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工艺优化及过程控制关键技术
结晶技术在原料药生产中的应用

结晶技术在原料药生产中的应用
结晶技术是一种天然物质的固态化学制剂方法。
它在原料药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晶技术是制药工业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原料药的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结晶技术的应用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使药物达到所需的纯度
结晶技术可用于停产纯化来改进药物品质。
它可以消除药物中的杂质和杂物。
这必
须用纯的溶媒和控制排放速度来完成。
结晶技术可实现“积极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
结晶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添加其他化学品,不会对药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2.结晶技术的过程优化
结晶技术的过程优化可以使药品的产量和质量最佳化,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结晶的过
程是控制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注意调整生产参数。
3.直接制成晶体
在原料药生产中,结晶技术可以用于直接制备晶体。
在这种情况下,溶剂的挥发率必
须特别高,才能得到纯品。
4.更快地生产药品
结晶技术可以用于快速生产药物。
这可以通过改变结晶条件,如增加温度、浓度和搅
拌速度来实现。
这样可以缩短生产时间,增加生产效率。
总之,结晶技术在原料药生产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结晶技术,药品可以达到所需
的纯度,通过优化工艺,增加产量和质量最佳化,直接制成晶体,从而生产更快的药品。
结晶技术将继续成为制药工业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

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1. 背景介绍硫酸铵(NH4)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料、草坪维护、防冻剂等领域。
硫酸铵可通过蒸发结晶工艺从硫酸和氨水中制备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的过程和关键步骤。
2. 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流程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硫酸和氨水作为制备硫酸铵的原料。
确保原料质量稳定,并根据所需产品规格进行配比。
2.2 反应器装置将反应器装置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反应器通常采用密封式设计,以防止物质外泄和损失。
2.3 反应过程将硫酸和氨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并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搅拌速度。
在反应过程中,硫酸和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铵。
2.4 结晶过程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结晶器中进行结晶。
通过降低温度或增加浓度,使溶液中的硫酸铵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使硫酸铵结晶出来。
2.5 结晶分离将结晶出来的硫酸铵与溶液分离,通常采用离心、过滤或蒸发等方法。
分离后的固体硫酸铵可作为产品进一步处理或直接包装销售。
2.6 溶液回收将分离后的溶液进行处理,以回收未反应完全的原料。
通常采用蒸发浓缩、冷凝等方法进行溶剂回收。
3. 工艺参数控制在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中,需要控制以下几个关键参数:3.1 温度控制适当的温度可以促进反应速率和结晶效果。
在反应阶段,需保持恒定的温度以确保反应的进行。
在结晶阶段,通过调节温度控制结晶速率和结晶质量。
3.2 压力控制压力对反应速率和结晶效果也有影响。
适当的压力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结晶质量。
通常,在反应器中保持一定的压力以促进反应进行。
3.3 搅拌速度控制搅拌速度对溶液混合均匀性和物质传递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搅拌速度可促进反应物质之间的混合,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
3.4 浓度控制控制溶液中硫酸铵的浓度是实现过饱和状态的关键。
通过调节原料配比、温度和蒸发速率等因素来控制溶液中硫酸铵浓度。
结晶工艺原理和设备

结晶工艺原理和设备一、引言结晶是物质由溶解态转变为晶体态的过程,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
结晶工艺原理和设备是实现结晶过程的关键,本文将从结晶工艺原理和结晶设备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结晶工艺原理1. 溶解过饱和度结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物质溶解过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使溶质分子逐渐聚集形成晶体。
溶解过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浓度高于平衡浓度的程度。
溶解过饱和度越高,结晶速度越快。
2. 晶核形成在溶液中,晶核是结晶的起始点。
晶核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溶质浓度、温度、搅拌速率等。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控制晶核的形成数量和大小。
3. 晶体生长晶体生长是指晶核逐渐增大、形成完整的晶体的过程。
晶体生长的速度受到温度、溶液浓度、搅拌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控制晶体的尺寸和形态。
三、结晶设备1. 搅拌结晶器搅拌结晶器是一种常用的结晶设备,通过搅拌溶液,使溶质均匀分散在溶液中,提高溶解过饱和度,促进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
搅拌结晶器的优点是结晶速度快、晶体尺寸分布窄,但同时也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
2. 真空结晶器真空结晶器是利用降低溶液中的压力,降低溶液的沸点,从而提高溶解度和溶解过饱和度的结晶设备。
真空结晶器适用于高沸点溶剂和易挥发物质的结晶过程,具有结晶速度快、晶体纯度高的优点。
3. 冷却结晶器冷却结晶器是利用降低溶液温度,使溶解度降低,从而达到结晶的目的。
冷却结晶器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的物质,如氨红素、硫酸钠等。
冷却结晶器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4. 蒸发结晶器蒸发结晶器是利用蒸发溶液中的溶剂,使溶质浓度超过饱和度,从而形成晶体。
蒸发结晶器适用于水溶性物质的结晶,具有结晶速度快、晶体纯度高的特点。
四、结晶工艺的优化与控制1. 结晶工艺优化结晶工艺的优化包括晶体尺寸和形态的控制、晶体纯度的提高等。
通过调节结晶工艺参数,如温度、搅拌速率、溶液浓度等,可以实现对晶体尺寸和形态的控制。
2. 结晶过程的控制结晶过程的控制包括晶核控制、晶体生长控制等。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结晶研究

药物分析中的药物结晶研究药物结晶是药物分析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探究药物的晶体结构和性质,为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药物结晶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应用角度进行论述。
1. 药物结晶的基本原理药物结晶是在适当的溶剂中,由于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形成具有一定有序性的晶体。
药物结晶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溶剂选择、溶剂温度、溶剂浓度和溶剂pH值等因素的影响。
1.1 溶剂选择溶剂选择是影响药物结晶的重要因素。
药物溶解度与溶剂的极性、键能、饱和度和存在形式等有密切关系。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溶剂的亲疏水性和溶剂的溶解能力,以及药物的特点和研究目的。
1.2 溶剂温度溶剂温度对药物结晶过程中的晶体形态和结晶速率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促进溶液中药物分子的运动,有利于形成较大晶体颗粒。
但是温度过高又会导致晶体粗大、结晶度低、晶型转变等问题。
因此,在药物结晶研究中需要根据具体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结晶温度。
1.3 溶剂浓度溶剂浓度是影响药物结晶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溶剂浓度都会对药物的结晶产率和纯度造成影响。
通常来说,合适的溶剂浓度能够提供较好的晶体形态和结晶度。
1.4 溶剂pH值溶剂的pH值对药物结晶也有一定的影响。
药物分子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其离子态和非离子态的比例不同,从而影响了溶剂的溶解性和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因此,在药物结晶研究中,合适的溶剂pH值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 药物结晶的研究方法药物结晶研究涉及许多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包括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晶体形态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等。
2.1 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是药物结晶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实验室制备不同条件下的药物晶体,观察晶体的生长形态和速率,分析晶体生长的动力学过程,推测药物结晶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2.2 晶体形态表征晶体形态表征是药物结晶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通过显微镜观察药物晶体的外形、尺寸和形态,利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如显微照相、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药物晶体形态进行表征和测量。
结晶工艺开发优化

结晶工艺开发优化结晶工艺开发优化涉及到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浓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
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提高晶体生长速度、纯度和均匀性,从而实现产量的提升和质量的优化。
首先,温度是影响晶体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的升高会加快溶质的溶解速度,从而促进晶体的生长。
但是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晶体生长速度过快,导致晶体的结构缺陷和不均匀性。
因此,在结晶工艺中应该控制好温度,既要确保晶体生长的速度,又要保证其质量和均匀性。
其次,浓度也是影响晶体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浓度溶液中的超饱和度更大,晶体生长速度更快,但过高的浓度也可能导致晶体生长的不均匀性和结构缺陷的产生。
因此,在结晶工艺中应该控制好溶液的浓度,通过适当调节溶质的添加量和溶剂的挥发速度,使得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浓度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波动,以保证晶体的质量和均匀性。
再次,搅拌速度对晶体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搅拌速度可以增加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促进晶体生长。
然而,过高的搅拌速度可能会导致晶体的碰撞和磨损,破坏晶体的结构和形态。
因此,在结晶工艺中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搅拌速度,既要保证溶质和溶剂的充分混合,又要避免对晶体的不利影响。
最后,添加剂在结晶工艺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添加剂可以改变晶体生长的速度、形态和结构,从而对产品的质量和均匀性产生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和添加适当的添加剂,可以优化结晶工艺,改善晶体的生长条件,提高晶体的质量和均匀性。
综上所述,结晶工艺开发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对温度、浓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因素进行精确调控。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高晶体生长的速度、纯度和均匀性,实现产量的提升和质量的优化。
因此,在结晶工艺开发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结晶工艺效果。
硫酸钠重结晶工艺流程详解

硫酸钠重结晶工艺流程详解一、硫酸钠重结晶工艺原理硫酸钠重结晶的工艺原理是利用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结晶析出,再通过晶体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度较高的硫酸钠晶体。
硫酸钠重结晶的关键是控制溶液的浓度、温度和pH值,以及晶体的生长速率和晶体质量,从而得到理想的结晶效果。
二、硫酸钠重结晶工艺流程硫酸钠重结晶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溶解硫酸钠、结晶析出、晶体过滤、晶体洗涤、晶体干燥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 溶解硫酸钠首先,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然后将硫酸钠粉末逐步加入,同时搅拌保持温度恒定。
控制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对结晶质量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较高的溶解度有利于晶体生长,但也要避免溶解度太高导致结晶不纯。
硫酸钠的最大溶解度约为320g/L,考虑到结晶过程中的损失,一般将溶解度控制在250-300g/L。
2. 结晶析出当硫酸钠完全溶解后,缓慢降低温度,经过一定时间的等待,在适当的温度下硫酸钠将开始结晶析出。
在这一步骤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溶液的温度、搅拌速度和结晶时间,以获得适当大小和形状的晶体。
3. 晶体过滤待硫酸钠晶体充分析出后,将其放入过滤机中进行晶体过滤。
在过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过滤速度和过滤器的选择,以确保晶体的纯度和过滤效率。
过滤后的硫酸钠晶体可通过水洗去除残留的溶液和杂质。
4. 晶体洗涤经过过滤的硫酸钠晶体需要进一步进行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溶液和杂质,提高晶体的纯度。
洗涤过程中,应采用适量的蒸馏水和适当的搅拌时间,同时控制洗涤液的温度和pH值,以防止晶体溶解和杂质吸附。
5. 晶体干燥最后,对经过洗涤的硫酸钠晶体进行干燥处理,以提高晶体的干燥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自然风干或者烘箱烘干的方法,确保晶体的干燥度达到要求。
干燥后的硫酸钠晶体可进行包装和存储,以备后续使用。
以上就是硫酸钠重结晶的详细工艺流程,通过正确控制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可以得到高纯度和结晶度的硫酸钠晶体。
十水硫酸钠结晶工艺流程优化

十水硫酸钠结晶工艺流程优化首先,可以考虑优化硫酸钠的制备工艺。
通常,硫酸钠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即用天然石碱或用氯化钠及硫酸制备。
在选择制备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原料成本、能源消耗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的方法。
其次,优化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控制。
在结晶工艺中,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是影响结晶速率和结晶质量的重要参数。
通过精确的浓度和温度控制,可以提高结晶速率和结晶度,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另外,控制结晶条件也是优化工艺的重要手段。
结晶条件包括搅拌速度、降温速率、结晶时间等。
合理的搅拌速度和降温速率可以促进溶质的快速结晶,并使得结晶体的粒度均匀。
而适当的结晶时间可以保证结晶过程充分进行,并降低待处理液体的残留浓度,提高结晶度。
此外,应注重结晶设备的优化。
结晶设备的设计和性能对十水硫酸钠结晶过程的效果有直接影响。
优化设备的结构和流程,确保溶液的充分接触和搅拌,以及温度的均匀传递,从而保证结晶质量的稳定。
另外,要加强对结晶过程的监控和调控。
通过密切监测结晶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溶液浓度、温度、pH值等,并及时调整工艺条件,可以保证结晶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还可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如PID控制等,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要注重结晶工艺的充分优化。
在结晶工艺的全面优化中,应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十水硫酸钠结晶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优化溶液浓度和温度控制、合理控制结晶条件、优化结晶设备、加强监控和调控以及充分优化整个工艺流程来实现。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

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一、工艺概述硫酸铵蒸发结晶工艺是将硫酸铵溶液通过加热蒸发的方式,使其溶解度降低,从而使硫酸铵结晶出来。
该工艺主要包括溶液制备、蒸发结晶、晶体分离和干燥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二、溶液制备1. 原料准备:准备优质的硫酸铵和水。
2. 溶解槽准备:选用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制作溶解槽,并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
3. 溶解操作:将一定量的水加入溶解槽中,并加热至适当温度。
然后逐渐加入硫酸铵,同时搅拌溶解,直至完全溶解为止。
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搅拌速度,以避免过高温度和剧烈搅拌引起反应不均匀。
三、蒸发结晶1. 结晶器选择:选择合适的结晶器,如真空结晶器或常压结晶器。
真空结晶器可通过减压来降低溶液中硫酸铵的溶解度,有利于结晶过程。
2. 溶液输送:将制备好的硫酸铵溶液通过管道输送到结晶器中。
确保输送过程中无泄漏和污染。
3. 结晶操作:根据所选用的结晶器类型,进行相应的操作。
对于真空结晶器,打开真空泵开始抽真空,使溶液在降低压力下蒸发结晶。
对于常压结晶器,调节加热温度和搅拌速度,使溶液逐渐蒸发浓缩并结晶出硫酸铵。
4. 结晶监控:通过在线检测仪表或取样分析等方法对蒸发过程进行监控,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操作参数,以确保蒸发过程稳定和高效。
四、晶体分离1. 过滤操作:将蒸发后得到的硫酸铵晶体与母液分离。
首先使用过滤设备(如旋转真空过滤机)将晶体与溶液分离,然后用适量的冷水洗涤晶体,以去除杂质。
2. 干燥操作:将洗涤后的硫酸铵晶体放置在通风干燥器中进行干燥。
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使晶体达到所需的水分含量。
五、产品收集和储存1. 产品收集:将干燥好的硫酸铵晶体收集起来,并进行称重和包装。
2. 产品储存:将包装好的硫酸铵晶体存放在防潮、防火、通风良好的仓库中。
注意避免与有机物质接触,以防止发生反应。
六、工艺控制1.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步骤的要求,合理调节加热温度,以确保溶解、蒸发和结晶过程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结构(多晶型)控制
晶型I 晶型II
S
S
S
T
T
T
药物溶解度的预测
Solubility of Aspirin in Various Solvents
Predicted Solubility (Weight %)
• 比较成功的热力学模型: 100 1. NRTL-SAC 10 2. COSMO-SAC 1
0.1 UNIFAC Ideal NRTL-Fitted Dashed Lines show error of factor of two 0.001 0.001 0.01 0.1 1 Experimental Solubility (Weight %) 10 100
S1 + S2
EU
H2O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Concentration (wt%)
Citric acid monohydrate
Citric acid
亚氨基二乙腈溶解度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
成功开发30余套 工业结晶工艺及 设备设计
主要内容
半科学半艺术
主要内容
应用Hale Waihona Puke 粒数衡算 热量衡算 物料衡算
基本概念
• 结晶: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气、溶液或熔融物中析 出的过程。 • 工业结晶: – 它是研究“大批结晶” 过程,是在大批量晶体同 时形成和成长过程的控制技术: – 工业结晶:过饱和度产生和消除的控制科学。 • 工业结晶过程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晶体本身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外界操作条件和过程控制对结晶过程的 影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晶体特征。
81.0℃
I 53.2℃
晶体结构(多晶型)控制
TA,m TB,m
G
G
H A,m H B,m
YES
单变
T 单变关系
T 互变关系
No
互变
固-固转变
《Polymorphism in pharmaceutical solids》 1. H. G. BRITTAIN(2009,2e);2. Rolf Hilfiker(2006)
工业结晶工艺及 结晶过程控制关键技术
致谢
本报告内容是在借鉴国内外同行及本课题组 工作基础上进行的, 没有他们的贡献,就没有本报告。特此表示 感谢!由于人员较多,不一一列出。
天津科技大学工业结晶与颗粒过程研究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芒硝冷冻过程的控制技术研究和340 米3/小时卤水冷冻法除硝工程的基础设计,(企业项 目),2007.5-2008.12; 乳酸钙结晶过程研究(企业项目),2009.1-2010.1 氯化锶防结块研究(企业项目), 年产4 万吨亚氨基二乙腈连续结晶工艺研究与工业设计(企业项目),2008-200 水合肼蒸发及冷却结晶工艺研究与工业设计(企业项目),2008-2009 酸钾连续结晶工艺设计(企业项目),2009-2010 草甘膦连续结晶工艺开发及设备设计(企业项目),2009-2010 提钒除铬废水蒸发工艺开发及设备设计(企业项目),2009-2010 氯化亚锡连续结晶工艺设计(企业项目),2009-200 提高谷胱甘肽溶解速率工艺开发(企业项目),2009-今 氯化钠废水蒸发结晶工艺开发及设备设计多套(企业项目),2010 抗氧剂BHT 连续结晶工艺开发及设备设计(企业项目),2010 三氯化铝升华结晶工艺开发及设备设计(企业项目),2010 柠檬酸连续结晶工艺开发及成套设备设计(企业项目),2010 西藏盐湖卤水锂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企业项目),2010 亚硫酸钠废水蒸发处理工艺研究(企业项目),2012 替勃龙晶型工艺控制及设备设计(企业项目),2012 阿莫西林晶体粒度控制研究(企业项目),2012 甜菊糖Ra,St多晶型研究 醋酸尤利斯特多晶型研究 熔融结晶(联苯、2,4-二氯苯酚、DMA…)
物料衡算
结晶热力学
过饱和度与可能发生现象间关系图
临界介稳线 介稳区
浓 度
初态
溶解度曲线
温度 溶析剂
药物溶解度(超溶解度) 测定、关联及预测
• 测定:静态法、动态法 • 关联:Vant Hoff ;多项式
C AS EXP(BS / RT CS X DS X / RT )
*
C* = AS exp (-BS /RT) or, ln C* = ln AS – BS /RT C* = AS exp (CS X) or, ln C* = ln AS + CS X
工业结晶过程的特点:
– 大批量结晶过程----- 不是考察单一晶体 – 晶体成核与晶体成长,聚并,破碎随过程同 时进行 – 过饱和度的产生与消耗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这种状态决定的结晶过程的进程。 – 外界操作条件对结晶过程的影响非常重要。 – 操作条件可能变化范围较大
有序+美
固体型态
固体结晶产品质量指标
1、纯度(或生化活性指标、效价、吸光值、澄清度) 2、超分子结构的要求: 晶型(如晶系、晶格常数)
晶习(晶形-即外观形状,如片状、针状、棒状或晶 粒状)
立方
四方
六方
立交
单斜
三斜
三方
3、粒度分布(堆密度或比容等) 4、溶解速度
晶体粒度与粒度分布
• 晶体粒度与粒度分布(MS、 CV)是晶体产品的重要指标 之一,其主要影响: – 生产过程的固液分离过程 – 产品的干燥过程 – 产品的纯度 – 产品的流动性和外观 – 产品的功效(药物的溶解 速率及活性) – 特定产品的特定要求(粒 度均一,小而分散) – 收率
相图
100 90 80 70
Phase diagram of citric acid - water system
Temperature (℃ )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S2+L
S1+L L Ice+L Ice+S1
0
S1=citric acid monodydrate S2=citric acid andydrous
溶解度/g/100g
y = 4.8942x 2 - 504.89x + 13068 R = 0.9939
2
晶型I 晶型II 多项式 (晶型I) 多项式 (晶型II) 多项式 (晶型I)
30 温度/℃
50
y = 0.0406x 2 - 1.7519x + 70 23.768 R2 = 0.9736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