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君》详解并翻译

合集下载

《原君》原文和翻译

《原君》原文和翻译

《原君》原文和翻译《原君》原文和翻译原君黄宗羲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视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译文】自有人类的那一天,人们就各人只管自己的私事,只谋自己的利益。

世上有公共的利益却没有人去兴办;有公共的祸害却没有人去革除。

《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作品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1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2,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3,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4,非导源于小儒乎!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原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则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人之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固其所也。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固扃?,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

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翻译

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翻译

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翻译原君黄宗羲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视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译文】自有人类的那一天,人们就各人只管自己的私事,只谋自己的利益。

世上有公共的利益却没有人去兴办;有公共的祸害却没有人去革除。

《原君》详解并翻译

《原君》详解并翻译

原君[清]黄宗羲(1)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2);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1)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为梨洲先生;又固曾筑续钞堂于南雷,人又称他南雷先生。

浙江余姚人。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的父亲黄遵素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因参与反对阉党魏忠贤的斗争,’被害而死。

他的重要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2)许由、务光:传说中的高士。

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就隐居箕山中。

商汤让天下于务光,务光负石投水而死。

译文:人类社会开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

社会上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去除掉它。

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

那个人的勤苦辛劳,必定是天下人的千万倍。

拿出千万倍的勤苦辛劳,而自己却又不享受利益,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的。

所以古时的君主,考虑后而不愿就位的,是许由、务光等人;就位而又离位的,是尧、舜等人;起先不愿就位而最终却未能离位的,是大禹了。

难道说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吗?喜好安逸,厌恶劳动,也像常人情况一样啊。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3),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原君》翻译黄宗羲

《原君》翻译黄宗羲

《原君》翻譯/黃宗羲更人類的開始,人都是肎甼的,人都是肎利的。

天下更兯共的利益,卻沒更人刊興辦它;天下更兯共的禍害,卻沒更人刊除掉它。

更仁人志士出來,他不以肎孚的利益為利益,而要讓天下人蒙受利益;他不以肎孚的禍害為禍害,而要讓天下人免除禍害。

這個人的辛勤勞苦,帉定是天下人的千倍萬倍。

要付出千倍萬倍的勞苦辛勤,而肎孚又不享受利益,這帉定不是天下人的常情所願意刊做的啊!所以刌代的君主,徐考之徍而不願意瑝君主的,像許甫、務光等人就是;瑝了君主而又離刊的,像唐堯、虞舜等人就是;起初不想瑝君主,而最徍卻不能離刊的,像大禹就是。

難道刌人和現代人更什麼不一樣的嗎?好逸惡勞,這實在也是所更人的常情啊!徍代作君主的人卻不是這樣了!他們認為天下利害的大權都出於肎孚一人;我把全天下的利益都歸於肎孚,把全天下的災害都歸給他人,也沒更什麼不刋以的。

讓全天下人都不敢肎甼,都不敢肎利;把我肎孚的大肎甼,瑝作是全天下的大兯利,剛開始還覺得慚愧,時間一久,也就心安了。

把全天下看作是最大的產業,把它傳給子孫,焝窮焝盡地享受。

漢高祖所說:「我產業的成就,比起二哥,那個多呢?」他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覺孛經洋溢在所說的話裡頭了。

這沒更其他的原因,刌代是將天下看作主人,而將君主看作賓客,大凡君主一輩子所在經營的,都是為了全天下人。

現在把君主看作主人,把天下看作賓客,大凡全天下之所以沒更一塊地能夠得到安寧的,都是因為君主的緣故啊!所以在他還沒更得到天下的時候,讓天下人肝腻塗地慘曻,讓天下人的子女分散各處,用來換取我一個人的產業,卻不會覺得悲慘哪!還說:「我本來就是在為徍代子孫創立產業啊!」瑝他孛經獲得天下了,就敲詐剝奪天下人的骨髓,離散天下人的子女,用來供奉我一人的荒淫享樂,還把這看做是理所瑝焞。

說:「這些都是我產業的花紅、利息啊!」這麼說來,是全天下的大災害,就是君主而孛了。

假如像從前沒更君主的話,人們都各肎能夠得到肎孚的東西,各肎能夠得到肎孚的利益。

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翻译

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翻译

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翻译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翻译【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视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译文】自有人类的那一天,人们就各人只管自己的私事,只谋自己的利益。

世上有公共的利益却没有人去兴办;有公共的祸害却没有人去革除。

原君原文及翻译 (黄宗羲)【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原君原文及翻译 (黄宗羲)【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原君原文及翻译(黄宗羲)【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原君黄宗羲【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1),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2)。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则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3)。

故古人之君,量而不欲入者(4),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5),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6),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7),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8),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君[清]黄宗羲(1)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2);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1)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为梨洲先生;又固曾筑续钞堂于南雷,人又称他南雷先生。

浙江余姚人。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的父亲黄遵素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因参与反对阉党魏忠贤的斗争,’被害而死。

他的重要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2)许由、务光:传说中的高士。

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就隐居箕山中。

商汤让天下于务光,务光负石投水而死。

译文:人类社会开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

社会上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去除掉它。

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

那个人的勤苦辛劳,必定是天下人的千万倍。

拿出千万倍的勤苦辛劳,而自己却又不享受利益,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的。

所以古时的君主,考虑后而不愿就位的,是许由、务光等人;就位而又离位的,是尧、舜等人;起先不愿就位而最终却未能离位的,是大禹了。

难道说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吗?喜好安逸,厌恶劳动,也像常人情况一样啊。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3),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3)“汉高”句:《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登帝位后,曾对其父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其兄刘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译文:后代做人君的却不是这样了。

他们认为天下的利害大权都出于自己,我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将天下的祸患都归于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让天下的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将自己的大私作为天下的公利。

开始时对此还觉得惭愧,时间久了也就心安理得了,将天下看作是广大的产业,把它传给子孙,享受无穷。

正如汉高祖所说的“我的产业所达到的成就,与二哥相比,究竟谁多呢?”他的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已流露于言辞了。

这没有其他原因,古时将天下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凡是君主一世所经营的,都是为了天下人。

现在将君主看作主,将天下看作是客,凡是天下没有一地能够得到安宁的,正是在于为君主啊。

因而当他未得到天下时,使天下的人民肝脑涂地,使天下的子女离散,以增多自己一个人的产业,对此并不感到悲惨,还说:“我本来就是为子孙创业呀。

”当他已得到天下后,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淫享乐,把这视作理所当然,说:“这些都是我的产业的利息呀。

”既然这样,作为天下最大的祸害,只是君主而已!当初假使没有君主,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东西,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

唉!难道设立君主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吗?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4),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5),非导源于小儒乎!(4)伯夷、叔齐无稽之事:《史记·伯夷列传》载他俩反对武王伐纣,天下归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5)废孟子不立:《孟子·尽心下》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明太祖朱元璋见而下诏废除祭祀孟子。

译文:古时候天下的人都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作父亲,拟作青天,实在是不算过分。

如今天下的人都怨恨他们的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他为“独夫”,本来就是他应该得到的结果。

但小儒死守旧义,认为君臣间的关系存在于天地之间,难以逃脱,甚至像夏桀、殷纣那样残暴,竟还说商汤、周武王不应杀他们,而编造流传伯夷、叔齐的无从查考之事,把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死,看成与老鼠的死没有什么两样。

难道天地这样大,却在千千万万的百姓之中,只偏爱君主的一人一姓吗?所以说周武王是圣人啊,孟子的话,是圣人的言论啊。

后代那些想要凭着他像父亲一般、像老天一般的空名,禁止别人窥测君位的君主,都感到孟子的话对自己不利,直到废除孟子配祀孔子的地位,这难道不是来源于小儒吗?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6),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7)!”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6)“昔人”句:《南史·王敬则传》载南朝宋顺帝刘准被逼出宫,曾发愿:“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7)“而毅宗”三句:毅宗,明崇祯帝,南明初谥思宗,后改毅宗,李自成军攻入北京后,他叹息公主不该生在帝王家,以剑砍长平公主,断左臂,然后自缢。

译文:虽是这样,如果后代做君主的,果真能保住这产业,把它永远传下去,也不怪他将天下当作私有了。

既然将它看作产业,旁人想得到产业的念头,有谁不像自己呢?于是用绳捆紧,用锁加固,但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并不能战胜天下要得到它的众多的人。

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他们血肉的崩溃,就应在子孙的身上了。

过去南朝宋顺帝愿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要投生到帝王家中,而明毅宗对公主所讲的话,也说:“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这话真可痛惜啊!回想他们祖上创业之时,志在占据天下的雄心,哪有不垂头沮丧的呢?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译文:因此明白作君主的职责,那么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也并非超尘绝俗的人;不明了作君的职责,那么就连市井之间,人人都想得到君位,许由、务光因而绝迹于后世而听不到了。

虽然君主的职分难以明了,但用片刻的荒淫享乐,不值得换取无穷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这一道理的。

赏析:《原君》是《明夷待访录》的首篇。

当时,社会刚刚经历了一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交织的历史大动荡:明王朝的覆灭,农民大起义的失败,以及清政权的建立。

作为亡国遗臣的黄宗羲,力图追究这场社会大悲剧的原因,《原君》以及《明夷待访录》中其他文章,便是这种探求的结果。

文章继承《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探究和批判。

第一段说明古代人君的产生是为天下兴利释害而自己倍受劳苦。

用今天的话说是,只为天下人尽义务而毫无私利可享。

从这点出发,有的人干脆不愿为君,有的人为了君决不愿一直干下去传之子孙,有的人则是欲罢不能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这样,作者就把许由、务光、尧、舜、禹统一到一个观点上:“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把尧、舜视为天生圣人,把“得乎天命而为天子”的话绝对化,进一步把皇帝都称为圣人,皇帝的一切都冠以“圣”字。

如此立论,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作者从人君之职分立论,表面上没有把尧、舜抬到高不可攀的地位,好像倒把尧、舜降到凡人;但实质上是讲尧、舜等古代君主的职分就是专门利人而备尝艰苦,以便和后世人君专门利己的行为作对比,以反引下文。

第二段“后之为人君者不然”是总冒,表明和古代背道而驰。

下面分几层阐发:从“后之为人君者”到“不觉溢之于辞矣”为一层,痛斥后之人君以天下为自己的产业。

“此无他”到“为君也”为第二层,说明古今君民客主倒置,天下罪恶总由君而生。

“是以”至“君而已矣”为第三层,具体揭发君主以天下为产业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

这一段文章写得痛快淋漓。

结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义正辞严。

“向使”以下再从反面补足上文所痛斥的后世之君的罪恶。

最后以感叹反诘语气作结,余味不尽。

这一段是本篇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虽然在意义上是和第一段对照的,但第一段略一些,这一段描述得详些;第一段只从理论上叙述论证,这一段充满激情,语夹冰霜,大张挞伐,使后世贪残之君无地自容。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虽然《庄子》里讲“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可以看作黄氏此言的滥觞,但黄氏此处的激烈程度,可以说前无古人。

这段文字的结构,仍然是多用排比对照的方式,“其未得之也”、“其既得之也”两处尤为精彩。

这一段又处处回应第一段,所以常用“古”、“今”对说,必须反复体会。

第三段以第一、第二两段为基础,痛斥后世小儒的谬论。

根据古今君主对人民态度之不同,说明人民对君主也有爱戴和怨恶两种态度。

因为有前两段的具体描述为基础,这里只须简单归纳一下,以下引出对小儒的谬论的批驳。

先引小儒的谬论,再以桀、纣为例,表明小儒立论的荒唐。

然后肯定武王的行动和《孟子》把桀、纣称之为独夫的理论,引朱元璋的荒唐举动来进一步批驳小儒尊君的谬论。

第四段,“虽然”二字一转,即从第三段的论述进一步写出“以天下为产业”不但残害天下人民,而且也害及自己和子孙。

“产业”不能永保,“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

这些话是对历史上改朝换代现象的概括,而用血淋淋的字眼极写其危害。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若何为生我家”,不但表明事实,而且结语充满叹惋之情。

这是因为最后举的是明毅宗(崇祯)的话。

黄宗羲曾经为挽救明亡而奔走,又矢志不仕新朝,讲到明朝的覆亡,崇祯临死前亲手砍杀自己的女儿而自缢,多少流露一些故君之思、亡国之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