电视胸腔镜胸腺瘤切除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疗效 [J], 刘鸿运;白舒
5.电视胸腔镜和胸骨正中劈开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对比研究 [J], 崔宏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3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3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3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法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13例。

全麻,双腔气管插管。

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体位采用健侧卧位或患侧抬高30°卧位。

3个手术孔成一个倒三角形。

经操作孔利用电钩或超声刀分离肿瘤。

肿瘤置于标本袋内取出胸腔。

结果 13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纵隔肿瘤切除术。

结论胸腔镜下对纵隔肿瘤切除安全可靠,对良性肿瘤,及小肿瘤比较适合。

【关键词】纵隔肿瘤胸腔镜手术随着胸腔镜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在治疗纵膈肿瘤提供了微创手术方法。

我院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对13例纵膈肿瘤患者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21~66岁。

其中心包囊肿1例,胸腺瘤6例(1例伴重症肌无力),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2例,畸胎类肿瘤3例,支气管源囊肿1例。

1.2 方法采用静脉全麻双腔气管插管,行健侧单肺通气。

健侧卧位或平卧位患侧垫高30~45°位。

一般行三个切口,部分简单的手术可采取两切口。

首先于腋中线第6~8肋间选作第一个切口,置入套管,置入胸腔镜光源探查,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及周围情况,按照倒三角形选择另外两个切口[1],一般位于腋前线第4肋间,腋后线第6、7肋间。

暴露肿瘤处纵膈胸膜。

剪开纵膈胸膜充分剥离肿瘤,结扎或电烧血管,尽量达到完整切除。

对于较大的囊性肿瘤可先行穿刺抽液,再完整切除囊壁。

实质性肿瘤直径<5cm者,直接剥离完整切除。

直径较大,术前考虑良性肿瘤的可以切成碎片,分别取出。

肿瘤较大者或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或与大血管关系紧密不易分离时,采取延长切口,辅助切口操作完成手术。

胸腺瘤合并肌无力患者,术中直接清除前纵膈脂肪组织。

后纵膈肿瘤采用俯卧位,肺脏自然坠落有助于暴露术野。

术前术中考虑可疑恶性肿瘤,先行术中冰冻病理,确诊恶性后中转开胸。

2 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

10例经胸腔镜下完成切除,标本装入手套内取出。

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18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18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18例报告谢春发;李章红;江柏青;罗志方;熊健宪【期刊名称】《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年(卷),期】2005(028)002【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切除胸腺的手术方法、应用解剖学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2年9月~2004年6月,18例胸腺疾病和,或伴重症肌无力(MG)病人行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

行胸腺全切7例,合并MG者行胸腺扩大切除11例。

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其中1例中转小切口(7cm)开胸。

3例MG病例术后需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二次气管插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

平均手术时间95rain,平均胸腔引流2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5d。

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

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较常规开胸胸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等显著优势,且符合该类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MG在技术上是成熟可行的。

【总页数】2页(P44-45)【作者】谢春发;李章红;江柏青;罗志方;熊健宪【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6【相关文献】1.电视胸腔镜与胸骨劈开行胸腺切除术的研究报告 [J], 孙同瑜;黄海涛;马海涛;张光波2.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手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J], 谢春发;李章红;江柏青;熊健宪3.9例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报告 [J], 王勇;童继春;袁卫东;吴奇勇;毛小亮;张科;翟光地4.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术 [J], 谢春发;李章红;江柏青;李树林;熊健宪5.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18例报告 [J], 谢春发; 李章红; 江柏青; 罗志方; 熊健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名称】胸腔镜胸腺切除术【适应证】(1)Ⅰ期胸腺瘤。

如果术中胸腔镜下发现胸腺瘤外侵,应当改为正中切口开胸手术。

(2)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

【手术步骤】V ATS胸腺切除术可经左侧或右侧胸腔进行,通常选择左侧胸腔入路,有时腺体不对称,可选胸腺突出的一侧入路。

患者平卧位,术侧垫高30&#176;,套管切口位置同前纵隔肿瘤手术。

左侧入路V ATS胸腺切除,肺萎缩后,可以清楚看到膈神经,从胸腺下极向上沿膈神经进行锐、钝性分离,将胸腺和纵隔脂肪组织与膈神经分开(图1)。

继续从后外侧和前外侧进行分离,使胸腺组织与心包和胸骨分开。

沿着右纵隔胸膜钝性分离,注意勿进入对侧胸膜腔或损伤右侧膈神经。

两胸腺下极被游离分开后,可显示出左无名静脉的胸腺分支——胸腺静脉,用内镜钛钉夹闭后切断(图2)。

胸腺动脉大都细小,部分来自乳内动脉。

遇到较大的胸腺动脉后用内镜血管夹闭锁后切断(图3)。

沿无名静脉向头侧分离进入颈部达两胸腺上极,分开胸腺上极与甲状腺下部的纤维连接部,将胸腺完整切除并从前方一个套管切口移出。

检查切除的标本,确定标本的完整性,如果是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应切除所有前纵隔脂肪组织,以免漏掉异位胸腺。

仔细检查纵隔创面,彻底止血,留置胸腔引流管。

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应当进行重症监护。

图1 1-主动脉;2-上腔静脉;3-左无名静脉;4-膈神经图2 1-主动脉;2-上腔静脉;3-左无名静脉;4-胸腺图3 1-主动脉;2-上腔静脉;3-左乳内动脉【术中注意要点】经胸腔镜行胸腺瘤切除或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应当强调胸腺切除的完整性,不能残留异位胸腺,重症肌无力胸腔镜胸腺切除后的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活性而抑制细胞凋亡【1 J。survivin主要分布于胚 
胎及分化未成熟的组织,在成人终末分化的正常组 织中一般不表达,但却选择性地表达于多种肿瘤组 织,其中包括泌尿系肿瘤 J。Shariat等 用免疫组 化法检测证实,PCa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 (71%)远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36%),且其阳性表 达率与PCa的Gleason积分以及肿瘤的侵袭力相 关。Xing等 研究发现,前列腺的神经内分泌 (NE)细胞在良性及恶性前列腺组织中均过度表达 survivin,凋亡细胞仅在非NE内皮细胞中被检测到, 所有的NE细胞均检测不出凋亡细胞,随访中还发 现具有NE细胞的PCa预后较差。这也说明了 survivin表达阳性的Pea预后不良。本研究结果显 示,36例PCa标本中survivin阳性29例,阳性率 80.6%;10例BPH标本中survivin阳性1例,阳性 率10.0%;PCa组织分化程度愈低;survivin阳性表 达率愈高;在有骨转移的PCa中survivin阳性表达 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的PCa。这一结果与Kishi ・经验交流・ 山东医药2010年第5O卷第10期 等 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surdvin在PCa中异常表达,检测 
survivin有助于PCa的诊断及生物学行为的判断。 
参考文献: 
[1]O Connor DS,Schechner js,Adida C,et a1.Control of apoptosis 
during angiogensis by survivin expression in endothelial cells IJ]. 
Am J Pathol,2002,156(2):393—398. 
[2]Adida C,Crotty PL,Mograth J,et a1.Developmentally regulated ex— 
pression of the novel cancer anti—apoptosis gene sur,ivin in human 
and mouse diferenfional[J].Am J Pathol,1998,152(1):43_49. 
[3]Shariat SF,Lotan Y,SaboorianH,et a1.Survivin expression is associ— 
ated with features of biologically aggressive prostate carcinoma【J]. 
Cancer,2004,100(4):751-757. 
[4]Xing N,Qian J,Bostwiek D,et a1.Neuroendoerine cells in human 
prostate over-express the anti—apoptosis protein survivin[J].Pros— 
tare,2001,48(1):7—15. 
[5]Kishi H,lgawa M,Kikuno N,et a1.Expression ofthe survivin gene in 
prostate cancer:cor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0l0舀cal characteristics, 
proliferative activity and apoptosis[J].J Urel,2004,171(5):1855— 
1860. (收稿E{期:2009—11-09)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l2例报告 
胡德宏,卢恒孝,李伟,杨志强,胡国栋 
(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041) 

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 
善,越来越多的胸部疾病可以通过胸腔镜得到诊断和治疗。 
2009年2—11月,我院成功进行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 1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23~ 65岁。胸腺瘤7例,胸腺增生l例,浸润性胸腺瘤2例,胸腺 囊肿1例,胸腺癌1例。术前伴有重症肌无力者7例(单纯 眼肌型6例、延髓型1例),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症状 控制较满意。 手术方法:患者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单肺通气,按 开胸手术进行术前准备。患者左或右侧45。卧位,患侧上肢 固定于麻醉头架上。于腋中线第5肋间做长约1.5 cm小切 口,置入30。胸腔镜探查。在胸腔镜引导下分别于腋前线第 3肋问及锁骨中线第6肋问做2.0~2.5 cm小切口作为操作 孔。术中具体操作如下:打开纵隔胸膜,首先以电凝勾标记 切除范围,自进胸侧胸腺下极开始向上、向内游离,胸腺双侧 上极用钝性拨出的方法处理。术中采用电凝勾、超声刀、吸 引器进行等钝、锐性分离,将胸腺瘤、胸腺及其周边的脂肪组 织整块切除,胸腔置引流管。 82 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2~3.5 h;无1例中 转开胸手术或附加小切El;术后2~5 d拔出胸腔引流管。 全组无并发症,无死亡者,7例术前伴有重症肌无力者出院 
时肌无力症状均明显减轻。 
讨论:胸腺瘤患者30%~70%伴有重症肌无力。扩大 
胸腺、胸腺瘤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常规的经胸骨 
正中劈开、胸腺扩大切除术,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手术创伤 
大,术后患者恢复慢,并发症多(如胸骨裂开、胸骨骨髓炎), 
刀口长且位于前胸正中,直接影响美观。近年来,随着胸腔 
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胸腔镜下完成胸腺扩大切除术已成为 
可能。有学者认为,治疗伴有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采用电视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胸腺切除术的效果一样。采 
用胸腔镜进行胸腺的扩大切除,只需在侧胸壁做3个1.5~ 
2.5 cm小切口,不破坏骨性胸廓的完整性,不切断肌肉,同 
样可以取得与开放式手术相同的结果,减轻了患者痛苦,降 
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组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 
发生。 
(收稿日期:2010-o1_o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